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仰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拱猪捉鳖,统统被韩副主任斥之为不学无术低级趣味,他向来是不屑与之同流合污的。训练他跟你一起晒太阳挨雨淋,生活他跟你一起吃糙米饭啃军用馒头。我军的一个中级干部,手中握有相当实权的政治工作者,能够做到这样,还要怎么样呢?除了思想工作行政管理抓得严了甚至于苛刻了一点,就个人品质而言,你几乎从他身上找不到什么瑕庇,那你就不能不佩服他了。
韩陌阡在给七中队讲课的时候,曾经警告过这些有幸搭上末班车的老兵们,在现代化的今天,军官生长于院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这是符合军队发展规律的。现在提倡学历,干部制度一刀切,一下子把那么多在部队兢兢业业的老兵骨干都排斥在外,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不太公平。甚至让人心寒。但换一个角度,又不尽其然。我们不妨作个比较,暂且把从地方考入军事院校毕业即为军官的这一部分称之为学院派,把在部队土生土长先士兵后干部的这一部分称之为营院派。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漫长历程中,我们的中高级指挥员却依然是营院派,还是土八路领导新八路。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什么东西都是运动的,凡是运动的都是有惯性的,包括情感和习惯。好就好在我们的干部换血是从基础做起,现在从院校出来的干部大都是连排级干部,十年之后就是营团级干部,二十年三十年呢,未来的军队必然是学院派的领导营院派的。你们大家是土八路的底子,等待你们的是学院派的圈子,不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高自己,你们就是当了军官,也仍然很快就会相形见绌的。
七中队学员的神经立马又被上了一圈紧箍咒。
韩陌阡说,全世界真正强大的军队军官的主要来源都是院校。这是科学的。我们已经土八路了几十年,几十年带兵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路拳脚都有,很不规范。军官的职业素质训练和知识结构远远落后于时代,不能再落后下去了。过去的战争是常规作战,个顶个,人对人,打游击捉麻雀,咱们土八路大显神通,但是以后不行了,就连现在,我放肆地说,也不行。现在和以后的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同志们应该注意到,现在世界军事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传感技术、隐身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的运用使战争样式越来越趋于信息化,精确制导和快速伸张将使战争规模在空间和时间上大为缩小。咱们在这里把兵练得再好,可是人家不跟你摆开阵势打,你还没有看见你的敌人,人家的导弹激光就来了。我们的武器为什么更新不了?一个是因为没有装备,再有一个,有了装备也缺乏掌握新装备的人才,所以要从院校培养军官。学生官目前正在向部队大幅度渗透,甚至也可以说,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的,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向军队的固有文化的核心处逼近。当然,根据部队现状,也有一些反映,学生官没有兵味,实际经验不足,连喊口令都怯怯乎乎的,带兵能力很弱,但这是极其短暂的现象。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从眼前的表面上看,学生官刚到部队,环境不熟悉,氛围不适应,性格上也比较文静,没有老兵那种虎虎生威的气势。但是用不了多久,一旦他们找准了感觉,该继承的他们继承了,用不着继承的他们自然而然就忽略了,他们的带兵方法必然走向规范化程序化。规范化教育出来的军官,无论是带兵还是用兵,都必将优秀于土生土长的干部。
那堂课对七中队的敲打是十分奏效的,大家反复体会韩副主任的话,深知任重道远,对自身有了新的认识。下课之后,凌云河得意地对谭文韬说:“怎么样,你以为就是我一个人杞人忧天?韩副主任果然有职业军人素质,对于未来战争的预见,这老人家比你我都明白。这个人在这里当个芝麻官真是太可惜了。他要是总部首长,他敢把训练大纲多给改了你信不信?别看他嘴上不说,没准咱们天天奉为看家宝贝的这些破枪烂炮,他敢弄去回炉炼铁你信不信?”
