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结果自然不用说,卢象升早就带着人跑了。
皇太极闻讯,就越发地肯定,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的话,平壤这边和关宁那边,相差那么远,他们是如何做到互相配合的?明军要想通过大清领地去传信,这不可能,肯定是自己人干的!
不,不是自己人,而是内奸,吃里扒外的东西,或者是锦衣卫密探干得好事。
想着这些事情,皇太极心中那个恨啊!目光闪动间,他便又派了人,秘密前往金州去了。
忙完了这些事情,他还是要领军前往海州那边走一趟,要安抚大清的军心和民心。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记挂着盛京那边,多尔衮和多铎都去了盛京,不知道去干吗了?
领军离开镇江堡的时候,皇太极不由得想着,明国皇帝这个时候,会不会还在锦州那边看笑话呢?自己要不要领军过去一趟,看看他还在不在?
要是他在的话,就拼着从朝鲜掠来的粮草物资全部消耗掉,集大清所有军力,一定要把锦州围死!
很显然,皇太极想多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领着勇卫营和磐石营回京师了,在快到京师的时候,骠骑营追了上来。于是,原本大概多少人出京的,如今差不多就还是多少人回京。就好像只是出去郊游了一趟,然后就回来了,压根不是去凶险的辽东,和最凶狠的敌人打仗。
对于朝鲜那边的局势,崇祯皇帝通过卢象升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已经全都了解了。知道自己策应平壤的事情没有白做,还是保留下了卢象升率领的东江军,他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
如今辽东这边的战事算是结束了这一轮,总得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
把建虏插在锦州眼皮底下的塔山给拔掉了,同时消灭了一万多建虏军队,甚至连建虏首级都丢到了建虏城池外面。如此一来,皇太极再想隐瞒败仗,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塔山这一仗,对于大明和满清的军心、民心的士气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哪怕多尔衮被俘的消息,会被满清隐瞒,那也不会有多少改变。
就大明这边来说,平壤那边战事的损失就大了一些。
卢象升一开始主动攻击城外的建虏大营,大明将士的伤亡最惨重。而后又在建虏主力围城,承受了建虏对平壤的雷霆一击,也有不少的伤亡。至于关宁这边,所有的伤亡都不及平壤那边的一个零头,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东江军经过这次的战事,从窃听种子处得到的初步消息,大概战死一千一百多人,受伤两千五百多人,其中有将近一千人以后是没法上战场的了。
朝鲜那边,损失就难以估量了。被建虏大军攻入之后烧杀劫掠,不管人口还是物资,损失都极其惨重,也没有一个准确地数字。倒是平壤之战中,有一个初步估算,伤亡大概在五千多人。
建虏那边,塔山建虏军队是全军覆没,平壤城外,建虏大营被卢象升所部攻击时也损失不少,还有攻城的损失,根据卢象升的估算,那边建虏伤亡,全部加起来,至少有八千左右。
这么一来,这一次的战事合计,毛估估是干掉了两万建虏军队左右。还有,以海州为中心的建虏很大一块区域,接下来的日子就难过了,这得归功于骠骑营。
崇祯皇帝在一路回京师的路上,根据窃听种子处所获得的消息,不断地总结,做到了心里大概有数。
还有其他窃听种子处的消息,比如图尔格,英俄尔岱等人那里,收获就不大了。不过却能佐证,建虏那边经过这一仗之后,有点人心惶惶了。盛京城内,很多建虏都在担心他们的亲人有没有事?
对了,从多尔衮身上的窃听种子处获悉,多尔衮遇到麻烦了。他刚回到盛京,才只是进城。就有很多建虏找上门去了,在问塔山的情况。
那些亲人在塔山的,都要多尔衮给个说法。可能一个两个还没那胆子去多尔衮府上要交代。但是,如今是一万多军队,从盛京开拔的建州女真的人,至少有七千左右。这么多人的亲属一聚集,就不怕多尔衮这个败军之将了。亏了这些人不敢冲击多尔衮府上,要不然,就有好戏看了。
可以说,崇祯皇帝的归程一点都不寂寞,每天看着窃听种子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着建虏大军被自己调来调去的,这种感觉还真是不错。
基于此,他也明悟了一个道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觉得这句话的后面,还要再加一句话,就是粮草先行之前,须得知己知彼。
消息,真是太重要了。谁要敢说这个金手指不强,朕就喷他一脸!崇祯皇帝心中美滋滋地想着。
就这么地,走着走着,一个不小心,就又回到京师了。
京师这边,听闻御驾亲征辽东的崇祯皇帝领军回来了,顿时,全城轰动了起来。
之前就已经传来了捷报,说皇上御驾亲征,就只是一日功夫,就灭掉了一万多建虏。这可是一个大胜仗啊!估计拉首级的大车,都要排几里路那么远了。据说奴酋爱新觉罗多尔衮也被活捉了,这人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皇上是不是不介意,把这人打死在锄奸街,绝对是肉泥的下场!
这么想着,不但皇后和太子领着文武百官迎出了京师,就连京师的百姓,也都纷纷跟着出来,想要第一时间看看,英明神武的皇上,如今是不是长得更帅了?那些建虏的首级,到底会排多少里路……
回到京师,崇祯皇帝并不在中间,而是身穿盔甲,骑马走在最前面。
远远地看到象征皇帝的黄罗伞,皇后和监国太子就先跪了下去,文武百官和京师百姓也全都跪了下去,齐声高喊:“恭迎陛下凯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声势之响,哪怕在军队最末尾的大明将士,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听之下,上次跟随皇帝御驾亲征的将士,就给身边那些没有随驾出征的将士开始吹牛了。... -->>
结果自然不用说,卢象升早就带着人跑了。
皇太极闻讯,就越发地肯定,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的话,平壤这边和关宁那边,相差那么远,他们是如何做到互相配合的?明军要想通过大清领地去传信,这不可能,肯定是自己人干的!
