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凤的脸最是苦,因为汪太后对财政问题很不满意,相当不满意,总是寅吃卯粮,不是办法。
他不知道,汪舜华其实已经极力克制了,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说出来容易,解决太难,不能打草惊蛇;宝钞的问题,她打算拿来做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只是说现在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开始就有大臣陆续束紧了腰带——当时的腰带都是虚束的,汪舜华曾经很不适应,不能显腰还是小事,只是那衣服宽袍大袖的,下面看不清楚,就怕一脚踩到衣服上或者踩空,那才叫悲催。
但是天地良心,她真的只是引用领袖的话,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头天还只是一两个人束了腰带,后面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就全束紧了,不到半个月,满朝都勒紧了。
汪舜华有点哭笑不得,马上想到一个成语“郢书燕说”,又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阅读理解,这一想,挺好,也就没说什么了。
兵部此前汪舜华单独和于谦沟通过,这回是命所有在京的勋贵、五军都督府、京营指挥使一起入见:“土木之变,丧师辱国,深可痛恨,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深刻汲取土木教训,发扬北京保卫战的成功经验。”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军士加强操练,二是加大将领选拔培养力度,三是加强装备研发配备。
刑部这条线也好不到哪儿去,刑部和督察院、大理寺、六科、通政使司还有锦衣卫一起进来,汪太后主要说了四个意思:一是要提高办案能力,严禁刑讯逼供,更加注重证据,尤其是牵扯到宗室和官员,要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二是要注重资料整理。以后提拔官员,会听取吏部提名,同时征求督察院、六科和锦衣卫的意见,主要是看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作风问题,如果六科有不良反应,会责成锦衣卫和东厂侦办;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主要是针对言官风闻议事,不能造谣生事,让朝廷内耗;四是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以前就有,现在强调要把披红的办理情况作为部门和管理考核的依据。
汪舜华转头吩咐朱骥,对锦衣卫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格的进行裁汰;与此同时,国内的情报侦探可以更多交给东厂,锦衣卫要尝试发展国防情报业务,派人前往北方、南洋打听情报。
太平盛世,官场的一大弊病就是冗员,这在锦衣卫体现的尤为明显。景帝为了收服人心,确实存在滥封滥赏的问题。
要澄清吏治,必须要革除这个弊病。
文官的清理已经交给了吏部。职数配置超编之类的不算大问题,毕竟只要有才学、有本事,就可以调用;要清理的一是年老的,三品以下七十岁以上一律致仕还乡;二是干得不好的,督察院那里有考核,到时候不合格的罢免;来路不明的,举人入仕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好歹一步步熬过来的;还有就是传奉官,这是成化朝的一大弊政,但在此前也不是没有,尤其前几年为了给嫡子造势,封了不少进献祥瑞的官员;此外还有纳粟捐官的,一律革除。
武职方面除了偏远宗室,就是锦衣卫。而且这个单位很特别,因为其他部门都有额定人员,只有锦衣卫没有,所以导致恩荫寄禄人员不断增加。不管勋贵还是文臣,或是外戚,还有宦官,都拼命把自家孩子往锦衣卫里头塞。这种情况必须杜绝!
此前景帝有顾虑,汪舜华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父亲可以封爵,皇后、太子妃的父亲分别授一、三品散官,贵妃的父亲授正五品散官,其他的宫妃、王妃、驸马的家属就不再进行封赐。反正攀上了皇亲,不管是媳妇,还是女婿,都不会亏待你;当然如果他不顾念你,皇帝更没有道义支援你了。当然已经拿到封赏的就算了,只是世袭的资格没有了;以前的朝天女户家属朝廷是要养他们的子子孙孙的,现在殉葬废除了,这条也就废了——也不要再问朝廷要恩典,之前殉葬的时候就赏赐过了。各王府的朝天女户也一样,以前还可以给点钱私了,以后逼死了人,看他们还给你遮掩!
外戚都不能例外,其他的勋贵大臣宦官自然也要照例执行。当然勋贵大臣先放在一边,毕竟还要依靠他们,先把中官子弟清理一下。当然还是要强调,以后恩荫锦衣卫,也必须通过考试才行。
另外,一些特殊人才被授锦衣卫官职的,比如宫廷画家。宣宗以恢复两宋画院盛况为目标,除永乐时入的供奉的画家继续留任外,还从江浙一带广泛征召民间高手,一时名家云集。一般都授锦衣卫武官名衔,领薪俸而不司军职,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级别,相当高。现在都要革除,画师们经过考核后,留者授仁智殿待诏,限定人数、俸禄有差,仍由户部支给。
此外,禁军也是要清理的。那些老弱病残、操练不认真、作风不端正的都要清理出去——这个由于谦去办。
工部江渊那里还好,只是说一些没必要的工程主要是庙宇、寺观等就不必建设了;宗室的府邸坟墓以及勋贵重臣的赐葬这些要做,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水利设施上面。
走出便殿,大家都松了口气,觉得外头的天真蓝,甚至连冷风都很可爱了。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汪太后这是要继承丈夫遗志,励精图治啊。
只是,哪那么容易啊!
