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大明乌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醒目的存在。只见他长得剑眉星目,身姿清隽潇洒,个头虽长得不矮,身板却比一旁的将士们足足小了一倍,且别的将士都穿着戎装,唯独他穿着长袍,更是被衬得顿时“文弱”起来。
这地方怎么会来这样的官,竟还坐在最前侧……
张问只在刚才看了秦千总一眼,这会却没注意她了,也没在意她的目光。他对建奴的战斗力、作战方式等不了解,对东面的地形也不了解,在兵事上也没什么经验,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一句话不说,并不干涉军务。张问只能看人,总觉得这袁应泰不是很有魄力。
袁应泰继续说道:“既然建奴主动靠近,我沈阳正有大军,可以布置一次歼敌战……城中多有蒙古牧民,可招为前锋,我大明主力尾随其后,与建奴对敌,减少伤亡。”
说完,袁应泰差遣了一个将领去挑选蒙古人,然后再部署计划。众将告辞,张问也告辞出门,刚走出辕门,突然背上一阵大力掀来,张问一不留神,摔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
张问顿时心下大怒,急忙从地上爬起来,转身看是哪个王八蛋掀他。这时就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道:“哎哟,告歉告歉,末将不是故意的……”
害张问摔倒的人正是秦玉莲。秦玉莲自个儿也是被吓了一跳,她今日不知怎么一门心思观察着张问,不知不觉就紧跟着他走了出来,没想到这位大人还真的是挺文弱的,竟禁不起她一碰。不过军中这种磕磕碰碰的事多了去了,将士们自小练武,下手都是没轻重的人,遇到这种事大多都是笑笑便就过去了。
张问一看,是刚才进大堂禀报军情那女将,听她嘴里说着告歉,脸上却一点歉意都没有,心里有些恼怒。但想着这将领是个女的,又姓秦,极可能是秦良玉的人,张问也不愿意得罪大将,这才忍下一口杀气。
以秦玉莲的性子自然看不出张问在强忍着怒气,还带着笑意道:“末将秦玉莲,刚才真的对不起哈,末将也没想到大人长得人高马大勒,却一碰就倒喏……”
秦玉莲的川话让张问又想起了秦良玉也是四川过来的,看来这秦玉莲的确与秦良玉有些关系,顿时他的杀机全无。
秦玉莲却不知,刚刚自己是从鬼门关走了一个来回。
张问呸呸直吐口中的泥沙,他如果给秦玉莲安个殴打上官的罪名,就可以要了她的命。不过这时张问想着她可能是秦良玉的人,又想着这姑娘本无恶意,才收住了杀心,只冷冷说道:“一个带兵的人,要谨慎处事,才能活得长,你好自为之。”说罢抬腿便走。
秦玉莲在后面嘀咕道:“说话跟个老头子似的。”
张问没有理她,叫人把自己带到住处,那是一个三进的庭院,他的侍卫玄衣卫平时住在二院,而黄仁直和沈敬两个男的住在前院。张问一回去,就问黄仁直和沈敬何在,侍卫将他带到一间屋子门口,敲了敲房门说道:“黄先生,大人来了。”
黄仁直打开房门,张问顿时闻到一股酒气,走进门时,只见那沈敬正坐在床边上喝酒,已是醉醺醺的了。两人见了张问,都站起来执礼,沈敬不好意思地笑道:“这辽东的天气,不喝点酒还真扛不住……坐,大人这边来坐。”
沈敬又给张问拿了一个碗,倒上酒,张问仰头灌了下去,然后说道:“建奴在抚顺和三岔儿堡,他们是想打沈阳的注意?”
沈敬哦了一声,抿了一口酒低头沉思。而黄仁直没有说话,半眯着眼睛在那里摸胡须玩。
“现在建奴四面环敌,建州又有饥荒,不寻机突破封锁情况不甚乐观,他们肯定是想攻取更多的地盘,得到更多的补给。”沈敬说道,“现在沈阳集结有重兵十余万,对建奴威胁最大,恐怕他们是想吃掉沈阳的兵马,让整个辽东的棋活起来。”
张问道:“我在朝中听说建奴只有兵马三四万,我大明光是沈阳一地周围就有十余万,真的打不过建奴?前天沈先生也看到了,杜松部阵法有序,并非一攻就破的军队,建奴想用什么法子吃掉十几万大军?”
