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列强代理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明峰在北京住了七八日之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才陆续入京。同治三年十月,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在太和殿摆宴,招待群臣,以庆贺平定长毛之功。
一大早上老李就带着常胜军众将数十人前去午门外守候,到了午门的时候,老李这才发觉,原来这次参加大宴的人竟然如此之多。
不但南边的曾国藩到了,就连曾国藩手下的将领,比如广东巡抚郭嵩焘、湖南巡抚彭玉麟、新任浙江巡抚鲍超,福建布政使张运兰,江西布政使萧启江等人也都到了。除了曾派湘军之外,还有另外的湘军大佬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他手下的数十个将领也都到了。
另外楚军、淮军也有不少将领入京,就连刚刚远赴广西的广西提督冯子材,新任的安徽巡抚马新贻、河南巡抚袁保庆等人也都带着心腹爱将入京来赴宴。
李明峰甚至在众人之中看到了刚刚提升为总兵的秦诚,也不知他是算冯子材的广西派系将领,还是算湘军派系将领,若是两边都不算,朝廷是不会邀请他的。冯子材因为秦诚杀了天地会的人,所以一直对他极力打压,而曾国藩又一直不把这么一个小人物当成事,所以秦诚的身份很尴尬。
要知道,在朝廷上没有靠山是没办法立足的。就比如现在,即便是常胜军中的一个四品都司,在排班的时候也站在秦诚这个总兵的前面。真不知道是哪个吏部官员没有理清派系关系,把秦诚也邀请来了。
李明峰和众人都是熟的不得了,大家一起站在午门外天上地上的闲扯着。众人很明显的分成了无数个小团体,湘军中的曾派人在一起,骆派人在一起,淮军将领在一起,常胜军将领在一起。而李明峰则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一起。
在这帮武将旁边的,则是京官团体。太傅、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翰林等等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另外的就是满蒙亲贵,比如各府的亲王、郡王、贝勒爷们,他们算是一个政治集团。此时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澴就在众亲王之中,他们就是这股力量的代言人。
不过此时奕䜣和奕澴有些貌合神离,奕䜣被罢免了议政王的职务,虽然还参与辅政,但是权力已经小很多了。而奕澴却靠着自己是慈禧的妹夫的特殊关系,而权势暴涨,不但掌握了刚刚编练完成的十万新军,也掌握了朝政大权。
京外实权派、京内高官和满蒙亲贵,这就是大清的最大的三股力量。这三大股力量内部也分很多部分,比如京官也分“西后党”“恭王党”也分“清流派”“顽固派”“开明派”满蒙亲贵也按姓氏、血缘关系分成很多派系。
李明峰看着午门前站着这上千号子,心中也暗自偷笑,有些感慨的暗想:“这就是人啊,人是群居性生物,既然群居,就不可避免的会分成派系。既然分成派系,就会发生争斗,而争斗,就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到了大概上午九点多钟,同治皇帝传旨,宣众臣进殿。
上千人密密麻麻的按照各自的排位顺序,陆续进宫。最前面的,自然就是各府的王爷,其后就是当朝一品的满洲籍的太傅、大学士们,再然后才是其他民族籍的一品大员们。
当然,因为不是正规上朝,所以排的没有那么精确,只是个大概意思而已。李明峰就和曾国藩站在较为靠前的位置,根本没有给满族的那些大学士们面子。
当朝正一品,只有八个,分别是三大太傅,祁隽藻、周祖培、翁心存和三个大学士,贾桢x仁、宝鋆。另外最后一个就是新任太师李明峰,和新任大学士曾国藩了。
按常理说,倭仁、宝鋆是满人,排位在李明峰和曾国藩之前,不过此时李明峰和曾国藩都好似忘了这条规矩,大摇大摆的混迹在倭仁、宝鋆的中间,丝毫不给二人面子。
老李就不用说了,一般谁的面子都是不给的,但是曾国藩这么做,就让很多人侧目了。但是想想也就恍然了,宝鋆此人是恭王党,是奕䜣的心腹,现在奕䜣都被慈禧太后逼得退到了权力边缘,那宝鋆也就成了无关紧要的人物了,曾国藩完全没有必要给宝鋆的面子。
至于倭仁,更不用多说,这人是坚定的保守派,在朝廷上,对主张洋务的李明峰、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那是经常性的上奏折弹劾。而且倭仁也经常“危言耸听”的在京师内宣扬李明峰和曾国藩可能有异心。
说不好听点,倭仁、宝鋆二人和李明峰、曾国藩有仇,既然如此,那老李和老曾自然也不会照顾他们的面子了。
宝鋆遇见这种事,依旧是笑眯眯的挂着和蔼的笑容,而倭仁却忍受不住了,虽然不敢明着说,但是那一张臭脸和嘴里不停的念叨,任谁都能猜出他此刻心中极度不满。
众人到了太和殿,刚刚排好班次,两宫太后就带着小皇帝到了。随后群臣山呼万岁,太后赐坐,殿下的宫女太监排宴。
李明峰两年没见慈安太后了,本想仔细瞧瞧,但是奈何距离比较远,而且中间还有黄帘子隔着,也看不仔细。
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是老李却能发觉,慈安的目光也总往自己这边瞄。慈禧太后前几日老李也见到了,没啥大变化,就是威仪更胜往昔罢了。而同治皇帝,也稍微长高了一些,逐渐出落的有点少年天子的模样了。
随后就是慈禧太后啰啰嗦嗦的讲了一通废话,再然后就是奕澴代表朝廷感谢了众臣一番,最后众人就开始入席吃饭了。
刚刚开始宴席,恭亲王奕䜣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跪倒大殿之上,高声道:“启禀圣上,奴才有本启奏!”
