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真不足以支撑崇祯皇帝在国内防灾救灾的同时,还要对建虏开战,新增五六万京营大军,且是按精锐来进行训练。
打仗,是耗钱大户,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因此有退缩。该打得仗,就是要打!就算是耗钱,也要打,这没得商量!
不过,战事的规模,却是要控制的。这也是崇祯皇帝到目前为止,先是只练了御马监辖下三大营,经济条件好一些之后,才可以整编京营。至于其他地方卫所军队,都还暂时按着,慢慢改编。要是一下全国铺开的话,那就是傻子一个了!
幸运的是,有窃听系统这个金手指在,每一次的战事,都是付出很小的代价打赢了。如果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屡败屡战的话,就是再多的钱都不够填这个无底窟窿的。
如今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国库的支出,都能看到回报,这让崇祯皇帝非常欣慰。
京营这边,他也不时过去视察检阅,都让他比较满意,毕竟是从边军抽调过来的精锐将士,不用朝廷从头开始练起。另外,吴三桂所部的京营骑军,随驾出征草原凯旋的事情,也刺激了京营的步军,让他们更为训练更为认真、刻苦,就期待着早日也能随驾出征,赚取军功,封妻荫子。
他们期待,崇祯皇帝也在期待,希望等到要秋收的时候,京营军队也能用上。毕竟要想掩护孔有德那边的大明百姓,能尽量多的救出来,不搞点大的动静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此,崇祯皇帝从收到消息的这一刻,就开始谋划了。军队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粮草物资的准备。没说的,屯粮吧!
在他计划这一切的时候,那些都集中到辽河平原上去的大明百姓,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的皇帝,正在为救他们而努力。这时候的他们,被建虏军队押过来,心中都是非常地担心,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渺茫而感到非常沮丧。
以前的时候,他们分布在辽东各地,有的离海边并不是太远。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想要逃到海边去。如果能逃到海边,他们就等于逃离了建虏的魔爪,就能回归大明。
可是,如今被押来了辽东腹地,远离海边的地方,这就等于绝了他们逃回大明的希望。因此,他们对于断绝他们希望的孔有德,那是非常愤恨的。
如果不是孔有德这个明奸为了邀功,向建虏奏请把他们都押来辽河平原开荒种田,他们就不会来到这里,自然也就不会远离海岸线!
“恭顺王到!”随着军卒的喊声,孔有德在一群军卒的簇拥下,出现在辽河平原上的田间地头上。
原本就因为愤恨而故意拖拖拉拉的大明百姓听到,趁机放下锄头开始偷懒。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你这个狗明奸不是想邀功么,那我们就给你拖延,让你没法向建虏邀功。
对于这些大明百姓的行为,孔有德其实已经听说,此次到田间地头来巡查,就是为了这个情况而来的。
此时,看到这些大明百姓的举止,只要不是眼瞎,就都能看出来了。事实上,大明百姓做得这么明显,也就是要让孔有德看到。
对此,孔永安不由得怒了。王爷明明是好心在帮他们,他们竟然如此回报王爷!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公之于众的。于是,他当即对那些田间地头的大明百姓怒吼道:“你们还活着,还能有力气在这里干活,知道这是谁的恩德么?”
他出去这么一吼,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他,听着他在说话。
“如果不是王爷把他们调来辽东,信不信你们之中很多人会饿死?如果不是王爷顶住了压力,把朝廷分下来的口粮,全都给你们留着,信不信你们之中,有很多人会成为这田间地头的肥料?如果不是王爷仁厚慈悲,就你们这么偷懒耍奸,换成别的人,信不信你们很多人都被挂在这田间地头,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如果今年的收成不好,信不信最先饿死的人,绝对是你们,而不是别人……”
孔永安愤怒地吼声,吼得这些大明百姓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孔永安说得这些,确实是实情,这一点,他们无法反驳。
这年头,有一口吃的,都已经是奢求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活命之恩吧?
这么想着,他们虽然心中恨孔有德断了他们逃离辽东,回到大明的希望,可对孔有德的这种恨意,终归是减轻了不少。甚至有些看开了的大明百姓,对孔有德还隐隐有感激之意了。
孔有德看着这一切,却只是淡淡地说道:“要是能丰收,这是本王的功劳,也是你们活命的前提。就当是为了自己,好好干活吧。要是再懈怠下去,本王为了交差,说不定就要奏请朝廷派其他人来监工了。”
他在奏章中有说明,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汉人的勤劳,不能光靠鞭子打压。因此,他希望有他的手下来监工,这样也能对汉奴的偷奸耍赖,能及时发现。等等一堆理由说出来之后,多尔衮也是同意了他的奏请,看押这两万左右的汉奴,是孔有德的手下。
至于原来耿仲明的手下,还有一部分尚可喜的手下等等,都被调去捕鱼去了。
此时,听到孔有德这么一说,想起那些建虏监工的残忍,让这些大明百姓就更是担心了起来。就算是为了自己,也还是好好干活吧!
就这么的,辽河平原这边,开荒种田的进度,便大大地加快了。孔有德也把这里的情况,隔段时间就发往盛京,让多尔衮也多了不少期待。
如此一来,慢慢地,多尔衮就把秋收粮食的一大半期望,都寄托到了辽河平原这边。而这,也是孔有德所希望的:挖一个大坑,把这些建虏给坑了!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最南端这边,也出现了原本历史上没有过的情况。
还真不足以支撑崇祯皇帝在国内防灾救灾的同时,还要对建虏开战,新增五六万京营大军,且是按精锐来进行训练。
打仗,是耗钱大户,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因此有退缩。该打得仗,就是要打!就算是耗钱,也要打,这没得商量!