沈敬道:“沈阳装备最精锐的军队,就是杜松的六万人,其他各路兵马,分散在周边各堡防御……如果有大将从中协调,又有开原铁岭的马林部威胁建奴右翼,大明尚有绝对优势,但是我进城的时候,发现城中汉蒙杂居,顿觉这袁应泰不堪大用……”
张问点点头道:“我进巡抚驻地的时候,他们也在说那个问题,杜松反对接济蒙古人,但是袁应泰不同意,正忙着招募蒙古游民做前锋。”
两人说罢对视无语,这时黄仁直摸着胡须道:“老夫倒有一策,大人既然没有兵权,在这里也于事无补,不如借口巡视各地,到宽缅去,让刘铤率军趁机袭扰建奴后翼,有功无过。”
张问叹了一气,说道:“我虽不精于兵事,也能看出,到目前为止,大明对建奴的局势还非常好,四面围困,如果一旦遇大败,让建奴占据了要地,在辽东广阔之地流窜开来,以现在朝廷的能力,要想灭火谈何容易?不知朝中谁有大才能凭借当下的优势歼灭建奴……我觉得此时让熊廷弼主辽东可能要好一点,看能不能把建奴困死在建州,不得伸展。”
张问说完又沉吟道:“我是不是该上书皇上,说明这里的情况呢?”
黄仁直听罢立刻劝阻道:“奏折会先经过通政司,现在朝廷里东林极多,很容易就能让大臣知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和东林交往,如果大人弹劾东林推荐的人,恐怕会激起众怒。况且战场瞬息万变,就算能让熊廷弼主辽东,也不能保证完全成功,万一事有不济,大人将受到东林的奋力攻讦,那时谁也保不了大人了。”
黄仁直只盘算着张问的乌纱帽,对辽东大局只字不提,张问在心里觉得他有些狭隘,但是往细一想,黄仁直说的确有道理。到时候事没办成,反把自己赔进去,有什么用呢?
张问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结果来,只得说道:“我看还是等等再说,现在就跑了,总觉得不是滋味……我们应该明白,咱们的荣华富贵,是和大明朝的兴亡紧密相关的。”
张问觉得自己没有兵事妙算之才,于是想不到事情会怎么发展,更无法想出有用的办法解决,心里干着急,十分郁闷。他更加努力地到四处考察,学习军事知识。凭借着御史的身份,张问不断找老将老兵说话了解信息,事无巨细,无论是老兵们讲的往事,还是老将们说的经验,张问都细细记录思量。
太醒目的存在。只见他长得剑眉星目,身姿清隽潇洒,个头虽长得不矮,身板却比一旁的将士们足足小了一倍,且别的将士都穿着戎装,唯独他穿着长袍,更是被衬得顿时“文弱”起来。
这地方怎么会来这样的官,竟还坐在最前侧……
张问只在刚才看了秦千总一眼,这会却没注意她了,也没在意她的目光。他对建奴的战斗力、作战方式等不了解,对东面的地形也不了解,在兵事上也没什么经验,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一句话不说,并不干涉军务。张问只能看人,总觉得这袁应泰不是很有魄力。
袁应泰继续说道:“既然建奴主动靠近,我沈阳正有大军,可以布置一次歼敌战……城中多有蒙古牧民,可招为前锋,我大明主力尾随其后,与建奴对敌,减少伤亡。”
说完,袁应泰差遣了一个将领去挑选蒙古人,然后再部署计划。众将告辞,张问也告辞出门,刚走出辕门,突然背上一阵大力掀来,张问一不留神,摔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
张问顿时心下大怒,急忙从地上爬起来,转身看是哪个王八蛋掀他。这时就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道:“哎哟,告歉告歉,末将不是故意的……”
害张问摔倒的人正是秦玉莲。秦玉莲自个儿也是被吓了一跳,她今日不知怎么一门心思观察着张问,不知不觉就紧跟着他走了出来,没想到这位大人还真的是挺文弱的,竟禁不起她一碰。不过军中这种磕磕碰碰的事多了去了,将士们自小练武,下手都是没轻重的人,遇到这种事大多都是笑笑便就过去了。
张问一看,是刚才进大堂禀报军情那女将,听她嘴里说着告歉,脸上却一点歉意都没有,心里有些恼怒。但想着这将领是个女的,又姓秦,极可能是秦良玉的人,张问也不愿意得罪大将,这才忍下一口杀气。
以秦玉莲的性子自然看不出张问在强忍着怒气,还带着笑意道:“末将秦玉莲,刚才真的对不起哈,末将也没想到大人长得人高马大勒,却一碰就倒喏……”
秦玉莲的川话让张问又想起了秦良玉也是四川过来的,看来这秦玉莲的确与秦良玉有些关系,顿时他的杀机全无。
秦玉莲却不知,刚刚自己是从鬼门关走了一个来回。
张问呸呸直吐口中的泥沙,他如果给秦玉莲安个殴打上官的罪名,就可以要了她的命。不过这时张问想着她可能是秦良玉的人,又想着这姑娘本无恶意,才收住了杀心,只冷冷说道:“一个带兵的人,要谨慎处事,才能活得长,你好自为之。”说罢抬腿便走。
秦玉莲在后面嘀咕道:“说话跟个老头子似的。”
张问没有理她,叫人把自己带到住处,那是一个三进的庭院,他的侍卫玄衣卫平时住在二院,而黄仁直和沈敬两个男的住在前院。张问一回去,就问黄仁直和沈敬何在,侍卫将他带到一间屋子门口,敲了敲房门说道:“黄先生,大人来了。”
黄仁直打开房门,张问顿时闻到一股酒气,走进门时,只见那沈敬正坐在床边上喝酒,已是醉醺醺的了。两人见了张问,都站起来执礼,沈敬不好意思地笑道:“这辽东的天气,不喝点酒还真扛不住……坐,大人这边来坐。”
沈敬又给张问拿了一个碗,倒上酒,张问仰头灌了下去,然后说道:“建奴在抚顺和三岔儿堡,他们是想打沈阳的注意?”
