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京城能跑能跳能找事的基本上都走了,甚连翰林院和国子监都空了,连两朝实录都停了;剩下詹事府还有几个留守,每天坚持给皇帝上课。
——因为通政司和六科没人,汪舜华批准从国子监找了三百号太学生去帮忙抄奏疏,回头又从国子监找了百二十号人去翰林院抄圣旨——国子监此前已经被削藩、清丈、查盐连着抽了三次,基本就空了!
翰林院同样只剩小猫两三只,领导只有倪谦留守,其他包括丘浚,都去地方了。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没办法,把刘定之调了回来,帮忙写圣旨。这人虽然脾气臭,但是才学是真的好;那天她和于谦等人商量政务,这边说完,他的圣旨也就拟好了;有的时候甚至一天要写二三十道圣旨,他笔不停书,一挥而就,汪舜华简直要怀疑,这人是不是早有腹稿。
此外,钱溥和刘吉也要回来帮忙,脾气不好没啥,磋磨了一年多,应该收敛了;棉花也没啥,老老实实干活就行。沂王和德王都交给万安,他喜欢画小黄书,拿去教这俩人,汪舜华倒是不反对;其他的事情,下面的人多担待些,甚至派往各地军营的巡按也调回来帮忙。
汪舜华最近很忙,忙得很酸爽:盘算了多年的事情终于顺利推进了,而且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年来她一直拿王莽王安石的例子来警示自己,自己不是位面之子,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贪大求快,否则很容易扯到蛋,虽然她也没有蛋;但是一定要稳,稳中求进,这是总基调。她是朱家的媳妇,是替儿子掌管家业,如果操之过急,宗室们集体发难,甚至地主阶级群起反击,那么她和孩子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她堪称国家的脸面,一旦得罪了既得利益者,也有可能被国家机器碾压过去。
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没有自己独立的阶级支持,就不可能彻底背叛所属的阶层,只是尽可能的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施行对外开放,强国富民而已;至于其他的,那需要一代代的后人努力完成。
过犹不及,这个犹,不是如同,而是不如;这一步顺利走过去,她成了女中尧舜,后人就可以沿着她开辟的道路一步步前进;但跨得太大,势必矫枉过正,连她所有的成果一并抹去,彻底杜绝在这个时代复兴的希望。
汪舜华又拿起笔,开始批阅奏疏。刚刚司礼监搬来了八面大屏风,搬到了文华殿,将内阁学士,六部和各院、司、寺以及各省三司衙门中层以上领导,府县主要负责人并此次出去办差的勋贵和文武官员的名字制成竹牌,挂了上去,十天一换。
不破藩篱,誓不收兵。
现在北京城人很少,事情很多,半点容不得懈怠;朝会已经取消了,反正只剩几张老脸,当然每天在文华殿议事是免不了的。
宗人令石璟前来报告宗室的情况。
蜀王朱椿庶六子永川王悦烯死了,他的独子友埐早就去世,没有儿子,追谥庄简,除国;去年,宁献王朱权庶四子新昌安僖王盘炷去世,无子除国;前年,太谷怀僖王钟鋐去世,无子除国;同一年,周宪王庶八子子垗,还没册封就死了,也是无子除国。
当然,无子除国其实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没有嫡子除国,才真的是让人纠结。
按照新出台的政策,有一大批等着袭爵的亲王郡王无法上位,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周王系。周靖王子垕景泰七年去世,无子,至今未封;他的两个弟弟都是庶出,而且整个周王系,都没有符合要求的,必须除国。
周藩始祖朱橚是太祖嫡五子,太宗皇帝的同母弟弟,有十五个儿子十个女儿。他最初封吴王,后来因为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才改封周王。建文时期肯定受到牵连,被废为庶人;但亲哥即位后马上就恢复了他的王位,考虑到汴梁有河患,准备把他改封到洛阳。周橚言汴堤牢固,不要加重百姓负担,这才打住。后来又推辞所赐在城税课;而且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仁宗继位后,加周王岁禄至二万石,死后追谥定王。
