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丰都知县丁谓话音刚落,重庆知府公孙立也忍不住的跳了出来,一脸哭丧着拍大腿,叫苦连天说着:“此言甚是啊!钦差大人有所不知,朝廷虽说规定官员士绅不用纳税交粮,可建国这么些年来,大家都是按照洪武爷的规矩老老实实过日子!投献这种事情,谁也没敢轻易开这个口子!
可不光是咱们重庆府,成都府也一样的处处为难,在此地就藩的蜀王,虽说也是个文武双全之辈,帝王后裔,可整个蜀王府,接受底下百姓的投献不知凡几,只是如此一来,蜀王府的土地倒是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广,但官府能收上来的税粮就变得大幅度减少了,很多百姓都成了无地之民,纷纷依附在蜀王府的底下做佃农,旁的不说,去年的税粮就没交够,户部一直在催促,我们都不知该如何办才好!钦差大人乃是天子近臣,能否代为说项一二?”
有了重庆知府的带头,顿时众多官员纷纷呼呼啦啦的凑上前来,一个个的在张丹青面前倒起了苦水!纷纷诉说起蜀王府的投献之风,这种为了规避朝廷税赋的办法,已经让官府每年都无法收到足够的税粮!
看着这些殷切的目光,张丹青袖子里的拳头,微微紧捏,心中更是大骂这些官员无耻!
你们一个个不愿意也不敢得罪蜀王府,难道我张丹青一个小小七品官,就活该去趟这趟雷吗?
自己又不是陈安那样的人,嘴上没个把门的,想说啥就说啥!什么时候跳进坑了都不知道……
依照朱元章那种护犊子的性格,自己真要弹劾了蜀王,那么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无边的怒火!
朱元章的儿子们在封国里的奢靡之风,赏赐太滥,国家户部财政压根就吃不消,种种问题,也不是没有朝中刚正大臣的上奏过……
各个亲王们手握兵权,在封国里俨然像个土皇帝,虽说可以替皇帝驻守地方,可实际上,这对朝廷中央有着莫大威胁,从国家的角度上来看,弊大于利!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不怕死的大臣纠正过!
可结果呢?
这些上奏过的忠臣,无一例外的都被朱元章摔死的摔死,流放的流放,充军的从军!
真以为朱元章是傻子吗?看不到这些问题的所在……?
不不不,朱元章只是护犊子护的有点自私而已,偏偏不愿意承认。幼年的那些贫穷噩梦,说什么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儿孙身上上演!所以这才给自己的儿子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赏赐和封田!生怕他们过得不够奢侈!
至于亲王们的兵权,朱元章就是以兵权起家的,从他的内心里其实并不信任这些武将,在他看来,让自己的儿子们手握兵权来镇守地方,是最放心的事情,即便到时候天下大乱,有个别儿子称兵造反,不管哪个儿子做了皇帝,肉烂在锅里,也都是朱家的!
所以那些个上奏过的大臣,所有意见都无一例外被忽视了!
这种背景之下,张丹青可没兴趣去碰这个硬石头!
毕竟朱元章的儿子们也不是没有不成器的!可事实上,在施以惩罚的手段上,朱元章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残忍的罪行往往都加诸在自己儿子的身边人身上!
以朱元章的第十子为例!
除对朝臣要求严苛以外,朱元章对自己的孩子们也寄予厚望,或许是儿时亲情上的缺失,他尝遍了世间冷暖,于是格外地看重亲情。
但是洪武二十二年时,朱元章赐其第十子朱檀以“髡刑”,儿媳以凌迟,这二人究竟有何过错,才会被处以这样的刑罚?
