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归鸿徊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吁——”
她勒马而停,盯着十五,直眉楞眼,像是憋了一肚子火,又被人釜底抽薪了一般,火儿是灭了,烟雾却没歇着。
十五只当哲暄安然而归,心中大喜,近前想扶,却不料才出几步,哲暄就翻身下马,缰绳递给了才牵马出了大门而来的余福,一语不发就进府去了,似乎丝毫没听到十五在后面问着,“你这是去哪里?”
那蕙儿跟着,拦住了想赶上前去追哲暄的子绛,“王爷,公主听说了王军准备征取高车的事。”
蕙儿此话出口,眼见着十五变颜变色,片刻思索,转了身去追哲暄,只比刚刚更是着急了。
凌志堂里没有人影,十五一路追寻,直到墨雨轩。
朱门之后,烛火之下,哲暄一身青衣站在先太后所赐的那张紫檀几案前,背对着行色匆匆的十五。
“你怎么也不问问我,怎么爽约迟回?”镇定的十五,不知道问什么比较好,只能避重就轻。
“因为我知道。”她转回身来,看着蹙眉不展的十五,走到他身边,“你去了太英殿议政,你在正阳殿上同意皇上对高车用兵,这些我都知道。”
十五如何能相信,且不说高车一役尚在谈论,只说哲暄居于宫外,如何能得知,“你怎么会知道?”
“你且先不管我怎么知道的,只说这事情,你是不是同意了?”
哲暄语气窝着火儿,不容分说,就是要十五解释,就连眼神里都充满着满满的逼迫,她问的斩钉截铁,那是因为心中早有了答案,十五不敢直言以对,却是因为知道她必不会同意。
“这件事情,不容许我同意或是不同意。”
十五避开她的目光,虽是不忍,但到底是真实的答案。
哲暄点了头,却是失望和无助的神情,“我到底成了和荟沁姑母一样的人。”
只一句,就让十五的心,跌进谷底,哲暄是没有眼泪的,只有满腔的困顿之情。
“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见到了一个人,一个见了我便苦苦哀求的老人。”哲暄看见了十五疑惑的眼神,他还在为最初的那个问题感到不解,哲暄轻笑了声,说道,“户部尚书——韦良愬韦大人。”
原是哲暄临出城,在那朱雀大街与下了朝的韦良愬碰了个正着。哲暄总是马蹄飞快,可在这泰安城内总不好太过,多少也是怕伤着个路人就不好,哪曾想,便是因此,被坐与车辇之上的韦良愬认了出来。
“说来也是凑巧,朱雀街行人往来,他的车辇一时调转不过,而我马也不好跑得太快。可怜那韦大人,年过五旬,也不知靠着双腿在后面追了多远。”她的话语开始慢慢变得平静,可以听到细腻的呼吸声。
墨雨轩的门外,蕙儿和绿绮都在,余福也赶了来,离着门三五步外站着,不用细细听,都能听见里面的动静。
“他与你说了什么?”
“他求我,望我劝你,也劝劝十四哥,高车之战,是劳师远征,银钱粮草,军马装备,都需从长计议;更何况,淮北战后尚未休息养民,高车一战,切莫心急。”
哲暄脸上有种说不清的神情,着急又恍惚,十五看着直摇头。
“不对!不对,不是的!”十五走到哲暄面前,拉着她不知如何摆放的双手,“韦良愬如果只是求你带话,你不会这样目光空洞恍惚的。暄儿,到底是怎么了?你快告诉我!”
哲暄抬眸看十五,明晃晃的烛光映着十五紧盯不放的双眸,恳切、哀求,说不出何者更甚,“见过韦大人之后,我去了——东宫?”
东宫?!十五越想越觉得奇怪,心头惊愕,急忙追问,哪知道话没出口,哲暄就自个儿给了答案。
“我去见了长姐!”看着十五点头,哲暄略平和了心气儿,说道,“子绛,暄儿听过母妃的训导,知道后宫尚且不能干政,更何况是我;今天就连长姐都说,安邦治国是你们男人的事,让我不要掺和到政事中,可是——”
十五拦着她的嘴,“我知道,要让你有话不说,太难为你了。”说着松开手,“说吧!”
