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曲尽星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狄阿鸟的嘲讽表情在一瞬间收敛了。之前,他根本没明白健布是在找自辱,一是对席位安排的反驳——你们自己安排的嘛,二是问战功,我东夏将士输人呢还是输阵呢,为何不敢自举自傲?却根本不曾想到健布只是借他东夏抨击自己军中的不公正现象。现在,这位老人又一次赢得了狄阿鸟的敬重。
不,绝不是老将军在倚老卖老。
如果不是在中原朝廷呆过,狄阿鸟是不会明白这里头的道道。
得罪人这个事情很可怕,得罪一个门阀更可怕,门阀全部开罪完,那就是全士族的公敌。
狄阿鸟在武县打了一仗,其情可原,又是战胜而降,皇帝力保,为何致使一些人胆敢拉出军队,在长月大街上围追堵截?
他们认为皇帝默许吗?
他们蔑视皇权吗?
不全是。
他们觉得狄阿鸟真的十恶不赦吗?恐怕也不全是。狄阿鸟当时的所作所为,已经很宽大了,战俘不杀,百姓不扰,为何乃至到现在,上层士林还在拼命丑化?说狄阿鸟目不识丁,说他好色如命,屡屡犯上,杀人如麻。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他开罪了众多的门阀,尤其是对窦氏进行了毁灭式的用兵。
健布是战功赫赫,位居大将军数年,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出自其门下,但是得罪门阀能给他带来什么?
会有人攻击他打仗瞎指挥。
会有人攻击他用人不当。
会有人攻击他不敬当今皇帝。
会有人攻击他也吃空饷。
会有人攻击他也杀良冒功。
甚至把一些部下的事儿牵扯到他身上。
更会有人写书讥讽他的言行,嘲弄他肩膀上站着一只大公鸡,到长月东市叫卖。
健布在行为上端正,也许不怕,但他健氏呢?
也许中正府考评,永远不给他们家子孙好评,也许他们一族行事上要是有一丝偏差,就有一大堆门阀罗织罪名,顷刻就逼着他大义灭亲,也许他健布的孙子,将来一出门就寸步难行。
狄阿鸟相信,当年健布在军中乱棍打死一子,就是太过得罪人,被人逼的。
你有了小错,众人说情;你有了小错,你仇人跟人说你的不是;你有了小错,门阀发难,数十人发力,天下人炒作,三种情况,定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狄阿鸟甚至还相信,这几年健布用兵,几乎没有大的成就,也和他对门阀的大胆开罪有关系。
作为仇敌。
狄阿鸟专门琢磨过健布的用兵和他本人的战例。健布的用兵特点就是善袭,抓持战机极为精准。
除了当年潼关一战属于被迫用兵,一败涂地之外,即便和拓跋巍巍作战,他也成功奇袭过,拓跋巍巍是靠多地转战才把他拖垮的。从结果上看,似乎健布输了,而实际上双方极为不对等。
拓跋巍巍的军队是游牧军队,带着部族打仗,骑兵兵员源源不断,牛羊身边驱赶着,士兵们可以就地抢掠,完全不靠后方补给。
健布呢?
率一支人数不占优势骑兵,骑兵也要补给,除了补给,每一战之后,也还需要战马和兵员补充……除了他追击游牧军队缴获的牛羊外,当时的帝国,谁还想过满足对他用兵时候的补给呢?
这其实也是将领们的无奈。
夏景棠在军权上为什么争不过狄阿鸟?
你要给将士犒赏,你要给将士利益,你要地方配合你,你要物资,你要兵员,如果你在战地官府上没有话语权,你要什么没什么。
狄阿鸟的父亲狄南堂快速拨乱仓州,就在大胆插手民政,屯民,联动,当时的总督鲁之北在一力支持。
其次,健布他只是一名军事上统帅。
有些仗,他是被迫打的,打得过打,打不过还得打,不得不打,他决定不了全部的军事行动。比方说,拓跋巍巍打东凉城了,朝廷不允许此城丢失,造成天下震动,他哪怕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支援,取舍不在他。
拓跋巍巍则不一样,他是自己一方的君主,他可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事。
当年健布的战略意图很明显。
他知道自己手里的兵力不足,他就是打拓跋巍巍,就是屠灭部族,他为了要把人打跑呀。
他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当多的游牧人跑出了陈州,拓跋巍巍也好几次都想撤出陈州。
这样的战略也是无奈之举,健布兵力不足,当时的朝廷,几乎把他忘在陈州,自己争权夺利去了,谁来从后勤上满足他呢?
