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则殆”——《贞观政要》居安思危,君识也!无惧、无忧、有依、勇、智、识具备,高丽危矣!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此时,不要说再次发动进攻。就是百济军擂下战鼓,恐怕也会一哄而散。危急时刻,新罗大将军金庾信的弟弟、将军钦纯喊来了自己的儿子盘屈,对他说:“作为臣子,就要为国尽忠;作为儿子,就要为父尽孝,现在情势危急,只有以死赴命。才能忠孝两全。”
孩子,不要怪父亲狠心,成败之机,在此一举!面对让自己赴死的父亲,这个儿子没有犹豫,史载“入阵,力战死!”看到高高在上的将军竟然明知是死,还让自己的儿子继续攻击,新罗将士们惊愕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盘屈力战而死后,新罗左将军品日。也喊来了自己的儿子官状,品日指着自己的儿子对还处在惊愕中的新罗将军们说:我儿子才十六岁,今天。我就让他给我们大军做个榜样!同样,没有任何犹豫,官状单枪匹马,径直冲入敌阵,奋力击杀,然而,只虎难敌群狼,官状被百济军生擒了。
百济将军阶伯爱惜其勇,不忍加害他。叹了一口气:新罗不可敌啊,小小少年就如此勇猛。何况其余精壮之士!便把官状放了回去。
够了,官状。你已为三军表率了,可以就此退下了。不过,如果他就此退下,可能也不会青史留名!被放回来的官状,来到父亲身边,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说:“我冲入敌阵,却没有斩将夺旗,并不是怕死!”说完,官状再次翻身上马,单枪冲入敌阵……这次,阶伯成全了官状,擒杀了他,然后把官状的首级系在马鞍上送回新罗军阵。
忍住失去亲子的悲痛,品日举着儿子的首级,血染衣襟,对着士气渐涨的三军说道:我儿能够为国尽忠,足矣!这是他的荣幸!盘屈一战,死!官状再战,死!全是必死之心!为将者,堪为表率!无需再说什么了!无需再做动员了!
受到感染的新罗军再次发起冲锋,这次不但击败了百济军,而且是全歼!一个不漏!包括百济将军阶伯!只有佐平忠常等二十来人来不及自尽而被俘!新罗虽然取胜,但是百济五千人亦可歌可泣!
尤以将军阶伯为代表,他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儿女被俘受到侮辱,在死前,也将她们全部杀死!国家都没了!纵小家独存,何用!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孰是孰非,疏正孰邪,谁也说不清楚。对于普通的将士来说,他们只是国君“征服天下”的工具,他们没得选择!但是,无论是百济将士,还是新罗将士,他们的信念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军人,从来就是国家力量的象征!将军,从来就是大军信心的标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突破,七月十二日,唐新联军于泗沘城下会师了!此时百济王宫里已经乱作一团了,军队已被击溃,国都已经被包围,有主张逃跑的,有主张坚守的,人心惶惶!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决定派出使者,请求唐军退兵。
一日之内,百济王接连派出三次使者,表示百济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请求唐军退兵。可惜,他们不知道,这次大唐不是来要百济认错的,而是来要百济命的!
七月十三日求和失败,王公大臣又乱作一团,最后百济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孝趁夜偷偷出城逃向熊津城,义慈不知道,他这一逃,给唐军省了不少事。
王子扶余泰、扶余隆、王孙扶余文思等留下来继续坚守。按理说,这个安排也不错,扶余泰等坚守国都,国王扶余义慈等到外地召集勤王之师,还是能扛一段时间。毕竟,国都虽然危在旦夕,但是国王太子还在,只要能够再次组织人马,坚守不出,等待唐军粮尽,还是能够缓过劲儿来东山再起的,顶多就是迁个都,还不至于亡国。可惜,扶余义慈所托非人,他前脚刚跑出去,后脚他的儿子扶余泰就自立为百济王了,把他老爹给架空了。这下,傻眼儿了!外敌未退,内部倒是先乱了。
最先理清头绪的是太子的儿子扶余文思,扶余文思一看这情形,就对扶余隆说:大王与太子都已经逃跑了,但是叔叔泰却立自己为王,如果唐军撤兵了,那我们的性命不就危险了?
俩人一合计,干脆出城投降算了,于是两人就连夜出城,奔向唐军大营。泗沘城里的百姓们也比较识时务,一看王子王孙都投降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没用了,一窝蜂的也出城投降。
人都跑光了,还坚守什么?还凭什么坚守?于是刚刚做了百济王的扶余泰,王位还没坐热,也前后脚跟着出城了,干嘛去?
投降呗!七月十八日吃了一路苦头,刚刚跑到熊津城的百济王扶余义慈等人,气还没喘一口,就听说泗沘已经举城投降了。得嘞!跑那么大老远,白跑了!国都都被占了,唐军有根据地了,什么召集勤王之师、什么清壁坚野、什么以待时日东山再起等等策略都不管用了。
直接投降吧!百济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孝以及众多文官武将又从熊津城一路辛苦回到了泗沘,向唐军投降!这来来回回折腾的!公元660年7月18日,历经三十一王、传国六百七十八年的百济亡!
