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大齐英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呼入睡了。大约二更时分,义军大营东北方向喊声一片,将士们从梦中被惊醒,连忙手执刀枪,跑到营外。只见淝水北岸,火光冲天,浓烟翻滚,许多房屋在火海中颤抖倒塌,百姓们哭喊着在提水灭火。
黄巢此时也带着亲兵跑到了淝水南岸,一见此状,说道:“失火地点是康楼方向,百姓房屋突然起火,我们必须马上过河营救,如果稍稍犹豫,后果将不堪设想。传我将令,各营会水性的,全部泅渡过去,到淝水北岸失火村庄灭火!”说完,黄巢把盔甲一脱,光着膀子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向北岸游去。柴存连忙命令会水性的亲兵跟着黄巢泅渡过河,孙梅、岳灵飞、曹敏、尚让等将领紧急动员义军过河营救被大火包围的百姓。一时间,上万名义军将士光着上身,在淝水里奋力向北岸游去,裘涛、裘红连忙命令水军出动船只,运载粮食、衣物等,直驶北岸。
黄巢率领亲兵到达失火村庄后,马上组织营救工作,黄巢带头穿过火海,将受伤百姓背到安全区域。义兵们人人争先恐后,有的救人,有的提水灭火,没有提水工具的,就用衣服在河里浸了水,再去扑打失火点。奋战至天明,火势被完全控制住了,很多百姓因为被义兵及时营救,保全了性命,只有极少数的百姓在这场火灾中丧生。
黄巢命令军医拿出最好的草药给受伤百姓医治伤口,还拿出不少银两给百姓,让他们购置砌屋材料。百姓们感激涕零,拿出家里最好吃的酒肉来到义军大营,犒赏义军将士。一个白胡子老头颤颤巍巍地走到黄巢跟前,看到黄巢胡子被烧得断了一大截,烤焦的气味依然可闻。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含泪说道:“多谢黄王出动义兵相救,康楼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大恩大德!”
黄巢摆了摆手,扶起白胡子老头,望着众多康楼的百姓,说道:“康楼百姓们,你们受苦了!黄巢这次能来到康楼,所带弟兄扑灭康楼房屋的烈火,说明我们之间有缘份。义师不但与康楼百姓有缘份,和整个华夏百姓都是有缘份的。我们希望,我们为天下穷苦百姓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能被天下更多的人所知道。百姓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就是黄巢和义军兄弟姐妹最大的光荣!”
康楼百姓齐刷刷跪在地上,高呼:“黄王万岁!义师万岁!大齐万岁!”
一个识得几个字的康楼青年大声说道:“我叫康世铭,从小立志读书习武,想博取功名,为民造福。可是李唐朝政越来越**,官吏像豺狼虎豹,不体恤百姓疾苦。我今天看到了黄巢大将军率领的队伍,军纪严明,爱民如子。我第一个报名,参加黄巢大将军的队伍。愿意参加起义军的,随我康世铭报名去!”说完,康世铭走到黄巢、曹敏面前,深施一礼,激动地说:“大将军,夫人,请收下我做你们的士兵吧!”
一百多个康楼男女青年跑到黄巢身边,要求加入起义队伍。黄巢十分感动,他上前和康楼青年一个个握手,当他握住康世铭的手时,用力摇了一下,说道:“你是好样的,是个血性男儿,你有志参加义军,我就收下你和你的康楼兄弟姐妹们。就把你们安排在义师中军,作为孙梅夫人、尚让军师的部下。”
康楼报名参军的男女青年兴奋异常,康世铭不知哪里来的灵感,大声喊道:“黄王起兵,本为百姓;李唐不仁,为民不容!”
义军将士和康楼百姓听了,都齐声喊了起来:“黄王起兵,本为百姓;李唐不仁,为民不容!”
