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大汉十三将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汉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冬。
黄沙滚滚,北风烈烈。
在这西域塞外一望无际的荒漠之中,正有一队长长的人马在缓慢地向西前进着。
刺骨的寒风呼啸中,一面夺目的赤色“汉”字大旗,正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上下翻滚,迎着风头,不停地卷动。
而在“汉”字大旗之下的,则是一名名缄口不语、骑在马背上默默前进着的士卒。此外,夹在数百名汉军士卒之中的,还有着为数不少的运载着粮秣的马车。
只是,与那“呼啦啦——”卷动不止的大旗翻滚声,与“吱呀呀——”响个不停的车轮转动声对比,这支低头行进着的汉军人马,却显得似乎有些过于静默,不知是否是因为作为一支位于后军的运粮队,整支队伍中,只能隐约听到一声声马踏黄沙的沉闷声响。。。
“刷啦——!”
忽然间,只听在这一片沉静的军旅之中,猛然传出一声响亮的出鞘之音!
对于这些已然深入塞外西域腹地的众军士,听到声响的一瞬间,立刻本能性地便倍加警惕,当即引得周围的一干士卒纷纷回首注目、略显紧张地查看着周围的状况。
不过,待定睛一看,往那声响处瞧得清楚了,大多数人眼中的警觉之色却又很快消失不见了。。。
只见传出声响之处,正有一把银光闪闪的剑刃映照在强烈的日光之下,反射出微带几分冷峻的杀气与寒意。再仔细瞧这出鞘的利剑,无论是其锋芒毕露的利刃、还是剑柄处俊秀的配饰与雕琢,都堪称一把绝对的上品。因此,随着这柄宝剑一经出鞘,纵然大多数士卒已很快在消除警惕后又将各自的注意力再次收了回去,宝剑却还是凭着其耀眼的夺目光彩,吸引了其余不少人的注意。这些汇聚而来的目光之中,也不免有些欣羡之色。
而这,似乎也正中了拔剑出鞘的持剑人的下怀:
“怎么样。。。?我这柄自京城洛阳带来的宝剑,还不错吧!”
说话之人,身着一身略显不便的长袖宽袍之衣,看起来文绉绉的,书生气颇重,与周围一个个顶盔披甲精练打扮的士卒相比,实在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用这宝剑上下随意挥舞的几下之间,这貌似书生的年轻人倒是也比划得好像有模有样。
“嗯,的确是好剑!虽说当初出发前买这把剑时,我还劝过你三思而后行,但是现在看来,我真后悔自己也该花费重金买上一把。唉,现在看,即便囊空如洗,也是值得的啊!只可惜,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旁另一个同样穿着有些不同于普通士卒的年轻人,带着几分浓浓的悔意感叹道。一边摸着自己腰间那把普普通通、有些老旧的佩剑,一边自感到有些寒酸。
“哈哈,别灰心!且看我用这宝剑砍下一串匈奴人的脑袋,到时分你耿乐一个用来记功也无妨啊!待到班师回到洛阳之日,咱们总也要回去有得吹嘘不是?!”
手持宝剑的年轻人逐渐越发的得意,虎虎生风的宝剑挥舞声之中,仿佛已然置身在了冲锋搏杀的战场之中,恨不得立刻找到敌军,来一场痛痛快快的砍杀。
“此话当真!耿毅兄,你可是饱读诗书的,不能失言啊!”
另一名名为耿乐的年轻人闻言也是随即喜出望外,骑在马背上,憧憬着凯旋而归后受到无数百姓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到时,人群中说不定还有不少风情万种的千金小姐。洛阳城里不缺权贵,缺的反而是闯荡过西域塞外的勇士健儿,说不定,自己就借此赢得了特别的青睐,甚至。。。嘿嘿嘿。。。
也不知道其脑袋里又开始在想些什么,只见嘴角处已然留出一些口水,顺着下巴往下细细流淌着。。。
“那是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名叫耿毅的年轻人拍着胸脯,豪气万丈地说道,“哼,此番出塞,不砍他十个八个匈奴人的脑袋,怎么对得起我买这把宝剑的价格?!狗娘养的匈奴人,怎么还不速速前来送死?!这回,不仅要让他们这些蛮夷好好领教一下他耿毅爷爷的厉害,也要为咱们家大人争一口气!同时。。。”
说到这里,其忽然顿了顿,似乎用余光有意无意地朝着二人身后的另外某人瞅了一眼后,才又接着说道:
“同时,更让某些人睁开眼好好看看,老子可不是只会舞文弄墨、吃素的!”
