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魏延的种子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乌桓,又称乌丸,跟鲜卑一样,都是之前东胡部落之一,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大单于冒顿横空出世,横扫东胡,乌桓被迫迁移到乌桓山,遂后便以山名为族名。
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乌桓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少数留居塞外者皆归降鲜卑,自2世纪初起,塞外乌桓常助鲜卑、南匈奴寇掠汉边;塞内乌桓则多从乌桓校尉抗击鲜卑、匈奴。
东汉朝廷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叛军。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羌乱。
乌桓因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逃归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此时塞内乌桓里,有四股势力,丘力居兵屯辽西,为大单于,领九千落,一落为一大户,平均应有十人,有九万多人的部族;难楼屯兵上谷,领五千落,算是有五万人的大部落,丘力居和难楼各自称王,剩下两个实力弱小一些,苏仆延在辽东属国,领千落,大概是一万多人,自称峭王,乌延屯兵在右北平,领八百落,大概有八千多人,自称汗鲁王。
难楼、苏仆延、乌延都是勇健之辈,丘力居能震慑住他们,除了势力大些,也自有统摄之道。现在丘力居死了,儿子楼班年小,侄子蹋顿有武略,代立为乌桓大单于,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但其他三王并不怎么服从蹋顿。
田畴仔细想了一下,毅然决然道:“只要对大局有利,无所不可!只是我跟那乌桓人素无往来,恐怕很难让他们信服,阎兄,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阎柔躬身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田畴跟魁头诈称完成了使命,要回去向魏延禀告,离开了鲜卑王庭。
行不数里,阎柔在路边候着。
田畴在阎柔的带领下,去了辽西的乌丸山,拜见了新任的乌桓单于蹋顿。
在那段历史上,蹋顿经过多年辛苦经营,一统四郡乌桓,声势大振,在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袁绍因此假传朝廷诏命,赐予蹋顿及三王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称号及印绶。后来楼班长大,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立楼班为单于,蹋顿于是退位为王,依然执掌大权。袁绍死后,袁尚被曹操打败,转而求助蹋顿,当时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乌桓有十万多户,袁尚企图凭著这些兵力及人力,夺回河北,蹋顿亦不可一世地想跟曹操一较长短。
但现在的蹋顿刚刚上位,地位并不稳固,上谷、辽东、右北平这三支乌桓对他是阳奉阴违,鲜卑人对乌桓又虎视眈眈想要吞并乌桓,当蹋顿听说大汉朝廷有使者前来,忙不迭地走出乌桓王庭,迎出了十里地,跟鲜卑单于魁头的傲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田畴把蹋顿的殷勤看在眼里,他明白现在的乌桓虽然跟大汉朝廷不像之前那样密切合作了,但大汉余威犹存,对乌桓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特别是魏军所向披靡,想必这个蹋顿也是有心之人,若得魏延支持,他必定能够坐稳乌桓单于的宝座。
蹋顿本来就有寻求魏延支持的意图,再加上阎柔在一旁帮助,田畴成功说服了蹋顿。
蹋顿愿意出动辽西乌桓二万精骑,封锁西部鲜卑与中部鲜卑、东部鲜卑的联络,并乘机攻击西部鲜卑某些部落。
作为犒赏,田畴答应蹋顿,会让蹋顿在战后前赴许都,接受大汉天子册封他为乌桓单于。
阎柔从中奔走,为的便是护乌桓校尉的头衔,田畴也代魏延应承阎柔,待战事结束后,阎柔面见魏延后,魏延必会推荐阎柔为护乌桓中郎将,甚至有可能封阎柔兼领护鲜卑中郎将,跟护匈奴中郎将同格,比原来的校尉头衔高出一级。
阎柔虽然言笑无忌,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大汉朝廷对他的认同,只要朝廷认同他了,他便不会像李陵一样终生背着一个汉奸名声无法跪拜祖墓。
田畴离开乌桓王庭,从特工那里得知,魏延的大军在一个月前,已经到了五原郡,跟度辽将军徐晃、护匈奴中郎将朱灵、南匈奴单于刘豹的人马成功会师。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魏延以刘豹的四万骑兵为前驱,以徐晃部为左翼,以朱灵部为右翼,从五原郡九原县,向河套地区,自东往西,开始了横扫。
与此同时,赵云领着两万人马与凉州刺史马腾在北地郡富平会师。
在此之前,司隶校尉贾诩利用同为武威乡人的优势,极力劝说马腾跟魏延联合,并且送粮送器械,帮助马腾战胜韩遂,占领大半个凉州,马腾遂跟魏延结成战略同盟。
马腾本人要守卫武威提防韩遂,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长子马超、大将庞德、长女马云禄领两万骑兵,在赵云的统一指挥下,向东推进。
两路大军,选定了同一个日子,不宣而战,对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大量匈奴、鲜卑、羌胡部落开始了致命的打击。
这些部落都在这块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们逐水草... -->>
