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稳扎稳打 (2/2)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的枪骑,跟随桓熙四处征伐,立下不知多少功勋。
而桓熙用兵,更是以狡诈闻名,吕婆楼实在担心吕光等到的战机,却是桓熙特意设下的陷阱。
吕光不由笑道:
“桓熙享有盛名,威震华夏,只有他轻视孩儿的份,孩儿又怎会小觑了他。 “父亲尽管放心,孩儿必会慎重行事,不会给到桓熙可乘之机。”
吕婆楼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知子莫如父,他当然清楚吕光的军事才能,也相信吕光在战场上的嗅觉,能够区分清楚眼前的究竟是战机,还是陷阱。
“倘若桓熙轻敌,我等未尝不能取得一场大胜1
吕婆楼朗声笑道。
然而,事情的发展注定是要出乎吕婆楼父子的预料,桓熙知道他们父子的能耐,又怎么会轻敌。
自风陵渡登陆以后,桓熙就选择了稳扎稳打。
尽管正如吕光所言,风陵渡与安邑仅仅二百八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一天一夜的时间足以兵临城下。
可是骑兵奔袭,必须得是对方没有警觉,才有成功的可能。
否则一旦对方早有防备,总不能驱使精疲力竭的骑兵们强行下马攻城。
因此,桓熙舍弃了直接奔袭安邑的诱惑,而是派人翻越风陵渡北侧的中条山脉,传令沈劲进攻解县(今山西运城盐湖区),策应他在河东的攻势。
至于桓熙自己,则统率精锐步骑,挥师向东,进攻河北(今山西运城芮城县)、大阳(今山西运城平陆县)二县。
就在苻坚在银川城外与谢艾对峙,而桓熙又在进攻河东郡的时候,远在江东的桓温也终于决定班师。
殷浩的死讯已经传到了新亭大营,他积劳成疾,终究还是死在了永和十二年。
当然,殷浩之死并非桓熙班师的主要原因,毕竟有郗超留守襄阳,殷浩的死,不足以让桓温像刘裕失去刘穆之一样,匆忙班师。
桓温离开,一是因为结交大臣的目的已经达到,其二则是听说了桓熙抽调弘农的精兵,进攻河东,改以州郡兵驻扎弘农郡的消息。
梁国的州郡兵,桓温也曾见识过,当初王猛率兵东出,就带了上万的州郡兵随行,这些人除了守城,就只能干点民夫的工作,派不上大用。
桓温担心洛阳有失,只得回师襄阳,并往洛阳增兵,牵制燕国。
毕竟关西与河东发生大战,燕国即使需要休养生息,也一定会有所动作,尤其是当关西一方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优势的时候,慕容儁不可能坐视桓熙蚕食河东。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三月末,春夏之交。
桓温率领楚军步骑再度来到朱雀门外,向太后、小皇帝辞行。
朱雀城楼上,慕容儁望着楚军渐行渐远,好似送走了瘟神,只觉得心头轻松了许多。
虽然明知道桓温不敢兴兵犯阙,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楚军驻扎在新亭一日不走,忠于晋室的公卿大臣们也都睡不踏实。
而此时,在银川城外僵持已久的苻坚也终于收到了河东的急报。
(本章完)
经的枪骑,跟随桓熙四处征伐,立下不知多少功勋。
而桓熙用兵,更是以狡诈闻名,吕婆楼实在担心吕光等到的战机,却是桓熙特意设下的陷阱。
吕光不由笑道:
“桓熙享有盛名,威震华夏,只有他轻视孩儿的份,孩儿又怎会小觑了他。 “父亲尽管放心,孩儿必会慎重行事,不会给到桓熙可乘之机。”
吕婆楼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知子莫如父,他当然清楚吕光的军事才能,也相信吕光在战场上的嗅觉,能够区分清楚眼前的究竟是战机,还是陷阱。
“倘若桓熙轻敌,我等未尝不能取得一场大胜1
吕婆楼朗声笑道。
然而,事情的发展注定是要出乎吕婆楼父子的预料,桓熙知道他们父子的能耐,又怎么会轻敌。
自风陵渡登陆以后,桓熙就选择了稳扎稳打。
尽管正如吕光所言,风陵渡与安邑仅仅二百八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一天一夜的时间足以兵临城下。
可是骑兵奔袭,必须得是对方没有警觉,才有成功的可能。
否则一旦对方早有防备,总不能驱使精疲力竭的骑兵们强行下马攻城。
因此,桓熙舍弃了直接奔袭安邑的诱惑,而是派人翻越风陵渡北侧的中条山脉,传令沈劲进攻解县(今山西运城盐湖区),策应他在河东的攻势。
至于桓熙自己,则统率精锐步骑,挥师向东,进攻河北(今山西运城芮城县)、大阳(今山西运城平陆县)二县。
就在苻坚在银川城外与谢艾对峙,而桓熙又在进攻河东郡的时候,远在江东的桓温也终于决定班师。
殷浩的死讯已经传到了新亭大营,他积劳成疾,终究还是死在了永和十二年。
当然,殷浩之死并非桓熙班师的主要原因,毕竟有郗超留守襄阳,殷浩的死,不足以让桓温像刘裕失去刘穆之一样,匆忙班师。
桓温离开,一是因为结交大臣的目的已经达到,其二则是听说了桓熙抽调弘农的精兵,进攻河东,改以州郡兵驻扎弘农郡的消息。
梁国的州郡兵,桓温也曾见识过,当初王猛率兵东出,就带了上万的州郡兵随行,这些人除了守城,就只能干点民夫的工作,派不上大用。
桓温担心洛阳有失,只得回师襄阳,并往洛阳增兵,牵制燕国。
毕竟关西与河东发生大战,燕国即使需要休养生息,也一定会有所动作,尤其是当关西一方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优势的时候,慕容儁不可能坐视桓熙蚕食河东。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三月末,春夏之交。
桓温率领楚军步骑再度来到朱雀门外,向太后、小皇帝辞行。
朱雀城楼上,慕容儁望着楚军渐行渐远,好似送走了瘟神,只觉得心头轻松了许多。
虽然明知道桓温不敢兴兵犯阙,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楚军驻扎在新亭一日不走,忠于晋室的公卿大臣们也都睡不踏实。
而此时,在银川城外僵持已久的苻坚也终于收到了河东的急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