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ac,抢来的皇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凌雪华的猜测应验了,一连半月,皇帝都没来过皇后寝宫,甚至连凌雪华在太后处请安都没遇见过皇帝。(百度搜索更新更快..)
听太后说,皇帝最近很忙,朝堂上对和亲一事吵得沸沸扬扬,皇帝力主废黜和亲,可是大臣们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其中尤以丞相一派反对最高,在朝堂上与皇帝针锋相对,导致和亲一事议了半月也未定夺下来。然而这几日,却又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一便是数年来统兵在外的恭亲王突然开始回京上朝了。
说起来,这位恭亲王算是先帝一辈权势最大的亲王,当年曾领兵助先帝一举平定了七王之乱,先帝大悦,一度授他以极大的军权。只是后来被李义山等众多朝臣谏言,怕他功高震主,震慑皇权,才不得不削去了他不少头衔,甚至将他调离京城。不过先帝年轻时对他十分重用,私下里仍旧让他执掌了不少实权。先帝没有看走眼,这位恭亲王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自被外放到禹州的几十年里,他手下的军队日益健壮,逐渐将禹州三郡发展成了文朝的一大军事重地,成为了镇守关中的一道屏障。
出于避嫌,恭亲王自被先帝外放之日起,就很少再踏足京城。然而先帝年迈后却对拥兵千万的恭亲王越发忌惮起来,几度想要罢去恭亲王的兵权,甚至借五年前那次寿宴的机会将他的女眷子嗣都软禁在了京城,用以牵制恭亲王。这一举动,致使恭亲王与先帝之间的君臣关系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嫌隙,以致后来恭亲王屡次借故拒绝入京,只在先帝发丧时来了一趟京城。而在如今这样特殊的时刻,恭亲王却甘奉皇帝的旨意孤身回京,使得朝堂上的风向一时更加变化莫测。
朝堂之上的种种玄机,自然不是身在后宫之中的人所能洞悉到的,最多也就是听到些风声罢了。凌雪华从太后口中获悉,皇帝半月来除了上朝,与大臣议政,其余时间几乎是宿在了御书房里,就连太后都没多少机会见到皇帝。怕皇帝过度埋头朝政而折损了龙体,太后心中自是忧虑不断,皇帝身边的小德子是个人精,知道太后的顾虑,特意私下跑来通风报信,说皇上身边有位‘聪明伶俐’的宫女全心伺候着,让太后不用担心。
小德子此举本是想让太后宽心,没想到太后听了这下反倒不能宽心了。要知道,皇帝自小就不喜宫女近身伺候,即便是真心欢喜皇后,大婚后也一直是相敬如宾的态度。虽然太后对皇帝这般不通风月的秉性和未来的子嗣问题略有担忧,可也绝不能放任宫里哪个不知根底的狐狸精伺机去勾引皇帝。
太后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却是滴水不漏,暗地里派人去把皇帝身边的那个宫女查了个清楚。查了才知晓,原来这‘聪明伶俐’的宫女竟是恭亲王家的郡主文沁珠淘气下所扮的。
乍一听,太后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早闻这文沁珠乃是恭亲王的掌上明珠,在禹州时深得恭亲王的宠爱,地位比之她几位兄长都高上许多,也因此生就了极娇宠的性子。当初皇帝不在宫里,太后无奈之下答应李义山将文沁珠送去和亲,太后心中一直都是有隐忧的,一面忧心文沁珠这样娇宠的性子怕是吃不了苦,到时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另一面更忧心恭亲王知道了后不肯罢休,只是当时情势所迫,才不得已做了这个决定。
虽说后来皇帝冒着两国交战的危险,将文沁珠从半路上给截了回来,可是这郡主的名节总是不可避免地受了些折损的,加上这么多年来被先帝下令软禁在京城无法得见双亲,新仇加上旧恨,太后觉得文沁珠心里是免不了怨意的。如今她突然对皇帝百般讨好,甚至不惜放下郡主的架子,将自己当作宫女去伺候皇帝,怎能不叫太后心惊。太后觉得这文沁珠的态度实在是有些蹊跷,加上她的父王这时突然进京,更让太后觉得事情不简单,思来想去,太后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试探下这文沁珠葫芦里的药,这才有了今日的这顿晚宴。
接近晚宴的时候,文沁珠便由宫人引着过来请安了,太后端坐在八仙御桌旁一边喝茶,一边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小姑娘。太后问她的问题,她都会恭敬地回答,小姑娘的声音像黄鹂一般清脆,笑起来时很乖巧可人。目光是不会骗人的,太后看得出文沁珠是真的心无芥蒂,也着实没想到传言里那个颇为娇宠的小郡主,不但懂事而且对自己的父亲很孝顺,心中暗赞她的孝心。
太后与文沁珠是越聊越开心,心里对她的印象更是好转了不少,不久,外头宫人进来禀报皇帝来了,谈话戛然而止,太后是面上一喜,文沁珠则是眼里瞬间闪过一道绚丽的光芒来,几乎忘了跟太后见礼,就满面娇美的笑容迎出门去,冲着来人甜甜地喊道:“皇帝哥哥——”
走出门,文沁珠才发现文景年不知何故顿了下步子,听到她的声音,回过头来,对她微微一笑,继而朝着她走过来。文景年身后似乎有一道目光跟随着,文沁珠下意识地望过去,于此同时宫人们的声音在后面乍然响起:“参见皇后娘娘—... -->>
凌雪华的猜测应验了,一连半月,皇帝都没来过皇后寝宫,甚至连凌雪华在太后处请安都没遇见过皇帝。(百度搜索更新更快..)