耿毅这目光斜视所瞄的,正是在其身后不远处的另一名同行随从——一个唤作耿破奴的精瘦汉子。其衣着打扮,显然与耿毅和耿乐二人又大为不同,虽然身份同样是侍卫随从,但甲胄却更像是普通士卒的打扮。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其脸颊下的一处长长的明显刀疤,甚是狰狞。常年与匈奴人交手的士卒基本一眼都能看出,这样的刀疤必是出自匈奴弯刀的手笔。。。
此刻,听耿毅言谈中有意无意似乎像是在说给自己听的,这精瘦汉子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依然沉默着,只是紧了紧腰间一柄毫不起眼的直刃长刀,而后,便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远处的荒漠沙海。。。
“咳。。。大家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身处塞外不毛之地,更该同心协力才对嘛!”耿乐看气氛有些尴尬,赶紧低声打了打圆场。
“哼。。。”
不过,一边的耿毅却似乎不怎么领情,慢慢收剑入鞘的同时,淡淡地发出一声冷哼。好在,后面的耿破奴也没怎么计较,依旧视若无睹一般,继续保持着沉默。
对此,三人之中最为年轻的耿乐也是颇为无奈。
其实,虽说三人的身份皆是耿家的私属部曲,但实际上也大有不同。作为伴读书童出身的耿毅与作为小厮出身的耿乐自己,已在一起共同服侍自家大人多年,关系自然较为亲密。并且,耿家虽是朝廷之中的权贵之家,但因为自家大人的先父老太爷去世过早,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没能得到太多的关注与出仕的机会。
相比于自己大人那年纪轻轻的堂弟耿秉,作为如今的大司农——耿国之子,不仅早年便屡屡出入宫廷,深得当今皇上青睐、恩荣优厚,去年便以驸马都尉的身份率军一万、出击北匈奴、横越沙漠六百里,虽说因为北匈奴主力避战而走,所以除了几场小打小闹外几乎无功而返,但毕竟已然树立了军中新进青年勇将的威名。此番远征,更是由圣上亲自点名、率部随军再次出塞征战,虽不是最高主将,但依然是手握大权、风光无比。
而自家大人呢,则因为少年丧父的缘故,就连这次随军塞外出征的机会,还是因为靠了其好友骑都尉刘张的举荐,才在出塞的大军中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军司马的职位。但与堂弟耿秉风光无限的驸马都尉之位相比,还是差了足足一大截。
所以,尽管自家大人也是身在耿家这个炙手可热的豪门大家族中,但却算得上是其中最微不足道、无人问津的一支冷僻“寒门”了。
也正因为如此,风风雨雨跟随自家大人的这些年里,耿毅、耿乐这些不离不弃的随从之间不仅更加的抱团,同时可能也是为自家大人空有一番谋略与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的境遇深深鸣不平,因此,对于来自其他各支耿家的随从,都多多少少有些看不太顺眼。
而耿破奴,恰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说到这耿破奴,因为其上回曾随军出塞征战过,据说富有不少的塞外经验,所以在大军出玉门关后,也就是大约一个月前,才由驸马都尉耿秉的门下,转送到了自家大人的属下。虽说,自家大人也是欣然接受,并当即郑重感谢了自己的这位堂弟兼上级,但是作为多年随从、又善于文墨的耿毅来说,却对耿破奴这个怎么看都不过只是一介草莽武夫的“外来户”极为不顺眼。私下里,不仅时常拿去年出塞之战时耿秉所部一万人也不过是劳而无功的过往说事,而且作为常年生活在京城洛阳之人,对于耿破奴... -->>
东汉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冬。
黄沙滚滚,北风烈烈。
在这西域塞外一望无际的荒漠之中,正有一队长长的人马在缓慢地向西前进着。
刺骨的寒风呼啸中,一面夺目的赤色“汉”字大旗,正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上下翻滚,迎着风头,不停地卷动。
而在“汉”字大旗之下的,则是一名名缄口不语、骑在马背上默默前进着的士卒。此外,夹在数百名汉军士卒之中的,还有着为数不少的运载着粮秣的马车。
只是,与那“呼啦啦——”卷动不止的大旗翻滚声,与“吱呀呀——”响个不停的车轮转动声对比,这支低头行进着的汉军人马,却显得似乎有些过于静默,不知是否是因为作为一支位于后军的运粮队,整支队伍中,只能隐约听到一声声马踏黄沙的沉闷声响。。。
“刷啦——!”
