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ac,大唐之翼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离开家乡二十余载,一直在他乡默默奔波,若说到了春节是对家人的思念,那么对这9月10日这个的特别的感受,是一份揪心的结,我宁愿将它尘封在心里,不愿意打开这记忆的门
没有幼儿园的记忆,整个的小学时光是在村里渡过的,最早的记忆的校舍已经不记得它的样子了,只记得厕所是篱笆搭成的,好在中间有一堵土墙,拿黄泥加麦糠抹了,上面担上高粱秸绑的把子,抹上黄泥,覆上整齐的麦秆,但墙上的黄泥和屋顶上挂的麦秸也经不过风吹雨打,每年上面的麦秸返修和土墙抹黄泥是邵老师的必修课,那要到秋后,有高粱秸、有麦秆,也有时间,师生们忙活一场。整修过后,是要等到下一年才能修葺的,因为老师要教课,我们要学习,秋收麦收的假日,老师有自己的庄稼要收,我们也是要帮家里干活的,拣拣麦穗,捉捉虫子,放放牛,挣点工分也好。
至于暑假和寒假感觉玩的时间也少,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写作业的时间,在记忆里总是晚上,夏天,一根大葱一块咸芥菜疙瘩一锅苞米面饼子,大人们随后摇着蒲扇乘凉去了,而瘦小的自己在蚊子的夹攻之下尚能静下心来写作业,一直至天黑的看不见字迹为止,现在想来,那影子和着乘凉者喃喃的乡音,犹在耳边;冬天,在一家人品尝了一锅美味的红薯之后,大人们早早的进入了梦乡,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一双冻得发红的手,一袭空空的薄棉袄,母亲在旁边就着灯光纳着鞋底,还不时的告诉我一些问题的答案(母亲上过夜校,识得几个字),就这样一直到作业写完,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几年,这一切,在脑海里却留下了一生的记忆,源于一个理由,当时的邵老师教了几年学了,却一直没有出来一个“秀才”而我们村,一直也没有考出来一个学生,所以就在我入学的时候,给我们讲,他要教一个“秀才”出来,要我们好好学习,这和父亲的理由同出一辙,父亲是老军人,似乎参加过攻打济南的战役,但是不识字,转业后因不识字,昔日的战友也调侃他,所以也要求我要为他争气。
其实,邵老师是民办教师,就一个人,既是老师,也是校长,共掌管七排石条桌,小板凳要学生自己带,三个年级,一间漏雨的土房,一间篱笆搭成的厕所。那时的他,个子不高,打着补丁的衣服,掩饰不住他的激情飞扬,总是将课程排的满满的,一上午的时间,要将三个年级的功课每个年级教两遍,教另外一个年级的时候,另外的两个年级写作业,如此的循环。于是,黑板上写满了、擦掉,再写,再擦。粉笔总是用到磨到指甲。依然忘记了黑板是不是水泥的了,反正感觉是一种浅棕黑色在记忆里很深刻,粉笔的尘落满了邵老师打着补丁的蓝布褂子,和着汗水,在脸上留下几条沟槽,以致现在的我在静夜里想起来,涌上心头的是酸楚,乃至于潸然泪下
冬天的石桌冷啊,孩子们都将手插进袖口,眼巴巴的看着邵老师依然在黑板上飞舞,那手也是开满了口子,长了冻疮,看同学们瑟瑟的样子,依旧不肯放弃,无奈之下,从家里挑来柴火,点起来一个废铁桶的炉子,却只能每天在早上的时候点上一次,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伸出小手,老师是默默的转身,依旧是那双开了口子的手在黑板上板书。剩下的时间,若是再冷,他就会带我们在不大的场地上跑步,或者干脆唱歌,那不需要动手,张张嘴就行。记忆里最深的唱歌是第一次唱国歌的时候,尽管广播喇叭里总是天天放国歌,可是从邵老师的嘴里唱出来,我们都知道跑调了,同学们哄然大笑,记忆中只有那次是邵老师脸略微的羞涩,一边还说“同学们安静,没有起好头,没有起好头,再来一次,跟我唱”仿佛在昨天,记忆里的师容依然那么生动。