在朱元章的二十六个儿子里,最受重视的自然是其与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而日后的明成祖朱棣此时并不受宠。
对于自己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朱元章虽不像对朱标那般看重,但也是十分喜爱这个孩子的。
朱檀的母亲是朱元章的宠妃郭宁妃,虽然朱元章与马皇后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但朱元章也并没有放弃后宫的三千佳丽。
郭宁妃与朱元章相识于其落难时,其父郭山甫在朱元章穷困潦倒之时施以援手,而后他的两个儿子郭兴和郭英更是追随朱元章,立下无数战功。
朱元章称帝之后,郭兴和郭英加官进爵,他们的妹妹也被封为宁妃,在马皇后去世之后更是手握后宫大权。
朱檀的出身不可谓不高贵,介于他母家势力雄厚,在出生仅两个月有余时,朱元章便册封其为明朝的第一任鲁王,是众皇子中受封年龄最小的一个。
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章对朱檀的喜爱。
而幼时的朱檀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这份期盼,根据明史的记载,朱檀“好文礼士,善诗歌”。是一个待人接物谦逊有礼,学业上用功刻苦也很有天赋的好孩子。
但是很多儿时聪慧的人都逃脱不了伤仲永的魔咒,朱檀也是如此。
洪武十八年,朱元章将明朝开国公爵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嫁于朱檀为妻。
要知道汤和与朱元章从小一起长大,在朱元章困苦的幼年时光里,汤和无数次接济他,之后更是一起起义打天下,两人之间的情谊自不必多说。
所以朱元章选择汤和之女为鲁王妃,一方面是看中自己的这个儿子,另一方面也是看重与汤和之间的情谊,更是为了防止自己的臣下生出二心。
朱檀十五岁时,与王妃一起就藩于兖州,在第一任鲁王妃因病去世后,其胞妹被册封为第二任鲁王妃。
至此,朱檀可谓是顺风顺水,有父亲的宠爱,有母族的势力,岳父更是国家栋梁,年纪轻轻便封王有了封地,只要他自己奋发图强一些,他这一生足以羡煞旁人。
奈何他自己走上了弯路。
在自己的封国上,渐渐沉迷于炼丹之术。
刚到封地之时,朱檀尚且记得老师和父亲的教导,在其位就要谋其职,皇室的教导是最优秀也是最严苛的,起初朱檀尚且能做一个合格的藩王。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檀也渐渐地发现,在这里他少了很多的约束。
在这里他不用用功刻苦,不用刻意去讨老师和父皇的欢心,还有无数的人上赶着对他阿谀奉承。
渐渐地他迷失了本心,忘记了长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也忘记了父皇对他的期盼。
他开始和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混在一起,逐渐沉迷于享乐中。
其实也可以理解,就藩时他也不过1... -->>
丰都知县丁谓话音刚落,重庆知府公孙立也忍不住的跳了出来,一脸哭丧着拍大腿,叫苦连天说着:“此言甚是啊!钦差大人有所不知,朝廷虽说规定官员士绅不用纳税交粮,可建国这么些年来,大家都是按照洪武爷的规矩老老实实过日子!投献这种事情,谁也没敢轻易开这个口子!
可不光是咱们重庆府,成都府也一样的处处为难,在此地就藩的蜀王,虽说也是个文武双全之辈,帝王后裔,可整个蜀王府,接受底下百姓的投献不知凡几,只是如此一来,蜀王府的土地倒是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广,但官府能收上来的税粮就变得大幅度减少了,很多百姓都成了无地之民,纷纷依附在蜀王府的底下做佃农,旁的不说,去年的税粮就没交够,户部一直在催促,我们都不知该如何办才好!钦差大人乃是天子近臣,能否代为说项一二?”
有了重庆知府的带头,顿时众多官员纷纷呼呼啦啦的凑上前来,一个个的在张丹青面前倒起了苦水!纷纷诉说起蜀王府的投献之风,这种为了规避朝廷税赋的办法,已经让官府每年都无法收到足够的税粮!
看着这些殷切的目光,张丹青袖子里的拳头,微微紧捏,心中更是大骂这些官员无耻!
你们一个个不愿意也不敢得罪蜀王府,难道我张丹青一个小小七品官,就活该去趟这趟雷吗?
自己又不是陈安那样的人,嘴上没个把门的,想说啥就说啥!什么时候跳进坑了都不知道……
依照朱元章那种护犊子的性格,自己真要弹劾了蜀王,那么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无边的怒火!
朱元章的儿子们在封国里的奢靡之风,赏赐太滥,国家户部财政压根就吃不消,种种问题,也不是没有朝中刚正大臣的上奏过……
各个亲王们手握兵权,在封国里俨然像个土皇帝,虽说可以替皇帝驻守地方,可实际上,这对朝廷中央有着莫大威胁,从国家的角度上来看,弊大于利!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不怕死的大臣纠正过!
可结果呢?