谭文韬说:“回炉炼铁可不行,咱们没有巡航导弹,手榴弹还是不能丢。”
凌云河煞有介事地叹了一口气,说:“是啊,手里有个家伙,总比赤手空拳好。哪怕它是烧火棍呢?可是,我是多么想弄几个巡航导弹玩玩啊。跟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相比,这几条破枪破炮实在不是个东西了。”
韩副主任还有一个经典语录:在得意的时候想想不得意,在不得意的时候想想得意,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位置找准,要搞清楚自己的成色。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就是炮兵精英啦?说你是你可以勉强算个训练尖子,说你不是,你什么也不是,训练尖子过去有,今天有,明天有,这里有,那里有,w军区有,y军区x军区也有。
七中队学员再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在韩副主任的不厌其烦地教诲下,大家就没脾气了。韩副主任就有这个本事,就像驯化一群烈马,你太刚烈了太爱蹶蹄子不行,可是你要太温顺了完全不蹶蹄子也不行。他就是要你又凶猛又听话,而且还是心悦诚服地听话,有知识有教养地听话。就连凌云河这样“崇洋媚外”的人,也不得不暂时放弃“弄几个巡航导弹玩玩”的幻想,仍然老老实实地勤学苦练“破枪破炮”
三
这年秋天,韩陌阡将自己的上述思想整理出来,写了一篇洋洋洒洒四千余字的论文职业军官论,在北京一家军队刊物探索与研究上摘要发表了。这篇文章除了阐述他的学院派与营院派理论,还着重鼓吹了他的七中队,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向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不妨举例说明,某某军区为了解决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通过严格的考核,从数千名带兵练兵骨干中选拔出四十多个优秀骨干,组建了一个预提干部(未来的军官)七中队。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重视的事情。留下那些骨干的重要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他们的技术,技术人人都可以学得会。也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战争,因为战争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都还不知道。一支部队的存在是需要强大的精神作为支撑的。七中队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从某某年代到某某年代三十多年间直接由士兵中产生的军官的最高素质,七中队的成立是一次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最后的一次体现。留下他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留下一种士兵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将随着七中队的解体撒向部队,像种子一样,在部队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看不见抓不着的精神传统将源源不断地向部队渗透。
韩陌阡在这个例子的最后部分,给了七中队一个非常有力的存在理由——在我们的军队里,有相当一批土生土长的干部,他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但他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和怎样才能做得最好,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觉走。学生官呢,新信息接受得多,规范教育接受得多,理论上有体系可循,它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却一时又不知道不好的根源在哪里,过于理想化和浪漫化。而某某军区炮兵教导大队七中队恰好是处在这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他们既在传统军营文化中浸泡过,又能同改革后的军官体系接轨,他们既是从士兵中保留下来的最后一批骨干力量,同时又赶上了知识型的最早一班车,他们既是从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又进入了军区一级的教导大队,经过了系统的培训,我们可以把这种培训看成是准军校甚至是比军校还要严格和实际的强化训练。可以说他们占尽了天时地利,无论就意志、体能、技能、智能和管理经验还是军人的职业精神,他们都要大大地胜过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也同样胜过近几年的学生官。
这篇文章不久就出现在萧天英的案头。无论是韩陌阡还是萧天英,在撰写或者阅读这篇论文(并且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在不久的将来,会给沉默地活跃于n-017的那群老兵骨干们带去多少直接利益。
拱猪捉鳖,统统被韩副主任斥之为不学无术低级趣味,他向来是不屑与之同流合污的。训练他跟你一起晒太阳挨雨淋,生活他跟你一起吃糙米饭啃军用馒头。我军的一个中级干部,手中握有相当实权的政治工作者,能够做到这样,还要怎么样呢?除了思想工作行政管理抓得严了甚至于苛刻了一点,就个人品质而言,你几乎从他身上找不到什么瑕庇,那你就不能不佩服他了。
韩陌阡在给七中队讲课的时候,曾经警告过这些有幸搭上末班车的老兵们,在现代化的今天,军官生长于院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这是符合军队发展规律的。现在提倡学历,干部制度一刀切,一下子把那么多在部队兢兢业业的老兵骨干都排斥在外,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不太公平。甚至让人心寒。但换一个角度,又不尽其然。我们不妨作个比较,暂且把从地方考入军事院校毕业即为军官的这一部分称之为学院派,把在部队土生土长先士兵后干部的这一部分称之为营院派。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漫长历程中,我们的中高级指挥员却依然是营院派,还是土八路领导新八路。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什么东西都是运动的,凡是运动的都是有惯性的,包括情感和习惯。好就好在我们的干部换血是从基础做起,现在从院校出来的干部大都是连排级干部,十年之后就是营团级干部,二十年三十年呢,未来的军队必然是学院派的领导营院派的。你们大家是土八路的底子,等待你们的是学院派的圈子,不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高自己,你们就是当了军官,也仍然很快就会相形见绌的。
七中队学员的神经立马又被上了一圈紧箍咒。
韩陌阡说,全世界真正强大的军队军官的主要来源都是院校。这是科学的。我们已经土八路了几十年,几十年带兵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路拳脚都有,很不规范。军官的职业素质训练和知识结构远远落后于时代,不能再落后下去了。过去的战争是常规作战,个顶个,人对人,打游击捉麻雀,咱们土八路大显神通,但是以后不行了,就连现在,我放肆地说,也不行。现在和以后的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同志们应该注意到,现在世界军事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传感技术、隐身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的运用使战争样式越来越趋于信息化,精确制导和快速伸张将使战争规模在空间和时间上大为缩小。咱们在这里把兵练得再好,可是人家不跟你摆开阵势打,你还没有看见你的敌人,人家的导弹激光就来了。我们的武器为什么更新不了?一个是因为没有装备,再有一个,有了装备也缺乏掌握新装备的人才,所以要从院校培养军官。学生官目前正在向部队大幅度渗透,甚至也可以说,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的,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向军队的固有文化的核心处逼近。当然,根据部队现状,也有一些反映,学生官没有兵味,实际经验不足,连喊口令都怯怯乎乎的,带兵能力很弱,但这是极其短暂的现象。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从眼前的表面上看,学生官刚到部队,环境不熟悉,氛围不适应,性格上也比较文静,没有老兵那种虎虎生威的气势。但是用不了多久,一旦他们找准了感觉,该继承的他们继承了,用不着继承的他们自然而然就忽略了,他们的带兵方法必然走向规范化程序化。规范化教育出来的军官,无论是带兵还是用兵,都必将优秀于土生土长的干部。
那堂课对七中队的敲打是十分奏效的,大家反复体会韩副主任的话,深知任重道远,对自身有了新的认识。下课之后,凌云河得意地对谭文韬说:“怎么样,你以为就是我一个人杞人忧天?韩副主任果然有职业军人素质,对于未来战争的预见,这老人家比你我都明白。这个人在这里当个芝麻官真是太可惜了。他要是总部首长,他敢把训练大纲多给改了你信不信?别看他嘴上不说,没准咱们天天奉为看家宝贝的这些破枪烂炮,他敢弄去回炉炼铁你信不信?”
