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人间最无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开山纳新,风舞雩当派使团前来,顺便送几个皇室弟子入书院才对。
郭暗回道:“南楚皇朝确实未有使团抵达,据书院派往南境的几位风闻使者传回的密信看,南楚皇朝局势诡谲叵测,迄今还没有定下新皇来。”
李往矣更加意外:“南楚新皇还没有出来?风舞雩不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么,这是上代楚皇几年前就立下的,怎么生出波折来?”
上代楚皇,也就是风舞雩的父亲,也飞升上天了,如寒山书院一般,需要另立新主。
风舞雩不仅深受上代楚皇的宠爱,而且在十八岁那年击败了一众皇叔与皇兄、皇帝,赢得了南楚太庙的认可。
此外,她还是北洲神主云暮色的记名弟子。
有南楚太庙和北洲神主加持,谁能挑战她的地位,竞争这南楚新皇?
郭暗闻言摇头道:“本来南楚朝廷上下,也拥戴了舞雩太子为新皇的,但是不知道为何南楚太庙,却迟迟没有送出登基诏书,所以此事也就一直耽搁着。”
李往矣不解:“国不可一日无君,此等国之大事岂能耽搁?再说了,南楚太庙里供奉的历代帝皇,不是早就认可了风舞雩的储君之位吗?在九洲动荡的今日,怎么会出现这种延宕之事?”
郭暗回道:“此事的确蹊跷,而且就在昨夜,南楚京城突然闭城了,护国大阵落下,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书院待在附近大城的风闻使者第一时间赶过去,被挡在了外面,用尽各种秘术也进不去,只能通过天机罗盘,观察到城中可能出现了圣境大战。”
“这个消息,是刚刚传回来的。”
郭暗又从牛皮袋里,拿出了一封密信,递了过来。
李往矣打开之后,发现南楚皇朝的情况,果然如郭暗所说,事发突然,局势叵测,外人谁也不知道城中发生了什么。
“看来南楚京城是真的出现了变故,南楚皇朝关系着整个南境的稳定,舞雩太子又是谢山长的心上人,未来的山长夫人,咱们不能坐视不管,说不得我得再走一趟南境。”李往矣思忖着说道,很是担心南楚皇朝的局势。
郭暗道:“刚刚收到密信的时候,钟夫子和韩副山长讨论过了,他们觉得舞雩太子应该能平定这次风波。”
“毕竟不管从哪里看,南楚的天命,都在舞雩太子身上。”
“就算南楚太庙因某些原因,重做了选择,有东华山当靠山,舞雩太子应该也不会输。”
神主娘娘虽然去往了天外,可东华山还在,东华山神殿还在,仍是北止戈洲最不可小觑的无上势力之一。
钟老磬、韩励等人,不相信风舞雩的潜在对手,真能赢得了她。
李往矣颔首道:“话是这么说,不过此间之事还是不可大意,让官老夫子多派几位风闻使者到南楚国去,务必要随时掌握南楚朝廷的动向。”
“如果舞雩太子有向书院求援的意向,必须第一时间回禀书院,不可延误1
郭暗点头:“我会告知官老夫子的。”
书院散在北洲的风闻使者,归《北洲百家纪事》管,《北洲》主笔官树春老夫子,是第一经手人。
郭暗与余渡白负责的《天下逸闻》,负责其他八大洲的情报、消息。
此事议罢,李往矣换了个话题:“子明兄,伱还有其他事么?”
郭暗马上将腋下的牛皮纸袋整个递过去,道:“这是最新一期《天下逸闻》的稿子,按照规定请您过目一下。”
李往矣接过牛皮纸袋,将里面的稿子都拿出来扫了一遍。
这期邸报,除了继续发布黑天圣殿的罪证,号召各大圣地、仙宗、王朝共讨之外,还有两则重要内容。
一是向全天下通告寒山书院正式开山纳新之事,离的远的生员,包括其他大洲的有意入寒山书院的优秀学子,不用担心已经错过时日,只要在端午节之前赶到,都可以通过补录,进入书院。
二是邀请各大洲饱学之士,共赴寒山,一起研究大魏京师地宫下,超级裹尸布铭刻的那段岁月中,那位十三境大修士,留下的那一行血书。
此外还有三十六座镇天碑,留下那些碧落天文字。
李往矣觉得,它们或许都与未来的灭世浩劫有关,需要集天下百家博学宗师之力,共同将其释读出来。
“稿子都没问题,拿去付梓刊发吧。”
“如此,那我便没事了。”
郭暗收起稿纸,准备离去,忽然他又停下,看向书桌上的那些书稿。
“山长,你要在《寒山论道》上,刊登这【变之新道】吗?”
