第7章 媒婆上门 (2/2)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农女当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干了,总要寻个人掌掌眼。能不能换钱,能换多少,可都是问题呢。
之前她是没想到,也就是这两日邻里间的走动,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虽说现在还没到日日串门的时候,可谁家有事儿招呼一声,却也是全村人都会伸手拉拽一把的。
虽说她家常受王大爷两口子的照顾,但上门求人,自然不能真的空着手去的。不说失礼不失礼,只说王家那几个传说中的儿媳妇,就有的嚼舌根的呢。自个空着手去,只怕会让人觉得是上前去占便宜呢。
出了门,过小河沟的时候,不少门前歇着的婶子们都跟她搭了话。虽说还没等她走远,就有说起了她家的闲话,就连入了土的崔大郎都被翻出来让人唠叨了一遍。不过面上,总没有差太多。
“这玉娘模样是个好的,就是命太苦了。就算以后嫁到赵家去,那也是伺候人的命啊。”
“她能伺候人?咱农家闺女哪个不下地干活啊,偏生她一副娇生惯养的性子,平日里领个孩子就觉得她懂事儿。要是嫁到别人家,指不定还得被人供养着呢。”
“说的也是,前年个刚有媒婆给她保媒,崔家当家的就遭了劫难。连带着赵家大房那边,好好的一家子都家破人亡了。谁敢说,不是她方的啊。都说命赖的人逢人就克,可别再连累了咱们村子。”一个当村的媳妇忍不住多了几句嘴,这话也不是一个人说了。也是碍着这个传言,本村那些穷的叮当响的后生,哪怕是拖着亲事,也不敢招惹了崔玉。生怕一不留神,也被克死了。
只是如今赵家那边才来说亲,前晌个徐媒婆从街里走的时候,还跟大伙儿打了招呼。这个关头她再旧话重提,难不成是要毁了人家的好事儿?如此倒是让旁边的陈婆婆看不过去了。
陈婆婆是陈二狗的娘,陈婶子的婆婆,也是崔家以前宅子的邻家,两家人关系一直不错。所以她自然而然的就开口回护了一二。
“都胡咧咧啥呢,前几年咱们村那个游方的和尚不就给人家玉娘批过字,说是福星呢。指不定,以后崔家跟赵家,都要靠着玉娘呢。”
当年的确有个和尚给崔玉批过字,只是话却不是那么说的。不过是说,要是好好教养,日后一家子定然能吃喝不愁。但村里人传来传去的,就成了老和尚说玉娘是个福星。不然崔大郎也不会那么护着,疼着。
要是崔玉听了这话,只怕面上不显,心里也会嗤之以鼻的。
可惜,现在说道的是一群闲的没事儿干,又对批字算命深信不疑的妇人。
崔玉也不是没听到那些捕风捉影的议论,只不过,她也不是没经历过被人说道。前世毕业后去办农庄,近三十岁不恋爱不结婚,别说是村里人,就连她的亲戚也都说三道四的。
所以,现在那些人说闲话的,确实在她心上掀不起什么波澜。只要不怀疑她是鬼祟,一切都不打紧的。
外人后头说了些什么,崔玉没有在意,她这会儿正好到了村东王家宅子前边。村东虽然靠着村口,不若正村里热闹,但却不是她想的那样王家是为了节省银子才在这里落了户。
相反,王家的宅院,是有门有户,里面还有两间方正的瓦房。瓦房是套间样的,中间还有客堂。虽然边上也有茅草屋,比不得里正家的宽敞大气,但相比于别人家,也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院落了。
这大概就是家里有男人跟没男人的区别,王家连上王大爷一共五个真健壮的劳力,除了家里的十几亩地,更是租了不少良田耕种。一年两年的不显,时候久了,可不就凑出了盖瓦房的钱财?
也不知道她家,什么年景才能买一处属于自个的地方。
叹口气,崔玉收了思绪,就在大门外往里喊道:“大娘......我是玉娘,您在家吗?”