忽然间,只听在这一片沉静的军旅之中,猛然传出一声响亮的出鞘之音!
对于这些已然深入塞外西域腹地的众军士,听到声响的一瞬间,立刻本能性地便倍加警惕,当即引得周围的一干士卒纷纷回首注目、略显紧张地查看着周围的状况。
不过,待定睛一看,往那声响处瞧得清楚了,大多数人眼中的警觉之色却又很快消失不见了。。。
只见传出声响之处,正有一把银光闪闪的剑刃映照在强烈的日光之下,反射出微带几分冷峻的杀气与寒意。再仔细瞧这出鞘的利剑,无论是其锋芒毕露的利刃、还是剑柄处俊秀的配饰与雕琢,都堪称一把绝对的上品。因此,随着这柄宝剑一经出鞘,纵然大多数士卒已很快在消除警惕后又将各自的注意力再次收了回去,宝剑却还是凭着其耀眼的夺目光彩,吸引了其余不少人的注意。这些汇聚而来的目光之中,也不免有些欣羡之色。
而这,似乎也正中了拔剑出鞘的持剑人的下怀:
“怎么样。。。?我这柄自京城洛阳带来的宝剑,还不错吧!”
说话之人,身着一身略显不便的长袖宽袍之衣,看起来文绉绉的,书生气颇重,与周围一个个顶盔披甲精练打扮的士卒相比,实在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用这宝剑上下随意挥舞的几下之间,这貌似书生的年轻人倒是也比划得好像有模有样。
“嗯,的确是好剑!虽说当初出发前买这把剑时,我还劝过你三思而后行,但是现在看来,我真后悔自己也该花费重金买上一把。唉,现在看,即便囊空如洗,也是值得的啊!只可惜,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旁另一个同样穿着有些不同于普通士卒的年轻人,带着几分浓浓的悔意感叹道。一边摸着自己腰间那把普普通通、有些老旧的佩剑,一边自感到有些寒酸。
“哈哈,别灰心!且看我用这宝剑砍下一串匈奴人的脑袋,到时分你耿乐一个用来记功也无妨啊!待到班师回到洛阳之日,咱们总也要回去有得吹嘘不是?!”
手持宝剑的年轻人逐渐越发的得意,虎虎生风的宝剑挥舞声之中,仿佛已然置身在了冲锋搏杀的战场之中,恨不得立刻找到敌军,来一场痛痛快快的砍杀。
“此话当真!耿毅兄,你可是饱读诗书的,不能失言啊!”
另一名名为耿乐的年轻人闻言也是随即喜出望外,骑在马背上,憧憬着凯旋而归后受到无数百姓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到时,人群中说不定还有不少风情万种的千金小姐。洛阳城里不缺权贵,缺的反而是闯荡过西域塞外的勇士健儿,说不定,自己就借此赢得了特别的青睐,甚至。。。嘿嘿嘿。。。
也不知道其脑袋里又开始在想些什么,只见嘴角处已然留出一些口水,顺着下巴往下细细流淌着。。。
“那是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名叫耿毅的年轻人拍着胸脯,豪气万丈地说道,“哼,此番出塞,不砍他十个八个匈奴人的脑袋,怎么对得起我买这把宝剑的价格?!狗娘养的匈奴人,怎么还不速速前来送死?!这回,不仅要让他们这些蛮夷好好领教一下他耿毅爷爷的厉害,也要为咱们家大人争一口气!同时。。。”
说到这里,其忽然顿了顿,似乎用余光有意无意地朝着二人身后的另外某人瞅了一眼后,才又接着说道:
“同时,更让某些人睁开眼好好看看,老子可不是只会舞文弄墨、吃素的!”