虽然以前有过不愉快,郭暗与李往矣之间,却算得上是君子之交,对事不对人,自从知道李往矣悟出新道,邀请书院众夫子、讲席、优秀生员共同探讨后,郭暗也加入了进来,参加过几次深夜论道会。
李往矣点点头:“不错,不仅仅是《寒山论道》,我准备在《北洲百家纪事》和《天下逸闻》,也都开一个小版块,一起宣扬。”
“这事我准备在下次夫子议事会上提交讨论,你是什么意见?”
郭暗道:“我支持,毕竟这个【变之新道】,乃是一推陈出新之大道学问,不能局限为寒山一家之学说,应该推向整个北洲,然后是整个天下。”
“若是发展下去,或许能让整个人间天地为之一新。”
“不过,我有个建议。”
李往矣扬手:“子明请说。”
郭暗道:“山长这【变之新道】,与山长所治之《易经》关系紧密,甚至可以直接说是脱胎于易学,为了更好地宣扬,让其他人更好地接纳,不如更名为【变易之道】。”
“易者,亦有变之义也。”
“而《易经》为天下万经之首,有它为新道托举,能减少许多非议,尤其是对于我儒门内部的一些老夫子来说,一门横空出世的新道,与一门出自《易经》,来自儒门自家的新学,态度显然会有所不同。”
所有参加过【变之大道】探讨会的人,都知道这门新道放大来看,其实与儒家宗旨相悖。
而当今人间九洲,最强大的力量便是儒门。
如何处理与儒门的关系,或者说如何让尚且幼小,需待成长的新道,尽量避免过早与儒门冲突,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大事。
郭暗这个提议,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不过李往矣并没有马上应允,而是道:“且让我再斟酌一下。”
(本章完)
开山纳新,风舞雩当派使团前来,顺便送几个皇室弟子入书院才对。
郭暗回道:“南楚皇朝确实未有使团抵达,据书院派往南境的几位风闻使者传回的密信看,南楚皇朝局势诡谲叵测,迄今还没有定下新皇来。”
李往矣更加意外:“南楚新皇还没有出来?风舞雩不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么,这是上代楚皇几年前就立下的,怎么生出波折来?”
上代楚皇,也就是风舞雩的父亲,也飞升上天了,如寒山书院一般,需要另立新主。
风舞雩不仅深受上代楚皇的宠爱,而且在十八岁那年击败了一众皇叔与皇兄、皇帝,赢得了南楚太庙的认可。
此外,她还是北洲神主云暮色的记名弟子。
有南楚太庙和北洲神主加持,谁能挑战她的地位,竞争这南楚新皇?
郭暗闻言摇头道:“本来南楚朝廷上下,也拥戴了舞雩太子为新皇的,但是不知道为何南楚太庙,却迟迟没有送出登基诏书,所以此事也就一直耽搁着。”
李往矣不解:“国不可一日无君,此等国之大事岂能耽搁?再说了,南楚太庙里供奉的历代帝皇,不是早就认可了风舞雩的储君之位吗?在九洲动荡的今日,怎么会出现这种延宕之事?”
