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1/2)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世外李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71章
志远对楚娜说:“走吧,咱一块儿去。”
翠花进屋里拿出两个草帽,让楚娜和志远戴上,大家走向稍远处的几口鱼塘。
志远问满仓:“为什么不给这些鱼塘投放草料呢?”
“这些鱼塘,现在里面只有一些小鲤鱼苗和少量的鲢鱼,依靠塘里的天然饵料成长,基本不喂食。”满仓说。“不到半两的鱼苗,饲养三年,草鱼、鲢鱼可以长到三四斤,鲤鱼能长到一斤多二斤上下,就是合格的商品鱼了。咱一共有十八口塘,刚好可以划为三个部分,分成三个饲养区。这样,以后咱每年都有商品鱼可以出售。”
“这样的安排非常好,这样工作起来就平稳有序了。”志远说。“满仓,我看这鱼塘的进水,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唐教授,你看出门道了?”满仓说。“这种并排多设一些流水口,让水铺开如瀑布一样顺塘边流入塘里的方法,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有效防止无风的闷热天,出现灾难性的翻塘现象。”
老张说:“这都多亏了五七干校的同志,给咱提出了这宝贵的建议。”
张场长说:“尹书记知道这些学员都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所以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他们。”
“你对他们够好的了!经常猪肉羊肉鸡蛋的,白米细面尽饱吃,一个个都保养得红光满面。连何建邦那瘦猴子,现在都壮得像头牛了。”老张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不好意思地看了一下旁边走着的志远。“我这一不留神,说话就没个把握了。”
志远说:“张大叔,没事的。我明白,要恨也不该恨他这样的人,一个没脑子的帮凶而已。”
“我每次见了这狗贼,就忍不住想揍他一顿。”满仓说。
老马笑着说:“所以他每次看见你,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老远就跑了。”
驴和骡子分散开停在不同的鱼塘边,大家分头卸下驮的草。塘里的鱼知道要开饭了,成群的在水面游动,兴奋地用尾巴拍得水面哗哗的响。
志远帮老马给一头骡子卸了草,翠花和楚娜抱起草扔到塘里,鱼群蜂拥而来抢食。
楚娜说:“这些都是草鱼,看样子还没半斤重。”
“楚娜,你还能看出来是草鱼?比我强多了。”翠花说。“我在这里干了有半年了,好长时间把鲤鱼和鲢鱼都分不清。”
“我们世外李源有个小湖,里面各种鱼都有。我们经常钓鱼,所以一般的鱼我都认识。”楚娜说。“鲢鱼和鲤鱼,虽然外形看起来比较像,但它们各有特点。”
“都是什么特点?”翠花问。
楚娜说:“鲢鱼的嘴大,鲤鱼的嘴小;鲤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细小;鲤鱼嘴边有触须,而鲢鱼没有。”
“学生还是要由教授来教呢!”老马把一些草投到水里,笑着说。
“你当时光会说这条就是鲤鱼,那条就是鲢鱼。我看来看去,它们在水里的样子都差不多呀,所以好些日子还是个分不清。”翠花说。“你看人家楚娜,一条条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的,让人一下子就能分辨清楚了。”
“这是我们的职业习惯。”志远说。“老马叔,塘里养了几种鱼?”
