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们难以准确地判断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反叛之心,但他的一个举动却足以证明他那颗本已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了,那就是他让自己的心腹刘骆谷长期留在京师,刺探朝廷的各种情报。
如果说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有了不安分的想法,仍旧在背叛与忠诚的艰难抉择中纠结着,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使得他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法回头。
天宝十年无疑是安禄山人生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叛乱已经不再是他的一个想法,而是开始低调地付诸行动。他之所以行事低调是因为他最害怕的人李林甫还活着!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请求担任河东节度使的请求终于得到李隆基的批准,从此,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近二十万精兵全都置于安禄山的掌控之下。
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河东,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帮他掌控河东镇的大权,最终选择了吉温。
吉温是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高手,所以他一直游走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三股势力之间。
吉温曾经秉承李林甫的意志对太子进行残酷的打压,也曾经暗示杨国忠是向李林甫夺权的时候了。
虽然他已经是帝国的郎中级官员,可是他仍嫌自己升迁得太慢,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帮助他迅速实现政治理想的人。这个人终于找到了,那么他要做的事情便是得到这个人的青睐。
善于巴结领导的吉温与安禄山的关系迅速升温,最终形同兄弟,所以吉温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话语。
“虽然李右丞相对安兄不错,但是肯定不会引荐您出任宰相。我可以帮助您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如果安兄向圣上推荐我。一旦我拥有在圣上面前说话的机会。我一定不遗余力地在圣上面前上奏安兄堪当大任。咱们联手将李林甫排挤出宰相行列,宰相之位非安兄莫属!”
从这次谈话开始,吉温已经开始将政治砝码全都压在安禄山身上。
在安禄山的推荐下。吉温出任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张通儒出任留后判官。
吉温接到委任状后不禁欣喜若狂。因为一条金光大道已经在他的脚下铺就,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的诏书中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我们从这个细节中依稀可以看到李隆基的政治智慧。
安禄山这个河东节度使并没有按照惯例兼任太原尹。虽然此时并不像安史之乱之后那样节度使必然兼任治所州刺史,但这却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此前,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出任范阳节度使时兼任范阳大都督长史,范阳大都督由亲王遥领,长史为大都督府的实际长官,而安禄山这次出任河东节度使仅仅担任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太守。由此带来的深远的政治军事影响将在日后显现出来。
这年秋天。新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决定用一次军事胜利来确立自己在河东镇将士心中的地位,最终却事与愿违,安禄山这次出征收获的却是一场惨痛的失败,不过损兵折将的安禄山却看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扩充实力的机会。
第二年,为了一雪前耻,安禄山决定统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契丹,其实这次讨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安禄山上奏李隆基希望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率军配合这次征讨行动。阿布思本是九姓胡人的首领,后来率部内附唐朝。身材魁梧而且素有谋略的阿布思深受李隆基的宠爱。阿布思的得宠自然引起安禄山的嫉妒和不满。
安禄山此前曾经上奏将阿布思及其率领的部众迁移到他的辖区内。这件事因为遭到阿布思的反对而作罢。安禄山想利用这次联合征讨契丹的机会趁机杀害阿布思,不仅可以铲除一个强劲的对手,还可以收服他的部众增强自身的实力。
聪明的阿布思自然看穿了安禄山的阴谋。可是他却对此无可奈何,因为谁也不敢违抗皇帝的诏令。
他希望自己的领导朔方节度留后帮助自己摆脱危局,可是他的领导却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场老油子。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婉言拒绝了阿布思的要求。
惊恐不已的阿布思最终走上了反叛之路,逃回了曾经熟悉而如今又陌生的大草原,数次侵扰唐朝边境,成为唐帝国的心头大患。
此时的漠北已经成为日渐强盛的回纥的天下。在回纥的打击下,穷途末路的阿布思最终投奔葛逻禄部落。
在北庭都护程千里的军事威慑下,葛逻禄人将阿布思以及他的妻子、部众数千人押送北庭都护府。阿布思的人生最终以悲剧收场,程千里因功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主管京城治安。
安禄山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阿布思败亡过程中。安禄山不断地将阿布思散落的部众收归到自己麾下。“禄山已得(阿)布思众,则兵雄天下。愈偃肆。”(《新唐书》)
十月,唯一可以镇得住安禄山的人也是安禄山最为恐惧的人——宰相李林甫死了。
安禄山对李林甫的态度经历了献媚、傲慢和畏惧三个阶段。
起初。安禄山绞尽脑汁地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正是在李林甫的保荐下,安禄山才得以在仕途上一路升迁。
随着李隆基对他宠爱的加深,自我膨胀的安禄山渐渐不把李林甫放在眼里,举手投足间透着傲慢。
善于玩弄权术的李林甫决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李林甫故意让王鉷与安禄山一同来拜见自己。王鉷可是一位具有很大政治影响力的大人物,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宰相。可是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大人见到李林甫竟然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得益于李林甫。
在一旁的安禄山自然领悟到李林甫的老辣,不得不弯下了自己腰。