这些上奏过的忠臣,无一例外的都被朱元章摔死的摔死,流放的流放,充军的从军!
真以为朱元章是傻子吗?看不到这些问题的所在……?
不不不,朱元章只是护犊子护的有点自私而已,偏偏不愿意承认。幼年的那些贫穷噩梦,说什么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儿孙身上上演!所以这才给自己的儿子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赏赐和封田!生怕他们过得不够奢侈!
至于亲王们的兵权,朱元章就是以兵权起家的,从他的内心里其实并不信任这些武将,在他看来,让自己的儿子们手握兵权来镇守地方,是最放心的事情,即便到时候天下大乱,有个别儿子称兵造反,不管哪个儿子做了皇帝,肉烂在锅里,也都是朱家的!
所以那些个上奏过的大臣,所有意见都无一例外被忽视了!
这种背景之下,张丹青可没兴趣去碰这个硬石头!
毕竟朱元章的儿子们也不是没有不成器的!可事实上,在施以惩罚的手段上,朱元章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残忍的罪行往往都加诸在自己儿子的身边人身上!
以朱元章的第十子为例!
除对朝臣要求严苛以外,朱元章对自己的孩子们也寄予厚望,或许是儿时亲情上的缺失,他尝遍了世间冷暖,于是格外地看重亲情。
但是洪武二十二年时,朱元章赐其第十子朱檀以“髡刑”,儿媳以凌迟,这二人究竟有何过错,才会被处以这样的刑罚?
在朱元章的二十六个儿子里,最受重视的自然是其与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而日后的明成祖朱棣此时并不受宠。
对于自己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朱元章虽不像对朱标那般看重,但也是十分喜爱这个孩子的。
朱檀的母亲是朱元章的宠妃郭宁妃,虽然朱元章与马皇后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但朱元章也并没有放弃后宫的三千佳丽。
郭宁妃与朱元章相识于其落难时,其父郭山甫在朱元章穷困潦倒之时施以援手,而后他的两个儿子郭兴和郭英更是追随朱元章,立下无数战功。
朱元章称帝之后,郭兴和郭英加官进爵,他们的妹妹也被封为宁妃,在马皇后去世之后更是手握后宫大权。
朱檀的出身不可谓不高贵,介于他母家势力雄厚,在出生仅两个月有余时,朱元章便册封其为明朝的第一任鲁王,是众皇子中受封年龄最小的一个。
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章对朱檀的喜爱。
而幼时的朱檀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这份期盼,根据明史的记载,朱檀“好文礼士,善诗歌”。是一个待人接物谦逊有礼,学业上用功刻苦也很有天赋的好孩子。
但是很多儿时聪慧的人都逃脱不了伤仲永的魔咒,朱檀也是如此。
洪武十八年,朱元章将明朝开国公爵信国公汤和之女汤氏嫁于朱檀为妻。
要知道汤和与朱元章从小一起长大,在朱元章困苦的幼年时光里,汤和无数次接济他,之后更是一起起义打天下,两人之间的情谊自不必多说。
所以朱元章选择汤和之女为鲁王妃,一方面是看中自己的这个儿子,另一方面也是看重与汤和之间的情谊,更是为了防止自己的臣下生出二心。
朱檀十五岁时,与王妃一起就藩于兖州,在第一任鲁王妃因病去世后,其胞妹被册封为第二任鲁王妃。
至此,朱檀可谓是顺风顺水,有父亲的宠爱,有母族的势力,岳父更是国家栋梁,年纪轻轻便封王有了封地,只要他自己奋发图强一些,他这一生足以羡煞旁人。
奈何他自己走上了弯路。
在自己的封国上,渐渐沉迷于炼丹之术。
刚到封地之时,朱檀尚且记得老师和父亲的教导,在其位就要谋其职,皇室的教导是最优秀也是最严苛的,起初朱檀尚且能做一个合格的藩王。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檀也渐渐地发现,在这里他少了很多的约束。
在这里他不用用功刻苦,不用刻意去讨老师和父皇的欢心,还有无数的人上赶着对他阿谀奉承。
渐渐地他迷失了本心,忘记了长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也忘记了父皇对他的期盼。
他开始和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混在一起,逐渐沉迷于享乐中。
其实也可以理解,就藩时他也不过1...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