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兰陵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65,待修改
一路策马沿着林间小径或夹荫径道前行,偶尔绕湖池或院舍转折,但大方向都是往北,一直行到拢翠山下,驰马从谷峪过山,出了谷口,山北更是豁然而阔:澄廓的天如碧海,广袤无垠的碧穹下,绿地坡岗丘山石林起伏相间,连绵一直接到天际;往东北方向远眺数百里外,便见大河白水滔滔,那里已经到了黄河的支流洛河!
“这里,就是天院。”
李毓祯骑马立在拢翠山北面的坡岗上,马鞭遥指前方这片辽阔土地,眉扬间,神姿也如这天穹大地邈然辽廓。
萧琰不由转目看她一会,才又看向前方,心里感叹道:这里,就是天院!
天策书院分三院,“天、地、人”,其中天院是武道学府,地院是易道学府,人院则是教授将道和经道的学府。而天院的占地是内学三院中最大的,因为武道学子的破坏力太大,练武场所不阔,可能将整座书院拆了都有可能。
李毓祯一边策马下了山冈,一边随口聊道:“现在的天院比以前大得多,从明宗时候开始扩建,到高宗、世宗,经三代累建,才有了今日天下第一学府的规模。”
巧合的是,这三代都是女帝。
太宗初立时,天策书院还只是“天策武学”,培养皇族武道和将道人才,至明宗登基,开始扩建学府,才增设了文科部,但那时还没有正式分院,直到高宗亲政,才分出“天、地、人”三院,而“天策武学”也正式更名为“天策书院”,成为天下第一学府。而至世宗朝,天策书院就不仅仅是学府,更是令世家侧目的“武道第四宗”,和三清宫、剑阁、梵音寺并立于世。
在晋室东渡以前,天下武道仅两宗——道门三清宫、墨门剑阁,都是千年巨擘;至北魏初年佛门传入中原,继而梵音寺创派统一佛门各宗,成了武道第三宗也用去了两百年。而天策书院从立学至武道崛起,成为中原武道第四宗,只用了短短一百多年时间,这是很不容易的——而最重要的原因必定是来自于皇帝的鼎力支持和资源财力的不断投入。
萧琰心里想道:三位女帝和天策书院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明宗为何能以仁宗皇后、太宗外侄女的身份继承皇位?除了太宗遗诏外,天策书院的支持也是极重要的原因。而高宗能坐稳帝位,覆灭太原王氏的谋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得到了天策书院的支持。有共同的利益,才有坚定的结盟。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明宗和高宗始终掌握着军权。
无论太原王氏如何权倾朝野,掌持大半朝政和文官,但皇帝只要掌持军权,朝廷就翻不了天——大唐立国时就立下规矩:宰相出自世家;世家不得染指军权。而太原王氏要谋李唐江山,就必须将手伸向军权——但最终失败。因为当时掌控十六卫的大将军,一半是李姓宗室,一半是皇室倾力提拔的寒门将领,而这两者都不可能被王氏收买,因为王氏给不出更大的利益。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明宗和高宗的能力,让这些大将军信服;否则,他们虽然不会支持王氏,但很可能去支持仁宗的皇子夺位,美其名曰“归位正朔”。
比起读史时,萧琰此时想得更深入,正因为天策宗师和军队都是最崇尚武力的群体,他们没有世家和文人那么多条条框框,只有实力的衡量:当女人是弱者时,他们比起文人更轻视女人;但当这个女人是强者,他们也能很快转变,顺理成章的支持她的统治。
她不由想起母亲在她小时候说的一句话:“武道,能强人,亦能强世道。”
萧琰此时才明白何谓“强世道”。
但是,她不知道,她此时的明白也只是母亲说的一方面——强阴阳世道,而另一方面,却是要到很久以后,她才能明白。
萧琰骑马前行,目光注视着天院的中心。事实上,还没进入天策书院,让人一眼望见的,就是这座擎天山峰。
它叫“天柱”,高达千丈,直入云天。
而这座半边是直立峭壁的山峰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高宗时代的皇族第一高手,迄今无人超越的楚国长公主李见素剑劈而立。
据说当年高宗薨逝,李见素悲痛过度,一剑劈断终南山千壑岩,慕容绝闭关的千丈崖便是因为这一剑劈断,深断成崖,而劈下的一半山岩便被李见素移到了天策书院,激励后辈,武道达云天。
这道天柱,矗立在大唐武者的心中,它昭示了武道的伟力。
以先天宗师一人之力,便可移山,或许只要他们想,就能填江填河,这是何等强大的武力?人的肉.体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凡是看见它的武者,莫不心中澎湃,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力量。天策书院越来越强,皇族宗室子弟对武道的崇... -->>
165,待修改
一路策马沿着林间小径或夹荫径道前行,偶尔绕湖池或院舍转折,但大方向都是往北,一直行到拢翠山下,驰马从谷峪过山,出了谷口,山北更是豁然而阔:澄廓的天如碧海,广袤无垠的碧穹下,绿地坡岗丘山石林起伏相间,连绵一直接到天际;往东北方向远眺数百里外,便见大河白水滔滔,那里已经到了黄河的支流洛河!
