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议室里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新面孔。 并且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设计组进行报告意味着研讨会很快就会结束,大家也纷纷放松下来。
不少人之间都已经开始小声聊起天来。
“信息化设计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成了对歼8-3飞机的一项空气动力学模拟。”
“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飞机在最外侧两个挂架同时携带两发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时,副翼效率在大迎角、大副翼偏角和大动压下会出现骤降,甚至存在副翼反效现象。”
刚刚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此话一出,不要说在场其他人,就连对常浩南的能力已经有所认识的杨奉畑,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不是模拟出错了。
毕竟这两个人前天中午才到601所,到现在满打满算也还不到60个小时。
实际上杨奉畑本来是准备在今天研讨会结束之后才把他们介绍给项目成员们认识的。
常浩南自己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眼神中有怀疑有茫然甚至还有迷惑。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表现出自信和果断来。
因此他只是停顿了大概两秒钟时间,就又继续说了下去:
“根据工程经验,我们可以定性地知道副翼效率及滚转率随动压的变化趋势与副翼偏角、飞行迎角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线性气动力分析方法无法模拟出这样的结果,因此对于高速大迎角下的气动力分析只能以经验为主,辅以大量的风洞和试飞数据进行修正。”
“但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外部非线性气动力,并且考虑机翼结构的弹性形变问题,成功模拟出了迎角、翼载荷和副翼偏角对机翼气动效率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带4发A弹的飞机在1.4马赫速度,12°的迎角下,副翼偏转一旦超过10°,就会出现副翼反效。”
“……”
常浩南的解释让杨奉畑的想法出现了松动。
他非常清楚,非线性气动和结构分析,这就是对方最擅长的领域。
甚至当初同意把常浩南请过来,也正是看上了他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卓越能力。
603所那个运7改客机的机翼颤振问题也是用了1天时间就解决的。
……
短暂地犹豫了几秒钟之后,杨奉畑轻轻咳嗽两声,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自己。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从京航大学杜义山院士课题组请来协助工作的常浩南博士,专长是利用数值方式进行气动模拟和结构模拟。”
刚刚一片沉寂的会场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大多数人还并不知道603所那边发生的事情,但是京航大学和杜义山的名字终究还是有点说服力的。
至少应该比601所自己的数字化设计组靠谱得多。
因此在杨奉畑点明了常浩南的外人身份之后,大家对他的态度反而从完全不信变成了将信将疑。
从理论上讲,常浩南刚刚的解释确实是能站住脚的。
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翼面,主要作用是通过差动偏转产生滚转力矩使飞机做横滚机动,是飞机最重要的一个操纵舵面之一。
而如果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与机翼上气动力引起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就会使副翼无法继续控制飞机的滚转。
当飞行速度继续提高,超过反效速度,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将小于在气动力作用下因机翼变形而产生的反方向力矩。
也就是飞行员想要控制飞机向右滚转时,飞机却会因为反向的力矩而向左滚转。
这对于编队飞行和空战来说是非常要命的问题。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自然是在飞控软件中对飞机的舵面操作进行限制——既然副翼角度超过10°就会反效,那我写一个指令让飞机在对应速度段下无法偏转到超过10°就可以了。
实际上很多飞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甚至更早期的飞机会干脆通过机械结构锁死副翼偏转角,从源头上避免出现危险。
不过问题在于,这种办法虽然保证了飞行安全,但是也同时限制了机动性,让飞机在高速情况下几乎成为一根只能做小幅度动作的铁棍。
如果常浩南所说的结果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带弹状态下的飞机在1.4倍音速时机动性就会受到严重限制。
对于一款截击机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常浩南博士,我想问一下,你们用了哪种方式计算机翼弹性形变对效率的影响?据我所知,似乎还没有一个可靠的经验算法来处理这一问题?”