乌桓,又称乌丸,跟鲜卑一样,都是之前东胡部落之一,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大单于冒顿横空出世,横扫东胡,乌桓被迫迁移到乌桓山,遂后便以山名为族名。
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乌桓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少数留居塞外者皆归降鲜卑,自2世纪初起,塞外乌桓常助鲜卑、南匈奴寇掠汉边;塞内乌桓则多从乌桓校尉抗击鲜卑、匈奴。
东汉朝廷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叛军。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羌乱。
乌桓因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逃归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此时塞内乌桓里,有四股势力,丘力居兵屯辽西,为大单于,领九千落,一落为一大户,平均应有十人,有九万多人的部族;难楼屯兵上谷,领五千落,算是有五万人的大部落,丘力居和难楼各自称王,剩下两个实力弱小一些,苏仆延在辽东属国,领千落,大概是一万多人,自称峭王,乌延屯兵在右北平,领八百落,大概有八千多人,自称汗鲁王。
难楼、苏仆延、乌延都是勇健之辈,丘力居能震慑住他们,除了势力大些,也自有统摄之道。现在丘力居死了,儿子楼班年小,侄子蹋顿有武略,代立为乌桓大单于,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但其他三王并不怎么服从蹋顿。
田畴仔细想了一下,毅然决然道:“只要对大局有利,无所不可!只是我跟那乌桓人素无往来,恐怕很难让他们信服,阎兄,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阎柔躬身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田畴跟魁头诈称完成了使命,要回去向魏延禀告,离开了鲜卑王庭。
行不数里,阎柔在路边候着。
田畴在阎柔的带领下,去了辽西的乌丸山,拜见了新任的乌桓单于蹋顿。
在那段历史上,蹋顿经过多年辛苦经营,一统四郡乌桓,声势大振,在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袁绍因此假传朝廷诏命,赐予蹋顿及三王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称号及印绶。后来楼班长大,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立楼班为单于,蹋顿于是退位为王,依然执掌大权。袁绍死后,袁尚被曹操打败,转而求助蹋顿,当时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乌桓有十万多户,袁尚企图凭著这些兵力及人力,夺回河北,蹋顿亦不可一世地想跟曹操一较长短。
但现在的蹋顿刚刚上位,地位并不稳固,上谷、辽东、右北平这三支乌桓对他是阳奉阴违,鲜卑人对乌桓又虎视眈眈想要吞并乌桓,当蹋顿听说大汉朝廷有使者前来,忙不迭地走出乌桓王庭,迎出了十里地,跟鲜卑单于魁头的傲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田畴把蹋顿的殷勤看在眼里,他明白现在的乌桓虽然跟大汉朝廷不像之前那样密切合作了,但大汉余威犹存,对乌桓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特别是魏军所向披靡,想必这个蹋顿也是有心之人,若得魏延支持,他必定能够坐稳乌桓单于的宝座。
蹋顿本来就有寻求魏延支持的意图,再加上阎柔在一旁帮助,田畴成功说服了蹋顿。
蹋顿愿意出动辽西乌桓二万精骑,封锁西部鲜卑与中部鲜卑、东部鲜卑的联络,并乘机攻击西部鲜卑某些部落。
作为犒赏,田畴答应蹋顿,会让蹋顿在战后前赴许都,接受大汉天子册封他为乌桓单于。
阎柔从中奔走,为的便是护乌桓校尉的头衔,田畴也代魏延应承阎柔,待战事结束后,阎柔面见魏延后,魏延必会推荐阎柔为护乌桓中郎将,甚至有可能封阎柔兼领护鲜卑中郎将,跟护匈奴中郎将同格,比原来的校尉头衔高出一级。
阎柔虽然言笑无忌,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大汉朝廷对他的认同,只要朝廷认同他了,他便不会像李陵一样终生背着一个汉奸名声无法跪拜祖墓。
田畴离开乌桓王庭,从特工那里得知,魏延的大军在一个月前,已经到了五原郡,跟度辽将军徐晃、护匈奴中郎将朱灵、南匈奴单于刘豹的人马成功会师。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魏延以刘豹的四万骑兵为前驱,以徐晃部为左翼,以朱灵部为右翼,从五原郡九原县,向河套地区,自东往西,开始了横扫。
与此同时,赵云领着两万人马与凉州刺史马腾在北地郡富平会师。
在此之前,司隶校尉贾诩利用同为武威乡人的优势,极力劝说马腾跟魏延联合,并且送粮送器械,帮助马腾战胜韩遂,占领大半个凉州,马腾遂跟魏延结成战略同盟。
马腾本人要守卫武威提防韩遂,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长子马超、大将庞德、长女马云禄领两万骑兵,在赵云的统一指挥下,向东推进。
两路大军,选定了同一个日子,不宣而战,对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大量匈奴、鲜卑、羌胡部落开始了致命的打击。
这些部落都在这块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们逐水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