奕䜣虽然最近屡屡遭到打压,但是他的政治影响力仍在。他毕竟是先皇的亲弟弟,而且朝中大员贾桢、宝鋆之流也都是“恭王党”恭亲王的权势没人敢小瞧。
现在无论是京内的,还是京外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聚集在这里,奕䜣选择这个时候上奏折,肯定是有大事要说。
李明峰暗自猜测,奕䜣将要汇报的这件大事一定会得到大多数群臣支持,而却未必会得到两宫太后支持,否则奕䜣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上奏折。
慈禧极为镇定的问道:“哦,什么事?”
奕䜣四平八稳的说道:“如今长毛捻子皆以平定,大清社稷暂时得到稳固。但是奴才还请皇上、太后谨慎,要知道,四年前,洋鬼子可曾杀入京师啊!到现在圆明园还没有完全修复,这等耻辱实乃大清立国以来绝无仅有的!”
慈禧有些不耐的说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情,确实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也算是先帝咸丰爷政治履历上的一个大大的污点,所以慈禧不想提这件事情。
奕䜣也颇为识趣的道:“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咱们不再提了,但是现在洋人和咱们通商贸易了,将来免不得会产生一些矛盾、摩擦。如果未来华洋之间再产生矛盾,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咱们还要在陆地上和洋人战斗吗?
要知道,即便当年的僧王铁骑都不是洋人的对手,那还有什么军队在陆地上能打的过洋人?依靠十万新军吗?这支军队至今都没有上过战场,岂能指望他们守... -->>
李明峰在北京住了七八日之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才陆续入京。同治三年十月,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在太和殿摆宴,招待群臣,以庆贺平定长毛之功。
一大早上老李就带着常胜军众将数十人前去午门外守候,到了午门的时候,老李这才发觉,原来这次参加大宴的人竟然如此之多。
不但南边的曾国藩到了,就连曾国藩手下的将领,比如广东巡抚郭嵩焘、湖南巡抚彭玉麟、新任浙江巡抚鲍超,福建布政使张运兰,江西布政使萧启江等人也都到了。除了曾派湘军之外,还有另外的湘军大佬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他手下的数十个将领也都到了。
另外楚军、淮军也有不少将领入京,就连刚刚远赴广西的广西提督冯子材,新任的安徽巡抚马新贻、河南巡抚袁保庆等人也都带着心腹爱将入京来赴宴。
李明峰甚至在众人之中看到了刚刚提升为总兵的秦诚,也不知他是算冯子材的广西派系将领,还是算湘军派系将领,若是两边都不算,朝廷是不会邀请他的。冯子材因为秦诚杀了天地会的人,所以一直对他极力打压,而曾国藩又一直不把这么一个小人物当成事,所以秦诚的身份很尴尬。
要知道,在朝廷上没有靠山是没办法立足的。就比如现在,即便是常胜军中的一个四品都司,在排班的时候也站在秦诚这个总兵的前面。真不知道是哪个吏部官员没有理清派系关系,把秦诚也邀请来了。
李明峰和众人都是熟的不得了,大家一起站在午门外天上地上的闲扯着。众人很明显的分成了无数个小团体,湘军中的曾派人在一起,骆派人在一起,淮军将领在一起,常胜军将领在一起。而李明峰则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一起。
在这帮武将旁边的,则是京官团体。太傅、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翰林等等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另外的就是满蒙亲贵,比如各府的亲王、郡王、贝勒爷们,他们算是一个政治集团。此时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澴就在众亲王之中,他们就是这股力量的代言人。
不过此时奕䜣和奕澴有些貌合神离,奕䜣被罢免了议政王的职务,虽然还参与辅政,但是权力已经小很多了。而奕澴却靠着自己是慈禧的妹夫的特殊关系,而权势暴涨,不但掌握了刚刚编练完成的十万新军,也掌握了朝政大权。
京外实权派、京内高官和满蒙亲贵,这就是大清的最大的三股力量。这三大股力量内部也分很多部分,比如京官也分“西后党”“恭王党”也分“清流派”“顽固派”“开明派”满蒙亲贵也按姓氏、血缘关系分成很多派系。
