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皇后生存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的寝宫,西宫太华殿,短短一年之内,已经住过三位君主了。
三天之内,宫殿里里外外已经重新翻修过一通,柱子重新上了油漆,各种装饰陈设更换过。除了那张金丝楠木的大榻,还有那方黑漆漆的乌木枕。
拓拔叡记得,他小的时候,被祖父召到太华殿,经常就是在这张大榻前,听祖父训话。那时候他总感觉这宫殿无比威严,到处都弥漫着权力的味道,连太监宫女都跟精怪似的。现在看起来,却是空荡荡很冷清,少了点威慑力。
可能是地位不同。
他是个年轻的皇帝。坐在朝堂上往下看,随便哪个大臣都比他年纪大,智慧深,相比起这些混迹朝堂多年,资历深厚的大臣,他的确是太年轻了。不像他祖父,只要坐在那里,就能让下面的人胆战心惊。眼睛稍微一瞥,就能把人的心思看穿。他现在只能坐在龙椅上听大臣们说,遇到事,也只能听从别人的意见。比如陆丽,独孤尼,长孙渴候。
这几位大臣是他比较信任的,因为扶他登基的,主要是这几个人。
人太多了,太复杂了,他可能只知道名字,大概的听过。臣子们在下面说话,他很多不认识的人,很多不了解的情况,也无法亲眼去看,也拿不准这些人说的是真是假,怀的是什么目的。
拓拔叡一向是很自信的,然而初登皇位,也还是感觉有点挫败。他时常会在龙椅上听下面说话,听大臣吵架,听的头大如斗,完全不知道怎么决策。
自信受到了侮辱。
只有下了朝,回到太华殿,他才能勉强清净清净。他将陆丽,独孤尼,长孙渴候等人召到太华殿,私下询问这几位亲信大臣对朝事的看法,勉强能得出一点想法,理出一点头绪来。
太华殿是皇宫的主殿,作为皇帝的寝宫,还有召见臣下的地方。殿中的宫人,几乎都是从原来金华宫带来的,苏叱罗,李延春等人,冯凭和常氏也住在这里。这是拓拔叡登基的第四天,朝中的乱局正在愈演愈烈。这是意料之中的,太武帝死后,朝野上下各怀异心,有宗爱这样野心图谋的不在少数。
每天,都有无数的奏章,告密,不是这个谋反,就是那里叛乱。谋反,抓,杀,叛乱,镇压,实在镇压不了,也只能暂时随他去,只要不是有太大威胁的。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自己的皇位,顾不了那么多。每天御案上都有无数的名单要他勾决,一朝天子一朝臣,清算旧账不只是他的需要,也是朝臣们的意图。原先支持宗爱的,该杀的杀,该砍的砍,该贬的贬,该罢的罢,给功臣们腾位置。功臣们为了官位也要彼此争斗,打的头破血流。总会争斗出个结果的,谁登台入府,谁沦为阶下囚,结果以奏章,诏令的形式送到他手里,他只负责审阅,肯定事实。他感觉自己成了个判官,执个红笔,拿个生死簿。他用笔在那名字上画一个杠,这人就没了。时不时跳出几个让他熟悉的名字,昨天还是他的忠臣升了官,今天就谋反了,他也没有感情地,轻轻画上一杠。
特殊时期,不用等到秋后,明日就可推去东华门外砍了。刑台上的血就没干过,刽子手的刀都砍的卷了刃。
他看不到,也无感情。
天气非常寒冷,宫殿四角各摆了一只铜铸的火炉,炉中熊熊燃着上好的金丝银炭,一点烟也无。拓拔叡坐在榻上,身穿着簇新的素色绣龙锦袍,雪白的缎袜,长靴,他从桌案上端起一盏泡好的,热腾腾的沉香片,饮了一口。
尽管是冬天,不过室内温暖,他衣服很薄,素锦袍的绣领口露出一段白皙如玉的脖颈,非常鲜,非常嫩。脖子连接着脸,他长得特别好,凡是露在外面的地方,脖子,脸,手,都非常白。一看就是那种常年养尊处优的相貌。
茶水的热气氤氲在他脸上,模糊的有点看不清表情。
下朝了,政务不会停止,而是转移到太华殿。他坐在大榻中央,常氏穿着素服,坐在他身侧,陆丽等几位大臣在下方交头接耳,讨论着事宜,时不时将讨论的结果询问他。拓拔叡就坐在那那,手捧着香片,边喝边听,或者赞同点头:“有理。”“准了。”“就这样办吧。”或者反问:“没有别的意见了吗?”