现在,健布突然把指挥权让了出去,怕也知道当年对游牧人的屠戮给自己的征伐带来了影响。
而且他更是起复再用的。
他只是主将,没有自己训练的军队,没有自己的亲信将领,协调不了门阀势力,对一个元帅来说,也极为可怕。
鱼鳞军的军事制度还残存着健布的影子。
西庆入侵,鱼鳞军接连战败,当时轰轰烈烈推行的军事改革,就是健布一力提倡的,他和狄南堂的交往,出发点也出于对军事和战法的看法交流,狄阿鸟混过靖康军营,自己也受到健布军事思想的影响。
可惜的是,靖康军队缺乏文人。
参军几乎脱离实际战事,仅辅以谋略,不重视练兵,也不重视战术,所以一名带有自己风格的将领离开,往往人走政息,练兵的方法难以保存。包括狄南堂一手训练的军队。因为他训练军队的时间短,迷族人的小石首领和夏景棠都在竹甲军呆过,但他们出来之后,就没了像样的练兵方略和战术,往往只能把自己印象深的,自己掌握住的军事技能抓在手里,但整个制度体系已经不在,再复原不回来,今天记起来,当年练兵时这样练过,然后带人去练,明天又想起来了,又换个练法练,也不知道怎么考核,也不知道练的意义,比如说跑步,将领们认为它有好处,就偏重这个,比如负重,将领们认为它有好处,就让他们背这个,比如说陶坎和马天佑都是备州人,当地盛行的拳术基本功之一是挪缸,他们就觉得好,让士兵们成排挪缸。
试想士兵们靠跑步可以增加体能,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他们打仗全部靠跑步吗?他们知道怎么利用跑步吗?
狄阿鸟至今还在和李言闻讨论多少步发力能使冲势迅猛呢。
东夏军队却是在一点一点的尝试,从三百步冲阵,到一百五十步冲阵,一点一点地调整,完全是根据战场作战特点来的。
一开始定为三百步,那是因为再远的弓箭,射三百步也就无力了,冲过去越快,伤亡越小,最后发现三百步不是合适的距离,将士们虽然平时训练时没问题,上了战场紧张,又跑得太快,还没跑敌人跟前,有可能就喘不过来气,然后,东夏就调整他们的速度,调整完速度,发现还不理想,再测试一下敌人射箭密集的范围,其实一般的军队,士兵射箭,一百五十步外就已经无力了,真正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时候是在一百二十三步以内,加上东夏甲好,而弓箭手又会出列,逐渐调整到一百五十步。
这一次与陈国作战,它的作用就已经凸显出来了。
两国军队対冲,东夏的将士体力好,冲锋距离合适,冲锋时扎的姿势正确,一冲,陈国军队就被撞散,一冲,就被撞散,人墙没了,打什么打呀?
但是,是不是将领们都觉得一百五十步好了,就一定一百五十步冲锋呢?
东夏还保留有三百步冲阵的军队,比如说狄阿鸟的卫队,梁大壮等人的最精锐部队,他们受到的训练多,他们体力好,他们可以从三百步外冲阵,而且速度掌握得住,能够... -->>
狄阿鸟的嘲讽表情在一瞬间收敛了。之前,他根本没明白健布是在找自辱,一是对席位安排的反驳——你们自己安排的嘛,二是问战功,我东夏将士输人呢还是输阵呢,为何不敢自举自傲?却根本不曾想到健布只是借他东夏抨击自己军中的不公正现象。现在,这位老人又一次赢得了狄阿鸟的敬重。
不,绝不是老将军在倚老卖老。
如果不是在中原朝廷呆过,狄阿鸟是不会明白这里头的道道。
得罪人这个事情很可怕,得罪一个门阀更可怕,门阀全部开罪完,那就是全士族的公敌。
狄阿鸟在武县打了一仗,其情可原,又是战胜而降,皇帝力保,为何致使一些人胆敢拉出军队,在长月大街上围追堵截?
他们认为皇帝默许吗?
他们蔑视皇权吗?
不全是。
他们觉得狄阿鸟真的十恶不赦吗?恐怕也不全是。狄阿鸟当时的所作所为,已经很宽大了,战俘不杀,百姓不扰,为何乃至到现在,上层士林还在拼命丑化?说狄阿鸟目不识丁,说他好色如命,屡屡犯上,杀人如麻。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他开罪了众多的门阀,尤其是对窦氏进行了毁灭式的用兵。
健布是战功赫赫,位居大将军数年,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出自其门下,但是得罪门阀能给他带来什么?
会有人攻击他打仗瞎指挥。
会有人攻击他用人不当。
会有人攻击他不敬当今皇帝。
会有人攻击他也吃空饷。
会有人攻击他也杀良冒功。
甚至把一些部下的事儿牵扯到他身上。
更会有人写书讥讽他的言行,嘲弄他肩膀上站着一只大公鸡,到长月东市叫卖。
健布在行为上端正,也许不怕,但他健氏呢?
也许中正府考评,永远不给他们家子孙好评,也许他们一族行事上要是有一丝偏差,就有一大堆门阀罗织罪名,顷刻就逼着他大义灭亲,也许他健布的孙子,将来一出门就寸步难行。
狄阿鸟相信,当年健布在军中乱棍打死一子,就是太过得罪人,被人逼的。
你有了小错,众人说情;你有了小错,你仇人跟人说你的不是;你有了小错,门阀发难,数十人发力,天下人炒作,三种情况,定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狄阿鸟甚至还相信,这几年健布用兵,几乎没有大的成就,也和他对门阀的大胆开罪有关系。
作为仇敌。
狄阿鸟专门琢磨过健布的用兵和他本人的战例。健布的用兵特点就是善袭,抓持战机极为精准。
除了当年潼关一战属于被迫用兵,一败涂地之外,即便和拓跋巍巍作战,他也成功奇袭过,拓跋巍巍是靠多地转战才把他拖垮的。从结果上看,似乎健布输了,而实际上双方极为不对等。
拓跋巍巍的军队是游牧军队,带着部族打仗,骑兵兵员源源不断,牛羊身边驱赶着,士兵们可以就地抢掠,完全不靠后方补给。
健布呢?
