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崇祯十三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人热闹,便有人寂寞。
世子与李立、沈贵和冯氏兄弟聊得火热,这一聊就是大半天。王昆山坐在上首,却一句话都没听懂,心中落寞可想而知。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要在新的团队中生存下去,绝不能在世子兴头上泼冷水,还要顺着世子的思路往下走。既然世子反复强调这火器局的重要性,自己又被任命为火器局实际负责的副总管,一旦做出成绩必定会进入世子的视野。自己不懂行不要紧,世子任命他当这个副总管并不是因为他懂行,而是他能够充分领悟世子的想法,领导、组织、协调工正所、护卫匠户、王庄王店等各个单位和派出人员,共同完成火器研制的任务。因此,当接下来的一幕出现时,他决定立即出手,展示自己的能力。
世子滔滔不绝讲述技术上的问题。在他讲述的时候,除李立在用一支秃笔在纸上记录,其他几个人都在鼓着眼珠听,鸡啄米一样点头,也不知真听懂没有。王昆山知道,这多半是因为工匠识字不多的缘故。工匠识字不多,自然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接受学习能力。同时王昆山还敏锐地注意到,世子在讲述时,有时会讲半截话。说了会这样,却不说为什么会这样。王昆山从世子的表情分析,世子倒不是想隐瞒什么,而是担心下面的几个人一知半解,反倒误了事!
见此情形,王昆山不由担心起来。假如这几人的手艺达不到世子的期望,不能按期完成火铳的试制任务,到时板子就会打到他王昆山的屁股上。随时来请教世子当然不可能,世子岂是想见就见的?只有让与世子建立某种固定的人身关系,才可能合情合理随时聆听世子教诲。
一个时辰过去,世子讲得口干舌燥,伸手向李四贤要水喝。瞅准这个绝佳空隙,王昆山说话了。
“这工匠之学也是门学问,在蜀王府更是一门显学!自献王始,蜀王府广收蜀中典籍,博采众家之长,历代贤王辈出,治学穷经三百年,方能积累如此高深之学问。世子今日所授,本为王府中不传之秘学。世子一脉嫡传,家学渊源,如今世子为了蜀中百姓,将府中秘学尽行传授。我等数人有福,能当面聆听世子教诲,吾等无以为报,除君臣之礼、主仆之礼外,还当以师徒之礼待世子!”
文化程度低,并不意味着智商就低。王昆山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李立等人的热烈响应。世子口中的新式火铳,哪里是他听别人说的,分明他自己就会造!手艺上的事情很多都讲积累,都凭感觉和领悟。真知道和假知道,自己干过和看别人干过之间的差别,这几名工匠中的翘楚一听就明白。只是世子自己不承认,他们也不敢贸然相问。王副总管一语道破玄机,让不敢贸然开口的李立等人立即抓住了机会。
既然已经从世子那里授业了,几个人也不管朱平槿愿意不愿意,纷纷离座,在宝座下呯呯怦怦磕起了响头。
这个时代,职业教育是没有蓝翔技工学校的,职业技能只能通过古老的师徒制来传授。手艺就是饭碗。要师傅传授手艺,按老规矩须先在师傅家倒三年马桶,干七年苦工。学了手艺,师傅高兴时点了头,徒弟才能出师,自立门户,独自创业。若是师傅不点头,说手艺还不过关,那就只能以学徒的身份继续干下去。贸然闯出师门,被师傅当街摘了牌子,不仅外面的客户和业内同行从此不会认可你的手艺,而且在人品上还会留下不良口碑,略等于家里的败家子或不孝子,或者是天猫里的带图差评。现在世子肯免费传授手艺,那相当于中了大奖,磕几个响头算个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王昆山的马屁歪打正着,正好拍到朱平槿臀部的嫩肉上,舒坦极了。
朱平槿方才所传授的知识,在大明绝对是顶尖的高科技,而且是用于杀人灭国的军事高科技。在目前的战争动乱环境中,这些高技术肯定不适宜于四处扩散。因为担心泄密,朱平槿一直在考虑如何强化技术保密。王昆山的提议,正好为朱平槿提供了一个强化保密的思路。在他前世,师徒关系已经有名无实。这时代师徒关系远比前世紧密,相互之间存在法律意义上的人身附随义务。一个师门就是一个特殊利益群体,师门内部掌握的技术,是绝对不会外传的。外传了,那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为了控制技术,手艺人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以防止女儿外嫁造成技术流失。冯氏兄弟的师傅就是他老爹,而沈贵的师傅因为没有儿子,这才传他的手艺。朱平槿解囊相授的做法,在几个手艺人看来,已经是石破天惊之举了,磕头拜师那是理所应当。主动保密明显是比人身控制更高的层次。通过确认师徒关系来捆绑利益,绝对有助于技术的控制。
可凡事都有一个度。保密工作做过头了,那科研创新工作如何又开展?
王昆山一击中的,心中大喜,不过他还有后招。
“臣还有一议。王府之学问,浩瀚乎如东海之水;臣等之所学,微微乎如晨露之珠。臣听宋将军说,护商队都有学习班,舒、贺等几位先生夜夜都去讲课。几月下来,那原来大字不识的兵士都能读懂家信了。臣打算在火器局也办个学习班。所有参加学习班的人,都算作世子的再传子弟!”