“五种,主要是草鱼和鲢鱼,以及少量的鲤鱼、鲫鱼和武昌鱼。”老马说。“因为有一草养三鲢的说法,所以塘里最多的是鲢鱼。”
翠花说:“鱼苗刚放进去的时候,看着还没筷子粗呢。喂的时候,要把苜蓿和嫩草切成细末子,可费事了。现在就方便得多了,各种草扔进去,过两三个钟头,就被鱼吃光了。”
“一天喂几次?”楚娜问。
“鱼还小,每天一次草,一次精饲料。”翠花说。“鱼就像小孩子,不能喂得多让给吃得撑住了。那样很容易生病,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翠花姨,我看您都成了养鱼的行家了。”楚娜笑着说。
老马说:“翠花比我强,是有文化的人。养鱼的书,她都看了有几本了。”
“那也算书?”翠花笑了。“一本就十几二十来页,只能算是小册子。”
老马说:“我也讲究是扫盲班出来的。可是那上面的字,我能认出的没几个。你能把那几本书毫无阻挡的读下去,让我佩服极了!在我眼里,你就是个很了不起的秀才。”
“老马叔,您对我翠花姨还挺敬佩的呢!”志远说。
“人家也值得我敬佩。”老马说。“不但识字有文化,缝衣服做饭操持家务,在女人里头没几个能和她比的。”
“又在夸我翠花嫂子呢?”老徐笑嘻嘻走过来。“老马哥,最重要的事你倒没说。”
老马哈哈一笑,说:“徐书记,‘老树开花枝繁叶茂’,就在我门口的石头墙上刻着呢,这还用我再说吗?”
所有喂鱼的人都听见了老马的话,大家一起大笑起来。
老徐说:“我当时说,把这副对联写在纸上,贴几天就行了,你非要坚持刻在石头上。”
“徐书记,我有自己的想法。”老马说。“我如果有幸,能在这地方为我们老马家开枝散叶,我要让后代记住老马家是怎么在这里落根的。让他们记住你们这些好人,记住我和翠花。”
“老马叔,这副对联里,有你和我翠花姨的故事呢!”满仓笑着说。“老马叔有眼光,想得长远。只要这楼房在,这副对联就在。”
“如果几百年后这石头楼房还在,那就成了马家人朝拜的圣地了。”张场长说。“老马,你要把吴教授给你的油画让子孙好好保存,那也是个传家宝呢。”
“不过我心里还有些遗憾。”老马说。“如果我能有你们这些人的相片,能让我的后人们看到你们的相貌,那就最好了。”
“老马叔,这个可以办到。”志远说。“我们这次来带着照相机。一会儿咱们在小楼前,照几张合影。”
翠花说:“唐教授,那你给我和楚娜也照张合影。”
志远说:“没问题,还要给您和我老马叔照张合影呢。”
割草的人赶着牲口走了,大家围着鱼塘看了一会儿鱼群进食,慢慢往回走。鱼塘之间的地里,有的种植着苜蓿和玉米等青饲料,有的覆盖着厚厚的枯草和树叶。
志远说:“满仓,我看看你养的蚯蚓。”
满仓找到一根棍子弯腰拨开枯草,说:“两天没看,这些小蚯蚓就长大了一截子。”
志远看到,除了一些红色的大蚯蚓,更多的是一些颜色较淡细如棉线般的小蚯蚓,成堆成团挤在一起。
老马说:“有一个多月这些小蚯蚓就长大了,鱼就有蚯蚓吃了。”
“老马叔,这都是你的功劳。你经常拿着喷壶给洒水,蚯蚓有你细心的关照,当然长得就快。”满仓说着把草拨平盖住蚯蚓。“我翠花姨现在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指导,你们都是咱养鱼场的主要依靠呢!”
老马说:“四处都是流动的水渠,舀上一喷壶,走几步就给蚯蚓把水洒了,不费什么事。”
“我现在都有些后悔。”老徐笑了笑说。“当初给老马哥落户的时候,应该落到我们一队去。”
“志浩,这你就不对了。”老张说。“老马到这里落脚到了农场,农场可是在三队的地界上呢!”
“你没听出来徐书记的意思。”张场长笑着说。“徐书记是要你别忘了,是因为他,你们才有了老马和翠花这两个踏实能干的人。”
“这倒是实情。因为有老马,才又有了翠花。那家人肯定有病,把这么好个媳妇,硬是打着赶出了家门。”老张正说呢,看到几个人都对他使眼色,这才留意到翠花正在擦眼泪。“我又说错了话了!翠花,别伤心。那家就好比虎狼窝,能跳出来是好事。你看你现在,住着小洋楼,老马又用事实给你平了反,还对你那么好。你笑都来不及呢,哪里还有时间哭呢!”