不,不是自己人,而是内奸,吃里扒外的东西,或者是锦衣卫密探干得好事。
想着这些事情,皇太极心中那个恨啊!目光闪动间,他便又派了人,秘密前往金州去了。
忙完了这些事情,他还是要领军前往海州那边走一趟,要安抚大清的军心和民心。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记挂着盛京那边,多尔衮和多铎都去了盛京,不知道去干吗了?
领军离开镇江堡的时候,皇太极不由得想着,明国皇帝这个时候,会不会还在锦州那边看笑话呢?自己要不要领军过去一趟,看看他还在不在?
要是他在的话,就拼着从朝鲜掠来的粮草物资全部消耗掉,集大清所有军力,一定要把锦州围死!
很显然,皇太极想多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领着勇卫营和磐石营回京师了,在快到京师的时候,骠骑营追了上来。于是,原本大概多少人出京的,如今差不多就还是多少人回京。就好像只是出去郊游了一趟,然后就回来了,压根不是去凶险的辽东,和最凶狠的敌人打仗。
对于朝鲜那边的局势,崇祯皇帝通过卢象升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已经全都了解了。知道自己策应平壤的事情没有白做,还是保留下了卢象升率领的东江军,他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
如今辽东这边的战事算是结束了这一轮,总得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
把建虏插在锦州眼皮底下的塔山给拔掉了,同时消灭了一万多建虏军队,甚至连建虏首级都丢到了建虏城池外面。如此一来,皇太极再想隐瞒败仗,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塔山这一仗,对于大明和满清的军心、民心的士气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哪怕多尔衮被俘的消息,会被满清隐瞒,那也不会有多少改变。
就大明这边来说,平壤那边战事的损失就大了一些。
卢象升一开始主动攻击城外的建虏大营,大明将士的伤亡最惨重。而后又在建虏主力围城,承受了建虏对平壤的雷霆一击,也有不少的伤亡。至于关宁这边,所有的伤亡都不及平壤那边的一个零头,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东江军经过这次的战事,从窃听种子处得到的初步消息,大概战死一千一百多人,受伤两千五百多人,其中有将近一千人以后是没法上战场的了。
朝鲜那边,损失就难以估量了。被建虏大军攻入之后烧杀劫掠,不管人口还是物资,损失都极其惨重,也没有一个准确地数字。倒是平壤之战中,有一个初步估算,伤亡大概在五千多人。
建虏那边,塔山建虏军队是全军覆没,平壤城外,建虏大营被卢象升所部攻击时也损失不少,还有攻城的损失,根据卢象升的估算,那边建虏伤亡,全部加起来,至少有八千左右。
这么一来,这一次的战事合计,毛估估是干掉了两万建虏军队左右。还有,以海州为中心的建虏很大一块区域,接下来的日子就难过了,这得归功于骠骑营。
崇祯皇帝在一路回京师的路上,根据窃听种子处所获得的消息,不断地总结,做到了心里大概有数。
还有其他窃听种子处的消息,比如图尔格,英俄尔岱等人那里,收获就不大了。不过却能佐证,建虏那边经过这一仗之后,有点人心惶惶了。盛京城内,很多建虏都在担心他们的亲人有没有事?
对了,从多尔衮身上的窃听种子处获悉,多尔衮遇到麻烦了。他刚回到盛京,才只是进城。就有很多建虏找上门去了,在问塔山的情况。
那些亲人在塔山的,都要多尔衮给个说法。可能一个两个还没那胆子去多尔衮府上要交代。但是,如今是一万多军队,从盛京开拔的建州女真的人,至少有七千左右。这么多人的亲属一聚集,就不怕多尔衮这个败军之将了。亏了这些人不敢冲击多尔衮府上,要不然,就有好戏看了。
可以说,崇祯皇帝的归程一点都不寂寞,每天看着窃听种子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着建虏大军被自己调来调去的,这种感觉还真是不错。
基于此,他也明悟了一个道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觉得这句话的后面,还要再加一句话,就是粮草先行之前,须得知己知彼。
消息,真是太重要了。谁要敢说这个金手指不强,朕就喷他一脸!崇祯皇帝心中美滋滋地想着。
就这么地,走着走着,一个不小心,就又回到京师了。
京师这边,听闻御驾亲征辽东的崇祯皇帝领军回来了,顿时,全城轰动了起来。
之前就已经传来了捷报,说皇上御驾亲征,就只是一日功夫,就灭掉了一万多建虏。这可是一个大胜仗啊!估计拉首级的大车,都要排几里路那么远了。据说奴酋爱新觉罗多尔衮也被活捉了,这人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皇上是不是不介意,把这人打死在锄奸街,绝对是肉泥的下场!
这么想着,不但皇后和太子领着文武百官迎出了京师,就连京师的百姓,也都纷纷跟着出来,想要第一时间看看,英明神武的皇上,如今是不是长得更帅了?那些建虏的首级,到底会排多少里路……
回到京师,崇祯皇帝并不在中间,而是身穿盔甲,骑马走在最前面。
远远地看到象征皇帝的黄罗伞,皇后和监国太子就先跪了下去,文武百官和京师百姓也全都跪了下去,齐声高喊:“恭迎陛下凯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声势之响,哪怕在军队最末尾的大明将士,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听之下,上次跟随皇帝御驾亲征的将士,就给身边那些没有随驾出征的将士开始吹牛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