谭文韬说:“回炉炼铁可不行,咱们没有巡航导弹,手榴弹还是不能丢。”
凌云河煞有介事地叹了一口气,说:“是啊,手里有个家伙,总比赤手空拳好。哪怕它是烧火棍呢?可是,我是多么想弄几个巡航导弹玩玩啊。跟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相比,这几条破枪破炮实在不是个东西了。”
韩副主任还有一个经典语录:在得意的时候想想不得意,在不得意的时候想想得意,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位置找准,要搞清楚自己的成色。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就是炮兵精英啦?说你是你可以勉强算个训练尖子,说你不是,你什么也不是,训练尖子过去有,今天有,明天有,这里有,那里有,w军区有,y军区x军区也有。
七中队学员再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在韩副主任的不厌其烦地教诲下,大家就没脾气了。韩副主任就有这个本事,就像驯化一群烈马,你太刚烈了太爱蹶蹄子不行,可是你要太温顺了完全不蹶蹄子也不行。他就是要你又凶猛又听话,而且还是心悦诚服地听话,有知识有教养地听话。就连凌云河这样“崇洋媚外”的人,也不得不暂时放弃“弄几个巡航导弹玩玩”的幻想,仍然老老实实地勤学苦练“破枪破炮”
三
这年秋天,韩陌阡将自己的上述思想整理出来,写了一篇洋洋洒洒四千余字的论文职业军官论,在北京一家军队刊物探索与研究上摘要发表了。这篇文章除了阐述他的学院派与营院派理论,还着重鼓吹了他的七中队,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向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不妨举例说明,某某军区为了解决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通过严格的考核,从数千名带兵练兵骨干中选拔出四十多个优秀骨干,组建了一个预提干部(未来的军官)七中队。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重视的事情。留下那些骨干的重要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他们的技术,技术人人都可以学得会。也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战争,因为战争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都还不知道。一支部队的存在是需要强大的精神作为支撑的。七中队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从某某年代到某某年代三十多年间直接由士兵中产生的军官的最高素质,七中队的成立是一次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最后的一次体现。留下他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留下一种士兵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将随着七中队的解体撒向部队,像种子一样,在部队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看不见抓不着的精神传统将源源不断地向部队渗透。
韩陌阡在这个例子的最后部分,给了七中队一个非常有力的存在理由——在我们的军队里,有相当一批土生土长的干部,他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但他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和怎样才能做得最好,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觉走。学生官呢,新信息接受得多,规范教育接受得多,理论上有体系可循,它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却一时又不知道不好的根源在哪里,过于理想化和浪漫化。而某某军区炮兵教导大队七中队恰好是处在这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他们既在传统军营文化中浸泡过,又能同改革后的军官体系接轨,他们既是从士兵中保留下来的最后一批骨干力量,同时又赶上了知识型的最早一班车,他们既是从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又进入了军区一级的教导大队,经过了系统的培训,我们可以把这种培训看成是准军校甚至是比军校还要严格和实际的强化训练。可以说他们占尽了天时地利,无论就意志、体能、技能、智能和管理经验还是军人的职业精神,他们都要大大地胜过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也同样胜过近几年的学生官。
这篇文章不久就出现在萧天英的案头。无论是韩陌阡还是萧天英,在撰写或者阅读这篇论文(并且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在不久的将来,会给沉默地活跃于n-017的那群老兵骨干们带去多少直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