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跟随曹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走进大帐,分宾主坐下。大家都是爽快人,也不用兜什么圈子,徐和和司马俱代表青州黄巾提出了以下几个条件:一,青州黄巾改编后不得用于进攻黄巾余部,所部饷钱应与他部一样,不得歧视;二,妥善安置黄巾随军家眷,不得置之不理;三,青州黄巾改编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其主将由军中自行商议决定;四,如有离开部队者,兖州上下应该给予方便。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义父会答应这些条件,就当场答复他们:“一,青州黄巾改编后,将是朝廷尤其是曹操大人指挥下的人马,他们可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但是其主将应由朝廷委派,否则改编完全没有意义;二、改编后的青州部队对阵黄巾时,曹军不主动派其进攻,但是青州部队有义务协助防守;三、青州部队的随军家眷可以在兖州无主土地上开垦种地,进行屯田,曹军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义务提供粮食、种子,可以租借给他们部分农具,作为回报,青州屯田士兵及家眷应缴纳收成的四成作为租金,低于大户人家的七成和官府的五成租金(听完这一条徐和、司马俱都很高兴,他们的护卫们更是喜形于色);四,青州士兵按照一般部队的标准发饷,军中如有战死者,空额优先从屯田兵中填补,军中不允许出现长久空额,更不得出现吃空额的现象;五、改编的过程中黄巾中的军官和士兵可以选择离开,由曹军发放路费,但是只允许自愿离开,不得进行串联。以上就是我军的答复,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如果你们同意,具体的详细事宜将由我军的后续派来的文官与你们商议。嗯,你们看我干吗?”
徐和和司马俱相顾一眼,眼中全是诧异,他们提出的这四点想法事先足足商议了三天,本来只是希望我能把意见带回去,并没有想到我能迅速给出回复,而且还这么具体。如果曹军中一员这么年轻的将领都能有如此水平,那么曹军中那些威名显赫的将军该有多厉害啊。两人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却不知道俺都是剽窃后世的经验。两个人交头接耳一番以后,点头同意了。大事一定,剩下的都可以由文官和他们决定的。不过要快,因为大家一定达成初步的共识,徐和也和我交了底,黄巾军中已经只剩下三天的存粮了。
就这样,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已经是罕见的高效率了。清点黄巾部队,一共有一百万零四千七百八十五人,其中老丈十七万零六百人,老妇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人,青壮男子二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青壮女子十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人,少年(包括孩童)二十万人。
从中选拔经过训练的精锐十万人,分十军,每军一万人,号称“青州兵”;剩下的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五十户为一队、两队为一屯,每个屯子就是一个小村子,进行屯田。这些个小村子周围大都有接近五六顷地,只要用心劳作,刨去上交的公粮外,剩下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嚼裹的。每个村子都建一个小型的粮仓,负责存储种子等;配发五头牛(如今还没有着落,正在通过那些大户从别的地方置备),及数副铁制犁具。村中有参军的,其家眷由村子统一照料,有所照顾。要是都把这些措施讲出来,非要讲一整天不可,现在就略过不谈。由于安置黄巾家眷需要大量耕地,所以这些村寨大都安置在黄河南边偏远的地区,和那些个大城市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相比于安置黄巾家眷工作的琐碎,对黄巾的整编工作倒是非常顺利。因为我军加上张邈、鲍信等盟军的部队,不足两万五千人,为了以后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事情,只允许黄巾保留十万人的部队(一般,官军和黄巾的战损比在1:4左右),剩下的除屯田外,一律遣散。绝大部分的黄巾士兵,其家眷大多被妥善地安置,所以对我们的安排并没有意见,听从我们的安排,参加选拔;剩下大概有五万的黄巾士兵,他们要么家眷留在了战火纷飞的青州,要么对黄巾信仰忠贞不二,这些人在司马俱的指挥下,选择了离开。令我惊奇的是,徐和也在离开的人中。
我疑惑地问他:“徐将军,为什么您要离开呢?曹操大人已经上奏朝廷,封您为中郎将这样的大官,干嘛不留下来呢?”
徐和微微一笑,这两天来他的笑容比谁都多,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子烈,你有信仰吗?”
信仰,过去在现代时有过,现在的我只想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种愿望,谈不上信仰。看着我疑惑的表情,徐和突然来劲了:“子烈,我看你正困惑,要不试试我们黄巾,均田地,分粮食,建立大同世界”
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则不断点头应付着。对于黄巾,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但对于徐和,我的印象大为改观。他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投靠义父,只是想给自己手下多找个活路而已。虽然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对他这个人我却感到由衷的敬佩。其实这也是最好的结果,收编黄巾军后,义父势必要剔除其中的高层军官,要不然兖州上下谁也不会放心。虽不至于暗中谋杀,可是明升暗降肯定少不了。与其到那时不情愿地被赶开,还不如现在带着一份留念主动离开。
就在离开之前,徐和和司马俱联名推荐我为黄巾新的指挥官,这不是将我架到火盆上烤吗?作为如今兖州数量最大的一支军队,纵然我是曹操的亲信,可是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还是敬谢不敏吧。当我固辞的时候,我偷眼看见义父眼中有一丝欣慰,谈论了不到三四句,义父就宣布亲自统帅他们。自古伴君如伴虎,我可不想中途夭折,也许真该建立一支完全听命于我的部队了,要不然,就靠那二十多个锦衣卫士,我的心里还真是没底。可是,就依我现在的状况,有办法吗?