沈敬哦了一声,抿了一口酒低头沉思。而黄仁直没有说话,半眯着眼睛在那里摸胡须玩。
“现在建奴四面环敌,建州又有饥荒,不寻机突破封锁情况不甚乐观,他们肯定是想攻取更多的地盘,得到更多的补给。”沈敬说道,“现在沈阳集结有重兵十余万,对建奴威胁最大,恐怕他们是想吃掉沈阳的兵马,让整个辽东的棋活起来。”
张问道:“我在朝中听说建奴只有兵马三四万,我大明光是沈阳一地周围就有十余万,真的打不过建奴?前天沈先生也看到了,杜松部阵法有序,并非一攻就破的军队,建奴想用什么法子吃掉十几万大军?”
沈敬道:“沈阳装备最精锐的军队,就是杜松的六万人,其他各路兵马,分散在周边各堡防御……如果有大将从中协调,又有开原铁岭的马林部威胁建奴右翼,大明尚有绝对优势,但是我进城的时候,发现城中汉蒙杂居,顿觉这袁应泰不堪大用……”
张问点点头道:“我进巡抚驻地的时候,他们也在说那个问题,杜松反对接济蒙古人,但是袁应泰不同意,正忙着招募蒙古游民做前锋。”
两人说罢对视无语,这时黄仁直摸着胡须道:“老夫倒有一策,大人既然没有兵权,在这里也于事无补,不如借口巡视各地,到宽缅去,让刘铤率军趁机袭扰建奴后翼,有功无过。”
张问叹了一气,说道:“我虽不精于兵事,也能看出,到目前为止,大明对建奴的局势还非常好,四面围困,如果一旦遇大败,让建奴占据了要地,在辽东广阔之地流窜开来,以现在朝廷的能力,要想灭火谈何容易?不知朝中谁有大才能凭借当下的优势歼灭建奴……我觉得此时让熊廷弼主辽东可能要好一点,看能不能把建奴困死在建州,不得伸展。”
张问说完又沉吟道:“我是不是该上书皇上,说明这里的情况呢?”
黄仁直听罢立刻劝阻道:“奏折会先经过通政司,现在朝廷里东林极多,很容易就能让大臣知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和东林交往,如果大人弹劾东林推荐的人,恐怕会激起众怒。况且战场瞬息万变,就算能让熊廷弼主辽东,也不能保证完全成功,万一事有不济,大人将受到东林的奋力攻讦,那时谁也保不了大人了。”
黄仁直只盘算着张问的乌纱帽,对辽东大局只字不提,张问在心里觉得他有些狭隘,但是往细一想,黄仁直说的确有道理。到时候事没办成,反把自己赔进去,有什么用呢?
张问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结果来,只得说道:“我看还是等等再说,现在就跑了,总觉得不是滋味……我们应该明白,咱们的荣华富贵,是和大明朝的兴亡紧密相关的。”
张问觉得自己没有兵事妙算之才,于是想不到事情会怎么发展,更无法想出有用的办法解决,心里干着急,十分郁闷。他更加努力地到四处考察,学习军事知识。凭借着御史的身份,张问不断找老将老兵说话了解信息,事无巨细,无论是老兵们讲的往事,还是老将们说的经验,张问都细细记录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