过了几天,在这场大火中倒塌的房屋重新修建好了,康楼百姓十分高兴。在这几天里黄巢和义军将士们和康楼百姓一起,重建家园,个个做得汗流浃背。黄巢决定大军立即开拔,到江州、洪州一带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夺取中原。黄巢在中军帐里,草拟了行军路线,然后去拿玉印盖章,再让亲兵送到各营诸将那里,可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玉印。他突然想到,那天泅河去康楼灭火救人,玉印放在裤袋里,应该是丢在淝水里了。
义师开拔的那一天,康楼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与义师将士深情话别,场景感人,就不细表了。
下面穿插一点关于康楼的民间故事。(下面文字引用来源于互联网关于黄巢寺的传说,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安徽省利辛县王市镇康楼中学校址,前身叫黄巢寺。据说,六十年前,这里有寺庙一座,庙门上方有“黄巢寺”字样,门两旁有楹联曰:“为社稷为苍生赴汤蹈火,反昏君反贪吏感天动地”;庙内正殿塑有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像一尊,威风凛凛,气质非凡。
公元881年,黄巢在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康楼一方民众闻之,皆欢呼雀跃,认为苍天有眼,降大任于黄巢,此乃万民之福,遂为黄王建庙立寺。但当时农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力扩建,仅成以土木结构,逢年过节焚香祈祷,久盛不衰。然因历代战事频繁,黄巢寺多次毁于战火。黄巢政权虽未能持久,但英雄仁德深入人心,故黄巢寺屡毁屡建,最后一次建于清乾隆年间,三间青砖细瓦正殿,塑有黄巢威武塑像,两侧建有厢房,置有当地文人墨客咏黄巢诗词;前有过道(即前门),由当地民众专人延续居住看守。寺名及楹联均为砖刻,工艺精湛。然经二百余年风雨侵蚀,到1946年,黄巢寺已斑驳不堪。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白崇禧嫡系部队北上途经康楼,发现此寺,因黄巢起兵时曾到广西,手刃过此部队某长官恶棍先人,报仇的私愤使黄巢寺顷刻间变成尘瓦碎砖。
1967年,睢阜铁路经过阜阳东北约三十五公里的东城集,民工在修筑铁路时,从东城护城河中挖出黄巢玉印一枚,现珍藏于利辛县文物馆内。此枚玉印可佐证黄巢当年曾经过颍州东北处,因康楼在东城集西南约二公里,可以推测黄巢玉印为行走过急而丢失。黄巢玉印的出现,也可佐证黄巢亲躬康楼及康楼曾有黄巢寺之说,的确实有其事,绝非子虚乌有。
呼入睡了。大约二更时分,义军大营东北方向喊声一片,将士们从梦中被惊醒,连忙手执刀枪,跑到营外。只见淝水北岸,火光冲天,浓烟翻滚,许多房屋在火海中颤抖倒塌,百姓们哭喊着在提水灭火。
黄巢此时也带着亲兵跑到了淝水南岸,一见此状,说道:“失火地点是康楼方向,百姓房屋突然起火,我们必须马上过河营救,如果稍稍犹豫,后果将不堪设想。传我将令,各营会水性的,全部泅渡过去,到淝水北岸失火村庄灭火!”说完,黄巢把盔甲一脱,光着膀子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向北岸游去。柴存连忙命令会水性的亲兵跟着黄巢泅渡过河,孙梅、岳灵飞、曹敏、尚让等将领紧急动员义军过河营救被大火包围的百姓。一时间,上万名义军将士光着上身,在淝水里奋力向北岸游去,裘涛、裘红连忙命令水军出动船只,运载粮食、衣物等,直驶北岸。
黄巢率领亲兵到达失火村庄后,马上组织营救工作,黄巢带头穿过火海,将受伤百姓背到安全区域。义兵们人人争先恐后,有的救人,有的提水灭火,没有提水工具的,就用衣服在河里浸了水,再去扑打失火点。奋战至天明,火势被完全控制住了,很多百姓因为被义兵及时营救,保全了性命,只有极少数的百姓在这场火灾中丧生。
黄巢命令军医拿出最好的草药给受伤百姓医治伤口,还拿出不少银两给百姓,让他们购置砌屋材料。百姓们感激涕零,拿出家里最好吃的酒肉来到义军大营,犒赏义军将士。一个白胡子老头颤颤巍巍地走到黄巢跟前,看到黄巢胡子被烧得断了一大截,烤焦的气味依然可闻。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含泪说道:“多谢黄王出动义兵相救,康楼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大恩大德!”
