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乘龙佳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莫非……是相传身怀六甲的裕妃?是了,那女人是父皇最宠爱的妃子,永平公主也是公主当中最得皇帝宠爱的,如今裕妃被晋封为了贵妃,这要是生下儿子,难道不会生出野心?
再说永平公主还有张寿和朱莹三个人的身世本来就有问题,说不定会有什么最离奇的可能,万一是张寿妄想自己也是帝子,在关键时刻捅三皇子一刀呢?
二皇子突然上书,言辞恳切地提出希望能参加最后一次经筵的事,张寿自然第一时间听说了——他如今根本就用不着打探消息,因为他那么多学生里头虽说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算学书的人,但更多的人却都很关心时政大事,尤其是近期风起云涌,每个人恨不得变身千里眼顺风耳。
于是当他得知,二皇子之后,据说连大皇子都写了一封血书,恳求能够参加经筵,聆听各方贤达的讲学,他要是再察觉不到这其中必定有人在暗中串联,那就是猪脑子了。
虽说三皇子还没成为太子,却已经不能到九章堂来上课,因此在皇帝的乾纲独断之下,张寿这个讲读,以及九章堂的那些侍读,全都已经开始提前各就各位了。
上课的地方本该放在文华殿,但因为那是经筵的场所,又隶属于东宫,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一度突发奇想,让张寿在乾清宫当着自己的面给三皇子讲课,结果被张寿和三皇子师生给联手劝了回去,最后选定的地方却改成了同样让张寿和三皇子纠结到极点的一个地方。
那就是……如今已然空置的坤宁宫!
可就算这地方再膈应,再不吉利,也比乾清宫又或者清宁宫来得强,而且因为阿六也因为在锐骑营挂名的缘故,成功跟进了宫来,张寿至少不用担心隔墙有耳的问题。至于在坤宁宫是不是安有铜管地听等等窃听设备……想来本朝那么多帝后不会爱玩这种调调吧?
此时,授课中途告一段落,张寿想着这桩奇事,正说了一句姑且休息片刻,就只听三皇子突然开口问道:“老师,大哥二哥上书请求参加经筵的事,你听说了吗?”
张寿微微一愣,随即就笑着点了点头,却只见三皇子那张脸变得无比纠结:“我听说外头有反对的,也有赞成支持的,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人中,就有豫章书院的洪山长。这事儿我应该怎么做,老师你能不能指点一下我?”
真正的几个侍读此时没有一个敢吭声的——他们甚至连惊叹的力气都没有。三皇子都快要当太子了,怎么还这么不矜持?这种事又岂是能够拿出来咨询他人的?
可他们的惊诧还只是刚刚开始,因为下一刻,货真价实的伴读——四皇子就直接嚷嚷道:“三哥你想这么多干嘛?从前大哥和二哥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你干嘛还要体恤他们?客气点儿就保持沉默,不客气的话,那就直接对父皇说别让他们来不就好了!”
“他们就是来也会捣乱!”
这样一个直截了当的表述,直接让几个没品级的侍读变成了鹌鹑,而刚刚回京没两天就发现自己骤然得到重任,因为陆三郎的竭力举荐,因而得以跻身七品侍读(轮流)行列的齐良,则是忍不住低声提醒道:“四皇子还请慎言,这会让人说你们不懂孝悌的!”
“孝悌难道不应该是父母爱护儿女,儿女孝顺父母;兄姐爱护弟妹,弟妹敬爱兄姐?”四皇子理直气壮地抬起了头,随即一本正经地说,“大哥和二哥从前根本就没把我们当成弟弟,如今凭什么还要我们敬着他们?”