不过,战事的规模,却是要控制的。这也是崇祯皇帝到目前为止,先是只练了御马监辖下三大营,经济条件好一些之后,才可以整编京营。至于其他地方卫所军队,都还暂时按着,慢慢改编。要是一下全国铺开的话,那就是傻子一个了!
幸运的是,有窃听系统这个金手指在,每一次的战事,都是付出很小的代价打赢了。如果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屡败屡战的话,就是再多的钱都不够填这个无底窟窿的。
如今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国库的支出,都能看到回报,这让崇祯皇帝非常欣慰。
京营这边,他也不时过去视察检阅,都让他比较满意,毕竟是从边军抽调过来的精锐将士,不用朝廷从头开始练起。另外,吴三桂所部的京营骑军,随驾出征草原凯旋的事情,也刺激了京营的步军,让他们更为训练更为认真、刻苦,就期待着早日也能随驾出征,赚取军功,封妻荫子。
他们期待,崇祯皇帝也在期待,希望等到要秋收的时候,京营军队也能用上。毕竟要想掩护孔有德那边的大明百姓,能尽量多的救出来,不搞点大的动静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此,崇祯皇帝从收到消息的这一刻,就开始谋划了。军队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粮草物资的准备。没说的,屯粮吧!
在他计划这一切的时候,那些都集中到辽河平原上去的大明百姓,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的皇帝,正在为救他们而努力。这时候的他们,被建虏军队押过来,心中都是非常地担心,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渺茫而感到非常沮丧。
以前的时候,他们分布在辽东各地,有的离海边并不是太远。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想要逃到海边去。如果能逃到海边,他们就等于逃离了建虏的魔爪,就能回归大明。
可是,如今被押来了辽东腹地,远离海边的地方,这就等于绝了他们逃回大明的希望。因此,他们对于断绝他们希望的孔有德,那是非常愤恨的。
如果不是孔有德这个明奸为了邀功,向建虏奏请把他们都押来辽河平原开荒种田,他们就不会来到这里,自然也就不会远离海岸线!
“恭顺王到!”随着军卒的喊声,孔有德在一群军卒的簇拥下,出现在辽河平原上的田间地头上。
原本就因为愤恨而故意拖拖拉拉的大明百姓听到,趁机放下锄头开始偷懒。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你这个狗明奸不是想邀功么,那我们就给你拖延,让你没法向建虏邀功。
对于这些大明百姓的行为,孔有德其实已经听说,此次到田间地头来巡查,就是为了这个情况而来的。
此时,看到这些大明百姓的举止,只要不是眼瞎,就都能看出来了。事实上,大明百姓做得这么明显,也就是要让孔有德看到。
对此,孔永安不由得怒了。王爷明明是好心在帮他们,他们竟然如此回报王爷!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公之于众的。于是,他当即对那些田间地头的大明百姓怒吼道:“你们还活着,还能有力气在这里干活,知道这是谁的恩德么?”
他出去这么一吼,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他,听着他在说话。
“如果不是王爷把他们调来辽东,信不信你们之中很多人会饿死?如果不是王爷顶住了压力,把朝廷分下来的口粮,全都给你们留着,信不信你们之中,有很多人会成为这田间地头的肥料?如果不是王爷仁厚慈悲,就你们这么偷懒耍奸,换成别的人,信不信你们很多人都被挂在这田间地头,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如果今年的收成不好,信不信最先饿死的人,绝对是你们,而不是别人……”
孔永安愤怒地吼声,吼得这些大明百姓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孔永安说得这些,确实是实情,这一点,他们无法反驳。
这年头,有一口吃的,都已经是奢求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活命之恩吧?
这么想着,他们虽然心中恨孔有德断了他们逃离辽东,回到大明的希望,可对孔有德的这种恨意,终归是减轻了不少。甚至有些看开了的大明百姓,对孔有德还隐隐有感激之意了。
孔有德看着这一切,却只是淡淡地说道:“要是能丰收,这是本王的功劳,也是你们活命的前提。就当是为了自己,好好干活吧。要是再懈怠下去,本王为了交差,说不定就要奏请朝廷派其他人来监工了。”
他在奏章中有说明,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汉人的勤劳,不能光靠鞭子打压。因此,他希望有他的手下来监工,这样也能对汉奴的偷奸耍赖,能及时发现。等等一堆理由说出来之后,多尔衮也是同意了他的奏请,看押这两万左右的汉奴,是孔有德的手下。
至于原来耿仲明的手下,还有一部分尚可喜的手下等等,都被调去捕鱼去了。
此时,听到孔有德这么一说,想起那些建虏监工的残忍,让这些大明百姓就更是担心了起来。就算是为了自己,也还是好好干活吧!
就这么的,辽河平原这边,开荒种田的进度,便大大地加快了。孔有德也把这里的情况,隔段时间就发往盛京,让多尔衮也多了不少期待。
如此一来,慢慢地,多尔衮就把秋收粮食的一大半期望,都寄托到了辽河平原这边。而这,也是孔有德所希望的:挖一个大坑,把这些建虏给坑了!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最南端这边,也出现了原本历史上没有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