中书的官员在侧,讨论确定了的,便记下来,准备会议结束之后拟旨,皇帝有疑问的,大臣们继续讨论,直到拿出皇帝满意的对策。
拓拔叡让常氏在侧,因为即使是陆丽这样的大臣,他也是不能完全信任的,常氏有时候也能给他一点意见。他是皇帝,对每一件事,不能亲眼得见,就只能多方的听从意见,再做决定。
给死人定调,这是现在当务之急,必须要做的。
拓拔余已经死了。
虽然他事实上做过几个月皇帝,但是他是绝不能以皇帝名义入葬的。
他要是合法皇帝,拓拔叡就成了篡位了,这是绝不可以的,所以拓拔余不合法。不过鉴于他是被宗爱所杀,所以还是恢复他南安王的名号,以宗王的名义下葬。
大臣们赞同,拓拔叡也无异议。
冯凭站在拓拔叡身侧,听到他们讨论南安王的谥号,感觉特别奇怪。
她知道南安王死了,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他的尸首,她总感觉这死亡轻飘飘的,不太真实。她还记得她曾经坐在他的马前,背上还能感觉到他的温度,手上仿佛还能回想那个少年拉着她手的触感,但是这个人已经死了。... -->>
皇帝的寝宫,西宫太华殿,短短一年之内,已经住过三位君主了。
三天之内,宫殿里里外外已经重新翻修过一通,柱子重新上了油漆,各种装饰陈设更换过。除了那张金丝楠木的大榻,还有那方黑漆漆的乌木枕。
拓拔叡记得,他小的时候,被祖父召到太华殿,经常就是在这张大榻前,听祖父训话。那时候他总感觉这宫殿无比威严,到处都弥漫着权力的味道,连太监宫女都跟精怪似的。现在看起来,却是空荡荡很冷清,少了点威慑力。
可能是地位不同。
他是个年轻的皇帝。坐在朝堂上往下看,随便哪个大臣都比他年纪大,智慧深,相比起这些混迹朝堂多年,资历深厚的大臣,他的确是太年轻了。不像他祖父,只要坐在那里,就能让下面的人胆战心惊。眼睛稍微一瞥,就能把人的心思看穿。他现在只能坐在龙椅上听大臣们说,遇到事,也只能听从别人的意见。比如陆丽,独孤尼,长孙渴候。
这几位大臣是他比较信任的,因为扶他登基的,主要是这几个人。
人太多了,太复杂了,他可能只知道名字,大概的听过。臣子们在下面说话,他很多不认识的人,很多不了解的情况,也无法亲眼去看,也拿不准这些人说的是真是假,怀的是什么目的。
拓拔叡一向是很自信的,然而初登皇位,也还是感觉有点挫败。他时常会在龙椅上听下面说话,听大臣吵架,听的头大如斗,完全不知道怎么决策。
自信受到了侮辱。
只有下了朝,回到太华殿,他才能勉强清净清净。他将陆丽,独孤尼,长孙渴候等人召到太华殿,私下询问这几位亲信大臣对朝事的看法,勉强能得出一点想法,理出一点头绪来。
太华殿是皇宫的主殿,作为皇帝的寝宫,还有召见臣下的地方。殿中的宫人,几乎都是从原来金华宫带来的,苏叱罗,李延春等人,冯凭和常氏也住在这里。这是拓拔叡登基的第四天,朝中的乱局正在愈演愈烈。这是意料之中的,太武帝死后,朝野上下各怀异心,有宗爱这样野心图谋的不在少数。
每天,都有无数的奏章,告密,不是这个谋反,就是那里叛乱。谋反,抓,杀,叛乱,镇压,实在镇压不了,也只能暂时随他去,只要不是有太大威胁的。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自己的皇位,顾不了那么多。每天御案上都有无数的名单要他勾决,一朝天子一朝臣,清算旧账不只是他的需要,也是朝臣们的意图。原先支持宗爱的,该杀的杀,该砍的砍,该贬的贬,该罢的罢,给功臣们腾位置。功臣们为了官位也要彼此争斗,打的头破血流。总会争斗出个结果的,谁登台入府,谁沦为阶下囚,结果以奏章,诏令的形式送到他手里,他只负责审阅,肯定事实。他感觉自己成了个判官,执个红笔,拿个生死簿。他用笔在那名字上画一个杠,这人就没了。时不时跳出几个让他熟悉的名字,昨天还是他的忠臣升了官,今天就谋反了,他也没有感情地,轻轻画上一杠。
特殊时期,不用等到秋后,明日就可推去东华门外砍了。刑台上的血就没干过,刽子手的刀都砍的卷了刃。
他看不到,也无感情。
天气非常寒冷,宫殿四角各摆了一只铜铸的火炉,炉中熊熊燃着上好的金丝银炭,一点烟也无。拓拔叡坐在榻上,身穿着簇新的素色绣龙锦袍,雪白的缎袜,长靴,他从桌案上端起一盏泡好的,热腾腾的沉香片,饮了一口。
尽管是冬天,不过室内温暖,他衣服很薄,素锦袍的绣领口露出一段白皙如玉的脖颈,非常鲜,非常嫩。脖子连接着脸,他长得特别好,凡是露在外面的地方,脖子,脸,手,都非常白。一看就是那种常年养尊处优的相貌。
茶水的热气氤氲在他脸上,模糊的有点看不清表情。
下朝了,政务不会停止,而是转移到太华殿。他坐在大榻中央,常氏穿着素服,坐在他身侧,陆丽等几位大臣在下方交头接耳,讨论着事宜,时不时将讨论的结果询问他。拓拔叡就坐在那那,手捧着香片,边喝边听,或者赞同点头:“有理。”“准了。”“就这样办吧。”或者反问:“没有别的意见了吗?”
中书的官员在侧,讨论确定了的,便记下来,准备会议结束之后拟旨,皇帝有疑问的,大臣们继续讨论,直到拿出皇帝满意的对策。
拓拔叡让常氏在侧,因为即使是陆丽这样的大臣,他也是不能完全信任的,常氏有时候也能给他一点意见。他是皇帝,对每一件事,不能亲眼得见,就只能多方的听从意见,再做决定。
给死人定调,这是现在当务之急,必须要做的。
拓拔余已经死了。
虽然他事实上做过几个月皇帝,但是他是绝不能以皇帝名义入葬的。
他要是合法皇帝,拓拔叡就成了篡位了,这是绝不可以的,所以拓拔余不合法。不过鉴于他是被宗爱所杀,所以还是恢复他南安王的名号,以宗王的名义下葬。
大臣们赞同,拓拔叡也无异议。
冯凭站在拓拔叡身侧,听到他们讨论南安王的谥号,感觉特别奇怪。
她知道南安王死了,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他的尸首,她总感觉这死亡轻飘飘的,不太真实。她还记得她曾经坐在他的马前,背上还能感觉到他的温度,手上仿佛还能回想那个少年拉着她手的触感,但是这个人已经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