黄巢摆了摆手,扶起白胡子老头,望着众多康楼的百姓,说道:“康楼百姓们,你们受苦了!黄巢这次能来到康楼,所带弟兄扑灭康楼房屋的烈火,说明我们之间有缘份。义师不但与康楼百姓有缘份,和整个华夏百姓都是有缘份的。我们希望,我们为天下穷苦百姓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能被天下更多的人所知道。百姓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就是黄巢和义军兄弟姐妹最大的光荣!”
康楼百姓齐刷刷跪在地上,高呼:“黄王万岁!义师万岁!大齐万岁!”
一个识得几个字的康楼青年大声说道:“我叫康世铭,从小立志读书习武,想博取功名,为民造福。可是李唐朝政越来越**,官吏像豺狼虎豹,不体恤百姓疾苦。我今天看到了黄巢大将军率领的队伍,军纪严明,爱民如子。我第一个报名,参加黄巢大将军的队伍。愿意参加起义军的,随我康世铭报名去!”说完,康世铭走到黄巢、曹敏面前,深施一礼,激动地说:“大将军,夫人,请收下我做你们的士兵吧!”
一百多个康楼男女青年跑到黄巢身边,要求加入起义队伍。黄巢十分感动,他上前和康楼青年一个个握手,当他握住康世铭的手时,用力摇了一下,说道:“你是好样的,是个血性男儿,你有志参加义军,我就收下你和你的康楼兄弟姐妹们。就把你们安排在义师中军,作为孙梅夫人、尚让军师的部下。”
康楼报名参军的男女青年兴奋异常,康世铭不知哪里来的灵感,大声喊道:“黄王起兵,本为百姓;李唐不仁,为民不容!”
义军将士和康楼百姓听了,都齐声喊了起来:“黄王起兵,本为百姓;李唐不仁,为民不容!”
过了几天,在这场大火中倒塌的房屋重新修建好了,康楼百姓十分高兴。在这几天里黄巢和义军将士们和康楼百姓一起,重建家园,个个做得汗流浃背。黄巢决定大军立即开拔,到江州、洪州一带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夺取中原。黄巢在中军帐里,草拟了行军路线,然后去拿玉印盖章,再让亲兵送到各营诸将那里,可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玉印。他突然想到,那天泅河去康楼灭火救人,玉印放在裤袋里,应该是丢在淝水里了。
义师开拔的那一天,康楼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与义师将士深情话别,场景感人,就不细表了。
下面穿插一点关于康楼的民间故事。(下面文字引用来源于互联网关于黄巢寺的传说,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安徽省利辛县王市镇康楼中学校址,前身叫黄巢寺。据说,六十年前,这里有寺庙一座,庙门上方有“黄巢寺”字样,门两旁有楹联曰:“为社稷为苍生赴汤蹈火,反昏君反贪吏感天动地”;庙内正殿塑有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像一尊,威风凛凛,气质非凡。
公元881年,黄巢在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康楼一方民众闻之,皆欢呼雀跃,认为苍天有眼,降大任于黄巢,此乃万民之福,遂为黄王建庙立寺。但当时农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力扩建,仅成以土木结构,逢年过节焚香祈祷,久盛不衰。然因历代战事频繁,黄巢寺多次毁于战火。黄巢政权虽未能持久,但英雄仁德深入人心,故黄巢寺屡毁屡建,最后一次建于清乾隆年间,三间青砖细瓦正殿,塑有黄巢威武塑像,两侧建有厢房,置有当地文人墨客咏黄巢诗词;前有过道(即前门),由当地民众专人延续居住看守。寺名及楹联均为砖刻,工艺精湛。然经二百余年风雨侵蚀,到1946年,黄巢寺已斑驳不堪。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白崇禧嫡系部队北上途经康楼,发现此寺,因黄巢起兵时曾到广西,手刃过此部队某长官恶棍先人,报仇的私愤使黄巢寺顷刻间变成尘瓦碎砖。
1967年,睢阜铁路经过阜阳东北约三十五公里的东城集,民工在修筑铁路时,从东城护城河中挖出黄巢玉印一枚,现珍藏于利辛县文物馆内。此枚玉印可佐证黄巢当年曾经过颍州东北处,因康楼在东城集西南约二公里,可以推测黄巢玉印为行走过急而丢失。黄巢玉印的出现,也可佐证黄巢亲躬康楼及康楼曾有黄巢寺之说,的确实有其事,绝非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