再传弟子?朱平槿微微一愣。如此一说,在座这几位莫不成为了自己... -->>
有人热闹,便有人寂寞。
世子与李立、沈贵和冯氏兄弟聊得火热,这一聊就是大半天。王昆山坐在上首,却一句话都没听懂,心中落寞可想而知。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要在新的团队中生存下去,绝不能在世子兴头上泼冷水,还要顺着世子的思路往下走。既然世子反复强调这火器局的重要性,自己又被任命为火器局实际负责的副总管,一旦做出成绩必定会进入世子的视野。自己不懂行不要紧,世子任命他当这个副总管并不是因为他懂行,而是他能够充分领悟世子的想法,领导、组织、协调工正所、护卫匠户、王庄王店等各个单位和派出人员,共同完成火器研制的任务。因此,当接下来的一幕出现时,他决定立即出手,展示自己的能力。
世子滔滔不绝讲述技术上的问题。在他讲述的时候,除李立在用一支秃笔在纸上记录,其他几个人都在鼓着眼珠听,鸡啄米一样点头,也不知真听懂没有。王昆山知道,这多半是因为工匠识字不多的缘故。工匠识字不多,自然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接受学习能力。同时王昆山还敏锐地注意到,世子在讲述时,有时会讲半截话。说了会这样,却不说为什么会这样。王昆山从世子的表情分析,世子倒不是想隐瞒什么,而是担心下面的几个人一知半解,反倒误了事!
见此情形,王昆山不由担心起来。假如这几人的手艺达不到世子的期望,不能按期完成火铳的试制任务,到时板子就会打到他王昆山的屁股上。随时来请教世子当然不可能,世子岂是想见就见的?只有让与世子建立某种固定的人身关系,才可能合情合理随时聆听世子教诲。
一个时辰过去,世子讲得口干舌燥,伸手向李四贤要水喝。瞅准这个绝佳空隙,王昆山说话了。
“这工匠之学也是门学问,在蜀王府更是一门显学!自献王始,蜀王府广收蜀中典籍,博采众家之长,历代贤王辈出,治学穷经三百年,方能积累如此高深之学问。世子今日所授,本为王府中不传之秘学。世子一脉嫡传,家学渊源,如今世子为了蜀中百姓,将府中秘学尽行传授。我等数人有福,能当面聆听世子教诲,吾等无以为报,除君臣之礼、主仆之礼外,还当以师徒之礼待世子!”
文化程度低,并不意味着智商就低。王昆山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李立等人的热烈响应。世子口中的新式火铳,哪里是他听别人说的,分明他自己就会造!手艺上的事情很多都讲积累,都凭感觉和领悟。真知道和假知道,自己干过和看别人干过之间的差别,这几名工匠中的翘楚一听就明白。只是世子自己不承认,他们也不敢贸然相问。王副总管一语道破玄机,让不敢贸然开口的李立等人立即抓住了机会。
既然已经从世子那里授业了,几个人也不管朱平槿愿意不愿意,纷纷离座,在宝座下呯呯怦怦磕起了响头。
这个时代,职业教育是没有蓝翔技工学校的,职业技能只能通过古老的师徒制来传授。手艺就是饭碗。要师傅传授手艺,按老规矩须先在师傅家倒三年马桶,干七年苦工。学了手艺,师傅高兴时点了头,徒弟才能出师,自立门户,独自创业。若是师傅不点头,说手艺还不过关,那就只能以学徒的身份继续干下去。贸然闯出师门,被师傅当街摘了牌子,不仅外面的客户和业内同行从此不会认可你的手艺,而且在人品上还会留下不良口碑,略等于家里的败家子或不孝子,或者是天猫里的带图差评。现在世子肯免费传授手艺,那相当于中了大奖,磕几个响头算个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王昆山的马屁歪打正着,正好拍到朱平槿臀部的嫩肉上,舒坦极了。
朱平槿方才所传授的知识,在大明绝对是顶尖的高科技,而且是用于杀人灭国的军事高科技。在目前的战争动乱环境中,这些高技术肯定不适宜于四处扩散。因为担心泄密,朱平槿一直在考虑如何强化技术保密。王昆山的提议,正好为朱平槿提供了一个强化保密的思路。在他前世,师徒关系已经有名无实。这时代师徒关系远比前世紧密,相互之间存在法律意义上的人身附随义务。一个师门就是一个特殊利益群体,师门内部掌握的技术,是绝对不会外传的。外传了,那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为了控制技术,手艺人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以防止女儿外嫁造成技术流失。冯氏兄弟的师傅就是他老爹,而沈贵的师傅因为没有儿子,这才传他的手艺。朱平槿解囊相授的做法,在几个手艺人看来,已经是石破天惊之举了,磕头拜师那是理所应当。主动保密明显是比人身控制更高的层次。通过确认师徒关系来捆绑利益,绝对有助于技术的控制。
可凡事都有一个度。保密工作做过头了,那科研创新工作如何又开展?
王昆山一击中的,心中大喜,不过他还有后招。
“臣还有一议。王府之学问,浩瀚乎如东海之水;臣等之所学,微微乎如晨露之珠。臣听宋将军说,护商队都有学习班,舒、贺等几位先生夜夜都去讲课。几月下来,那原来大字不识的兵士都能读懂家信了。臣打算在火器局也办个学习班。所有参加学习班的人,都算作世子的再传子弟!”
再传弟子?朱平槿微微一愣。如此一说,在座这几位莫不成为了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