几句说得翠花破涕为笑了。
张场长说:“张队长,凭你这口才,也能当个书记。”
“书记还是要志浩这样的人当呢。我这人正事摊不上,就胡说乱谝能行。”老张说。“唐教授你看,你当初的设想成了现实了。从鱼塘循环流出的肥水,流进了咱的稻田里。稻子被这有营养的鱼塘水滋养着,能长得不好吗?”
“二队和一队的稻田,也沾了你们队这肥水的光了。”老徐说。“我看了他们的水稻,长势都不错。”
快到小楼前的时候,老马说:“这条渠里的水,是直接流过来的干净水,咱都把手洗一下。”
翠花洗了手,快步到屋里去拿毛巾让大家擦手。
楚娜说:“翠花姨,您把我们那个大挎包拿出来,照相机在那里面呢。”
老徐说:“老马哥,你们给这小石凳把帽子都戴上了?”
“这是翠花用玉米皮编的,这样人坐着就不觉得冰凉了。”老马说,大家都围过去看。
老范和吴教授从小楼后走过来,喊:“嘿,唐教授!”
志远急忙迎上去和他们握手问好。
老张说:“你们来得正好,正准备要照相呢。”
老马说:“老出纳能来就更好了!”
“满仓,去把你六爷叫来。”老张说。“顺便看看准备好了没有,好了就拿过来。咱早早吃了,让唐教授和楚娜早些休息。”
满仓答应一声,迈开大步走了。
楚娜擦了手,接过翠花提出来的挎包,说:“您给小石凳编的套垫,好看又实用。”
翠花说:“玉米皮还能染了色,编成各种形状、各种图案的漂亮坐垫。如果你喜欢,我以后编几个,张场长回家的时候给你带回去。”
“我喜欢,我要。”楚娜说。
志远拿出相机,支好相机架子,调整好光圈和焦距,先给老马和翠花、翠花和楚娜照了。然后让楚娜给自己和老张、老徐、张场长、老范、老马和吴教授照了合影。
&... -->>
第71章
志远对楚娜说:“走吧,咱一块儿去。”
翠花进屋里拿出两个草帽,让楚娜和志远戴上,大家走向稍远处的几口鱼塘。
志远问满仓:“为什么不给这些鱼塘投放草料呢?”
“这些鱼塘,现在里面只有一些小鲤鱼苗和少量的鲢鱼,依靠塘里的天然饵料成长,基本不喂食。”满仓说。“不到半两的鱼苗,饲养三年,草鱼、鲢鱼可以长到三四斤,鲤鱼能长到一斤多二斤上下,就是合格的商品鱼了。咱一共有十八口塘,刚好可以划为三个部分,分成三个饲养区。这样,以后咱每年都有商品鱼可以出售。”
“这样的安排非常好,这样工作起来就平稳有序了。”志远说。“满仓,我看这鱼塘的进水,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唐教授,你看出门道了?”满仓说。“这种并排多设一些流水口,让水铺开如瀑布一样顺塘边流入塘里的方法,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有效防止无风的闷热天,出现灾难性的翻塘现象。”
老张说:“这都多亏了五七干校的同志,给咱提出了这宝贵的建议。”
张场长说:“尹书记知道这些学员都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所以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他们。”
“你对他们够好的了!经常猪肉羊肉鸡蛋的,白米细面尽饱吃,一个个都保养得红光满面。连何建邦那瘦猴子,现在都壮得像头牛了。”老张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不好意思地看了一下旁边走着的志远。“我这一不留神,说话就没个把握了。”
志远说:“张大叔,没事的。我明白,要恨也不该恨他这样的人,一个没脑子的帮凶而已。”
“我每次见了这狗贼,就忍不住想揍他一顿。”满仓说。
老马笑着说:“所以他每次看见你,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老远就跑了。”
驴和骡子分散开停在不同的鱼塘边,大家分头卸下驮的草。塘里的鱼知道要开饭了,成群的在水面游动,兴奋地用尾巴拍得水面哗哗的响。
志远帮老马给一头骡子卸了草,翠花和楚娜抱起草扔到塘里,鱼群蜂拥而来抢食。
楚娜说:“这些都是草鱼,看样子还没半斤重。”
“楚娜,你还能看出来是草鱼?比我强多了。”翠花说。“我在这里干了有半年了,好长时间把鲤鱼和鲢鱼都分不清。”