周定王不仅有政治敏感性,而且确实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所以组织编撰过一堆书籍。其中《袖珍方》收录3000多方,编著严谨,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余次;《普济方》是一部巨著,共168卷,保存了大量文献;《救荒本草》不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
朱橚的长子周宪王朱有炖也是人才。他不但继承了老爹的才华,著有杂剧30余种,被视为明一代冠冕;也继承了老爹的情怀,为人仁厚、诚心向善,同情底层百姓。临死之前,上书恳求不要殉葬。虽然因诏书下迟,还是造就了一批殉葬者;但也间接促使殉葬制的废除。
周宪王没有儿子,死后四弟朱有爝袭位,他没有父兄的才华,但处事简明、生活简朴,死后被谥为简王。他有十三个儿子,不过全是庶出。
长子朱子垕景泰六年即位,他爱好文学,嗜酒如命,次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历史上弟弟通许王子埅接位,他是著名的贤王。
但是如今周简王的儿子们没资格,那就只能上推到他的父亲定王那里,可是定王虽然有十五个儿子,却只有长子宪王和次子汝南王有爋是嫡出,但这位汝南王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葩。建文初,诬陷父亲造反,害得父亲丢了爵位,太宗继位后,把他踢到云南大理;他不思悔改,宣德初,又多次诬告兄长宪王造反,甚至联合五弟新安王有熺,假借四弟祥符王有爝私通赵王高煦的书信,系在箭上,丢到彰德城外,宣宗查明真相,又得到有熺掠食生人肝脑等不法罪状,于是这把这两个混账废为庶人,并撤除封国。
老三顺阳王有烜早亡,无子,所以才轮到老四有爝接位。
不仅周王要受到影响,宗室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朱橚庶六子洪武三十五年封永宁王,年岁自然不小,膝下一堆儿子,不过没有嫡出,照他的年纪,估计没有奇迹发生了;他的七弟汝阳王有煽、八弟镇平王有爌、九弟宜阳王有炥,都是同一天册封的,同样没有嫡子;十一弟封丘王有煴、十三弟内乡王有炯小不了几岁,也没有嫡子。此外,周简王还没来得及册封的四个儿子子墟、子圪、子埯、子砖,都只有周王府自己养着了。
原本准备接位的通许王子埅膝下已经有同镳、同鏺等四个儿子,全都是庶出,全省了。
周王系是明朝最能生的一支。整个明朝共实封亲王65位,追封22位,16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不含复封),15位亲王因绝嗣除封,至明亡,共有亲王34位;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最多的就是周府75个,然后益府40,其他20以上的,包括韩府36,代府29,晋府28、沈府28,岷府27,徽府、辽府24,鲁府23,蜀府21,庆府、楚府20。
养不起,真不是一句空话。
同样王位不保的还有楚王。楚王季埱是太祖第六子昭王朱桢的孙子。朱桢出生的时候,平定武昌的捷报送进宫里,太祖大喜,说:“这孩子长大了,就把楚地封给他。”果然七岁的时候就封他做了楚王。
朱桢不仅运气好,才华也不错,曾经和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讨平地方叛乱;最初担任右宗人,后来又进宗正。只是太宗即位后,加强对藩王的防范和控制,朱桢在郁闷中和太宗死在同一年。
朱桢死后,嫡三子庄王孟烷即位,接着传给庶长子宪王季堄,无子;传给次弟康王季埱,到现在十多年,还是没有儿子;而且王妃杨氏早在正统九年刚刚跟着老公升职后就不幸去世,这意味着楚王将不可能再有嫡子。
朱桢有十个儿子,但只有庄王是嫡出,而庄王的四个儿子全是庶出。这也意味着,季埱死后,楚王系就没有符合要求的接班人,必须除国。宗室中朱桢庶七子通城庄靖王孟灿景泰六年薨,不过儿子是嫡出,这个郡王位得留着。
肃王的王位也可以预订下来。肃藩始祖肃庄王朱楧是太祖庶十四子,最初封为汉王,后来改封肃王,就藩甘州府,后移兰州府。
如今的肃王赡焰永乐二十二年袭封,但是如今还没有嫡子,肃王妃陈氏今年已经五十... -->>
北京城能跑能跳能找事的基本上都走了,甚连翰林院和国子监都空了,连两朝实录都停了;剩下詹事府还有几个留守,每天坚持给皇帝上课。
——因为通政司和六科没人,汪舜华批准从国子监找了三百号太学生去帮忙抄奏疏,回头又从国子监找了百二十号人去翰林院抄圣旨——国子监此前已经被削藩、清丈、查盐连着抽了三次,基本就空了!
