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到固始汗的表情,崇祯皇帝就心知肚明他在想什么,便微微一笑道:“这天下格局变化很快,墨守成规是没用的。有准备总比没准备的好,哪怕最后没用到,又有什么关系,是不是?”
理确实是这个理,固始汗自己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自然是懂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青藏高原的汗王。
崇祯皇帝见他答应,便不再多沟通了。固始汗虽然有本事,可他缩在西藏那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他是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待在那犄角旮旯里,必定会被天下大势所抛弃。既然他愿意待,就待那里好了!
于是,这个觐见就基本上结束了。崇祯皇帝邀请他在京师过年,同时也让他认识下大明的强大,如此一来,也能让西藏更为安份。
而崇祯皇帝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相比以前,其他高产作物得到了更大的推广。特别是土豆这个,在河套平原的收成很是不错。这让崇祯皇帝很是欣慰,粮食足的话,对于洪承畴筹建整编草原新军有非常大的帮助。
财政方面,国库的收入倒是和去年相差不大。
虽然玻璃、蒸汽机和水泥等方面的收入在增长,可从去年末开始,东南沿海就开始打仗,先有台湾之战,然后是安南之战,再是吕宋之战,这严重影响了郑家那边的收入。
不过对此,崇祯皇帝也没太在意。通过郑家收取保护费的模式来征收海商的税钱,这个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成为了海军,就更是不能用这种旧有模式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前后两次都去了广州,就是梳理海商的税收模式。
如今大明海商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大明新的占领地,这个需求很大,是目前海商最多去的地方。其次是周边的夷国,不过虽然夷国众多,可他们的消费却低,更多的是换取当地的特产,运回国内进行贸易,这才是对夷国的大头。
最后一个,就是和佛郎机人的贸易。这个就目前来说,还不用出海,只需要在广州这边进行交易。等到将来,大明海军的势力进行扩张之后,大明的海商必然也会走出去,可以远至非洲那边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去佛郎机国进行贸易。
但就目前来说,海波不平,远贸的风险太高,并没有什么人去冒险。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南方和江南那边,已经新出现了一种声音,就是觉得在广州直接和佛郎机人贸易,估计大头都让佛郎机人赚去了。朝廷不如早点远征,早点开疆拓土,这样他们也就能远航去贸易了。
对于这些新声音,崇祯皇帝当然是欢迎的,能让他远征中东那边多一些理由。不过暂时,他还不打算去拔苗助长,就让这种声音自然增长好了。毕竟远征中东那边,可不是随便就能出征的,还需要时间准备。
国库这边,南洋战事已经平息,且在大明的掌控之下。大量大明百姓的移民,必定会带动极大的需求。由此可知,海贸这一块,在明年又会爆发,税收肯定也能恢复,甚至比起以前还要多。
国内这边,玻璃就不用说了,是有钱人的刚需。且随着玻璃技术的成熟和多样性,新的需求也在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崇祯皇帝对此并不是很关注,就玻璃来说,他更多的是关心凹凸透镜以及玻璃试管之类的生产情况。
凹凸透镜这些,在光学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玻璃试管这些,则关系到化学的发展。这才是他最重视的地方。
在水泥这一块上,之前定下的政策,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用水泥修路铺桥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水泥用于当地有钱人家的消费,以此来补贴基建的成本。
不过在这个政策中,问题也是有的。地方都察院查获在这水泥上挪用贪腐的案件,就达到十五起之多;而东厂和锦衣卫查获地方都察院参与的水泥贪腐案,又多达六起之多。
对于这些案件,崇祯皇帝压根没有手软,虽然没有像太祖一样剥皮充草,但效果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崇祯皇帝查抄了他们的家产,让他们全家都成为了穷光蛋,然后罚做劳役,修路铺桥,为大明的基建大业再贡献他们仅有的价值,也算是有个另类的“以儆效尤”的作用。
对于这一年的基建,崇祯皇帝并不满意,下旨来年要加大这个基建的进度。以地方卫所转化... -->>
看到固始汗的表情,崇祯皇帝就心知肚明他在想什么,便微微一笑道:“这天下格局变化很快,墨守成规是没用的。有准备总比没准备的好,哪怕最后没用到,又有什么关系,是不是?”