其实,生活是在逐渐好转,但记忆里那几年小学的时光,却一直是埋在心底不愿掀开的记忆。邵老师的家庭负担是很重的,他是家里不多的壮劳力,那时大队里给一个民办教师的补贴是很少的,几乎是一个壮劳力的一半的工分,记忆力最少的的工分,是一个壮劳力一天十分,合人民币一点五分钱,贫穷若斯,故记忆尤深。后来承包了,但邵老师却从不占用教学的时间干农活,即便是暑假寒假,也不愿意找别人帮忙,后来,善良的乡亲知道了,总是谁有空谁去帮助收割庄稼,每当这时,邵老师总是搓着自己的手,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我们的那几届同学以很优异的成绩毕业,记得当时的邵老师骑着借来的大二八自行车送我去重点中学的时候,骑得飞快,似乎还在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的笑,至今镌刻在我的心里。
八九年,因为自己发挥不好,考取了南方的一个城市,即便这样,父亲还是按乡俗摆酒席宴请乡亲,邵老师来了,记忆中他不会喝酒,但是那天,却和父亲喝了个畅快。醉得红光满面,醉得踉踉跄跄,醉的只会呵呵的笑。
从此,我知道了邵老师会喝酒,每次回家,都是带几瓶酒和他乡的特产,邵老师总是将我从上往下的细细打量一番,似乎还在寻找我少年的影子,寻找那个拖着鼻涕的傻小子,寻找那个一个学期用了三本课本淘气蛋,寻找那个没有少让他费心的小不点
现今的邵老师也是桃李满天下了,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在想,恩师啊,若是您这样一个一个的打量,那您的记忆里该藏了了多少的影子啊,是否一个一个的记得那么的清楚,仿若昨日?是否您在闲暇的时候,会在心里一个个的将他们唤醒,然后一个个的将他们仔细的打量?在一杯茶水的氤氲里,您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那些旧日的时光。
前几天,回去参加一个中学的聚会,家乡依然巨变,不比现在居住的城市差,欣慰。顺便探望了邵老师,老人年近七旬,双鬓依然花白,精神依然矍铄,更是欣慰。
又是教师节,感谢中游的这次机会,让我打开记忆的门,同时遥祝恩师节日快乐,也把真诚的祝福送给天下所有教书育人的园丁:老师,您好,节日快乐!天天快乐。
离开家乡二十余载,一直在他乡默默奔波,若说到了春节是对家人的思念,那么对这9月10日这个的特别的感受,是一份揪心的结,我宁愿将它尘封在心里,不愿意打开这记忆的门
没有幼儿园的记忆,整个的小学时光是在村里渡过的,最早的记忆的校舍已经不记得它的样子了,只记得厕所是篱笆搭成的,好在中间有一堵土墙,拿黄泥加麦糠抹了,上面担上高粱秸绑的把子,抹上黄泥,覆上整齐的麦秆,但墙上的黄泥和屋顶上挂的麦秸也经不过风吹雨打,每年上面的麦秸返修和土墙抹黄泥是邵老师的必修课,那要到秋后,有高粱秸、有麦秆,也有时间,师生们忙活一场。整修过后,是要等到下一年才能修葺的,因为老师要教课,我们要学习,秋收麦收的假日,老师有自己的庄稼要收,我们也是要帮家里干活的,拣拣麦穗,捉捉虫子,放放牛,挣点工分也好。
至于暑假和寒假感觉玩的时间也少,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写作业的时间,在记忆里总是晚上,夏天,一根大葱一块咸芥菜疙瘩一锅苞米面饼子,大人们随后摇着蒲扇乘凉去了,而瘦小的自己在蚊子的夹攻之下尚能静下心来写作业,一直至天黑的看不见字迹为止,现在想来,那影子和着乘凉者喃喃的乡音,犹在耳边;冬天,在一家人品尝了一锅美味的红薯之后,大人们早早的进入了梦乡,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一双冻得发红的手,一袭空空的薄棉袄,母亲在旁边就着灯光纳着鞋底,还不时的告诉我一些问题的答案(母亲上过夜校,识得几个字),就这样一直到作业写完,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几年,这一切,在脑海里却留下了一生的记忆,源于一个理由,当时的邵老师教了几年学了,却一直没有出来一个“秀才”而我们村,一直也没有考出来一个学生,所以就在我入学的时候,给我们讲,他要教一个“秀才”出来,要我们好好学习,这和父亲的理由同出一辙,父亲是老军人,似乎参加过攻打济南的战役,但是不识字,转业后因不识字,昔日的战友也调侃他,所以也要求我要为他争气。
