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道德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将欲取[1]天下而为[2]之,吾见其不得已[3]。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4],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5]或吹,或强或羸,或载[6]或隳[7]。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1]取:为、治理。
[2]为:指有为,勉强而为。
[3]不得己:达不到、得不到。
[4]无为:顺应自然,不勉强为之。
[5]嘘:轻声和缓地吐气。
[6]载:载,安稳。
[7]隳(huī):危险。
译文
想治理天下而强行为之,我看他达不到目的。
天下是神圣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治理。
勉强而为,必然失败;勉强执行,必然失去天下。
故而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强力执行,所以不会失天下。
天下万物,有前行和后随,有轻嘘和急吹,有刚强和羸弱,有安居和危殆。
所以圣人去除极端、奢侈和过度。
解读心得
1.本章再次强调了无为而治,不能勉强有为的道理。只有顺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相反,如果勉强为之,就是背道而驰,必然招致失败灭亡。
2.天下万物,相反相成,只有适其性,顺其道,才能适其时,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无为之治。
3.天下万物,皆有所属,有其本末始终,有其局限性;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有其度其分,不能过度过分,否则就失去了平衡,要讲分寸。
4.老子所说的"为则败之",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
前人校注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循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王弼
凡物皆不可为也。虽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则妄为之,必有龌龊而不服者,而况天下乎?虽然,小物寡众,盖有可以力取而智夺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归则叛,不听其自治则乱矣。
--苏辙
天下神器,何尝有为?以湛然常寂,听其自然生化,随机静动,故不可为也。有为必败于性,有著必失于命。不为不著,性命常存。是以圣人修身,必称去甚而无妄心,去奢而无繁华之心,去泰而无胜心,心既无而一身无不自然。
--纯阳真人
经典故事
周文王无为而大为
商纣时,西伯侯在岐山脚下建国。他积德行善,勤于政事,礼贤下士,天下诸侯都来归附,尊他为周文王。
一天,周文王问太公:"天下纷杂,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安定,有时动乱,为什么呢?是君主不贤明吗,还是上天的旨意呢?"太公说:"君主不贤明,国家就会有危机,社会动乱;君主贤明,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取决于君主而非天命。"文王说:"给我讲古代贤明君主的事吧。"太公说:"从前尧帝治理天下,上古的人都称他为贤君。"文王说:"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太公说:"尧帝治理天下时,不用金玉做装饰,不穿华服,不观赏奇珍,不听淫乐,不粉饰宫廷墙垣,不雕饰。以布衣遮体,以粗粮为食,以野菜为汤,不因征役而影响耕作。而是控制欲望,清静无为,官吏正派就会得到升迁,廉洁爱民就会得到更多俸禄。敬重百姓,对他们进行慰勉。表彰良善人家,提倡公正平等,以法制治邪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赡养鳏寡孤独者,救济祸患伤亡的人。尧帝自己要求很少,征税劳役也很少,所以天下百姓富足安乐。正因此,百姓爱戴他如仰视日月,亲近他如亲近父母。"文王说:"太伟大了,这真是贤明君主啊。""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周文王明白此道,所以俭朴、爱民。公正,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从而实现大为,成为上古之明君和君主之圣。因为周文王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
将欲取[1]天下而为[2]之,吾见其不得已[3]。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4],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5]或吹,或强或羸,或载[6]或隳[7]。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1]取:为、治理。
[2]为:指有为,勉强而为。
[3]不得己:达不到、得不到。
[4]无为:顺应自然,不勉强为之。
[5]嘘:轻声和缓地吐气。
[6]载:载,安稳。
[7]隳(huī):危险。
译文
想治理天下而强行为之,我看他达不到目的。
天下是神圣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治理。
勉强而为,必然失败;勉强执行,必然失去天下。
故而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强力执行,所以不会失天下。
天下万物,有前行和后随,有轻嘘和急吹,有刚强和羸弱,有安居和危殆。
所以圣人去除极端、奢侈和过度。
解读心得
1.本章再次强调了无为而治,不能勉强有为的道理。只有顺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相反,如果勉强为之,就是背道而驰,必然招致失败灭亡。
2.天下万物,相反相成,只有适其性,顺其道,才能适其时,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无为之治。
3.天下万物,皆有所属,有其本末始终,有其局限性;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有其度其分,不能过度过分,否则就失去了平衡,要讲分寸。
4.老子所说的"为则败之",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
前人校注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循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王弼
凡物皆不可为也。虽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则妄为之,必有龌龊而不服者,而况天下乎?虽然,小物寡众,盖有可以力取而智夺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归则叛,不听其自治则乱矣。
--苏辙
天下神器,何尝有为?以湛然常寂,听其自然生化,随机静动,故不可为也。有为必败于性,有著必失于命。不为不著,性命常存。是以圣人修身,必称去甚而无妄心,去奢而无繁华之心,去泰而无胜心,心既无而一身无不自然。
--纯阳真人
经典故事
周文王无为而大为
商纣时,西伯侯在岐山脚下建国。他积德行善,勤于政事,礼贤下士,天下诸侯都来归附,尊他为周文王。
一天,周文王问太公:"天下纷杂,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安定,有时动乱,为什么呢?是君主不贤明吗,还是上天的旨意呢?"太公说:"君主不贤明,国家就会有危机,社会动乱;君主贤明,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取决于君主而非天命。"文王说:"给我讲古代贤明君主的事吧。"太公说:"从前尧帝治理天下,上古的人都称他为贤君。"文王说:"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太公说:"尧帝治理天下时,不用金玉做装饰,不穿华服,不观赏奇珍,不听淫乐,不粉饰宫廷墙垣,不雕饰。以布衣遮体,以粗粮为食,以野菜为汤,不因征役而影响耕作。而是控制欲望,清静无为,官吏正派就会得到升迁,廉洁爱民就会得到更多俸禄。敬重百姓,对他们进行慰勉。表彰良善人家,提倡公正平等,以法制治邪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赡养鳏寡孤独者,救济祸患伤亡的人。尧帝自己要求很少,征税劳役也很少,所以天下百姓富足安乐。正因此,百姓爱戴他如仰视日月,亲近他如亲近父母。"文王说:"太伟大了,这真是贤明君主啊。""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周文王明白此道,所以俭朴、爱民。公正,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从而实现大为,成为上古之明君和君主之圣。因为周文王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