秋收了,前两日家里老头子带了儿子去翻了地,这会儿都在地头上种麦子呢。
农家人靠地吃饭,但凡能种粮食,就算咬着牙也舍不得隔了季呢。现在种上麦子,到了冬天就能绿油油的长出麦苗来,来年春天又是一家的口粮。
再者,麦子也比玉米能换钱。到时候,留下一布袋磨了粗面粉,也能让一家老小好生解馋填肚子。
干了,总要寻个人掌掌眼。能不能换钱,能换多少,可都是问题呢。
之前她是没想到,也就是这两日邻里间的走动,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虽说现在还没到日日串门的时候,可谁家有事儿招呼一声,却也是全村人都会伸手拉拽一把的。
虽说她家常受王大爷两口子的照顾,但上门求人,自然不能真的空着手去的。不说失礼不失礼,只说王家那几个传说中的儿媳妇,就有的嚼舌根的呢。自个空着手去,只怕会让人觉得是上前去占便宜呢。
出了门,过小河沟的时候,不少门前歇着的婶子们都跟她搭了话。虽说还没等她走远,就有说起了她家的闲话,就连入了土的崔大郎都被翻出来让人唠叨了一遍。不过面上,总没有差太多。
“这玉娘模样是个好的,就是命太苦了。就算以后嫁到赵家去,那也是伺候人的命啊。”
“她能伺候人?咱农家闺女哪个不下地干活啊,偏生她一副娇生惯养的性子,平日里领个孩子就觉得她懂事儿。要是嫁到别人家,指不定还得被人供养着呢。”
“说的也是,前年个刚有媒婆给她保媒,崔家当家的就遭了劫难。连带着赵家大房那边,好好的一家子都家破人亡了。谁敢说,不是她方的啊。都说命赖的人逢人就克,可别再连累了咱们村子。”一个当村的媳妇忍不住多了几句嘴,这话也不是一个人说了。也是碍着这个传言,本村那些穷的叮当响的后生,哪怕是拖着亲事,也不敢招惹了崔玉。生怕一不留神,也被克死了。
只是如今赵家那边才来说亲,前晌个徐媒婆从街里走的时候,还跟大伙儿打了招呼。这个关头她再旧话重提,难不成是要毁了人家的好事儿?如此倒是让旁边的陈婆婆看不过去了。
陈婆婆是陈二狗的娘,陈婶子的婆婆,也是崔家以前宅子的邻家,两家人关系一直不错。所以她自然而然的就开口回护了一二。
“都胡咧咧啥呢,前几年咱们村那个游方的和尚不就给人家玉娘批过字,说是福星呢。指不定,以后崔家跟赵家,都要靠着玉娘呢。”
当年的确有个和尚给崔玉批过字,只是话却不是那么说的。不过是说,要是好好教养,日后一家子定然能吃喝不愁。但村里人传来传去的,就成了老和尚说玉娘是个福星。不然崔大郎也不会那么护着,疼着。
要是崔玉听了这话,只怕面上不显,心里也会嗤之以鼻的。
可惜,现在说道的是一群闲的没事儿干,又对批字算命深信不疑的妇人。
崔玉也不是没听到那些捕风捉影的议论,只不过,她也不是没经历过被人说道。前世毕业后去办农庄,近三十岁不恋爱不结婚,别说是村里人,就连她的亲戚也都说三道四的。
所以,现在那些人说闲话的,确实在她心上掀不起什么波澜。只要不怀疑她是鬼祟,一切都不打紧的。
外人后头说了些什么,崔玉没有在意,她这会儿正好到了村东王家宅子前边。村东虽然靠着村口,不若正村里热闹,但却不是她想的那样王家是为了节省银子才在这里落了户。
相反,王家的宅院,是有门有户,里面还有两间方正的瓦房。瓦房是套间样的,中间还有客堂。虽然边上也有茅草屋,比不得里正家的宽敞大气,但相比于别人家,也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院落了。
这大概就是家里有男人跟没男人的区别,王家连上王大爷一共五个真健壮的劳力,除了家里的十几亩地,更是租了不少良田耕种。一年两年的不显,时候久了,可不就凑出了盖瓦房的钱财?
也不知道她家,什么年景才能买一处属于自个的地方。
叹口气,崔玉收了思绪,就在大门外往里喊道:“大娘......我是玉娘,您在家吗?”
秋收了,前两日家里老头子带了儿子去翻了地,这会儿都在地头上种麦子呢。
农家人靠地吃饭,但凡能种粮食,就算咬着牙也舍不得隔了季呢。现在种上麦子,到了冬天就能绿油油的长出麦苗来,来年春天又是一家的口粮。
再者,麦子也比玉米能换钱。到时候,留下一布袋磨了粗面粉,也能让一家老小好生解馋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