在安排好善后事项之后,刑国公、左骁卫大将军、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于九月三日带着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还会出场)、扶余泰、扶余演及八十八名百济王公大臣,并百姓一万二千八百零七人自泗沘乘船班师回国。(未完待续)
则殆”——《贞观政要》居安思危,君识也!无惧、无忧、有依、勇、智、识具备,高丽危矣!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此时,不要说再次发动进攻。就是百济军擂下战鼓,恐怕也会一哄而散。危急时刻,新罗大将军金庾信的弟弟、将军钦纯喊来了自己的儿子盘屈,对他说:“作为臣子,就要为国尽忠;作为儿子,就要为父尽孝,现在情势危急,只有以死赴命。才能忠孝两全。”
孩子,不要怪父亲狠心,成败之机,在此一举!面对让自己赴死的父亲,这个儿子没有犹豫,史载“入阵,力战死!”看到高高在上的将军竟然明知是死,还让自己的儿子继续攻击,新罗将士们惊愕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盘屈力战而死后,新罗左将军品日。也喊来了自己的儿子官状,品日指着自己的儿子对还处在惊愕中的新罗将军们说:我儿子才十六岁,今天。我就让他给我们大军做个榜样!同样,没有任何犹豫,官状单枪匹马,径直冲入敌阵,奋力击杀,然而,只虎难敌群狼,官状被百济军生擒了。
百济将军阶伯爱惜其勇,不忍加害他。叹了一口气:新罗不可敌啊,小小少年就如此勇猛。何况其余精壮之士!便把官状放了回去。
够了,官状。你已为三军表率了,可以就此退下了。不过,如果他就此退下,可能也不会青史留名!被放回来的官状,来到父亲身边,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说:“我冲入敌阵,却没有斩将夺旗,并不是怕死!”说完,官状再次翻身上马,单枪冲入敌阵……这次,阶伯成全了官状,擒杀了他,然后把官状的首级系在马鞍上送回新罗军阵。
忍住失去亲子的悲痛,品日举着儿子的首级,血染衣襟,对着士气渐涨的三军说道:我儿能够为国尽忠,足矣!这是他的荣幸!盘屈一战,死!官状再战,死!全是必死之心!为将者,堪为表率!无需再说什么了!无需再做动员了!
受到感染的新罗军再次发起冲锋,这次不但击败了百济军,而且是全歼!一个不漏!包括百济将军阶伯!只有佐平忠常等二十来人来不及自尽而被俘!新罗虽然取胜,但是百济五千人亦可歌可泣!
尤以将军阶伯为代表,他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儿女被俘受到侮辱,在死前,也将她们全部杀死!国家都没了!纵小家独存,何用!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孰是孰非,疏正孰邪,谁也说不清楚。对于普通的将士来说,他们只是国君“征服天下”的工具,他们没得选择!但是,无论是百济将士,还是新罗将士,他们的信念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军人,从来就是国家力量的象征!将军,从来就是大军信心的标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突破,七月十二日,唐新联军于泗沘城下会师了!此时百济王宫里已经乱作一团了,军队已被击溃,国都已经被包围,有主张逃跑的,有主张坚守的,人心惶惶!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决定派出使者,请求唐军退兵。
一日之内,百济王接连派出三次使者,表示百济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请求唐军退兵。可惜,他们不知道,这次大唐不是来要百济认错的,而是来要百济命的!
七月十三日求和失败,王公大臣又乱作一团,最后百济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孝趁夜偷偷出城逃向熊津城,义慈不知道,他这一逃,给唐军省了不少事。
王子扶余泰、扶余隆、王孙扶余文思等留下来继续坚守。按理说,这个安排也不错,扶余泰等坚守国都,国王扶余义慈等到外地召集勤王之师,还是能扛一段时间。毕竟,国都虽然危在旦夕,但是国王太子还在,只要能够再次组织人马,坚守不出,等待唐军粮尽,还是能够缓过劲儿来东山再起的,顶多就是迁个都,还不至于亡国。可惜,扶余义慈所托非人,他前脚刚跑出去,后脚他的儿子扶余泰就自立为百济王了,把他老爹给架空了。这下,傻眼儿了!外敌未退,内部倒是先乱了。
最先理清头绪的是太子的儿子扶余文思,扶余文思一看这情形,就对扶余隆说:大王与太子都已经逃跑了,但是叔叔泰却立自己为王,如果唐军撤兵了,那我们的性命不就危险了?
俩人一合计,干脆出城投降算了,于是两人就连夜出城,奔向唐军大营。泗沘城里的百姓们也比较识时务,一看王子王孙都投降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没用了,一窝蜂的也出城投降。
人都跑光了,还坚守什么?还凭什么坚守?于是刚刚做了百济王的扶余泰,王位还没坐热,也前后脚跟着出城了,干嘛去?
投降呗!七月十八日吃了一路苦头,刚刚跑到熊津城的百济王扶余义慈等人,气还没喘一口,就听说泗沘已经举城投降了。得嘞!跑那么大老远,白跑了!国都都被占了,唐军有根据地了,什么召集勤王之师、什么清壁坚野、什么以待时日东山再起等等策略都不管用了。
直接投降吧!百济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孝以及众多文官武将又从熊津城一路辛苦回到了泗沘,向唐军投降!这来来回回折腾的!公元660年7月18日,历经三十一王、传国六百七十八年的百济亡!
在安排好善后事项之后,刑国公、左骁卫大将军、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于九月三日带着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还会出场)、扶余泰、扶余演及八十八名百济王公大臣,并百姓一万二千八百零七人自泗沘乘船班师回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