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ac,带雨的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娘儿仨”其实不止妈妈和儿女,还包括爸爸。爸爸一向礼让,凡事退一步;在外又尽是吃亏上当、处处忍让,在家被“兼容”理所当然。
女儿不是弱者,哥哥比她大两岁,他四岁时一次摸摸她的小脸旦叫她小妹妹,妹妹竟然伸手抓一把,把哥哥脸上抓出一道痕;另一次夺她的“郎当鼓”玩,同样是抓一把。奶奶摸摸孙子的抓痕心疼得不得了。
妈妈怀女儿时身体不太好,吃了些蛤蟆油滋补。奶奶心想孙女儿强壮一定是和蛤蟆油有关,常数落为什么怀她哥哥时便不吃蛤蟆油。
爸爸的“弱”和他自小受严管有关,也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关,见识多了人生磨砺,希望孩子能适应社会,一辈子不受磨难不遭殃。
此外是由于老祖母的基因留在了他的血液里。老祖母年轻时也不满父母严管,当了奶奶后颇爱管事。他顺理成章“孙承祖业”爱管束孩子。
妈妈传统观念较强,爸爸偶尔有些想法也说了不算数。比如孩子买票看电影要写“观后感”考试成绩好便给予奖励。妈妈认为这样是物质刺激。孩子反对看电影要写“观后感”后来知道,紧俏电影时儿子去排队买票,然后卖出去赚钱看电影。
孩子是天生“自由派”“反对派”“人权派”儿时便爱反抗,反对“统治”“压制”对“不平等”不满,为什么和同学可以对打,父母打他却不能回手。他们父子间常常发生“战争”
兄妹结“同盟军”一个鼻孔出气,团结起来“一致对上”;妹妹至少是不站在父母一边,以沉默支持哥哥,许多事帮着瞒父母。时常会充满火药味,从无言演化成吼叫,大年初一也不能安宁。
大多数冲突是因为限制“自由”引起。儿子的学习爱临时抱佛脚,有时候是考试前一晚开夜车。父母则要他们做完作业再玩。一次规定儿子不做完作业不许出去,他在小椅子上整整的坐了一天,既不玩也不看书。
有时他们的矛盾是因为消费观念的差异引起。儿子主张有钱就花,别管以后。甚至提出先借钱给他长大了还。他以为父母把钱存起来舍不得用,要不然为什么人家比我们家过得好呢。
父母确实没有余钱,只好答应随他自己找,无论现金还是存款,家里还是办公室和工作间,能找着便随他花。这才信了家里确实没余钱。一次女儿病了,还是临时向邻居借5元钱送去医院。
也有时候儿子采取含蓄的办法“抗议”一次嫌扫把不好使,画一张漫画贴在扫把旁。扫把如同沧桑老人剩几根稀疏的胡子,半闭眼睛说:“我都那么老,只剩‘几根毛’,也该让我退休了!”
按父亲的习惯会说“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能混几天就混几天吧,你太祖母一个扫把可以用上许多年”女儿凑上来支持哥哥:“现在什么世代,哪家用‘几根毛’”?他依了孩子,让“几根毛”退休吧。
孩子成年后,包括交友、恋爱、婚姻等常常擦起硝烟火花,婚姻最是导火线。因为观念不同而“炮声隆隆、硝烟四起”
随着时代进展,他们渐渐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父母不得不逐渐把权利还给他们,作“无为而治”
孩子们满意了,常常赞扬父母不像有些同龄人那样保守。老人被“高帽子”戴得乐洋洋。嗨,把权利给他们后还少操心,清闲了,又一片祥和不再“战争”
越来越想通了,为孩子愁什么呢?仔细想想自己儿时不也是盼望自由,老祖母管严了便不高兴。那年代不敢公开对抗,也要用眼色、呆滞的步伐、沉默寡言和冷若冰霜的表情表示不满。
孩子远离了,既然想通了便也无所谓。他们有远走高飞的权利,便是天边也由他们自己,只叮嘱几个字:注意健康、安全。
不念叨回报,那个穷困年代给过他们什么呢?吃饱穿暖而已。有什么理由要求回报。
从娘儿仨的往事联想到,何止孩子,何止家庭,放大以后社会是这样,国家与民族也是这样。谁乐意天天被盯着,守着,什么都被人管,连锻炼、练功、信仰、旅行、交友、聚会孩子跟着遭受了不少苦难,自己凭什么还要管他们呢?
自由自在是生命的天性,连小鸟也如此,把它关在鸟笼里,天天给它白米饭、蛋黄,甚至买小虫给它吃,够享福够幸福的了,可它还千方百计要飞出笼去,一有机会便远走高飞。
小草被踩趴下来后不甘心,不肯总是低声下气的趴着,过不了多少天便立了起来;石块压住不让它长,它便悄悄地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即便放把火把它烧了,它还是还要活着出来,寒冬一过,小草又得意的唱起来:“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人通不通就“有福不晓得享,争什么嘛!”他老祖母就是这样。小鸟偏偏不乐意关在鸟笼里,偏偏不吃现成的白米饭,偏偏就要飞出鸟笼去。能怪小鸟有福不晓得享吗?何况有思想,有个性,有主张的人?
