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a省和z省虽然是相邻的两个省份,但在温度上却有很大区别,这点在冬天尤其明显。
入了十二月后,温度便以大家都反应不过来的速度直线下降,这几天的气温距离已经基本到达0c线。
握着话筒的宁知星穿得像个球,等待着电话的接通。
房门没关紧,风吹进来人便不由得一哆嗦,宁知星想到入冬以来围绕着天气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哭笑不得。
入冬后,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们早早地为降温做好了准备,及时地换上了合适的衣服。
在这个年代里为数不多“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们大多上演了一番“猝不及防”。
面对降温,外地学生们掏出了不同的装备,来自比a省更要严寒省份的同学,伸手就是保暖三件套,大棉袄、雷锋帽、厚棉鞋;来自暖和省份的同学们那就吃了大苦头了,翻遍行李最厚的衣服是薄外套的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的衣服往身上套。
那些对敌经验不丰富,对策不够硬,速度还有点慢的同学,这便一个传染一个的得了感冒。
206宿舍在冬季流感面前依旧保持着自己巍然不动的状态,全员存活的她们时常沐浴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进教室。
之所以她们能成功存活,那还是仰仗于她们有一个好舍友,宁知星。
宁知星上辈子也是异地读的大学,对于这温度变化早有准备,她可不像同学们对这毫不关心,每天和哥哥、肖烨晨起锻炼的时候,都会听一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虽然不太准确,可还是能得到大致的降温和升温情报,这就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温度变化,当起了报温鸟,提醒起了其他人。
仅仅发现那可不能抵御严寒,事情的关键那还在于物理意义上的“装备”,可这点宁知星小团队的人都不用担心。
肖烨的爷爷因为总工的身份经常外出学习开会,早就替外孙准备好了,当时他还热心肠地把自己给外孙准备的物品清单也给了宁振强一份,当时为两个孩子准备东西的时候,便是参考了这清单准备的,后来宁家人在家里想念这两个孩子得不行,还又准备了不少衣服,这就是温度再降几度都能搞定,而且那数量更是惊人,就是周一到周五一天一套都不会重复。
宁知星非但自己穿上了,还借了佘幼幼两身,再加上她平时天天提醒,还托人煮了姜汤,宿舍三人组至今没人感冒。
至于本应该像宁知星一样安全的宁知中和肖烨那倒是没能成功幸存。
说就是活该,哦不对,这句活该说的是宁知中,肖烨是被无妄之灾牵连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学校大了也什么人都有。
就说他们少年班里吧,就有这么两位在冬天和大家格格不入的勇士。
一位是天生像是没有怕冷那根筋的,每天穿着单衣连哆嗦都不打。
另一位是自称在锻炼自己的,每天穿着件单衣运动,还在班里传播自己的锻炼**,说是什么安逸和温暖只会让人产生惰性,人要居安思危,要学会拒绝温暖,才能更坚强更勇敢,他自己说到做到,但试图在班级传“教”。
宁知星对于这种吃苦流敬而远之,她上辈子996吃的苦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这样虐待自己。
那天做实验时,哥哥不在,她还和肖烨吐槽了好一会,但万万没想到,宁知中居然是头一个信的。
好吧,其实宁知中被吸引到挺正常的,毕竟在大家都穿得像狗熊的时候,穿一件轻薄单衣,双手插兜悠闲过路,那确实挺有高人风范,也很吸睛——只是别人看你到底是在看傻子还是在看高人就不得而知了。
没办法,谁让宁知中正处于中二感爆棚的年纪呢?
