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廷官军什么时候攻克辽阳、沈阳,消灭建虏,光复辽东!
收到卢象升的捷报,崇祯皇帝立刻召开六部九卿,内阁和司礼监以及京师中勋贵参与的大会,地点是在武英殿内。
看着底下人头滚滚,崇祯皇帝扫视他们,笑着说道:“诸位,卢卿的报捷奏疏,卿等都看完了吧?”
听到这话,首辅薛国观为首,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向崇祯皇帝行礼,恭喜大捷。
不过这并不是崇祯皇帝想要的,因此,在他们行礼完毕之后,他便收了笑容,沉声说道:“卢卿在报捷奏疏中言明,如今建虏被饥荒威胁,这个冬天刚过,实力大减,正是讨伐建虏的好机会。如果再拖延下去,让建虏找到吃的,恢复过来的话,战事就会难打不少。他提议朝廷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建虏用兵,朕深以为然,诸卿以为呢?”
他自己先说了,我觉得卢象升说得很对,我很赞成,你们谁敢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又确实有道理,自然没人敢反对,不过户部尚书还是出列奏道:“陛下,时机确实是难得的时机,但是,大军所需之粮草物资,暂时难以筹备齐全……”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皇帝不满,他接着就详细把京师这边的粮草储备全都细细地说了一遍,以表示这是实情,不是他想反对。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打断他,就让殿内群臣都听清楚了再说。
等户部尚书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点头说道:“粮草情况确实如此,不过朕从厂卫那边所获消息来看,京师应该还是能凑到粮食的。”
说到这里,他从御案上拿起两份奏章,扬了扬后,对底下群臣说道:“这是东厂和锦衣卫分别核实上奏的,基本上内容是差不多……”
听到这话,底下群臣都有点好奇,不知道厂卫给皇上说了什么,粮食还能从哪里来?
他们正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继续说道:“从前些年因为兵灾导致的京师粮草危机之后,京师中但凡有点钱的,都注意存储粮食以备不测。因此,朕有个想法。是不是有谁能把这些多余的粮食暂借给朝廷打建虏之用,等南方和南洋的粮食到了之后,朕再把粮食还了,诸卿以为,这样如何?”
“……”一听这话,底下所有臣子都愣了下,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盯着皇帝手中的那份册子,想着自家情况到底有没有被厂卫给查到?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法甚妙,奴婢在宫外的庄子里也确实有点粮食,愿意全部拿出来,以补朝廷所需!”
他算是个人精了,知道皇上这个时候提出来,那绝对是要做的。而谁第一个响应,那么谁就最能获得皇帝的好感。因此,他是第一个跳出来拥护了。这审时度势的能力,也算是他能一直当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原因之一了。
他一开了头,那些司礼监秉笔太监,立刻纷纷站出来拥护,七嘴八舌地奏对,有一种很热闹,很热烈的感觉。
事实上,他们这些太监在宫外的家人仆人并不多,平时吃喝都在宫内,因此,在宫外其实就没多少粮食。就是全部都拿出来,其实也不心疼的。这个时候还能表个态获得皇上好感,对他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对于文官武将和勋贵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此时的他们,都是恍然大悟,明白皇上为什么召集这么多臣子议事,原来就是冲着这个粮食来的。但他们家大业大,虽然粮食多,可同时也养活好多张嘴的啊!
但是,此时此景,就算再吝啬的人,看着崇祯皇帝手中的那两份奏章,他们也不敢不表态啊!否则的话,自己府里存储了好多粮食,却不肯拿出来,回头皇上一对厂卫报上去的数字,心中就肯定会给自己一个差评,那前程还要不要了?
再者说了,皇上不是说了么,等那边运来粮食了,还是会还回来的。
基于这么一个想法,文官武将以及那些勋贵,就都纷纷表态,愿意挤出自己存的粮食,以补朝廷之所需。
对此,崇祯皇帝很是表扬了一番他们,而后下旨贴出布告,把这个情况进行说明,并公示谁家粮食出多少,说是要表彰他们,让他们的这份忠君爱国之心,为大明百姓所知。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用意而已。如果就只是这些议事大臣中凑集粮草,那显然是不够的。京师还有很多官员和富商什么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头。
武英殿内的这些人,其实就是引子而已。他们带了头,如果那些官员和富商识相的,就不用朝廷做恶人,自己把粮食给拿出来,那就是皆大欢喜的场面。要不然,回头就会有点不好看的。
可谁知,事实还是出乎了崇祯皇帝的意料。
朝廷官军什么时候攻克辽阳、沈阳,消灭建虏,光复辽东!