“说的是没错。”张寿笑吟吟地点了点头,见四皇子顿时得意了起来,他就不紧不慢地说,“只可惜,这世上的人,也许会理解你,但未必会体谅你,因为孝悌两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大力提倡的。所以,四皇子你说保持沉默也好,竭力反对也罢,那样都很不聪明。”
见三皇子若有所思地在那摸着人中,张寿就进一步启发道:“三皇子有这功夫去想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还不如仔细想一想,大皇子和二皇子上书的真正诉求是什么,参加经筵是想要得到什么,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对你和其他朝廷官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也就是说,先做好应对预案,看看自己是否应付得下来,然后再考虑是支持还是反对。为了向别人显示一个贤明孝悌的弟弟形象,你可以支持;但为了向别人显示一个强硬锐利的太子形象,你也可以反对。”
“为了塑造一个虚怀纳谏的形象,你可以支持;但如果觉得旧日恩怨难消,你至今依旧耿耿于怀,你也可以反对。觉得大皇子二皇子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不妨看看他们想做什么,你可以支持;但觉得他们是想要利用经筵的机会孤注一掷,殊死一搏,你也可以反对。”
“很多事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选择,只要你在选择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说服自己的理由,而且也有足够的应对把握,那就行了。”
相较于面色有些茫然的四皇子,三皇子却恍然大悟地重重点了点头,随即就展颜笑道:“老师,那我们继续讲课吧,我之前刚巧想到了一道题……”
坤宁宫中的这一场对话,很快就一字不漏地传到了皇帝耳中——倒不是东宫侍读当中有谁是耳报神,传话的正是三皇子本人。而他在转述了张寿的教导之后,他就微微低下头去,没有看父皇那微微有些奇异的脸色,一字一句地说:“儿臣希望父皇能允准大哥二哥的陈情。”
发觉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应,要是从前的三皇子,一定会觉得诚惶诚恐,可这一次,他却头也不抬地说:“如若他们是知耻而后勇,打算好好汲取群贤讲学的精华,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来。如若他们是别有目的,父皇禁绝,他们还会想别的办法,也应该让他们来。”
“都是父皇的儿子,父皇要册封儿臣为太子,却对他们如此苛刻,有伤父皇的名声,最重要的是,某些人也许会更加鼓噪。”刚说到这里,三皇子就听到皇帝嘀咕了一句,这难道不是开门揖盗,他登时抬起头来,面上分明流露出一种坦然,“大哥和二哥也是父皇的儿子,父皇总得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论那是求生还是作死的机会!
/>
莫非……是相传身怀六甲的裕妃?是了,那女人是父皇最宠爱的妃子,永平公主也是公主当中最得皇帝宠爱的,如今裕妃被晋封为了贵妃,这要是生下儿子,难道不会生出野心?
再说永平公主还有张寿和朱莹三个人的身世本来就有问题,说不定会有什么最离奇的可能,万一是张寿妄想自己也是帝子,在关键时刻捅三皇子一刀呢?
二皇子突然上书,言辞恳切地提出希望能参加最后一次经筵的事,张寿自然第一时间听说了——他如今根本就用不着打探消息,因为他那么多学生里头虽说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算学书的人,但更多的人却都很关心时政大事,尤其是近期风起云涌,每个人恨不得变身千里眼顺风耳。
于是当他得知,二皇子之后,据说连大皇子都写了一封血书,恳求能够参加经筵,聆听各方贤达的讲学,他要是再察觉不到这其中必定有人在暗中串联,那就是猪脑子了。
虽说三皇子还没成为太子,却已经不能到九章堂来上课,因此在皇帝的乾纲独断之下,张寿这个讲读,以及九章堂的那些侍读,全都已经开始提前各就各位了。
上课的地方本该放在文华殿,但因为那是经筵的场所,又隶属于东宫,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一度突发奇想,让张寿在乾清宫当着自己的面给三皇子讲课,结果被张寿和三皇子师生给联手劝了回去,最后选定的地方却改成了同样让张寿和三皇子纠结到极点的一个地方。
那就是……如今已然空置的坤宁宫!
可就算这地方再膈应,再不吉利,也比乾清宫又或者清宁宫来得强,而且因为阿六也因为在锐骑营挂名的缘故,成功跟进了宫来,张寿至少不用担心隔墙有耳的问题。至于在坤宁宫是不是安有铜管地听等等窃听设备……想来本朝那么多帝后不会爱玩这种调调吧?
此时,授课中途告一段落,张寿想着这桩奇事,正说了一句姑且休息片刻,就只听三皇子突然开口问道:“老师,大哥二哥上书请求参加经筵的事,你听说了吗?”