“我们世外李源有个小湖,里面各种鱼都有。我们经常钓鱼,所以一般的鱼我都认识。”楚娜说。“鲢鱼和鲤鱼,虽然外形看起来比较像,但它们各有特点。”
“都是什么特点?”翠花问。
楚娜说:“鲢鱼的嘴大,鲤鱼的嘴小;鲤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细小;鲤鱼嘴边有触须,而鲢鱼没有。”
“学生还是要由教授来教呢!”老马把一些草投到水里,笑着说。
“你当时光会说这条就是鲤鱼,那条就是鲢鱼。我看来看去,它们在水里的样子都差不多呀,所以好些日子还是个分不清。”翠花说。“你看人家楚娜,一条条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的,让人一下子就能分辨清楚了。”
“这是我们的职业习惯。”志远说。“老马叔,塘里养了几种鱼?”
“五种,主要是草鱼和鲢鱼,以及少量的鲤鱼、鲫鱼和武昌鱼。”老马说。“因为有一草养三鲢的说法,所以塘里最多的是鲢鱼。”
翠花说:“鱼苗刚放进去的时候,看着还没筷子粗呢。喂的时候,要把苜蓿和嫩草切成细末子,可费事了。现在就方便得多了,各种草扔进去,过两三个钟头,就被鱼吃光了。”
“一天喂几次?”楚娜问。
“鱼还小,每天一次草,一次精饲料。”翠花说。“鱼就像小孩子,不能喂得多让给吃得撑住了。那样很容易生病,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翠花姨,我看您都成了养鱼的行家了。”楚娜笑着说。
老马说:“翠花比我强,是有文化的人。养鱼的书,她都看了有几本了。”
“那也算书?”翠花笑了。“一本就十几二十来页,只能算是小册子。”
老马说:“我也讲究是扫盲班出来的。可是那上面的字,我能认出的没几个。你能把那几本书毫无阻挡的读下去,让我佩服极了!在我眼里,你就是个很了不起的秀才。”
“老马叔,您对我翠花姨还挺敬佩的呢!”志远说。
“人家也值得我敬佩。”老马说。“不但识字有文化,缝衣服做饭操持家务,在女人里头没几个能和她比的。”
“又在夸我翠花嫂子呢?”老徐笑嘻嘻走过来。“老马哥,最重要的事你倒没说。”
老马哈哈一笑,说:“徐书记,‘老树开花枝繁叶茂’,就在我门口的石头墙上刻着呢,这还用我再说吗?”
所有喂鱼的人都听见了老马的话,大家一起大笑起来。
老徐说:“我当时说,把这副对联写在纸上,贴几天就行了,你非要坚持刻在石头上。”
“徐书记,我有自己的想法。”老马说。“我如果有幸,能在这地方为我们老马家开枝散叶,我要让后代记住老马家是怎么在这里落根的。让他们记住你们这些好人,记住我和翠花。”
“老马叔,这副对联里,有你和我翠花姨的故事呢!”满仓笑着说。“老马叔有眼光,想得长远。只要这楼房在,这副对联就在。”
“如果几百年后这石头楼房还在,那就成了马家人朝拜的圣地了。”张场长说。“老马,你要把吴教授给你的油画让子孙好好保存,那也是个传家宝呢。”
“不过我心里还有些遗憾。”老马说。“如果我能有你们这些人的相片,能让我的后人们看到你们的相貌,那就最好了。”
“老马叔,这个可以办到。”志远说。“我们这次来带着照相机。一会儿咱们在小楼前,照几张合影。”
翠花说:“唐教授,那你给我和楚娜也照张合影。”
志远说:“没问题,还要给您和我老马叔照张合影呢。”
割草的人赶着牲口走了,大家围着鱼塘看了一会儿鱼群进食,慢慢往回走。鱼塘之间的地里,有的种植着苜蓿和玉米等青饲料,有的覆盖着厚厚的枯草和树叶。
志远说:“满仓,我看看你养的蚯蚓。”
满仓找到一根棍子弯腰拨开枯草,说:“两天没看,这些小蚯蚓就长大了一截子。”
志远看到,除了一些红色的大蚯蚓,更多的是一些颜色较淡细如棉线般的小蚯蚓,成堆成团挤在一起。
老马说:“有一个多月这些小蚯蚓就长大了,鱼就有蚯蚓吃了。”
“老马叔,这都是你的功劳。你经常拿着喷壶给洒水,蚯蚓有你细心的关照,当然长得就快。”满仓说着把草拨平盖住蚯蚓。“我翠花姨现在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指导,你们都是咱养鱼场的主要依靠呢!”