会议室另一边,一个穿着半袖衬衫,有些谢顶的中年工程师举手问道。
“您说的没错,确实没有一种可靠的公式来处理,但这正好是CSD/CFD耦合方法擅长解决的领域,”
“首先,我们依据原始气动模型计算选定飞行工况下的机翼气动性能,此时仍然把机翼视为刚性模型进行解析计算。”
“然后,将得到的机翼表面流体节点上的气动载荷通过等效节点法插值到结构模型节点上,计算机翼在此载荷下的结构变形。”
“第三步,根据结构变形得到机翼特征点的新坐标进行网格重生成,建立新的气动模型然后进行下一轮气动计算,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足收敛条件,通常经过6-8次计算就可以得到收敛结果。”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得到机翼在此两种情况下的刚性升力和弹性升力,从而计算出选定飞行工况下的副翼效率。”
“最后,通过分析多种计算模型和飞行状态下机翼的升力系数和变形,由此可以得到它们与副翼操纵之间的关系,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还带来了详细的计算结果。”
杨奉畑此时的面色已经严肃起来,他朝旁边自己一个助理挥了挥手,后者随即来到会议室后面,从常浩南手中拿过了几张纸,然后将它们一一放在投影仪下面。
几张折线图被投影到了幕布上面。
“这……”
“迭代法的思路应该是没错的,但如果结果真是这样,那项目进度恐怕……”
“没想到数字化设计组那边还真能做出点东西来,不管结果对不对,至少看上去是那么回事……”
“……”
显然,尽管不可能因为常浩南一个人的说法就下结论,但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开始严肃地对待这个计算结果了。
(本章完)
议室里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新面孔。 并且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设计组进行报告意味着研讨会很快就会结束,大家也纷纷放松下来。
不少人之间都已经开始小声聊起天来。
“信息化设计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成了对歼8-3飞机的一项空气动力学模拟。”
“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飞机在最外侧两个挂架同时携带两发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时,副翼效率在大迎角、大副翼偏角和大动压下会出现骤降,甚至存在副翼反效现象。”
刚刚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此话一出,不要说在场其他人,就连对常浩南的能力已经有所认识的杨奉畑,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不是模拟出错了。
毕竟这两个人前天中午才到601所,到现在满打满算也还不到60个小时。
实际上杨奉畑本来是准备在今天研讨会结束之后才把他们介绍给项目成员们认识的。
常浩南自己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眼神中有怀疑有茫然甚至还有迷惑。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表现出自信和果断来。
因此他只是停顿了大概两秒钟时间,就又继续说了下去:
“根据工程经验,我们可以定性地知道副翼效率及滚转率随动压的变化趋势与副翼偏角、飞行迎角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线性气动力分析方法无法模拟出这样的结果,因此对于高速大迎角下的气动力分析只能以经验为主,辅以大量的风洞和试飞数据进行修正。”
“但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外部非线性气动力,并且考虑机翼结构的弹性形变问题,成功模拟出了迎角、翼载荷和副翼偏角对机翼气动效率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带4发A弹的飞机在1.4马赫速度,12°的迎角下,副翼偏转一旦超过10°,就会出现副翼反效。”
“……”
常浩南的解释让杨奉畑的想法出现了松动。
他非常清楚,非线性气动和结构分析,这就是对方最擅长的领域。
甚至当初同意把常浩南请过来,也正是看上了他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卓越能力。
603所那个运7改客机的机翼颤振问题也是用了1天时间就解决的。
……
短暂地犹豫了几秒钟之后,杨奉畑轻轻咳嗽两声,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自己。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从京航大学杜义山院士课题组请来协助工作的常浩南博士,专长是利用数值方式进行气动模拟和结构模拟。”
刚刚一片沉寂的会场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大多数人还并不知道603所那边发生的事情,但是京航大学和杜义山的名字终究还是有点说服力的。
至少应该比601所自己的数字化设计组靠谱得多。
因此在杨奉畑点明了常浩南的外人身份之后,大家对他的态度反而从完全不信变成了将信将疑。
从理论上讲,常浩南刚刚的解释确实是能站住脚的。
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翼面,主要作用是通过差动偏转产生滚转力矩使飞机做横滚机动,是飞机最重要的一个操纵舵面之一。
而如果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与机翼上气动力引起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就会使副翼无法继续控制飞机的滚转。
当飞行速度继续提高,超过反效速度,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将小于在气动力作用下因机翼变形而产生的反方向力矩。
也就是飞行员想要控制飞机向右滚转时,飞机却会因为反向的力矩而向左滚转。
这对于编队飞行和空战来说是非常要命的问题。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自然是在飞控软件中对飞机的舵面操作进行限制——既然副翼角度超过10°就会反效,那我写一个指令让飞机在对应速度段下无法偏转到超过10°就可以了。
实际上很多飞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甚至更早期的飞机会干脆通过机械结构锁死副翼偏转角,从源头上避免出现危险。
不过问题在于,这种办法虽然保证了飞行安全,但是也同时限制了机动性,让飞机在高速情况下几乎成为一根只能做小幅度动作的铁棍。
如果常浩南所说的结果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带弹状态下的飞机在1.4倍音速时机动性就会受到严重限制。
对于一款截击机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常浩南博士,我想问一下,你们用了哪种方式计算机翼弹性形变对效率的影响?据我所知,似乎还没有一个可靠的经验算法来处理这一问题?”
会议室另一边,一个穿着半袖衬衫,有些谢顶的中年工程师举手问道。
“您说的没错,确实没有一种可靠的公式来处理,但这正好是CSD/CFD耦合方法擅长解决的领域,”
“首先,我们依据原始气动模型计算选定飞行工况下的机翼气动性能,此时仍然把机翼视为刚性模型进行解析计算。”
“然后,将得到的机翼表面流体节点上的气动载荷通过等效节点法插值到结构模型节点上,计算机翼在此载荷下的结构变形。”
“第三步,根据结构变形得到机翼特征点的新坐标进行网格重生成,建立新的气动模型然后进行下一轮气动计算,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足收敛条件,通常经过6-8次计算就可以得到收敛结果。”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得到机翼在此两种情况下的刚性升力和弹性升力,从而计算出选定飞行工况下的副翼效率。”
“最后,通过分析多种计算模型和飞行状态下机翼的升力系数和变形,由此可以得到它们与副翼操纵之间的关系,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还带来了详细的计算结果。”
杨奉畑此时的面色已经严肃起来,他朝旁边自己一个助理挥了挥手,后者随即来到会议室后面,从常浩南手中拿过了几张纸,然后将它们一一放在投影仪下面。
几张折线图被投影到了幕布上面。
“这……”
“迭代法的思路应该是没错的,但如果结果真是这样,那项目进度恐怕……”
“没想到数字化设计组那边还真能做出点东西来,不管结果对不对,至少看上去是那么回事……”
“……”
显然,尽管不可能因为常浩南一个人的说法就下结论,但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开始严肃地对待这个计算结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