“这里,就是天院。”
李毓祯骑马立在拢翠山北面的坡岗上,马鞭遥指前方这片辽阔土地,眉扬间,神姿也如这天穹大地邈然辽廓。
萧琰不由转目看她一会,才又看向前方,心里感叹道:这里,就是天院!
天策书院分三院,“天、地、人”,其中天院是武道学府,地院是易道学府,人院则是教授将道和经道的学府。而天院的占地是内学三院中最大的,因为武道学子的破坏力太大,练武场所不阔,可能将整座书院拆了都有可能。
李毓祯一边策马下了山冈,一边随口聊道:“现在的天院比以前大得多,从明宗时候开始扩建,到高宗、世宗,经三代累建,才有了今日天下第一学府的规模。”
巧合的是,这三代都是女帝。
太宗初立时,天策书院还只是“天策武学”,培养皇族武道和将道人才,至明宗登基,开始扩建学府,才增设了文科部,但那时还没有正式分院,直到高宗亲政,才分出“天、地、人”三院,而“天策武学”也正式更名为“天策书院”,成为天下第一学府。而至世宗朝,天策书院就不仅仅是学府,更是令世家侧目的“武道第四宗”,和三清宫、剑阁、梵音寺并立于世。
在晋室东渡以前,天下武道仅两宗——道门三清宫、墨门剑阁,都是千年巨擘;至北魏初年佛门传入中原,继而梵音寺创派统一佛门各宗,成了武道第三宗也用去了两百年。而天策书院从立学至武道崛起,成为中原武道第四宗,只用了短短一百多年时间,这是很不容易的——而最重要的原因必定是来自于皇帝的鼎力支持和资源财力的不断投入。
萧琰心里想道:三位女帝和天策书院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明宗为何能以仁宗皇后、太宗外侄女的身份继承皇位?除了太宗遗诏外,天策书院的支持也是极重要的原因。而高宗能坐稳帝位,覆灭太原王氏的谋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得到了天策书院的支持。有共同的利益,才有坚定的结盟。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明宗和高宗始终掌握着军权。
无论太原王氏如何权倾朝野,掌持大半朝政和文官,但皇帝只要掌持军权,朝廷就翻不了天——大唐立国时就立下规矩:宰相出自世家;世家不得染指军权。而太原王氏要谋李唐江山,就必须将手伸向军权——但最终失败。因为当时掌控十六卫的大将军,一半是李姓宗室,一半是皇室倾力提拔的寒门将领,而这两者都不可能被王氏收买,因为王氏给不出更大的利益。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明宗和高宗的能力,让这些大将军信服;否则,他们虽然不会支持王氏,但很可能去支持仁宗的皇子夺位,美其名曰“归位正朔”。
比起读史时,萧琰此时想得更深入,正因为天策宗师和军队都是最崇尚武力的群体,他们没有世家和文人那么多条条框框,只有实力的衡量:当女人是弱者时,他们比起文人更轻视女人;但当这个女人是强者,他们也能很快转变,顺理成章的支持她的统治。
她不由想起母亲在她小时候说的一句话:“武道,能强人,亦能强世道。”
萧琰此时才明白何谓“强世道”。
但是,她不知道,她此时的明白也只是母亲说的一方面——强阴阳世道,而另一方面,却是要到很久以后,她才能明白。
萧琰骑马前行,目光注视着天院的中心。事实上,还没进入天策书院,让人一眼望见的,就是这座擎天山峰。
它叫“天柱”,高达千丈,直入云天。
而这座半边是直立峭壁的山峰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高宗时代的皇族第一高手,迄今无人超越的楚国长公主李见素剑劈而立。
据说当年高宗薨逝,李见素悲痛过度,一剑劈断终南山千壑岩,慕容绝闭关的千丈崖便是因为这一剑劈断,深断成崖,而劈下的一半山岩便被李见素移到了天策书院,激励后辈,武道达云天。
这道天柱,矗立在大唐武者的心中,它昭示了武道的伟力。
以先天宗师一人之力,便可移山,或许只要他们想,就能填江填河,这是何等强大的武力?人的肉.体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凡是看见它的武者,莫不心中澎湃,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力量。天策书院越来越强,皇族宗室子弟对武道的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