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中国神秘事件回忆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极渊中天崩地裂的错乱画面感,再一次涌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眼瞳中,又倒映出廖凡临死之前的那一幕——
“东西、东西…给你……”
“在我的…包…包里!”
廖凡说话的热气仿佛依然在我耳边盘绕,他嘴中的血沫也不停喷溅,如同绽放的血花……
这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廖凡要给我什么?我看着眼前泛着喑哑黑光的铁盒,昏暗的橘黄色灯光下,铁盒子上隐约显现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纹路。
我借着光线分辨了一下,发现上面的纹路是一种很奇诡的树,树周遍布着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我一眼就认出了这花纹所刻画的是建木神树。
而且花纹的风格极为诡谲,我越看越觉得熟悉,半晌才惊觉,这不就是祖洲“帝俊”氏族的画风吗?
我掂量了一下,盒子很轻,轻轻摇晃里面就会发出很轻微的声音,里面装的应该不是金属器具,而且东西应该不多。
我犹豫了一会儿,但心里猫抓一样的好奇心却越来越盛,最后还是决定打开盒子看看——但奇怪的是,这铁盒没有任何机关,直接就被我掀开了。
铁盒里的东西出现在我眼前,是一叠发黄的旧纸,上面还有很多手写的字样和图画,好像是什么文件。这些文件看起来有年头了,已经明显发黄,上面还带着一些霉渍,但还好没有被水浸泡过,只是摸起来略有些潮湿。
我借着昏暗的光线,小心翼翼地抽出覆盖在最上面的一张纸,鲜红的抬头映入我的眼帘——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神农架考察行动!
看见委员会的名字,我的心头就是一跳,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这些破事我已经明白了,只要是委员会参与的事情,绝不会简单!
我手里看的东西是一份手稿,手稿的记录日期是一九六零年,写下手稿的是一个叫做“廖中天”的人。这个名字我很陌生,表示我应该不认识他,不过我猜测他应该是廖凡的父亲。
第一份手稿中画了一些函数曲线,还写了很多非常复杂的公式,简单穿插的中文分析,也都是什么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坍缩效应、量子纠缠之类很专业的物理和数学名词,我完全看不懂。
不过我能看出来,这是一份分析手稿,这个人应该正在试图对某件事或者某种物理现象,做出符合科学的解释。
我看不出来什么头绪,紧接着拿起了第二幅手稿,第二幅手稿就正常多了——至少上面写的是中文汉字,不是高等物理那样的天书。
这是一封信,但是我只不过看了几分钟,就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份不可以流传出去的重要文件!
信的前半部分内容乏善可陈,类似于枯燥的科学研究报告。但后半部分的内容,却几乎令我无法接受。
因为廖凡临死托付我时,那样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他的郑重其事,以及今天的会议所表现出来的保密级别,我已经在心里无限拔高了廖凡遗留文件的重要性。
然而事实还是再一次狠狠击穿了我的心理防线。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文件里的有些片段,实在很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那些内容已经不属于,甚至大大超出了当时的我能够理解的范畴。
由于这些文件和信,是由廖凡的父亲、那位七机部的高级工程师所记录下来的,所以它并不是严格按照叙述方式进行,其中的描述还要结合我们在东海所经历的东西,才能够理解整件事情。
所以在这里,我简要理顺了事情的脉络,从头开始说:
1960年,当年的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派出了一个科研分队,在湖北神农架的深山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
这支分队在采集神农架生物资源样本的时候,遭遇了一些很特殊的事件。
我曾经听廖凡谈到过关于他父亲的一些情况,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七机部的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很出色的空间物理学家,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从这封信的记录时间来看,七机部还没有成立,廖中天尚且不到三十岁,供职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而在六零年初,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筹划了一次考察活动,但却意外地向五院借调了廖中天。
廖中天就是在那次考察活动中,进入神农架的第一批科研人员。不过一个动植物科研考察行动,怎么会抽调物理学家进入队伍?
而且那个科研分队比较奇怪,不像是来搞科学研究的,像是来找东西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奔着神农架最深处去的,那地方全是深山老林,地形险峻不说,瘴气之类的也比较严重,哪个搞自然科学研究的... -->>
极渊中天崩地裂的错乱画面感,再一次涌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眼瞳中,又倒映出廖凡临死之前的那一幕——
“东西、东西…给你……”
“在我的…包…包里!”