听太后说,皇帝最近很忙,朝堂上对和亲一事吵得沸沸扬扬,皇帝力主废黜和亲,可是大臣们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其中尤以丞相一派反对最高,在朝堂上与皇帝针锋相对,导致和亲一事议了半月也未定夺下来。然而这几日,却又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一便是数年来统兵在外的恭亲王突然开始回京上朝了。
说起来,这位恭亲王算是先帝一辈权势最大的亲王,当年曾领兵助先帝一举平定了七王之乱,先帝大悦,一度授他以极大的军权。只是后来被李义山等众多朝臣谏言,怕他功高震主,震慑皇权,才不得不削去了他不少头衔,甚至将他调离京城。不过先帝年轻时对他十分重用,私下里仍旧让他执掌了不少实权。先帝没有看走眼,这位恭亲王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自被外放到禹州的几十年里,他手下的军队日益健壮,逐渐将禹州三郡发展成了文朝的一大军事重地,成为了镇守关中的一道屏障。
出于避嫌,恭亲王自被先帝外放之日起,就很少再踏足京城。然而先帝年迈后却对拥兵千万的恭亲王越发忌惮起来,几度想要罢去恭亲王的兵权,甚至借五年前那次寿宴的机会将他的女眷子嗣都软禁在了京城,用以牵制恭亲王。这一举动,致使恭亲王与先帝之间的君臣关系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嫌隙,以致后来恭亲王屡次借故拒绝入京,只在先帝发丧时来了一趟京城。而在如今这样特殊的时刻,恭亲王却甘奉皇帝的旨意孤身回京,使得朝堂上的风向一时更加变化莫测。
朝堂之上的种种玄机,自然不是身在后宫之中的人所能洞悉到的,最多也就是听到些风声罢了。凌雪华从太后口中获悉,皇帝半月来除了上朝,与大臣议政,其余时间几乎是宿在了御书房里,就连太后都没多少机会见到皇帝。怕皇帝过度埋头朝政而折损了龙体,太后心中自是忧虑不断,皇帝身边的小德子是个人精,知道太后的顾虑,特意私下跑来通风报信,说皇上身边有位‘聪明伶俐’的宫女全心伺候着,让太后不用担心。
小德子此举本是想让太后宽心,没想到太后听了这下反倒不能宽心了。要知道,皇帝自小就不喜宫女近身伺候,即便是真心欢喜皇后,大婚后也一直是相敬如宾的态度。虽然太后对皇帝这般不通风月的秉性和未来的子嗣问题略有担忧,可也绝不能放任宫里哪个不知根底的狐狸精伺机去勾引皇帝。
太后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却是滴水不漏,暗地里派人去把皇帝身边的那个宫女查了个清楚。查了才知晓,原来这‘聪明伶俐’的宫女竟是恭亲王家的郡主文沁珠淘气下所扮的。
乍一听,太后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早闻这文沁珠乃是恭亲王的掌上明珠,在禹州时深得恭亲王的宠爱,地位比之她几位兄长都高上许多,也因此生就了极娇宠的性子。当初皇帝不在宫里,太后无奈之下答应李义山将文沁珠送去和亲,太后心中一直都是有隐忧的,一面忧心文沁珠这样娇宠的性子怕是吃不了苦,到时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另一面更忧心恭亲王知道了后不肯罢休,只是当时情势所迫,才不得已做了这个决定。
虽说后来皇帝冒着两国交战的危险,将文沁珠从半路上给截了回来,可是这郡主的名节总是不可避免地受了些折损的,加上这么多年来被先帝下令软禁在京城无法得见双亲,新仇加上旧恨,太后觉得文沁珠心里是免不了怨意的。如今她突然对皇帝百般讨好,甚至不惜放下郡主的架子,将自己当作宫女去伺候皇帝,怎能不叫太后心惊。太后觉得这文沁珠的态度实在是有些蹊跷,加上她的父王这时突然进京,更让太后觉得事情不简单,思来想去,太后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试探下这文沁珠葫芦里的药,这才有了今日的这顿晚宴。
接近晚宴的时候,文沁珠便由宫人引着过来请安了,太后端坐在八仙御桌旁一边喝茶,一边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小姑娘。太后问她的问题,她都会恭敬地回答,小姑娘的声音像黄鹂一般清脆,笑起来时很乖巧可人。目光是不会骗人的,太后看得出文沁珠是真的心无芥蒂,也着实没想到传言里那个颇为娇宠的小郡主,不但懂事而且对自己的父亲很孝顺,心中暗赞她的孝心。
太后与文沁珠是越聊越开心,心里对她的印象更是好转了不少,不久,外头宫人进来禀报皇帝来了,谈话戛然而止,太后是面上一喜,文沁珠则是眼里瞬间闪过一道绚丽的光芒来,几乎忘了跟太后见礼,就满面娇美的笑容迎出门去,冲着来人甜甜地喊道:“皇帝哥哥——”
走出门,文沁珠才发现文景年不知何故顿了下步子,听到她的声音,回过头来,对她微微一笑,继而朝着她走过来。文景年身后似乎有一道目光跟随着,文沁珠下意识地望过去,于此同时宫人们的声音在后面乍然响起:“参见皇后娘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