理确实是这个理,固始汗自己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自然是懂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青藏高原的汗王。
崇祯皇帝见他答应,便不再多沟通了。固始汗虽然有本事,可他缩在西藏那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他是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待在那犄角旮旯里,必定会被天下大势所抛弃。既然他愿意待,就待那里好了!
于是,这个觐见就基本上结束了。崇祯皇帝邀请他在京师过年,同时也让他认识下大明的强大,如此一来,也能让西藏更为安份。
而崇祯皇帝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相比以前,其他高产作物得到了更大的推广。特别是土豆这个,在河套平原的收成很是不错。这让崇祯皇帝很是欣慰,粮食足的话,对于洪承畴筹建整编草原新军有非常大的帮助。
财政方面,国库的收入倒是和去年相差不大。
虽然玻璃、蒸汽机和水泥等方面的收入在增长,可从去年末开始,东南沿海就开始打仗,先有台湾之战,然后是安南之战,再是吕宋之战,这严重影响了郑家那边的收入。
不过对此,崇祯皇帝也没太在意。通过郑家收取保护费的模式来征收海商的税钱,这个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成为了海军,就更是不能用这种旧有模式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前后两次都去了广州,就是梳理海商的税收模式。
如今大明海商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大明新的占领地,这个需求很大,是目前海商最多去的地方。其次是周边的夷国,不过虽然夷国众多,可他们的消费却低,更多的是换取当地的特产,运回国内进行贸易,这才是对夷国的大头。
最后一个,就是和佛郎机人的贸易。这个就目前来说,还不用出海,只需要在广州这边进行交易。等到将来,大明海军的势力进行扩张之后,大明的海商必然也会走出去,可以远至非洲那边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去佛郎机国进行贸易。
但就目前来说,海波不平,远贸的风险太高,并没有什么人去冒险。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南方和江南那边,已经新出现了一种声音,就是觉得在广州直接和佛郎机人贸易,估计大头都让佛郎机人赚去了。朝廷不如早点远征,早点开疆拓土,这样他们也就能远航去贸易了。
对于这些新声音,崇祯皇帝当然是欢迎的,能让他远征中东那边多一些理由。不过暂时,他还不打算去拔苗助长,就让这种声音自然增长好了。毕竟远征中东那边,可不是随便就能出征的,还需要时间准备。
国库这边,南洋战事已经平息,且在大明的掌控之下。大量大明百姓的移民,必定会带动极大的需求。由此可知,海贸这一块,在明年又会爆发,税收肯定也能恢复,甚至比起以前还要多。
国内这边,玻璃就不用说了,是有钱人的刚需。且随着玻璃技术的成熟和多样性,新的需求也在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崇祯皇帝对此并不是很关注,就玻璃来说,他更多的是关心凹凸透镜以及玻璃试管之类的生产情况。
凹凸透镜这些,在光学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玻璃试管这些,则关系到化学的发展。这才是他最重视的地方。
在水泥这一块上,之前定下的政策,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用水泥修路铺桥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水泥用于当地有钱人家的消费,以此来补贴基建的成本。
不过在这个政策中,问题也是有的。地方都察院查获在这水泥上挪用贪腐的案件,就达到十五起之多;而东厂和锦衣卫查获地方都察院参与的水泥贪腐案,又多达六起之多。
对于这些案件,崇祯皇帝压根没有手软,虽然没有像太祖一样剥皮充草,但效果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崇祯皇帝查抄了他们的家产,让他们全家都成为了穷光蛋,然后罚做劳役,修路铺桥,为大明的基建大业再贡献他们仅有的价值,也算是有个另类的“以儆效尤”的作用。
对于这一年的基建,崇祯皇帝并不满意,下旨来年要加大这个基建的进度。以地方卫所转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