宁知中自己信也就罢了,他还混入其中,反客为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举夺过领头羊的位置,重新书写了组织纲领和故事。
还真别说,他新编的版本的逻辑挺完整的。
他有“成功案例”,说的就是红军,什么当年红军吃不饱穿不暖,啃皮带吃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偏偏一直打胜仗,战斗力比那些少爷、老爷兵不晓得厉害多少,这就充分证明了吃苦的人比不吃苦的人优秀。
还有现实案例,他家里有人当兵,回来说过,这平时还要什么越野训练,那都是要求要接受恶劣环境考验的。
再现学现卖科学知识,来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能经得起环境考验的才是更优秀的。
宁知中还安排了口号——“为国家崛起而读书,为我辈身体而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居安思危,从我做起”。
宁知中甚至还无师自通地游说老师,成功在科大建立了以他为核心的社团:强身社,他打破了少年班和普通学生之间的隔阂,面向全校招社员,报名者多不胜数,前仆后继,学校里甚至有不少老师都参与了进来,目前已经举办了两次活动,都备受师生欢迎。
伴随着强身社壮大的是宁知中的名声,他成了学校里最闪亮的一颗星,学校里的学生未必知道校长的名字,可只要说到宁知中,那就一定知道是谁。
现在宁知星要是和哥哥一道走在学校的街道上,便能享受一番“万人迷”待遇,每个路过的学生和老师,基本都会认出他们,伸手打个招呼。
要怎么形容宁知中现在的受欢迎程度呢?简单来说,就是食堂的阿姨在给宁知星打饭的时候,都会多给一些,因为认出她是宁知中的妹妹。
对此,宁知星只有一个服字。
她没忍住和系统又确认过一次,她哥到底有没有金手指,哪怕系统给了否定的答复,她都将信将疑。
这可不怪她,是她哥太厉害了好吗?对她哥来说,好像和人打交道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甭管男女老少,他都能一网打尽。
宁知星觉得,她哥这要是去干□□,那一定是□□头子……还好她哥是个正派人物。
电话接通的速度很快。
“喂。”
“喂,二叔是我!”
电话那头的宁振强声音带着笑意:“阿星,今天就你在吗?阿中没一起?”他有点奇怪,要是平时,宁知中早就凑到话筒旁边叨叨了。
宁知中对打电话没什么兴趣,但他很在意“参与感”,每次通话他都负责做背景音,平时宁振强老嫌吵,今天忽然没听到他的声音,那还有点不习惯呢。
宁知星:“哥他生病了,感冒在寝室呢。”
“什么情况?”宁振强有些紧张,“衣服不够厚吗?我上次又托人带过去的棉被应该够厚了呀?”
宁知星默默地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从降温说到了强身社。
宁振强心中已经有了种莫名的预感:“然后呢?”
“然后我哥上个礼拜举办了一场活动,冬泳大会,就在学校的湖里。”学校的湖是引的活水,但湖本身不深,湖的面积也小。
宁知星都不想说那天下饺子的盛况。宁知中一呼百应,学校里报名的学生多不胜数,结果最后那哪能叫冬泳,都游不开好吗?参加活动的众人像是火锅下菜一样下了就起,个个还很欢喜,觉得参与了一场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然后第二天,哥他就感冒了,到今天还没好。”
天知道宁知星在知道哥哥感冒时的无语,这不是活该吗?真要比耐冻,北极熊和企鹅更厉害呢,怎么不见他们成为地球上的王者?
宁知中自个儿感冒,还把肖烨也给带上了。
宁振强:“……”
这是宁知中能干出来的事情。
宁知中懂事了这么一段,他倒是差点忘了,这孩子当初也挺浑、挺熊,那时候村里大小孩子都跟着他,宁振强甚至一度怀疑过,哪怕宁知中喊他们去跳粪坑他们都会一起去。
这不过是影响力更大了而已,说白了和当初做孩子王没区别。
听着电话那头二叔闷闷的笑声,宁知星也跟着笑弯了眼,对于哥哥感冒这事,她也一样是又气又好笑。
“二叔,我过几天可能要去首都,你帮我问问爸妈和奶奶想要什么呗?我给你们带回来。”她没提小叔,小叔她打算之后单独打电话。
宁知星没等宁振强问便自己交代了起来,这次她去首都,是跟着学校里几个教授一道去的,带团的是陈教授。
这回去,是去开眼界的,有一台运算超过五百万次/每秒的通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用的是全晶体管,这台数字计算机是首都大学承办研制的,学校里以陈教授为首几位教授协助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便被邀请去参加仪式,顺便也看一看实务。
当然,去那也是顺便满足一下陈博学教授“晒学生”的想法,所以优先选的是少年班的学生。陈教授早就和不少同仁沟通过开办少年班的想法,这不是也想着趁机向别人证明一下他的想法没有大错吗?