率一支人数不占优势骑兵,骑兵也要补给,除了补给,每一战之后,也还需要战马和兵员补充……除了他追击游牧军队缴获的牛羊外,当时的帝国,谁还想过满足对他用兵时候的补给呢?
这其实也是将领们的无奈。
夏景棠在军权上为什么争不过狄阿鸟?
你要给将士犒赏,你要给将士利益,你要地方配合你,你要物资,你要兵员,如果你在战地官府上没有话语权,你要什么没什么。
狄阿鸟的父亲狄南堂快速拨乱仓州,就在大胆插手民政,屯民,联动,当时的总督鲁之北在一力支持。
其次,健布他只是一名军事上统帅。
有些仗,他是被迫打的,打得过打,打不过还得打,不得不打,他决定不了全部的军事行动。比方说,拓跋巍巍打东凉城了,朝廷不允许此城丢失,造成天下震动,他哪怕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支援,取舍不在他。
拓跋巍巍则不一样,他是自己一方的君主,他可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事。
当年健布的战略意图很明显。
他知道自己手里的兵力不足,他就是打拓跋巍巍,就是屠灭部族,他为了要把人打跑呀。
他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当多的游牧人跑出了陈州,拓跋巍巍也好几次都想撤出陈州。
这样的战略也是无奈之举,健布兵力不足,当时的朝廷,几乎把他忘在陈州,自己争权夺利去了,谁来从后勤上满足他呢?
现在,健布突然把指挥权让了出去,怕也知道当年对游牧人的屠戮给自己的征伐带来了影响。
而且他更是起复再用的。
他只是主将,没有自己训练的军队,没有自己的亲信将领,协调不了门阀势力,对一个元帅来说,也极为可怕。
鱼鳞军的军事制度还残存着健布的影子。
西庆入侵,鱼鳞军接连战败,当时轰轰烈烈推行的军事改革,就是健布一力提倡的,他和狄南堂的交往,出发点也出于对军事和战法的看法交流,狄阿鸟混过靖康军营,自己也受到健布军事思想的影响。
可惜的是,靖康军队缺乏文人。
参军几乎脱离实际战事,仅辅以谋略,不重视练兵,也不重视战术,所以一名带有自己风格的将领离开,往往人走政息,练兵的方法难以保存。包括狄南堂一手训练的军队。因为他训练军队的时间短,迷族人的小石首领和夏景棠都在竹甲军呆过,但他们出来之后,就没了像样的练兵方略和战术,往往只能把自己印象深的,自己掌握住的军事技能抓在手里,但整个制度体系已经不在,再复原不回来,今天记起来,当年练兵时这样练过,然后带人去练,明天又想起来了,又换个练法练,也不知道怎么考核,也不知道练的意义,比如说跑步,将领们认为它有好处,就偏重这个,比如负重,将领们认为它有好处,就让他们背这个,比如说陶坎和马天佑都是备州人,当地盛行的拳术基本功之一是挪缸,他们就觉得好,让士兵们成排挪缸。
试想士兵们靠跑步可以增加体能,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他们打仗全部靠跑步吗?他们知道怎么利用跑步吗?
狄阿鸟至今还在和李言闻讨论多少步发力能使冲势迅猛呢。
东夏军队却是在一点一点的尝试,从三百步冲阵,到一百五十步冲阵,一点一点地调整,完全是根据战场作战特点来的。
一开始定为三百步,那是因为再远的弓箭,射三百步也就无力了,冲过去越快,伤亡越小,最后发现三百步不是合适的距离,将士们虽然平时训练时没问题,上了战场紧张,又跑得太快,还没跑敌人跟前,有可能就喘不过来气,然后,东夏就调整他们的速度,调整完速度,发现还不理想,再测试一下敌人射箭密集的范围,其实一般的军队,士兵射箭,一百五十步外就已经无力了,真正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时候是在一百二十三步以内,加上东夏甲好,而弓箭手又会出列,逐渐调整到一百五十步。
这一次与陈国作战,它的作用就已经凸显出来了。
两国军队対冲,东夏的将士体力好,冲锋距离合适,冲锋时扎的姿势正确,一冲,陈国军队就被撞散,一冲,就被撞散,人墙没了,打什么打呀?
但是,是不是将领们都觉得一百五十步好了,就一定一百五十步冲锋呢?
东夏还保留有三百步冲阵的军队,比如说狄阿鸟的卫队,梁大壮等人的最精锐部队,他们受到的训练多,他们体力好,他们可以从三百步外冲阵,而且速度掌握得住,能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