收到卢象升的捷报,崇祯皇帝立刻召开六部九卿,内阁和司礼监以及京师中勋贵参与的大会,地点是在武英殿内。
看着底下人头滚滚,崇祯皇帝扫视他们,笑着说道:“诸位,卢卿的报捷奏疏,卿等都看完了吧?”
听到这话,首辅薛国观为首,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向崇祯皇帝行礼,恭喜大捷。
不过这并不是崇祯皇帝想要的,因此,在他们行礼完毕之后,他便收了笑容,沉声说道:“卢卿在报捷奏疏中言明,如今建虏被饥荒威胁,这个冬天刚过,实力大减,正是讨伐建虏的好机会。如果再拖延下去,让建虏找到吃的,恢复过来的话,战事就会难打不少。他提议朝廷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建虏用兵,朕深以为然,诸卿以为呢?”
他自己先说了,我觉得卢象升说得很对,我很赞成,你们谁敢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又确实有道理,自然没人敢反对,不过户部尚书还是出列奏道:“陛下,时机确实是难得的时机,但是,大军所需之粮草物资,暂时难以筹备齐全……”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皇帝不满,他接着就详细把京师这边的粮草储备全都细细地说了一遍,以表示这是实情,不是他想反对。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打断他,就让殿内群臣都听清楚了再说。
等户部尚书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点头说道:“粮草情况确实如此,不过朕从厂卫那边所获消息来看,京师应该还是能凑到粮食的。”
说到这里,他从御案上拿起两份奏章,扬了扬后,对底下群臣说道:“这是东厂和锦衣卫分别核实上奏的,基本上内容是差不多……”
听到这话,底下群臣都有点好奇,不知道厂卫给皇上说了什么,粮食还能从哪里来?
他们正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继续说道:“从前些年因为兵灾导致的京师粮草危机之后,京师中但凡有点钱的,都注意存储粮食以备不测。因此,朕有个想法。是不是有谁能把这些多余的粮食暂借给朝廷打建虏之用,等南方和南洋的粮食到了之后,朕再把粮食还了,诸卿以为,这样如何?”
“……”一听这话,底下所有臣子都愣了下,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盯着皇帝手中的那份册子,想着自家情况到底有没有被厂卫给查到?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法甚妙,奴婢在宫外的庄子里也确实有点粮食,愿意全部拿出来,以补朝廷所需!”
他算是个人精了,知道皇上这个时候提出来,那绝对是要做的。而谁第一个响应,那么谁就最能获得皇帝的好感。因此,他是第一个跳出来拥护了。这审时度势的能力,也算是他能一直当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原因之一了。
他一开了头,那些司礼监秉笔太监,立刻纷纷站出来拥护,七嘴八舌地奏对,有一种很热闹,很热烈的感觉。
事实上,他们这些太监在宫外的家人仆人并不多,平时吃喝都在宫内,因此,在宫外其实就没多少粮食。就是全部都拿出来,其实也不心疼的。这个时候还能表个态获得皇上好感,对他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对于文官武将和勋贵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此时的他们,都是恍然大悟,明白皇上为什么召集这么多臣子议事,原来就是冲着这个粮食来的。但他们家大业大,虽然粮食多,可同时也养活好多张嘴的啊!
但是,此时此景,就算再吝啬的人,看着崇祯皇帝手中的那两份奏章,他们也不敢不表态啊!否则的话,自己府里存储了好多粮食,却不肯拿出来,回头皇上一对厂卫报上去的数字,心中就肯定会给自己一个差评,那前程还要不要了?
再者说了,皇上不是说了么,等那边运来粮食了,还是会还回来的。
基于这么一个想法,文官武将以及那些勋贵,就都纷纷表态,愿意挤出自己存的粮食,以补朝廷之所需。
对此,崇祯皇帝很是表扬了一番他们,而后下旨贴出布告,把这个情况进行说明,并公示谁家粮食出多少,说是要表彰他们,让他们的这份忠君爱国之心,为大明百姓所知。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用意而已。如果就只是这些议事大臣中凑集粮草,那显然是不够的。京师还有很多官员和富商什么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头。
武英殿内的这些人,其实就是引子而已。他们带了头,如果那些官员和富商识相的,就不用朝廷做恶人,自己把粮食给拿出来,那就是皆大欢喜的场面。要不然,回头就会有点不好看的。
可谁知,事实还是出乎了崇祯皇帝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