郭暗回道:“此事的确蹊跷,而且就在昨夜,南楚京城突然闭城了,护国大阵落下,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书院待在附近大城的风闻使者第一时间赶过去,被挡在了外面,用尽各种秘术也进不去,只能通过天机罗盘,观察到城中可能出现了圣境大战。”
“这个消息,是刚刚传回来的。”
郭暗又从牛皮袋里,拿出了一封密信,递了过来。
李往矣打开之后,发现南楚皇朝的情况,果然如郭暗所说,事发突然,局势叵测,外人谁也不知道城中发生了什么。
“看来南楚京城是真的出现了变故,南楚皇朝关系着整个南境的稳定,舞雩太子又是谢山长的心上人,未来的山长夫人,咱们不能坐视不管,说不得我得再走一趟南境。”李往矣思忖着说道,很是担心南楚皇朝的局势。
郭暗道:“刚刚收到密信的时候,钟夫子和韩副山长讨论过了,他们觉得舞雩太子应该能平定这次风波。”
“毕竟不管从哪里看,南楚的天命,都在舞雩太子身上。”
“就算南楚太庙因某些原因,重做了选择,有东华山当靠山,舞雩太子应该也不会输。”
神主娘娘虽然去往了天外,可东华山还在,东华山神殿还在,仍是北止戈洲最不可小觑的无上势力之一。
钟老磬、韩励等人,不相信风舞雩的潜在对手,真能赢得了她。
李往矣颔首道:“话是这么说,不过此间之事还是不可大意,让官老夫子多派几位风闻使者到南楚国去,务必要随时掌握南楚朝廷的动向。”
“如果舞雩太子有向书院求援的意向,必须第一时间回禀书院,不可延误1
郭暗点头:“我会告知官老夫子的。”
书院散在北洲的风闻使者,归《北洲百家纪事》管,《北洲》主笔官树春老夫子,是第一经手人。
郭暗与余渡白负责的《天下逸闻》,负责其他八大洲的情报、消息。
此事议罢,李往矣换了个话题:“子明兄,伱还有其他事么?”
郭暗马上将腋下的牛皮纸袋整个递过去,道:“这是最新一期《天下逸闻》的稿子,按照规定请您过目一下。”
李往矣接过牛皮纸袋,将里面的稿子都拿出来扫了一遍。
这期邸报,除了继续发布黑天圣殿的罪证,号召各大圣地、仙宗、王朝共讨之外,还有两则重要内容。
一是向全天下通告寒山书院正式开山纳新之事,离的远的生员,包括其他大洲的有意入寒山书院的优秀学子,不用担心已经错过时日,只要在端午节之前赶到,都可以通过补录,进入书院。
二是邀请各大洲饱学之士,共赴寒山,一起研究大魏京师地宫下,超级裹尸布铭刻的那段岁月中,那位十三境大修士,留下的那一行血书。
此外还有三十六座镇天碑,留下那些碧落天文字。
李往矣觉得,它们或许都与未来的灭世浩劫有关,需要集天下百家博学宗师之力,共同将其释读出来。
“稿子都没问题,拿去付梓刊发吧。”
“如此,那我便没事了。”
郭暗收起稿纸,准备离去,忽然他又停下,看向书桌上的那些书稿。
“山长,你要在《寒山论道》上,刊登这【变之新道】吗?”
虽然以前有过不愉快,郭暗与李往矣之间,却算得上是君子之交,对事不对人,自从知道李往矣悟出新道,邀请书院众夫子、讲席、优秀生员共同探讨后,郭暗也加入了进来,参加过几次深夜论道会。
李往矣点点头:“不错,不仅仅是《寒山论道》,我准备在《北洲百家纪事》和《天下逸闻》,也都开一个小版块,一起宣扬。”
“这事我准备在下次夫子议事会上提交讨论,你是什么意见?”
郭暗道:“我支持,毕竟这个【变之新道】,乃是一推陈出新之大道学问,不能局限为寒山一家之学说,应该推向整个北洲,然后是整个天下。”
“若是发展下去,或许能让整个人间天地为之一新。”
“不过,我有个建议。”
李往矣扬手:“子明请说。”
郭暗道:“山长这【变之新道】,与山长所治之《易经》关系紧密,甚至可以直接说是脱胎于易学,为了更好地宣扬,让其他人更好地接纳,不如更名为【变易之道】。”
“易者,亦有变之义也。”
“而《易经》为天下万经之首,有它为新道托举,能减少许多非议,尤其是对于我儒门内部的一些老夫子来说,一门横空出世的新道,与一门出自《易经》,来自儒门自家的新学,态度显然会有所不同。”
所有参加过【变之大道】探讨会的人,都知道这门新道放大来看,其实与儒家宗旨相悖。
而当今人间九洲,最强大的力量便是儒门。
如何处理与儒门的关系,或者说如何让尚且幼小,需待成长的新道,尽量避免过早与儒门冲突,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大事。
郭暗这个提议,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不过李往矣并没有马上应允,而是道:“且让我再斟酌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