走进大帐,分宾主坐下。大家都是爽快人,也不用兜什么圈子,徐和和司马俱代表青州黄巾提出了以下几个条件:一,青州黄巾改编后不得用于进攻黄巾余部,所部饷钱应与他部一样,不得歧视;二,妥善安置黄巾随军家眷,不得置之不理;三,青州黄巾改编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其主将由军中自行商议决定;四,如有离开部队者,兖州上下应该给予方便。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义父会答应这些条件,就当场答复他们:“一,青州黄巾改编后,将是朝廷尤其是曹操大人指挥下的人马,他们可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但是其主将应由朝廷委派,否则改编完全没有意义;二、改编后的青州部队对阵黄巾时,曹军不主动派其进攻,但是青州部队有义务协助防守;三、青州部队的随军家眷可以在兖州无主土地上开垦种地,进行屯田,曹军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义务提供粮食、种子,可以租借给他们部分农具,作为回报,青州屯田士兵及家眷应缴纳收成的四成作为租金,低于大户人家的七成和官府的五成租金(听完这一条徐和、司马俱都很高兴,他们的护卫们更是喜形于色);四,青州士兵按照一般部队的标准发饷,军中如有战死者,空额优先从屯田兵中填补,军中不允许出现长久空额,更不得出现吃空额的现象;五、改编的过程中黄巾中的军官和士兵可以选择离开,由曹军发放路费,但是只允许自愿离开,不得进行串联。以上就是我军的答复,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如果你们同意,具体的详细事宜将由我军的后续派来的文官与你们商议。嗯,你们看我干吗?”
徐和和司马俱相顾一眼,眼中全是诧异,他们提出的这四点想法事先足足商议了三天,本来只是希望我能把意见带回去,并没有想到我能迅速给出回复,而且还这么具体。如果曹军中一员这么年轻的将领都能有如此水平,那么曹军中那些威名显赫的将军该有多厉害啊。两人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却不知道俺都是剽窃后世的经验。两个人交头接耳一番以后,点头同意了。大事一定,剩下的都可以由文官和他们决定的。不过要快,因为大家一定达成初步的共识,徐和也和我交了底,黄巾军中已经只剩下三天的存粮了。
就这样,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已经是罕见的高效率了。清点黄巾部队,一共有一百万零四千七百八十五人,其中老丈十七万零六百人,老妇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人,青壮男子二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青壮女子十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人,少年(包括孩童)二十万人。
从中选拔经过训练的精锐十万人,分十军,每军一万人,号称“青州兵”;剩下的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五十户为一队、两队为一屯,每个屯子就是一个小村子,进行屯田。这些个小村子周围大都有接近五六顷地,只要用心劳作,刨去上交的公粮外,剩下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嚼裹的。每个村子都建一个小型的粮仓,负责存储种子等;配发五头牛(如今还没有着落,正在通过那些大户从别的地方置备),及数副铁制犁具。村中有参军的,其家眷由村子统一照料,有所照顾。要是都把这些措施讲出来,非要讲一整天不可,现在就略过不谈。由于安置黄巾家眷需要大量耕地,所以这些村寨大都安置在黄河南边偏远的地区,和那些个大城市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相比于安置黄巾家眷工作的琐碎,对黄巾的整编工作倒是非常顺利。因为我军加上张邈、鲍信等盟军的部队,不足两万五千人,为了以后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事情,只允许黄巾保留十万人的部队(一般,官军和黄巾的战损比在1:4左右),剩下的除屯田外,一律遣散。绝大部分的黄巾士兵,其家眷大多被妥善地安置,所以对我们的安排并没有意见,听从我们的安排,参加选拔;剩下大概有五万的黄巾士兵,他们要么家眷留在了战火纷飞的青州,要么对黄巾信仰忠贞不二,这些人在司马俱的指挥下,选择了离开。令我惊奇的是,徐和也在离开的人中。
我疑惑地问他:“徐将军,为什么您要离开呢?曹操大人已经上奏朝廷,封您为中郎将这样的大官,干嘛不留下来呢?”
徐和微微一笑,这两天来他的笑容比谁都多,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子烈,你有信仰吗?”
信仰,过去在现代时有过,现在的我只想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种愿望,谈不上信仰。看着我疑惑的表情,徐和突然来劲了:“子烈,我看你正困惑,要不试试我们黄巾,均田地,分粮食,建立大同世界”
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则不断点头应付着。对于黄巾,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但对于徐和,我的印象大为改观。他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投靠义父,只是想给自己手下多找个活路而已。虽然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对他这个人我却感到由衷的敬佩。其实这也是最好的结果,收编黄巾军后,义父势必要剔除其中的高层军官,要不然兖州上下谁也不会放心。虽不至于暗中谋杀,可是明升暗降肯定少不了。与其到那时不情愿地被赶开,还不如现在带着一份留念主动离开。
就在离开之前,徐和和司马俱联名推荐我为黄巾新的指挥官,这不是将我架到火盆上烤吗?作为如今兖州数量最大的一支军队,纵然我是曹操的亲信,可是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还是敬谢不敏吧。当我固辞的时候,我偷眼看见义父眼中有一丝欣慰,谈论了不到三四句,义父就宣布亲自统帅他们。自古伴君如伴虎,我可不想中途夭折,也许真该建立一支完全听命于我的部队了,要不然,就靠那二十多个锦衣卫士,我的心里还真是没底。可是,就依我现在的状况,有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