他最初就盼孩子们不要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不要有自己的主意、主张,按父母的,或按别人的想法,平平庸庸的活着。
终于想通了,何苦操心操肺呢?管人是很辛苦的事,还耽误自己的大好时光;管人又是很讨没趣的事,老要看人家的白眼。何必把自己的那点精神力气都用来管人呢?忽然想到,娘儿仨的事是这样,社会、国家、民族的事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越来越想通了。想通了有许多好处,自“放开手脚”后,一心一意养老,从此不再吵吵嚷嚷,孩子自由,自己自在。
说“娘儿仨”其实不止妈妈和儿女,还包括爸爸。爸爸一向礼让,凡事退一步;在外又尽是吃亏上当、处处忍让,在家被“兼容”理所当然。
女儿不是弱者,哥哥比她大两岁,他四岁时一次摸摸她的小脸旦叫她小妹妹,妹妹竟然伸手抓一把,把哥哥脸上抓出一道痕;另一次夺她的“郎当鼓”玩,同样是抓一把。奶奶摸摸孙子的抓痕心疼得不得了。
妈妈怀女儿时身体不太好,吃了些蛤蟆油滋补。奶奶心想孙女儿强壮一定是和蛤蟆油有关,常数落为什么怀她哥哥时便不吃蛤蟆油。
爸爸的“弱”和他自小受严管有关,也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关,见识多了人生磨砺,希望孩子能适应社会,一辈子不受磨难不遭殃。
此外是由于老祖母的基因留在了他的血液里。老祖母年轻时也不满父母严管,当了奶奶后颇爱管事。他顺理成章“孙承祖业”爱管束孩子。
妈妈传统观念较强,爸爸偶尔有些想法也说了不算数。比如孩子买票看电影要写“观后感”考试成绩好便给予奖励。妈妈认为这样是物质刺激。孩子反对看电影要写“观后感”后来知道,紧俏电影时儿子去排队买票,然后卖出去赚钱看电影。
孩子是天生“自由派”“反对派”“人权派”儿时便爱反抗,反对“统治”“压制”对“不平等”不满,为什么和同学可以对打,父母打他却不能回手。他们父子间常常发生“战争”
兄妹结“同盟军”一个鼻孔出气,团结起来“一致对上”;妹妹至少是不站在父母一边,以沉默支持哥哥,许多事帮着瞒父母。时常会充满火药味,从无言演化成吼叫,大年初一也不能安宁。
大多数冲突是因为限制“自由”引起。儿子的学习爱临时抱佛脚,有时候是考试前一晚开夜车。父母则要他们做完作业再玩。一次规定儿子不做完作业不许出去,他在小椅子上整整的坐了一天,既不玩也不看书。
有时他们的矛盾是因为消费观念的差异引起。儿子主张有钱就花,别管以后。甚至提出先借钱给他长大了还。他以为父母把钱存起来舍不得用,要不然为什么人家比我们家过得好呢。
父母确实没有余钱,只好答应随他自己找,无论现金还是存款,家里还是办公室和工作间,能找着便随他花。这才信了家里确实没余钱。一次女儿病了,还是临时向邻居借5元钱送去医院。
也有时候儿子采取含蓄的办法“抗议”一次嫌扫把不好使,画一张漫画贴在扫把旁。扫把如同沧桑老人剩几根稀疏的胡子,半闭眼睛说:“我都那么老,只剩‘几根毛’,也该让我退休了!”
按父亲的习惯会说“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能混几天就混几天吧,你太祖母一个扫把可以用上许多年”女儿凑上来支持哥哥:“现在什么世代,哪家用‘几根毛’”?他依了孩子,让“几根毛”退休吧。
孩子成年后,包括交友、恋爱、婚姻等常常擦起硝烟火花,婚姻最是导火线。因为观念不同而“炮声隆隆、硝烟四起”
随着时代进展,他们渐渐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父母不得不逐渐把权利还给他们,作“无为而治”
孩子们满意了,常常赞扬父母不像有些同龄人那样保守。老人被“高帽子”戴得乐洋洋。嗨,把权利给他们后还少操心,清闲了,又一片祥和不再“战争”
越来越想通了,为孩子愁什么呢?仔细想想自己儿时不也是盼望自由,老祖母管严了便不高兴。那年代不敢公开对抗,也要用眼色、呆滞的步伐、沉默寡言和冷若冰霜的表情表示不满。
孩子远离了,既然想通了便也无所谓。他们有远走高飞的权利,便是天边也由他们自己,只叮嘱几个字:注意健康、安全。
不念叨回报,那个穷困年代给过他们什么呢?吃饱穿暖而已。有什么理由要求回报。
从娘儿仨的往事联想到,何止孩子,何止家庭,放大以后社会是这样,国家与民族也是这样。谁乐意天天被盯着,守着,什么都被人管,连锻炼、练功、信仰、旅行、交友、聚会孩子跟着遭受了不少苦难,自己凭什么还要管他们呢?
自由自在是生命的天性,连小鸟也如此,把它关在鸟笼里,天天给它白米饭、蛋黄,甚至买小虫给它吃,够享福够幸福的了,可它还千方百计要飞出笼去,一有机会便远走高飞。
小草被踩趴下来后不甘心,不肯总是低声下气的趴着,过不了多少天便立了起来;石块压住不让它长,它便悄悄地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即便放把火把它烧了,它还是还要活着出来,寒冬一过,小草又得意的唱起来:“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人通不通就“有福不晓得享,争什么嘛!”他老祖母就是这样。小鸟偏偏不乐意关在鸟笼里,偏偏不吃现成的白米饭,偏偏就要飞出鸟笼去。能怪小鸟有福不晓得享吗?何况有思想,有个性,有主张的人?
他最初就盼孩子们不要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不要有自己的主意、主张,按父母的,或按别人的想法,平平庸庸的活着。
终于想通了,何苦操心操肺呢?管人是很辛苦的事,还耽误自己的大好时光;管人又是很讨没趣的事,老要看人家的白眼。何必把自己的那点精神力气都用来管人呢?忽然想到,娘儿仨的事是这样,社会、国家、民族的事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越来越想通了。想通了有许多好处,自“放开手脚”后,一心一意养老,从此不再吵吵嚷嚷,孩子自由,自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