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地产暴跌】 (2/2)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重生之香江大亨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幅高达93%,跌速比火箭还快。港岛南湾道一带的高级住宅用地,亦从1980年9月每平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2月的540元每平方尺,跌幅为60%。
地价大跌带动楼价、租金大幅下挫,1982年的住宅楼价普遍比高峰时期下跌3成至4成;例如北角住宅楼价就从1981年年底每平方尺1068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平方尺665元,跌幅38%。
中区甲级写字楼月租,亦从1981年中最高峰的每平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每平方尺21元至24元,跌幅约为20%至25%。
市道低迷,令成交量萎缩,楼宇空置增加。1982年各类契约(包括楼宇及私人土地买卖)登记总数为16.5万宗,总金额为995亿港币,分别比1981年下跌13%和21%。
随着地产市道的崩溃,首当其中的是那些采取冒进投资策略的地产公司,其中包括恒隆、鹰君等新兴地产集团,以及老牌地产公司置地,部分地产公司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令人瞩目的有嘉年地产、益达投资、佳宁置业等等。
地产危机中,首遭冲击的是地产五虎将之一的恒隆地产,1981年,恒隆牵头的3个财团一举夺得港岛地铁沿线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可惜的是,当时地产已经处于巅峰,随着中英谈判的到来,地产市道急速下跌,恒隆因看错地产循环周期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和1973年股灾前同出一撤,当时的恒隆在地产高峰时期,以1.35亿港币的价格买下旺角的邵氏大厦和新华戏院,冻结了恒隆的绝大数资金,以至于措施了地产抄底。如今同样如此,恒隆已经向港府交纳了四亿港币的挞订,若是拿不出18亿港币的补地费,港府将会没收四亿港币的挞订。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地产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还有鹰君,鹰君地产于地产、股市巅峰时期急促扩张,分拆富豪酒店,又收购百利保,早已经潜伏下严重危机。富豪酒店主要业务就是发展尖东、机场两间酒店,该两间酒店仅建筑费就需要4.6亿港币。富豪酒店旗下的百利保,更是在地产巅峰时进入地产。
地产危机中,置地亦不好受,仅皇后花园地段项目、美丽华酒店旧翼、白笔山发展计划的三大投资项目,损失就超过30亿元。除了这些大项目外,置地还有独资、合资的共计60多个地产项目,很多都是在地产高峰期进入的。置地的债务已经高达100亿港币,被媒体戏称‘债王’。
老牌地产公司中,遭受打击最惨重的莫如——林荣亨的老对手嘉年地产;嘉年地产衰老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朔到1972年上市后的投资策略严重失误。1973年3月后,股灾和石油危机接憧而至,嘉年地产当时的策略是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发展马来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项目,结果世界经济倒退,首邦市的销售差强人意,发展计划缓慢,导致嘉年地产盈利连续下跌,在1977年仅有440万纯利。而其它的地产公司纷纷把握地产低潮大量购入土地,待嘉年地产回师香港,已经措施最大良机。而且,由于在1981年和1982年的冒进,以及彭国真在12月底病逝,嘉年地产爆发财务危机,除了清盘,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可能。
比嘉年地产倒闭更具震撼性的,是益大集团的破产,益大董事局主席钟正文匆忙逃离香港,留下儿子坐牢。益大出现了问题,那么作为它的亲密伙伴佳宁集团的危机也开始凸显出来。
幅高达93%,跌速比火箭还快。港岛南湾道一带的高级住宅用地,亦从1980年9月每平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2月的540元每平方尺,跌幅为60%。
地价大跌带动楼价、租金大幅下挫,1982年的住宅楼价普遍比高峰时期下跌3成至4成;例如北角住宅楼价就从1981年年底每平方尺1068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平方尺665元,跌幅38%。
中区甲级写字楼月租,亦从1981年中最高峰的每平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每平方尺21元至24元,跌幅约为20%至25%。
市道低迷,令成交量萎缩,楼宇空置增加。1982年各类契约(包括楼宇及私人土地买卖)登记总数为16.5万宗,总金额为995亿港币,分别比1981年下跌13%和21%。
随着地产市道的崩溃,首当其中的是那些采取冒进投资策略的地产公司,其中包括恒隆、鹰君等新兴地产集团,以及老牌地产公司置地,部分地产公司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令人瞩目的有嘉年地产、益达投资、佳宁置业等等。
地产危机中,首遭冲击的是地产五虎将之一的恒隆地产,1981年,恒隆牵头的3个财团一举夺得港岛地铁沿线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可惜的是,当时地产已经处于巅峰,随着中英谈判的到来,地产市道急速下跌,恒隆因看错地产循环周期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和1973年股灾前同出一撤,当时的恒隆在地产高峰时期,以1.35亿港币的价格买下旺角的邵氏大厦和新华戏院,冻结了恒隆的绝大数资金,以至于措施了地产抄底。如今同样如此,恒隆已经向港府交纳了四亿港币的挞订,若是拿不出18亿港币的补地费,港府将会没收四亿港币的挞订。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地产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还有鹰君,鹰君地产于地产、股市巅峰时期急促扩张,分拆富豪酒店,又收购百利保,早已经潜伏下严重危机。富豪酒店主要业务就是发展尖东、机场两间酒店,该两间酒店仅建筑费就需要4.6亿港币。富豪酒店旗下的百利保,更是在地产巅峰时进入地产。
地产危机中,置地亦不好受,仅皇后花园地段项目、美丽华酒店旧翼、白笔山发展计划的三大投资项目,损失就超过30亿元。除了这些大项目外,置地还有独资、合资的共计60多个地产项目,很多都是在地产高峰期进入的。置地的债务已经高达100亿港币,被媒体戏称‘债王’。
老牌地产公司中,遭受打击最惨重的莫如——林荣亨的老对手嘉年地产;嘉年地产衰老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朔到1972年上市后的投资策略严重失误。1973年3月后,股灾和石油危机接憧而至,嘉年地产当时的策略是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发展马来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项目,结果世界经济倒退,首邦市的销售差强人意,发展计划缓慢,导致嘉年地产盈利连续下跌,在1977年仅有440万纯利。而其它的地产公司纷纷把握地产低潮大量购入土地,待嘉年地产回师香港,已经措施最大良机。而且,由于在1981年和1982年的冒进,以及彭国真在12月底病逝,嘉年地产爆发财务危机,除了清盘,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可能。
比嘉年地产倒闭更具震撼性的,是益大集团的破产,益大董事局主席钟正文匆忙逃离香港,留下儿子坐牢。益大出现了问题,那么作为它的亲密伙伴佳宁集团的危机也开始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