翰林院同样只剩小猫两三只,领导只有倪谦留守,其他包括丘浚,都去地方了。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没办法,把刘定之调了回来,帮忙写圣旨。这人虽然脾气臭,但是才学是真的好;那天她和于谦等人商量政务,这边说完,他的圣旨也就拟好了;有的时候甚至一天要写二三十道圣旨,他笔不停书,一挥而就,汪舜华简直要怀疑,这人是不是早有腹稿。
此外,钱溥和刘吉也要回来帮忙,脾气不好没啥,磋磨了一年多,应该收敛了;棉花也没啥,老老实实干活就行。沂王和德王都交给万安,他喜欢画小黄书,拿去教这俩人,汪舜华倒是不反对;其他的事情,下面的人多担待些,甚至派往各地军营的巡按也调回来帮忙。
汪舜华最近很忙,忙得很酸爽:盘算了多年的事情终于顺利推进了,而且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年来她一直拿王莽王安石的例子来警示自己,自己不是位面之子,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贪大求快,否则很容易扯到蛋,虽然她也没有蛋;但是一定要稳,稳中求进,这是总基调。她是朱家的媳妇,是替儿子掌管家业,如果操之过急,宗室们集体发难,甚至地主阶级群起反击,那么她和孩子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她堪称国家的脸面,一旦得罪了既得利益者,也有可能被国家机器碾压过去。
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没有自己独立的阶级支持,就不可能彻底背叛所属的阶层,只是尽可能的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施行对外开放,强国富民而已;至于其他的,那需要一代代的后人努力完成。
过犹不及,这个犹,不是如同,而是不如;这一步顺利走过去,她成了女中尧舜,后人就可以沿着她开辟的道路一步步前进;但跨得太大,势必矫枉过正,连她所有的成果一并抹去,彻底杜绝在这个时代复兴的希望。
汪舜华又拿起笔,开始批阅奏疏。刚刚司礼监搬来了八面大屏风,搬到了文华殿,将内阁学士,六部和各院、司、寺以及各省三司衙门中层以上领导,府县主要负责人并此次出去办差的勋贵和文武官员的名字制成竹牌,挂了上去,十天一换。
不破藩篱,誓不收兵。
现在北京城人很少,事情很多,半点容不得懈怠;朝会已经取消了,反正只剩几张老脸,当然每天在文华殿议事是免不了的。
宗人令石璟前来报告宗室的情况。
蜀王朱椿庶六子永川王悦烯死了,他的独子友埐早就去世,没有儿子,追谥庄简,除国;去年,宁献王朱权庶四子新昌安僖王盘炷去世,无子除国;前年,太谷怀僖王钟鋐去世,无子除国;同一年,周宪王庶八子子垗,还没册封就死了,也是无子除国。
当然,无子除国其实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没有嫡子除国,才真的是让人纠结。
按照新出台的政策,有一大批等着袭爵的亲王郡王无法上位,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周王系。周靖王子垕景泰七年去世,无子,至今未封;他的两个弟弟都是庶出,而且整个周王系,都没有符合要求的,必须除国。
周藩始祖朱橚是太祖嫡五子,太宗皇帝的同母弟弟,有十五个儿子十个女儿。他最初封吴王,后来因为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才改封周王。建文时期肯定受到牵连,被废为庶人;但亲哥即位后马上就恢复了他的王位,考虑到汴梁有河患,准备把他改封到洛阳。周橚言汴堤牢固,不要加重百姓负担,这才打住。后来又推辞所赐在城税课;而且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仁宗继位后,加周王岁禄至二万石,死后追谥定王。