“你还记得我与你说的,那些兵书的渊源吗?”
十五当然记得,点着头,算是知道哲暄气从何来,也是知道了她如何会无来由的说起荟沁公主。
“子绛,不能出征高车的!不可以。”哲暄摇着头,沉心静气地说,“高车虽然国家小,但是兵强马壮,丝毫不输柔然。当年父汗也曾想过举兵高车,可是到头不仅徒劳无功,更白白断送了庸城和嘉宁城。荟沁姑母为了能拦住父汗,不惜一度与父汗闹翻,父汗一意孤行,这才把姑母送嫁去了渤海。”
哲暄在房中来回踱步,着急神色浮于脸上,早已是眉头紧锁,双眸炯炯,“虽然现如今的高车可汗额齐格沉溺酒色,奢糜腐化,全然不同于当年哲勒可汗的勤俭之态。我没出嫁前也曾听闻,如今的高车早已不复当年,由盛转衰,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可是子绛——”
她停了下来,一则也是想要盘算着心意如何表达,二来总也有甘氏和青琁的话徘徊在耳边,刚刚子绛一句,非自己左右的了,也印在了自己心里、脑海里,转眼看着他一直的看恳切神色,又怕话说重了。
“你我之间,直言便可!”
“故语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可高车到底马背上立国,而魏兵多以步兵为主,要攻克高车,难上加难。我看《司马法》,书上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
听得哲暄说起来头头是道,话虽也有理之处,十五还是难免窃笑,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后一句是什么?”
“当然!”哲暄点了点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听着哲暄字字顿顿念来,十五故意挑了下眉角,“你知道我的意思了?”
十五展眉,缓缓而道,“其实边疆之事与南征宋朝息息相关。□□太宗两位先皇都不曾能完成一统大业,父皇即登基之日起,遂将完成先帝遗愿作为毕生功业,然一度南征,未有所成。去年淮北战事打响前,父皇因为一次风寒,病情反复,调养了三四个月,甚至一度下旨让六哥监国。自那之后,想必是深感人生无常、岁月苦短,父皇就加快了南北两方开疆拓土的进度。”
哲暄听得不太懂,眉头低压,很努力在想。
“其实暄儿,你不应该拦着这件事的,一举拿下高车,也是你父汗一直以来的愿望,不是吗?”
她也觉得左右为难——她虽不算饱读圣贤,但穷兵黩武,古之有训的道理她也懂;可书上却也写着“杀人而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的道理。
哲暄不说话了,她细细想着,念起了荟沁,那是她的姑母,曾经规劝的是自己的哥哥,到底还是成了那样的下场。哲暄突地,也不知自己如今能和十五安然说着这些话,到底是喜是悲,她也说不清楚了。她远是要比自己的姑母更加无奈的,她无法阻拦,不知道战事前程究竟会如何。可她多少还是欣慰着,十五的眼神不再有躲闪,他是真心把自己说的话听了进去的,可他在这朝政之事上多少也是无可奈何的,他有的尊荣,何尝不是和当年的荟沁姑母一样,他也最多只能做一把利刃。
“高车是势在必行,这是父皇和郁久闾汗王的意思,我无力阻拦,你切莫疑心我。”
十五这话淡淡说来,却也就真的说到了哲暄心口上了,他竟也就这样知道自己心里想着什么,她的害怕,无非就是十五只当她是个无用的女子,不肯听她的话,或是听了也未有听到心里去的。
不知怎的,这样想来,哲暄竟真的有些害怕了,痴痴地看着十五,须臾说道,“如果对高车用兵,你也是也要去?”
从正阳殿大婚,父皇面前直言以对;到长信宫家宴,母妃面前,一样举止端庄自然,雍容闲雅;再至出剑战亲夫,来往之下,反倒是越战越勇,十五从未在她眼中见过这样的神色,脉脉含情,却暗自神伤。
十五伸手抚着她的面庞,“暄儿,我魏军此战,只动用北部四郡的五六万戍边军,和五万从晋陵军中抽调的将士,欲胜不在众寡。你放心,我哥治军严谨,我魏军将士更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你放心就是。”
bsp; “吁——”
她勒马而停,盯着十五,直眉楞眼,像是憋了一肚子火,又被人釜底抽薪了一般,火儿是灭了,烟雾却没歇着。
十五只当哲暄安然而归,心中大喜,近前想扶,却不料才出几步,哲暄就翻身下马,缰绳递给了才牵马出了大门而来的余福,一语不发就进府去了,似乎丝毫没听到十五在后面问着,“你这是去哪里?”