张寿微微一愣,随即就笑着点了点头,却只见三皇子那张脸变得无比纠结:“我听说外头有反对的,也有赞成支持的,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人中,就有豫章书院的洪山长。这事儿我应该怎么做,老师你能不能指点一下我?”
真正的几个侍读此时没有一个敢吭声的——他们甚至连惊叹的力气都没有。三皇子都快要当太子了,怎么还这么不矜持?这种事又岂是能够拿出来咨询他人的?
可他们的惊诧还只是刚刚开始,因为下一刻,货真价实的伴读——四皇子就直接嚷嚷道:“三哥你想这么多干嘛?从前大哥和二哥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你干嘛还要体恤他们?客气点儿就保持沉默,不客气的话,那就直接对父皇说别让他们来不就好了!”
“他们就是来也会捣乱!”
这样一个直截了当的表述,直接让几个没品级的侍读变成了鹌鹑,而刚刚回京没两天就发现自己骤然得到重任,因为陆三郎的竭力举荐,因而得以跻身七品侍读(轮流)行列的齐良,则是忍不住低声提醒道:“四皇子还请慎言,这会让人说你们不懂孝悌的!”
“孝悌难道不应该是父母爱护儿女,儿女孝顺父母;兄姐爱护弟妹,弟妹敬爱兄姐?”四皇子理直气壮地抬起了头,随即一本正经地说,“大哥和二哥从前根本就没把我们当成弟弟,如今凭什么还要我们敬着他们?”
“说的是没错。”张寿笑吟吟地点了点头,见四皇子顿时得意了起来,他就不紧不慢地说,“只可惜,这世上的人,也许会理解你,但未必会体谅你,因为孝悌两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大力提倡的。所以,四皇子你说保持沉默也好,竭力反对也罢,那样都很不聪明。”
见三皇子若有所思地在那摸着人中,张寿就进一步启发道:“三皇子有这功夫去想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还不如仔细想一想,大皇子和二皇子上书的真正诉求是什么,参加经筵是想要得到什么,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对你和其他朝廷官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也就是说,先做好应对预案,看看自己是否应付得下来,然后再考虑是支持还是反对。为了向别人显示一个贤明孝悌的弟弟形象,你可以支持;但为了向别人显示一个强硬锐利的太子形象,你也可以反对。”
“为了塑造一个虚怀纳谏的形象,你可以支持;但如果觉得旧日恩怨难消,你至今依旧耿耿于怀,你也可以反对。觉得大皇子二皇子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不妨看看他们想做什么,你可以支持;但觉得他们是想要利用经筵的机会孤注一掷,殊死一搏,你也可以反对。”
“很多事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选择,只要你在选择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说服自己的理由,而且也有足够的应对把握,那就行了。”
相较于面色有些茫然的四皇子,三皇子却恍然大悟地重重点了点头,随即就展颜笑道:“老师,那我们继续讲课吧,我之前刚巧想到了一道题……”
坤宁宫中的这一场对话,很快就一字不漏地传到了皇帝耳中——倒不是东宫侍读当中有谁是耳报神,传话的正是三皇子本人。而他在转述了张寿的教导之后,他就微微低下头去,没有看父皇那微微有些奇异的脸色,一字一句地说:“儿臣希望父皇能允准大哥二哥的陈情。”
发觉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应,要是从前的三皇子,一定会觉得诚惶诚恐,可这一次,他却头也不抬地说:“如若他们是知耻而后勇,打算好好汲取群贤讲学的精华,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来。如若他们是别有目的,父皇禁绝,他们还会想别的办法,也应该让他们来。”
“都是父皇的儿子,父皇要册封儿臣为太子,却对他们如此苛刻,有伤父皇的名声,最重要的是,某些人也许会更加鼓噪。”刚说到这里,三皇子就听到皇帝嘀咕了一句,这难道不是开门揖盗,他登时抬起头来,面上分明流露出一种坦然,“大哥和二哥也是父皇的儿子,父皇总得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论那是求生还是作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