周定王不仅有政治敏感性,而且确实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所以组织编撰过一堆书籍。其中《袖珍方》收录3000多方,编著严谨,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余次;《普济方》是一部巨著,共168卷,保存了大量文献;《救荒本草》不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
朱橚的长子周宪王朱有炖也是人才。他不但继承了老爹的才华,著有杂剧30余种,被视为明一代冠冕;也继承了老爹的情怀,为人仁厚、诚心向善,同情底层百姓。临死之前,上书恳求不要殉葬。虽然因诏书下迟,还是造就了一批殉葬者;但也间接促使殉葬制的废除。
周宪王没有儿子,死后四弟朱有爝袭位,他没有父兄的才华,但处事简明、生活简朴,死后被谥为简王。他有十三个儿子,不过全是庶出。
长子朱子垕景泰六年即位,他爱好文学,嗜酒如命,次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历史上弟弟通许王子埅接位,他是著名的贤王。
但是如今周简王的儿子们没资格,那就只能上推到他的父亲定王那里,可是定王虽然有十五个儿子,却只有长子宪王和次子汝南王有爋是嫡出,但这位汝南王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葩。建文初,诬陷父亲造反,害得父亲丢了爵位,太宗继位后,把他踢到云南大理;他不思悔改,宣德初,又多次诬告兄长宪王造反,甚至联合五弟新安王有熺,假借四弟祥符王有爝私通赵王高煦的书信,系在箭上,丢到彰德城外,宣宗查明真相,又得到有熺掠食生人肝脑等不法罪状,于是这把这两个混账废为庶人,并撤除封国。
老三顺阳王有烜早亡,无子,所以才轮到老四有爝接位。
不仅周王要受到影响,宗室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朱橚庶六子洪武三十五年封永宁王,年岁自然不小,膝下一堆儿子,不过没有嫡出,照他的年纪,估计没有奇迹发生了;他的七弟汝阳王有煽、八弟镇平王有爌、九弟宜阳王有炥,都是同一天册封的,同样没有嫡子;十一弟封丘王有煴、十三弟内乡王有炯小不了几岁,也没有嫡子。此外,周简王还没来得及册封的四个儿子子墟、子圪、子埯、子砖,都只有周王府自己养着了。
原本准备接位的通许王子埅膝下已经有同镳、同鏺等四个儿子,全都是庶出,全省了。
周王系是明朝最能生的一支。整个明朝共实封亲王65位,追封22位,16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不含复封),15位亲王因绝嗣除封,至明亡,共有亲王34位;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最多的就是周府75个,然后益府40,其他20以上的,包括韩府36,代府29,晋府28、沈府28,岷府27,徽府、辽府24,鲁府23,蜀府21,庆府、楚府20。
养不起,真不是一句空话。
同样王位不保的还有楚王。楚王季埱是太祖第六子昭王朱桢的孙子。朱桢出生的时候,平定武昌的捷报送进宫里,太祖大喜,说:“这孩子长大了,就把楚地封给他。”果然七岁的时候就封他做了楚王。
朱桢不仅运气好,才华也不错,曾经和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讨平地方叛乱;最初担任右宗人,后来又进宗正。只是太宗即位后,加强对藩王的防范和控制,朱桢在郁闷中和太宗死在同一年。
朱桢死后,嫡三子庄王孟烷即位,接着传给庶长子宪王季堄,无子;传给次弟康王季埱,到现在十多年,还是没有儿子;而且王妃杨氏早在正统九年刚刚跟着老公升职后就不幸去世,这意味着楚王将不可能再有嫡子。
朱桢有十个儿子,但只有庄王是嫡出,而庄王的四个儿子全是庶出。这也意味着,季埱死后,楚王系就没有符合要求的接班人,必须除国。宗室中朱桢庶七子通城庄靖王孟灿景泰六年薨,不过儿子是嫡出,这个郡王位得留着。
肃王的王位也可以预订下来。肃藩始祖肃庄王朱楧是太祖庶十四子,最初封为汉王,后来改封肃王,就藩甘州府,后移兰州府。
如今的肃王赡焰永乐二十二年袭封,但是如今还没有嫡子,肃王妃陈氏今年已经五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