老马说:“四处都是流动的水渠,舀上一喷壶,走几步就给蚯蚓把水洒了,不费什么事。”
“我现在都有些后悔。”老徐笑了笑说。“当初给老马哥落户的时候,应该落到我们一队去。”
“志浩,这你就不对了。”老张说。“老马到这里落脚到了农场,农场可是在三队的地界上呢!”
“你没听出来徐书记的意思。”张场长笑着说。“徐书记是要你别忘了,是因为他,你们才有了老马和翠花这两个踏实能干的人。”
“这倒是实情。因为有老马,才又有了翠花。那家人肯定有病,把这么好个媳妇,硬是打着赶出了家门。”老张正说呢,看到几个人都对他使眼色,这才留意到翠花正在擦眼泪。“我又说错了话了!翠花,别伤心。那家就好比虎狼窝,能跳出来是好事。你看你现在,住着小洋楼,老马又用事实给你平了反,还对你那么好。你笑都来不及呢,哪里还有时间哭呢!”
几句说得翠花破涕为笑了。
张场长说:“张队长,凭你这口才,也能当个书记。”
“书记还是要志浩这样的人当呢。我这人正事摊不上,就胡说乱谝能行。”老张说。“唐教授你看,你当初的设想成了现实了。从鱼塘循环流出的肥水,流进了咱的稻田里。稻子被这有营养的鱼塘水滋养着,能长得不好吗?”
“二队和一队的稻田,也沾了你们队这肥水的光了。”老徐说。“我看了他们的水稻,长势都不错。”
快到小楼前的时候,老马说:“这条渠里的水,是直接流过来的干净水,咱都把手洗一下。”
翠花洗了手,快步到屋里去拿毛巾让大家擦手。
楚娜说:“翠花姨,您把我们那个大挎包拿出来,照相机在那里面呢。”
老徐说:“老马哥,你们给这小石凳把帽子都戴上了?”
“这是翠花用玉米皮编的,这样人坐着就不觉得冰凉了。”老马说,大家都围过去看。
老范和吴教授从小楼后走过来,喊:“嘿,唐教授!”
志远急忙迎上去和他们握手问好。
老张说:“你们来得正好,正准备要照相呢。”
老马说:“老出纳能来就更好了!”
“满仓,去把你六爷叫来。”老张说。“顺便看看准备好了没有,好了就拿过来。咱早早吃了,让唐教授和楚娜早些休息。”
满仓答应一声,迈开大步走了。
楚娜擦了手,接过翠花提出来的挎包,说:“您给小石凳编的套垫,好看又实用。”
翠花说:“玉米皮还能染了色,编成各种形状、各种图案的漂亮坐垫。如果你喜欢,我以后编几个,张场长回家的时候给你带回去。”
“我喜欢,我要。”楚娜说。
志远拿出相机,支好相机架子,调整好光圈和焦距,先给老马和翠花、翠花和楚娜照了。然后让楚娜给自己和老张、老徐、张场长、老范、老马和吴教授照了合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