那蕙儿跟着,拦住了想赶上前去追哲暄的子绛,“王爷,公主听说了王军准备征取高车的事。”
蕙儿此话出口,眼见着十五变颜变色,片刻思索,转了身去追哲暄,只比刚刚更是着急了。
凌志堂里没有人影,十五一路追寻,直到墨雨轩。
朱门之后,烛火之下,哲暄一身青衣站在先太后所赐的那张紫檀几案前,背对着行色匆匆的十五。
“你怎么也不问问我,怎么爽约迟回?”镇定的十五,不知道问什么比较好,只能避重就轻。
“因为我知道。”她转回身来,看着蹙眉不展的十五,走到他身边,“你去了太英殿议政,你在正阳殿上同意皇上对高车用兵,这些我都知道。”
十五如何能相信,且不说高车一役尚在谈论,只说哲暄居于宫外,如何能得知,“你怎么会知道?”
“你且先不管我怎么知道的,只说这事情,你是不是同意了?”
哲暄语气窝着火儿,不容分说,就是要十五解释,就连眼神里都充满着满满的逼迫,她问的斩钉截铁,那是因为心中早有了答案,十五不敢直言以对,却是因为知道她必不会同意。
“这件事情,不容许我同意或是不同意。”
十五避开她的目光,虽是不忍,但到底是真实的答案。
哲暄点了头,却是失望和无助的神情,“我到底成了和荟沁姑母一样的人。”
只一句,就让十五的心,跌进谷底,哲暄是没有眼泪的,只有满腔的困顿之情。
“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见到了一个人,一个见了我便苦苦哀求的老人。”哲暄看见了十五疑惑的眼神,他还在为最初的那个问题感到不解,哲暄轻笑了声,说道,“户部尚书——韦良愬韦大人。”
原是哲暄临出城,在那朱雀大街与下了朝的韦良愬碰了个正着。哲暄总是马蹄飞快,可在这泰安城内总不好太过,多少也是怕伤着个路人就不好,哪曾想,便是因此,被坐与车辇之上的韦良愬认了出来。
“说来也是凑巧,朱雀街行人往来,他的车辇一时调转不过,而我马也不好跑得太快。可怜那韦大人,年过五旬,也不知靠着双腿在后面追了多远。”她的话语开始慢慢变得平静,可以听到细腻的呼吸声。
墨雨轩的门外,蕙儿和绿绮都在,余福也赶了来,离着门三五步外站着,不用细细听,都能听见里面的动静。
“他与你说了什么?”
“他求我,望我劝你,也劝劝十四哥,高车之战,是劳师远征,银钱粮草,军马装备,都需从长计议;更何况,淮北战后尚未休息养民,高车一战,切莫心急。”
哲暄脸上有种说不清的神情,着急又恍惚,十五看着直摇头。
“不对!不对,不是的!”十五走到哲暄面前,拉着她不知如何摆放的双手,“韦良愬如果只是求你带话,你不会这样目光空洞恍惚的。暄儿,到底是怎么了?你快告诉我!”
哲暄抬眸看十五,明晃晃的烛光映着十五紧盯不放的双眸,恳切、哀求,说不出何者更甚,“见过韦大人之后,我去了——东宫?”
东宫?!十五越想越觉得奇怪,心头惊愕,急忙追问,哪知道话没出口,哲暄就自个儿给了答案。
“我去见了长姐!”看着十五点头,哲暄略平和了心气儿,说道,“子绛,暄儿听过母妃的训导,知道后宫尚且不能干政,更何况是我;今天就连长姐都说,安邦治国是你们男人的事,让我不要掺和到政事中,可是——”
十五拦着她的嘴,“我知道,要让你有话不说,太难为你了。”说着松开手,“说吧!”