耿毅这目光斜视所瞄的,正是在其身后不远处的另一名同行随从——一个唤作耿破奴的精瘦汉子。其衣着打扮,显然与耿毅和耿乐二人又大为不同,虽然身份同样是侍卫随从,但甲胄却更像是普通士卒的打扮。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其脸颊下的一处长长的明显刀疤,甚是狰狞。常年与匈奴人交手的士卒基本一眼都能看出,这样的刀疤必是出自匈奴弯刀的手笔。。。
此刻,听耿毅言谈中有意无意似乎像是在说给自己听的,这精瘦汉子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依然沉默着,只是紧了紧腰间一柄毫不起眼的直刃长刀,而后,便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远处的荒漠沙海。。。
“咳。。。大家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身处塞外不毛之地,更该同心协力才对嘛!”耿乐看气氛有些尴尬,赶紧低声打了打圆场。
“哼。。。”
不过,一边的耿毅却似乎不怎么领情,慢慢收剑入鞘的同时,淡淡地发出一声冷哼。好在,后面的耿破奴也没怎么计较,依旧视若无睹一般,继续保持着沉默。
对此,三人之中最为年轻的耿乐也是颇为无奈。
其实,虽说三人的身份皆是耿家的私属部曲,但实际上也大有不同。作为伴读书童出身的耿毅与作为小厮出身的耿乐自己,已在一起共同服侍自家大人多年,关系自然较为亲密。并且,耿家虽是朝廷之中的权贵之家,但因为自家大人的先父老太爷去世过早,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没能得到太多的关注与出仕的机会。
相比于自己大人那年纪轻轻的堂弟耿秉,作为如今的大司农——耿国之子,不仅早年便屡屡出入宫廷,深得当今皇上青睐、恩荣优厚,去年便以驸马都尉的身份率军一万、出击北匈奴、横越沙漠六百里,虽说因为北匈奴主力避战而走,所以除了几场小打小闹外几乎无功而返,但毕竟已然树立了军中新进青年勇将的威名。此番远征,更是由圣上亲自点名、率部随军再次出塞征战,虽不是最高主将,但依然是手握大权、风光无比。
而自家大人呢,则因为少年丧父的缘故,就连这次随军塞外出征的机会,还是因为靠了其好友骑都尉刘张的举荐,才在出塞的大军中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军司马的职位。但与堂弟耿秉风光无限的驸马都尉之位相比,还是差了足足一大截。
所以,尽管自家大人也是身在耿家这个炙手可热的豪门大家族中,但却算得上是其中最微不足道、无人问津的一支冷僻“寒门”了。
也正因为如此,风风雨雨跟随自家大人的这些年里,耿毅、耿乐这些不离不弃的随从之间不仅更加的抱团,同时可能也是为自家大人空有一番谋略与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的境遇深深鸣不平,因此,对于来自其他各支耿家的随从,都多多少少有些看不太顺眼。
而耿破奴,恰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说到这耿破奴,因为其上回曾随军出塞征战过,据说富有不少的塞外经验,所以在大军出玉门关后,也就是大约一个月前,才由驸马都尉耿秉的门下,转送到了自家大人的属下。虽说,自家大人也是欣然接受,并当即郑重感谢了自己的这位堂弟兼上级,但是作为多年随从、又善于文墨的耿毅来说,却对耿破奴这个怎么看都不过只是一介草莽武夫的“外来户”极为不顺眼。私下里,不仅时常拿去年出塞之战时耿秉所部一万人也不过是劳而无功的过往说事,而且作为常年生活在京城洛阳之人,对于耿破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