... -->>
我们难以准确地判断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反叛之心,但他的一个举动却足以证明他那颗本已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了,那就是他让自己的心腹刘骆谷长期留在京师,刺探朝廷的各种情报。
如果说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有了不安分的想法,仍旧在背叛与忠诚的艰难抉择中纠结着,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使得他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法回头。
天宝十年无疑是安禄山人生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叛乱已经不再是他的一个想法,而是开始低调地付诸行动。他之所以行事低调是因为他最害怕的人李林甫还活着!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请求担任河东节度使的请求终于得到李隆基的批准,从此,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近二十万精兵全都置于安禄山的掌控之下。
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河东,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帮他掌控河东镇的大权,最终选择了吉温。
吉温是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高手,所以他一直游走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三股势力之间。
吉温曾经秉承李林甫的意志对太子进行残酷的打压,也曾经暗示杨国忠是向李林甫夺权的时候了。
虽然他已经是帝国的郎中级官员,可是他仍嫌自己升迁得太慢,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帮助他迅速实现政治理想的人。这个人终于找到了,那么他要做的事情便是得到这个人的青睐。
善于巴结领导的吉温与安禄山的关系迅速升温,最终形同兄弟,所以吉温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话语。
“虽然李右丞相对安兄不错,但是肯定不会引荐您出任宰相。我可以帮助您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如果安兄向圣上推荐我。一旦我拥有在圣上面前说话的机会。我一定不遗余力地在圣上面前上奏安兄堪当大任。咱们联手将李林甫排挤出宰相行列,宰相之位非安兄莫属!”
从这次谈话开始,吉温已经开始将政治砝码全都压在安禄山身上。
在安禄山的推荐下。吉温出任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张通儒出任留后判官。
吉温接到委任状后不禁欣喜若狂。因为一条金光大道已经在他的脚下铺就,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的诏书中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我们从这个细节中依稀可以看到李隆基的政治智慧。
安禄山这个河东节度使并没有按照惯例兼任太原尹。虽然此时并不像安史之乱之后那样节度使必然兼任治所州刺史,但这却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此前,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出任范阳节度使时兼任范阳大都督长史,范阳大都督由亲王遥领,长史为大都督府的实际长官,而安禄山这次出任河东节度使仅仅担任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太守。由此带来的深远的政治军事影响将在日后显现出来。
这年秋天。新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决定用一次军事胜利来确立自己在河东镇将士心中的地位,最终却事与愿违,安禄山这次出征收获的却是一场惨痛的失败,不过损兵折将的安禄山却看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扩充实力的机会。
第二年,为了一雪前耻,安禄山决定统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契丹,其实这次讨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安禄山上奏李隆基希望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率军配合这次征讨行动。阿布思本是九姓胡人的首领,后来率部内附唐朝。身材魁梧而且素有谋略的阿布思深受李隆基的宠爱。阿布思的得宠自然引起安禄山的嫉妒和不满。
安禄山此前曾经上奏将阿布思及其率领的部众迁移到他的辖区内。这件事因为遭到阿布思的反对而作罢。安禄山想利用这次联合征讨契丹的机会趁机杀害阿布思,不仅可以铲除一个强劲的对手,还可以收服他的部众增强自身的实力。
聪明的阿布思自然看穿了安禄山的阴谋。可是他却对此无可奈何,因为谁也不敢违抗皇帝的诏令。
他希望自己的领导朔方节度留后帮助自己摆脱危局,可是他的领导却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场老油子。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婉言拒绝了阿布思的要求。
惊恐不已的阿布思最终走上了反叛之路,逃回了曾经熟悉而如今又陌生的大草原,数次侵扰唐朝边境,成为唐帝国的心头大患。
此时的漠北已经成为日渐强盛的回纥的天下。在回纥的打击下,穷途末路的阿布思最终投奔葛逻禄部落。
在北庭都护程千里的军事威慑下,葛逻禄人将阿布思以及他的妻子、部众数千人押送北庭都护府。阿布思的人生最终以悲剧收场,程千里因功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主管京城治安。
安禄山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阿布思败亡过程中。安禄山不断地将阿布思散落的部众收归到自己麾下。“禄山已得(阿)布思众,则兵雄天下。愈偃肆。”(《新唐书》)
十月,唯一可以镇得住安禄山的人也是安禄山最为恐惧的人——宰相李林甫死了。
安禄山对李林甫的态度经历了献媚、傲慢和畏惧三个阶段。
起初。安禄山绞尽脑汁地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正是在李林甫的保荐下,安禄山才得以在仕途上一路升迁。
随着李隆基对他宠爱的加深,自我膨胀的安禄山渐渐不把李林甫放在眼里,举手投足间透着傲慢。
善于玩弄权术的李林甫决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李林甫故意让王鉷与安禄山一同来拜见自己。王鉷可是一位具有很大政治影响力的大人物,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宰相。可是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大人见到李林甫竟然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得益于李林甫。
在一旁的安禄山自然领悟到李林甫的老辣,不得不弯下了自己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