廖凡说话的热气仿佛依然在我耳边盘绕,他嘴中的血沫也不停喷溅,如同绽放的血花……
这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廖凡要给我什么?我看着眼前泛着喑哑黑光的铁盒,昏暗的橘黄色灯光下,铁盒子上隐约显现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纹路。
我借着光线分辨了一下,发现上面的纹路是一种很奇诡的树,树周遍布着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我一眼就认出了这花纹所刻画的是建木神树。
而且花纹的风格极为诡谲,我越看越觉得熟悉,半晌才惊觉,这不就是祖洲“帝俊”氏族的画风吗?
我掂量了一下,盒子很轻,轻轻摇晃里面就会发出很轻微的声音,里面装的应该不是金属器具,而且东西应该不多。
我犹豫了一会儿,但心里猫抓一样的好奇心却越来越盛,最后还是决定打开盒子看看——但奇怪的是,这铁盒没有任何机关,直接就被我掀开了。
铁盒里的东西出现在我眼前,是一叠发黄的旧纸,上面还有很多手写的字样和图画,好像是什么文件。这些文件看起来有年头了,已经明显发黄,上面还带着一些霉渍,但还好没有被水浸泡过,只是摸起来略有些潮湿。
我借着昏暗的光线,小心翼翼地抽出覆盖在最上面的一张纸,鲜红的抬头映入我的眼帘——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神农架考察行动!
看见委员会的名字,我的心头就是一跳,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这些破事我已经明白了,只要是委员会参与的事情,绝不会简单!
我手里看的东西是一份手稿,手稿的记录日期是一九六零年,写下手稿的是一个叫做“廖中天”的人。这个名字我很陌生,表示我应该不认识他,不过我猜测他应该是廖凡的父亲。
第一份手稿中画了一些函数曲线,还写了很多非常复杂的公式,简单穿插的中文分析,也都是什么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坍缩效应、量子纠缠之类很专业的物理和数学名词,我完全看不懂。
不过我能看出来,这是一份分析手稿,这个人应该正在试图对某件事或者某种物理现象,做出符合科学的解释。
我看不出来什么头绪,紧接着拿起了第二幅手稿,第二幅手稿就正常多了——至少上面写的是中文汉字,不是高等物理那样的天书。
这是一封信,但是我只不过看了几分钟,就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份不可以流传出去的重要文件!
信的前半部分内容乏善可陈,类似于枯燥的科学研究报告。但后半部分的内容,却几乎令我无法接受。
因为廖凡临死托付我时,那样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他的郑重其事,以及今天的会议所表现出来的保密级别,我已经在心里无限拔高了廖凡遗留文件的重要性。
然而事实还是再一次狠狠击穿了我的心理防线。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文件里的有些片段,实在很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那些内容已经不属于,甚至大大超出了当时的我能够理解的范畴。
由于这些文件和信,是由廖凡的父亲、那位七机部的高级工程师所记录下来的,所以它并不是严格按照叙述方式进行,其中的描述还要结合我们在东海所经历的东西,才能够理解整件事情。
所以在这里,我简要理顺了事情的脉络,从头开始说:
1960年,当年的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派出了一个科研分队,在湖北神农架的深山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
这支分队在采集神农架生物资源样本的时候,遭遇了一些很特殊的事件。
我曾经听廖凡谈到过关于他父亲的一些情况,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七机部的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很出色的空间物理学家,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从这封信的记录时间来看,七机部还没有成立,廖中天尚且不到三十岁,供职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而在六零年初,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筹划了一次考察活动,但却意外地向五院借调了廖中天。
廖中天就是在那次考察活动中,进入神农架的第一批科研人员。不过一个动植物科研考察行动,怎么会抽调物理学家进入队伍?
而且那个科研分队比较奇怪,不像是来搞科学研究的,像是来找东西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奔着神农架最深处去的,那地方全是深山老林,地形险峻不说,瘴气之类的也比较严重,哪个搞自然科学研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