李明峰看着午门前站着这上千号子,心中也暗自偷笑,有些感慨的暗想:“这就是人啊,人是群居性生物,既然群居,就不可避免的会分成派系。既然分成派系,就会发生争斗,而争斗,就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到了大概上午九点多钟,同治皇帝传旨,宣众臣进殿。
上千人密密麻麻的按照各自的排位顺序,陆续进宫。最前面的,自然就是各府的王爷,其后就是当朝一品的满洲籍的太傅、大学士们,再然后才是其他民族籍的一品大员们。
当然,因为不是正规上朝,所以排的没有那么精确,只是个大概意思而已。李明峰就和曾国藩站在较为靠前的位置,根本没有给满族的那些大学士们面子。
当朝正一品,只有八个,分别是三大太傅,祁隽藻、周祖培、翁心存和三个大学士,贾桢x仁、宝鋆。另外最后一个就是新任太师李明峰,和新任大学士曾国藩了。
按常理说,倭仁、宝鋆是满人,排位在李明峰和曾国藩之前,不过此时李明峰和曾国藩都好似忘了这条规矩,大摇大摆的混迹在倭仁、宝鋆的中间,丝毫不给二人面子。
老李就不用说了,一般谁的面子都是不给的,但是曾国藩这么做,就让很多人侧目了。但是想想也就恍然了,宝鋆此人是恭王党,是奕䜣的心腹,现在奕䜣都被慈禧太后逼得退到了权力边缘,那宝鋆也就成了无关紧要的人物了,曾国藩完全没有必要给宝鋆的面子。
至于倭仁,更不用多说,这人是坚定的保守派,在朝廷上,对主张洋务的李明峰、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那是经常性的上奏折弹劾。而且倭仁也经常“危言耸听”的在京师内宣扬李明峰和曾国藩可能有异心。
说不好听点,倭仁、宝鋆二人和李明峰、曾国藩有仇,既然如此,那老李和老曾自然也不会照顾他们的面子了。
宝鋆遇见这种事,依旧是笑眯眯的挂着和蔼的笑容,而倭仁却忍受不住了,虽然不敢明着说,但是那一张臭脸和嘴里不停的念叨,任谁都能猜出他此刻心中极度不满。
众人到了太和殿,刚刚排好班次,两宫太后就带着小皇帝到了。随后群臣山呼万岁,太后赐坐,殿下的宫女太监排宴。
李明峰两年没见慈安太后了,本想仔细瞧瞧,但是奈何距离比较远,而且中间还有黄帘子隔着,也看不仔细。
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是老李却能发觉,慈安的目光也总往自己这边瞄。慈禧太后前几日老李也见到了,没啥大变化,就是威仪更胜往昔罢了。而同治皇帝,也稍微长高了一些,逐渐出落的有点少年天子的模样了。
随后就是慈禧太后啰啰嗦嗦的讲了一通废话,再然后就是奕澴代表朝廷感谢了众臣一番,最后众人就开始入席吃饭了。
刚刚开始宴席,恭亲王奕䜣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跪倒大殿之上,高声道:“启禀圣上,奴才有本启奏!”
奕䜣虽然最近屡屡遭到打压,但是他的政治影响力仍在。他毕竟是先皇的亲弟弟,而且朝中大员贾桢、宝鋆之流也都是“恭王党”恭亲王的权势没人敢小瞧。
现在无论是京内的,还是京外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聚集在这里,奕䜣选择这个时候上奏折,肯定是有大事要说。
李明峰暗自猜测,奕䜣将要汇报的这件大事一定会得到大多数群臣支持,而却未必会得到两宫太后支持,否则奕䜣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上奏折。
慈禧极为镇定的问道:“哦,什么事?”
奕䜣四平八稳的说道:“如今长毛捻子皆以平定,大清社稷暂时得到稳固。但是奴才还请皇上、太后谨慎,要知道,四年前,洋鬼子可曾杀入京师啊!到现在圆明园还没有完全修复,这等耻辱实乃大清立国以来绝无仅有的!”
慈禧有些不耐的说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情,确实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也算是先帝咸丰爷政治履历上的一个大大的污点,所以慈禧不想提这件事情。
奕䜣也颇为识趣的道:“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咱们不再提了,但是现在洋人和咱们通商贸易了,将来免不得会产生一些矛盾、摩擦。如果未来华洋之间再产生矛盾,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咱们还要在陆地上和洋人战斗吗?
要知道,即便当年的僧王铁骑都不是洋人的对手,那还有什么军队在陆地上能打的过洋人?依靠十万新军吗?这支军队至今都没有上过战场,岂能指望他们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