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东晋大土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二下车之后,便不着痕迹地将王镇恶打量了一番,与之行了一个平头礼后便单刀直入地问道,“不知阁下有何所长,籍贯何方?”
面对来应聘的人,询问特长爱好以及家庭地址什么的,这也是必须的。
只是范二觉得对方穿得极为朴素,大概出身不会太好,才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问“郡望何处”的。
哪想到王镇恶却毫不在意,只是淡然道,“也没什么所长的,只是喜欢摆弄排兵布阵的游戏。淮南之战后,在下跟随叔父离开长安,最终流落至此;在下的祖父,是秦国王丞相。”
王丞相?
王猛?
非要细数历史上的王丞相,范二大概可以列出王导、王猛、王安石这三个名字来。
重生在这个时代之后,如雷贯耳的王丞相理所当然就是王导了,因为他开创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以说,他为琅琊王氏以及其他门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要是放到历史长河中,王导这个名字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王猛呢?
如果有人要给古代的政治家做一个排行,“王猛”这个名字一定是不可忽视的,他至少可以排进前十名!
或许还能进前五!
在政治家排行榜中,有人曾将王猛的名字列在王安石和诸葛亮之前,在他之上的只有管仲和商鞅。
王猛,字景略,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
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他出生时,后赵已席卷中原,与东晋夹淮水对峙。
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住下。
在兵荒马乱中,王猛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慢慢地,他长成为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
他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打交道,因而经常遭到那些浅薄浮华子弟的白眼和耻笑。
王猛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隐居于华阴。
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北伐关中,屡败前秦军,直逼长安,驻军灞上。
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去见桓温,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
桓温用兵一向谨慎,多野战,很少攻城,此时的关中局势有利于东晋,但就整个战局来说,形势却极不乐观。
桓温此次北伐另有目的,他刚刚参掉北伐无功的殷浩执掌东晋的大权,北伐是为了向东晋朝廷展示他的武功,目的已经达到,便没有必要冒风险呆在关中。
王猛一句话点中他的心事,桓温默然无语,只是喃喃说了句,“江左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桓温南归时,赐王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他一起南下,被他拒绝了。
王猛婉拒桓温,是因为他看到东晋高门当权,连桓温这样的英雄人物掌权尚难,以他一介布衣根本无从参政;而跟着他篡晋,却又难洗污名。
王猛回到华山,他的老师也反对他南下,所以他继续隐居读书。
桓温退走的第二年,前秦苻健去世,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为儿戏,昏暴胜过石虎。后赵的覆辙就在眼前,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苻健之侄苻坚更是忧心如焚,后来决计除掉苻生。
当苻坚向吕婆楼问计时,后者推荐了王猛,两人见面便如知交,谈及兴废大事时又句句投机;他觉得这就像当年刘备遇到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
王猛此时已用不着观望,他早就放弃了东晋,所以和苻坚的一席谈话之后,顿时就领悟到了苻坚的宏图大略,毫不犹豫地投身苻坚廷下。
苻坚与王猛无论在治国方略,还是性格上都大相径庭;苻坚有着过人的气度,属于浪漫主义理想派;王猛谨重严毅,是属于现实派的。
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千古知遇的榜样,除去两人的性格魅力外,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身上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们能够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
王猛与诸葛亮不同,他比苻坚保守,但比诸葛亮更加激进。
>
范二下车之后,便不着痕迹地将王镇恶打量了一番,与之行了一个平头礼后便单刀直入地问道,“不知阁下有何所长,籍贯何方?”
面对来应聘的人,询问特长爱好以及家庭地址什么的,这也是必须的。
只是范二觉得对方穿得极为朴素,大概出身不会太好,才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问“郡望何处”的。
哪想到王镇恶却毫不在意,只是淡然道,“也没什么所长的,只是喜欢摆弄排兵布阵的游戏。淮南之战后,在下跟随叔父离开长安,最终流落至此;在下的祖父,是秦国王丞相。”
王丞相?
王猛?
非要细数历史上的王丞相,范二大概可以列出王导、王猛、王安石这三个名字来。
重生在这个时代之后,如雷贯耳的王丞相理所当然就是王导了,因为他开创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以说,他为琅琊王氏以及其他门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要是放到历史长河中,王导这个名字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王猛呢?
如果有人要给古代的政治家做一个排行,“王猛”这个名字一定是不可忽视的,他至少可以排进前十名!
或许还能进前五!
在政治家排行榜中,有人曾将王猛的名字列在王安石和诸葛亮之前,在他之上的只有管仲和商鞅。
王猛,字景略,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
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他出生时,后赵已席卷中原,与东晋夹淮水对峙。
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住下。
在兵荒马乱中,王猛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慢慢地,他长成为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
他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打交道,因而经常遭到那些浅薄浮华子弟的白眼和耻笑。
王猛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隐居于华阴。
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北伐关中,屡败前秦军,直逼长安,驻军灞上。
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去见桓温,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
桓温用兵一向谨慎,多野战,很少攻城,此时的关中局势有利于东晋,但就整个战局来说,形势却极不乐观。
桓温此次北伐另有目的,他刚刚参掉北伐无功的殷浩执掌东晋的大权,北伐是为了向东晋朝廷展示他的武功,目的已经达到,便没有必要冒风险呆在关中。
王猛一句话点中他的心事,桓温默然无语,只是喃喃说了句,“江左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桓温南归时,赐王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他一起南下,被他拒绝了。
王猛婉拒桓温,是因为他看到东晋高门当权,连桓温这样的英雄人物掌权尚难,以他一介布衣根本无从参政;而跟着他篡晋,却又难洗污名。
王猛回到华山,他的老师也反对他南下,所以他继续隐居读书。
桓温退走的第二年,前秦苻健去世,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为儿戏,昏暴胜过石虎。后赵的覆辙就在眼前,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苻健之侄苻坚更是忧心如焚,后来决计除掉苻生。
当苻坚向吕婆楼问计时,后者推荐了王猛,两人见面便如知交,谈及兴废大事时又句句投机;他觉得这就像当年刘备遇到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
王猛此时已用不着观望,他早就放弃了东晋,所以和苻坚的一席谈话之后,顿时就领悟到了苻坚的宏图大略,毫不犹豫地投身苻坚廷下。
苻坚与王猛无论在治国方略,还是性格上都大相径庭;苻坚有着过人的气度,属于浪漫主义理想派;王猛谨重严毅,是属于现实派的。
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千古知遇的榜样,除去两人的性格魅力外,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身上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们能够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
王猛与诸葛亮不同,他比苻坚保守,但比诸葛亮更加激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