既然要选少年班的优秀学生,成绩最佳的宁知星自然是首选,原先他们三人组都被选上了,但现在宁知中感冒得挺厉害,陈教授便也说了,如果宁知中感冒不好,那就不勉强他去了。
“真的呀?老师选... -->>
a省和z省虽然是相邻的两个省份,但在温度上却有很大区别,这点在冬天尤其明显。
入了十二月后,温度便以大家都反应不过来的速度直线下降,这几天的气温距离已经基本到达0c线。
握着话筒的宁知星穿得像个球,等待着电话的接通。
房门没关紧,风吹进来人便不由得一哆嗦,宁知星想到入冬以来围绕着天气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哭笑不得。
入冬后,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们早早地为降温做好了准备,及时地换上了合适的衣服。
在这个年代里为数不多“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们大多上演了一番“猝不及防”。
面对降温,外地学生们掏出了不同的装备,来自比a省更要严寒省份的同学,伸手就是保暖三件套,大棉袄、雷锋帽、厚棉鞋;来自暖和省份的同学们那就吃了大苦头了,翻遍行李最厚的衣服是薄外套的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的衣服往身上套。
那些对敌经验不丰富,对策不够硬,速度还有点慢的同学,这便一个传染一个的得了感冒。
206宿舍在冬季流感面前依旧保持着自己巍然不动的状态,全员存活的她们时常沐浴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进教室。
之所以她们能成功存活,那还是仰仗于她们有一个好舍友,宁知星。
宁知星上辈子也是异地读的大学,对于这温度变化早有准备,她可不像同学们对这毫不关心,每天和哥哥、肖烨晨起锻炼的时候,都会听一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虽然不太准确,可还是能得到大致的降温和升温情报,这就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温度变化,当起了报温鸟,提醒起了其他人。
仅仅发现那可不能抵御严寒,事情的关键那还在于物理意义上的“装备”,可这点宁知星小团队的人都不用担心。
肖烨的爷爷因为总工的身份经常外出学习开会,早就替外孙准备好了,当时他还热心肠地把自己给外孙准备的物品清单也给了宁振强一份,当时为两个孩子准备东西的时候,便是参考了这清单准备的,后来宁家人在家里想念这两个孩子得不行,还又准备了不少衣服,这就是温度再降几度都能搞定,而且那数量更是惊人,就是周一到周五一天一套都不会重复。
宁知星非但自己穿上了,还借了佘幼幼两身,再加上她平时天天提醒,还托人煮了姜汤,宿舍三人组至今没人感冒。
至于本应该像宁知星一样安全的宁知中和肖烨那倒是没能成功幸存。
说就是活该,哦不对,这句活该说的是宁知中,肖烨是被无妄之灾牵连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学校大了也什么人都有。
就说他们少年班里吧,就有这么两位在冬天和大家格格不入的勇士。
一位是天生像是没有怕冷那根筋的,每天穿着单衣连哆嗦都不打。
另一位是自称在锻炼自己的,每天穿着件单衣运动,还在班里传播自己的锻炼**,说是什么安逸和温暖只会让人产生惰性,人要居安思危,要学会拒绝温暖,才能更坚强更勇敢,他自己说到做到,但试图在班级传“教”。
宁知星对于这种吃苦流敬而远之,她上辈子996吃的苦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这样虐待自己。
那天做实验时,哥哥不在,她还和肖烨吐槽了好一会,但万万没想到,宁知中居然是头一个信的。
好吧,其实宁知中被吸引到挺正常的,毕竟在大家都穿得像狗熊的时候,穿一件轻薄单衣,双手插兜悠闲过路,那确实挺有高人风范,也很吸睛——只是别人看你到底是在看傻子还是在看高人就不得而知了。
没办法,谁让宁知中正处于中二感爆棚的年纪呢?