张凤的脸最是苦,因为汪太后对财政问题很不满意,相当不满意,总是寅吃卯粮,不是办法。
他不知道,汪舜华其实已经极力克制了,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说出来容易,解决太难,不能打草惊蛇;宝钞的问题,她打算拿来做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只是说现在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开始就有大臣陆续束紧了腰带——当时的腰带都是虚束的,汪舜华曾经很不适应,不能显腰还是小事,只是那衣服宽袍大袖的,下面看不清楚,就怕一脚踩到衣服上或者踩空,那才叫悲催。
但是天地良心,她真的只是引用领袖的话,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头天还只是一两个人束了腰带,后面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就全束紧了,不到半个月,满朝都勒紧了。
汪舜华有点哭笑不得,马上想到一个成语“郢书燕说”,又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阅读理解,这一想,挺好,也就没说什么了。
兵部此前汪舜华单独和于谦沟通过,这回是命所有在京的勋贵、五军都督府、京营指挥使一起入见:“土木之变,丧师辱国,深可痛恨,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深刻汲取土木教训,发扬北京保卫战的成功经验。”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军士加强操练,二是加大将领选拔培养力度,三是加强装备研发配备。
刑部这条线也好不到哪儿去,刑部和督察院、大理寺、六科、通政使司还有锦衣卫一起进来,汪太后主要说了四个意思:一是要提高办案能力,严禁刑讯逼供,更加注重证据,尤其是牵扯到宗室和官员,要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二是要注重资料整理。以后提拔官员,会听取吏部提名,同时征求督察院、六科和锦衣卫的意见,主要是看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作风问题,如果六科有不良反应,会责成锦衣卫和东厂侦办;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主要是针对言官风闻议事,不能造谣生事,让朝廷内耗;四是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以前就有,现在强调要把披红的办理情况作为部门和管理考核的依据。
汪舜华转头吩咐朱骥,对锦衣卫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格的进行裁汰;与此同时,国内的情报侦探可以更多交给东厂,锦衣卫要尝试发展国防情报业务,派人前往北方、南洋打听情报。
太平盛世,官场的一大弊病就是冗员,这在锦衣卫体现的尤为明显。景帝为了收服人心,确实存在滥封滥赏的问题。
要澄清吏治,必须要革除这个弊病。
文官的清理已经交给了吏部。职数配置超编之类的不算大问题,毕竟只要有才学、有本事,就可以调用;要清理的一是年老的,三品以下七十岁以上一律致仕还乡;二是干得不好的,督察院那里有考核,到时候不合格的罢免;来路不明的,举人入仕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好歹一步步熬过来的;还有就是传奉官,这是成化朝的一大弊政,但在此前也不是没有,尤其前几年为了给嫡子造势,封了不少进献祥瑞的官员;此外还有纳粟捐官的,一律革除。
武职方面除了偏远宗室,就是锦衣卫。而且这个单位很特别,因为其他部门都有额定人员,只有锦衣卫没有,所以导致恩荫寄禄人员不断增加。不管勋贵还是文臣,或是外戚,还有宦官,都拼命把自家孩子往锦衣卫里头塞。这种情况必须杜绝!
此前景帝有顾虑,汪舜华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父亲可以封爵,皇后、太子妃的父亲分别授一、三品散官,贵妃的父亲授正五品散官,其他的宫妃、王妃、驸马的家属就不再进行封赐。反正攀上了皇亲,不管是媳妇,还是女婿,都不会亏待你;当然如果他不顾念你,皇帝更没有道义支援你了。当然已经拿到封赏的就算了,只是世袭的资格没有了;以前的朝天女户家属朝廷是要养他们的子子孙孙的,现在殉葬废除了,这条也就废了——也不要再问朝廷要恩典,之前殉葬的时候就赏赐过了。各王府的朝天女户也一样,以前还可以给点钱私了,以后逼死了人,看他们还给你遮掩!
外戚都不能例外,其他的勋贵大臣宦官自然也要照例执行。当然勋贵大臣先放在一边,毕竟还要依靠他们,先把中官子弟清理一下。当然还是要强调,以后恩荫锦衣卫,也必须通过考试才行。
另外,一些特殊人才被授锦衣卫官职的,比如宫廷画家。宣宗以恢复两宋画院盛况为目标,除永乐时入的供奉的画家继续留任外,还从江浙一带广泛征召民间高手,一时名家云集。一般都授锦衣卫武官名衔,领薪俸而不司军职,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级别,相当高。现在都要革除,画师们经过考核后,留者授仁智殿待诏,限定人数、俸禄有差,仍由户部支给。
此外,禁军也是要清理的。那些老弱病残、操练不认真、作风不端正的都要清理出去——这个由于谦去办。
工部江渊那里还好,只是说一些没必要的工程主要是庙宇、寺观等就不必建设了;宗室的府邸坟墓以及勋贵重臣的赐葬这些要做,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水利设施上面。
走出便殿,大家都松了口气,觉得外头的天真蓝,甚至连冷风都很可爱了。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汪太后这是要继承丈夫遗志,励精图治啊。
只是,哪那么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