“你还记得我与你说的,那些兵书的渊源吗?”
十五当然记得,点着头,算是知道哲暄气从何来,也是知道了她如何会无来由的说起荟沁公主。
“子绛,不能出征高车的!不可以。”哲暄摇着头,沉心静气地说,“高车虽然国家小,但是兵强马壮,丝毫不输柔然。当年父汗也曾想过举兵高车,可是到头不仅徒劳无功,更白白断送了庸城和嘉宁城。荟沁姑母为了能拦住父汗,不惜一度与父汗闹翻,父汗一意孤行,这才把姑母送嫁去了渤海。”
哲暄在房中来回踱步,着急神色浮于脸上,早已是眉头紧锁,双眸炯炯,“虽然现如今的高车可汗额齐格沉溺酒色,奢糜腐化,全然不同于当年哲勒可汗的勤俭之态。我没出嫁前也曾听闻,如今的高车早已不复当年,由盛转衰,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可是子绛——”
她停了下来,一则也是想要盘算着心意如何表达,二来总也有甘氏和青琁的话徘徊在耳边,刚刚子绛一句,非自己左右的了,也印在了自己心里、脑海里,转眼看着他一直的看恳切神色,又怕话说重了。
“你我之间,直言便可!”
“故语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可高车到底马背上立国,而魏兵多以步兵为主,要攻克高车,难上加难。我看《司马法》,书上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
听得哲暄说起来头头是道,话虽也有理之处,十五还是难免窃笑,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后一句是什么?”
“当然!”哲暄点了点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听着哲暄字字顿顿念来,十五故意挑了下眉角,“你知道我的意思了?”
十五展眉,缓缓而道,“其实边疆之事与南征宋朝息息相关。□□太宗两位先皇都不曾能完成一统大业,父皇即登基之日起,遂将完成先帝遗愿作为毕生功业,然一度南征,未有所成。去年淮北战事打响前,父皇因为一次风寒,病情反复,调养了三四个月,甚至一度下旨让六哥监国。自那之后,想必是深感人生无常、岁月苦短,父皇就加快了南北两方开疆拓土的进度。”
哲暄听得不太懂,眉头低压,很努力在想。
“其实暄儿,你不应该拦着这件事的,一举拿下高车,也是你父汗一直以来的愿望,不是吗?”
她也觉得左右为难——她虽不算饱读圣贤,但穷兵黩武,古之有训的道理她也懂;可书上却也写着“杀人而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的道理。
哲暄不说话了,她细细想着,念起了荟沁,那是她的姑母,曾经规劝的是自己的哥哥,到底还是成了那样的下场。哲暄突地,也不知自己如今能和十五安然说着这些话,到底是喜是悲,她也说不清楚了。她远是要比自己的姑母更加无奈的,她无法阻拦,不知道战事前程究竟会如何。可她多少还是欣慰着,十五的眼神不再有躲闪,他是真心把自己说的话听了进去的,可他在这朝政之事上多少也是无可奈何的,他有的尊荣,何尝不是和当年的荟沁姑母一样,他也最多只能做一把利刃。
“高车是势在必行,这是父皇和郁久闾汗王的意思,我无力阻拦,你切莫疑心我。”
十五这话淡淡说来,却也就真的说到了哲暄心口上了,他竟也就这样知道自己心里想着什么,她的害怕,无非就是十五只当她是个无用的女子,不肯听她的话,或是听了也未有听到心里去的。
不知怎的,这样想来,哲暄竟真的有些害怕了,痴痴地看着十五,须臾说道,“如果对高车用兵,你也是也要去?”
从正阳殿大婚,父皇面前直言以对;到长信宫家宴,母妃面前,一样举止端庄自然,雍容闲雅;再至出剑战亲夫,来往之下,反倒是越战越勇,十五从未在她眼中见过这样的神色,脉脉含情,却暗自神伤。
十五伸手抚着她的面庞,“暄儿,我魏军此战,只动用北部四郡的五六万戍边军,和五万从晋陵军中抽调的将士,欲胜不在众寡。你放心,我哥治军严谨,我魏军将士更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你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