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而已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足以平平正人君子之流的心了。但还要声明一句,这是一部分的人们对我的情形。此外,肯忘掉我,或者至今还和我来往,或要我写字或讲演的人,偶然也仍旧有的。
语丝我仍旧爱看,还是他能够破破我的岑寂。但据我看来,其中有些关于南边的议论,未免有一点隔膜。譬如,有一回,似乎颇以“正人君子”之南下为奇,殊不知现代在这里,一向是销行很广的。相距太远,也难怪。我在厦门,还只知道一个共产党的总名,到此以后,才知道其中有cp和cy(12)之分。一直到近来,才知道非共产党而称为什么y什么y(13)的,还不止一种。我又仿佛感到有一个团体,是自以为正统,而喜欢监督思想的。(14)我似乎也就在被监督之列,有时遇见盘问式的访问者,我往往疑心就是他们。但是否的确如此,也到底摸不清,即使真的,我也说不出名目,因为那些名目,多是我所没有听到过的。
以上算是牢骚。但我觉得正人君子这回是可以审问我了:
“你知道苦了罢?你改悔不改悔?”大约也不但正人君子,凡对我有些好意的人,也要问的。我的仁兄,你也许即是其一。
我可以即刻答复:“一点不苦,一点不悔。而且倒很有趣的。”
土耳其鸡(15)的鸡冠似的彩色的变换,在“以俟开审”之暇,随便看看,实在是有趣的。你知道没有?一群正人君子,连拜服“孤桐先生”的陈源教授即西滢,都舍弃了公理正义的栈房的东吉祥胡同,到青天白日旗下来“服务”了。民报的广告在我的名字上用了“权威”两个字,当时陈源教授多么挖苦呀(16)。这回我看见闲话(17)出版的广告,道:
“想认识这位文艺批评界的权威的,——尤其不可不读闲话!”这真使我觉得飘飘然,原来你不必“请君入瓮”自己也会爬进来!
但那广告上又举出一个曾经被称为“学棍”的鲁迅来,而这回偏尊之曰“先生”居然和这“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并列,却确乎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立刻自觉:阿呀,痛哉,又被钉在木板上替“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做广告了。两个“权威”一个假的和一个真的,一个被“权威”挖苦的“权威”和一个挖苦“权威”的“权威”呵呵!
祝你安好。我是好的。
鲁迅。九,三——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一五一期。
(2)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辑,内收鲁迅到广州后别人所作关于鲁迅的文字十二篇和鲁迅的讲演记录稿三篇、杂文一篇。一九二七年七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3)“革命后方”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自广东出师北伐,因而当时广东有“革命后方”之称。
(4)指国民党政客朱家骅,他当时任中山大学委员会委员(实际主持校务)。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在中大学生欢迎鲁迅的大会上,他也借机发表演说。
(5)秋瑾(1879?—1907)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一九四年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一九六年春回国。一九七年在绍兴主持大通师范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与徐锡麟在浙、皖同时起义。徐锡麟起事失败后,她于七月十三日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遇害。
(6)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橄榄是他的小说散文集,一九二六年九月创造社出版。
(7)“纸糊的假冠”这是高长虹嘲骂作者的话。
(8)指香港循环日报。引文见一九二七年六月十日、十一日该报副刊循环世界所载徐丹甫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一文。
(9)学灯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一九一八年二月四日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停刊。时事新报当时是研究系的报纸。
(10)指顾颉刚。一九二七年七月,顾颉刚从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看到作者致孙伏园信,其中有“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的顾颉刚”等语,他即致函作者,说“诚恐此中是非,非笔墨口舌所可明了,拟于九月中旬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并要作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参看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1)“缧绁之忧”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孔丘弟子。缧絏,亦作缧绁,古时系罪人的黑色绳索。
(12)cp英文communistparty的缩写,即共产党;cy,英文communistyouth的缩写,即共产主义青年团。
(13)指国民党御用的反动青年组织。如l.y.,即所谓“左派青年团”;t.y.,即“三民主义同志社”
(14)指所谓“士的派”(又称“树的党”),国民党右派“孙文主义学会”所操纵的广州学生界的一个反动团体。按“士的”是英语stick(手杖、棍子)的音译。
(15)土耳其鸡即吐绶鸡,俗称火鸡。头部有红色肉冠,喉下垂红色肉瓣;公鸡常扩翼展尾如扇状,同时肉冠及肉瓣便由红色变为蓝白色。
(16)民报一九二五年七月创刊于北京,不久即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关于民报的广告。陈西滢于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挖苦作者说:“不是有一次一个报馆访员称我们为‘文士’吗?鲁迅先生为了那名字几乎笑掉了牙。可是后来某报天天鼓吹他是‘思想界的权威者’,他倒又不笑了。”