宁知中自己信也就罢了,他还混入其中,反客为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举夺过领头羊的位置,重新书写了组织纲领和故事。
还真别说,他新编的版本的逻辑挺完整的。
他有“成功案例”,说的就是红军,什么当年红军吃不饱穿不暖,啃皮带吃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偏偏一直打胜仗,战斗力比那些少爷、老爷兵不晓得厉害多少,这就充分证明了吃苦的人比不吃苦的人优秀。
还有现实案例,他家里有人当兵,回来说过,这平时还要什么越野训练,那都是要求要接受恶劣环境考验的。
再现学现卖科学知识,来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能经得起环境考验的才是更优秀的。
宁知中还安排了口号——“为国家崛起而读书,为我辈身体而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居安思危,从我做起”。
宁知中甚至还无师自通地游说老师,成功在科大建立了以他为核心的社团:强身社,他打破了少年班和普通学生之间的隔阂,面向全校招社员,报名者多不胜数,前仆后继,学校里甚至有不少老师都参与了进来,目前已经举办了两次活动,都备受师生欢迎。
伴随着强身社壮大的是宁知中的名声,他成了学校里最闪亮的一颗星,学校里的学生未必知道校长的名字,可只要说到宁知中,那就一定知道是谁。
现在宁知星要是和哥哥一道走在学校的街道上,便能享受一番“万人迷”待遇,每个路过的学生和老师,基本都会认出他们,伸手打个招呼。
要怎么形容宁知中现在的受欢迎程度呢?简单来说,就是食堂的阿姨在给宁知星打饭的时候,都会多给一些,因为认出她是宁知中的妹妹。
对此,宁知星只有一个服字。
她没忍住和系统又确认过一次,她哥到底有没有金手指,哪怕系统给了否定的答复,她都将信将疑。
这可不怪她,是她哥太厉害了好吗?对她哥来说,好像和人打交道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甭管男女老少,他都能一网打尽。
宁知星觉得,她哥这要是去干□□,那一定是□□头子……还好她哥是个正派人物。
电话接通的速度很快。
“喂。”
“喂,二叔是我!”
电话那头的宁振强声音带着笑意:“阿星,今天就你在吗?阿中没一起?”他有点奇怪,要是平时,宁知中早就凑到话筒旁边叨叨了。
宁知中对打电话没什么兴趣,但他很在意“参与感”,每次通话他都负责做背景音,平时宁振强老嫌吵,今天忽然没听到他的声音,那还有点不习惯呢。
宁知星:“哥他生病了,感冒在寝室呢。”
“什么情况?”宁振强有些紧张,“衣服不够厚吗?我上次又托人带过去的棉被应该够厚了呀?”
宁知星默默地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从降温说到了强身社。
宁振强心中已经有了种莫名的预感:“然后呢?”
“然后我哥上个礼拜举办了一场活动,冬泳大会,就在学校的湖里。”学校的湖是引的活水,但湖本身不深,湖的面积也小。
宁知星都不想说那天下饺子的盛况。宁知中一呼百应,学校里报名的学生多不胜数,结果最后那哪能叫冬泳,都游不开好吗?参加活动的众人像是火锅下菜一样下了就起,个个还很欢喜,觉得参与了一场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然后第二天,哥他就感冒了,到今天还没好。”
天知道宁知星在知道哥哥感冒时的无语,这不是活该吗?真要比耐冻,北极熊和企鹅更厉害呢,怎么不见他们成为地球上的王者?
宁知中自个儿感冒,还把肖烨也给带上了。
宁振强:“……”
这是宁知中能干出来的事情。
宁知中懂事了这么一段,他倒是差点忘了,这孩子当初也挺浑、挺熊,那时候村里大小孩子都跟着他,宁振强甚至一度怀疑过,哪怕宁知中喊他们去跳粪坑他们都会一起去。
这不过是影响力更大了而已,说白了和当初做孩子王没区别。
听着电话那头二叔闷闷的笑声,宁知星也跟着笑弯了眼,对于哥哥感冒这事,她也一样是又气又好笑。
“二叔,我过几天可能要去首都,你帮我问问爸妈和奶奶想要什么呗?我给你们带回来。”她没提小叔,小叔她打算之后单独打电话。
宁知星没等宁振强问便自己交代了起来,这次她去首都,是跟着学校里几个教授一道去的,带团的是陈教授。
这回去,是去开眼界的,有一台运算超过五百万次/每秒的通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用的是全晶体管,这台数字计算机是首都大学承办研制的,学校里以陈教授为首几位教授协助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便被邀请去参加仪式,顺便也看一看实务。
当然,去那也是顺便满足一下陈博学教授“晒学生”的想法,所以优先选的是少年班的学生。陈教授早就和不少同仁沟通过开办少年班的想法,这不是也想着趁机向别人证明一下他的想法没有大错吗?
既然要选少年班的优秀学生,成绩最佳的宁知星自然是首选,原先他们三人组都被选上了,但现在宁知中感冒得挺厉害,陈教授便也说了,如果宁知中感冒不好,那就不勉强他去了。
“真的呀?老师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