其实,邵老师是民办教师,就一个人,既是老师,也是校长,共掌管七排石条桌,小板凳要学生自己带,三个年级,一间漏雨的土房,一间篱笆搭成的厕所。那时的他,个子不高,打着补丁的衣服,掩饰不住他的激情飞扬,总是将课程排的满满的,一上午的时间,要将三个年级的功课每个年级教两遍,教另外一个年级的时候,另外的两个年级写作业,如此的循环。于是,黑板上写满了、擦掉,再写,再擦。粉笔总是用到磨到指甲。依然忘记了黑板是不是水泥的了,反正感觉是一种浅棕黑色在记忆里很深刻,粉笔的尘落满了邵老师打着补丁的蓝布褂子,和着汗水,在脸上留下几条沟槽,以致现在的我在静夜里想起来,涌上心头的是酸楚,乃至于潸然泪下
冬天的石桌冷啊,孩子们都将手插进袖口,眼巴巴的看着邵老师依然在黑板上飞舞,那手也是开满了口子,长了冻疮,看同学们瑟瑟的样子,依旧不肯放弃,无奈之下,从家里挑来柴火,点起来一个废铁桶的炉子,却只能每天在早上的时候点上一次,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伸出小手,老师是默默的转身,依旧是那双开了口子的手在黑板上板书。剩下的时间,若是再冷,他就会带我们在不大的场地上跑步,或者干脆唱歌,那不需要动手,张张嘴就行。记忆里最深的唱歌是第一次唱国歌的时候,尽管广播喇叭里总是天天放国歌,可是从邵老师的嘴里唱出来,我们都知道跑调了,同学们哄然大笑,记忆中只有那次是邵老师脸略微的羞涩,一边还说“同学们安静,没有起好头,没有起好头,再来一次,跟我唱”仿佛在昨天,记忆里的师容依然那么生动。
其实,生活是在逐渐好转,但记忆里那几年小学的时光,却一直是埋在心底不愿掀开的记忆。邵老师的家庭负担是很重的,他是家里不多的壮劳力,那时大队里给一个民办教师的补贴是很少的,几乎是一个壮劳力的一半的工分,记忆力最少的的工分,是一个壮劳力一天十分,合人民币一点五分钱,贫穷若斯,故记忆尤深。后来承包了,但邵老师却从不占用教学的时间干农活,即便是暑假寒假,也不愿意找别人帮忙,后来,善良的乡亲知道了,总是谁有空谁去帮助收割庄稼,每当这时,邵老师总是搓着自己的手,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我们的那几届同学以很优异的成绩毕业,记得当时的邵老师骑着借来的大二八自行车送我去重点中学的时候,骑得飞快,似乎还在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的笑,至今镌刻在我的心里。
八九年,因为自己发挥不好,考取了南方的一个城市,即便这样,父亲还是按乡俗摆酒席宴请乡亲,邵老师来了,记忆中他不会喝酒,但是那天,却和父亲喝了个畅快。醉得红光满面,醉得踉踉跄跄,醉的只会呵呵的笑。
从此,我知道了邵老师会喝酒,每次回家,都是带几瓶酒和他乡的特产,邵老师总是将我从上往下的细细打量一番,似乎还在寻找我少年的影子,寻找那个拖着鼻涕的傻小子,寻找那个一个学期用了三本课本淘气蛋,寻找那个没有少让他费心的小不点
现今的邵老师也是桃李满天下了,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在想,恩师啊,若是您这样一个一个的打量,那您的记忆里该藏了了多少的影子啊,是否一个一个的记得那么的清楚,仿若昨日?是否您在闲暇的时候,会在心里一个个的将他们唤醒,然后一个个的将他们仔细的打量?在一杯茶水的氤氲里,您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那些旧日的时光。
前几天,回去参加一个中学的聚会,家乡依然巨变,不比现在居住的城市差,欣慰。顺便探望了邵老师,老人年近七旬,双鬓依然花白,精神依然矍铄,更是欣慰。
又是教师节,感谢中游的这次机会,让我打开记忆的门,同时遥祝恩师节日快乐,也把真诚的祝福送给天下所有教书育人的园丁:老师,您好,节日快乐!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