(17)闲话陈西滢发表在现代评论“闲话”专栏文章的结集,名为西滢闲话,一九二八年三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足以平平正人君子之流的心了。但还要声明一句,这是一部分的人们对我的情形。此外,肯忘掉我,或者至今还和我来往,或要我写字或讲演的人,偶然也仍旧有的。
语丝我仍旧爱看,还是他能够破破我的岑寂。但据我看来,其中有些关于南边的议论,未免有一点隔膜。譬如,有一回,似乎颇以“正人君子”之南下为奇,殊不知现代在这里,一向是销行很广的。相距太远,也难怪。我在厦门,还只知道一个共产党的总名,到此以后,才知道其中有cp和cy(12)之分。一直到近来,才知道非共产党而称为什么y什么y(13)的,还不止一种。我又仿佛感到有一个团体,是自以为正统,而喜欢监督思想的。(14)我似乎也就在被监督之列,有时遇见盘问式的访问者,我往往疑心就是他们。但是否的确如此,也到底摸不清,即使真的,我也说不出名目,因为那些名目,多是我所没有听到过的。
以上算是牢骚。但我觉得正人君子这回是可以审问我了:
“你知道苦了罢?你改悔不改悔?”大约也不但正人君子,凡对我有些好意的人,也要问的。我的仁兄,你也许即是其一。
我可以即刻答复:“一点不苦,一点不悔。而且倒很有趣的。”
土耳其鸡(15)的鸡冠似的彩色的变换,在“以俟开审”之暇,随便看看,实在是有趣的。你知道没有?一群正人君子,连拜服“孤桐先生”的陈源教授即西滢,都舍弃了公理正义的栈房的东吉祥胡同,到青天白日旗下来“服务”了。民报的广告在我的名字上用了“权威”两个字,当时陈源教授多么挖苦呀(16)。这回我看见闲话(17)出版的广告,道:
“想认识这位文艺批评界的权威的,——尤其不可不读闲话!”这真使我觉得飘飘然,原来你不必“请君入瓮”自己也会爬进来!
但那广告上又举出一个曾经被称为“学棍”的鲁迅来,而这回偏尊之曰“先生”居然和这“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并列,却确乎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立刻自觉:阿呀,痛哉,又被钉在木板上替“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做广告了。两个“权威”一个假的和一个真的,一个被“权威”挖苦的“权威”和一个挖苦“权威”的“权威”呵呵!
祝你安好。我是好的。
鲁迅。九,三——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一五一期。
(2)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辑,内收鲁迅到广州后别人所作关于鲁迅的文字十二篇和鲁迅的讲演记录稿三篇、杂文一篇。一九二七年七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3)“革命后方”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自广东出师北伐,因而当时广东有“革命后方”之称。
(4)指国民党政客朱家骅,他当时任中山大学委员会委员(实际主持校务)。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在中大学生欢迎鲁迅的大会上,他也借机发表演说。
(5)秋瑾(1879?—1907)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一九四年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一九六年春回国。一九七年在绍兴主持大通师范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与徐锡麟在浙、皖同时起义。徐锡麟起事失败后,她于七月十三日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遇害。
(6)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橄榄是他的小说散文集,一九二六年九月创造社出版。
(7)“纸糊的假冠”这是高长虹嘲骂作者的话。
(8)指香港循环日报。引文见一九二七年六月十日、十一日该报副刊循环世界所载徐丹甫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一文。
(9)学灯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一九一八年二月四日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停刊。时事新报当时是研究系的报纸。
(10)指顾颉刚。一九二七年七月,顾颉刚从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看到作者致孙伏园信,其中有“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的顾颉刚”等语,他即致函作者,说“诚恐此中是非,非笔墨口舌所可明了,拟于九月中旬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并要作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参看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1)“缧绁之忧”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孔丘弟子。缧絏,亦作缧绁,古时系罪人的黑色绳索。
(12)cp英文communistparty的缩写,即共产党;cy,英文communistyouth的缩写,即共产主义青年团。
(13)指国民党御用的反动青年组织。如l.y.,即所谓“左派青年团”;t.y.,即“三民主义同志社”
(14)指所谓“士的派”(又称“树的党”),国民党右派“孙文主义学会”所操纵的广州学生界的一个反动团体。按“士的”是英语stick(手杖、棍子)的音译。
(15)土耳其鸡即吐绶鸡,俗称火鸡。头部有红色肉冠,喉下垂红色肉瓣;公鸡常扩翼展尾如扇状,同时肉冠及肉瓣便由红色变为蓝白色。
(16)民报一九二五年七月创刊于北京,不久即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关于民报的广告。陈西滢于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挖苦作者说:“不是有一次一个报馆访员称我们为‘文士’吗?鲁迅先生为了那名字几乎笑掉了牙。可是后来某报天天鼓吹他是‘思想界的权威者’,他倒又不笑了。”
(17)闲话陈西滢发表在现代评论“闲话”专栏文章的结集,名为西滢闲话,一九二八年三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