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周公带着孔子来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对周公和孔子起任何疑心。有关圣人的问题解决后,他很快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只听高文化又说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庄子》里竟然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话,简直让人难以理解。老子和庄子怎么会如此相矛盾呢?看看《道德经》,全篇共有三十个地方出现过圣人的词汇,很明显,老子是把圣人当做一个参照物来讲了。换言之,在老子的眼里,圣人就是完美无瑕的人,很多都是拿圣人作比。也可以说老子也是很推崇圣人的,但庄子怎么就会说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话呢?
老耿说,这也不难理解,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基于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都是人道毁弃后,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和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出一辙。老子讲的是远古时代,社会井然有序,无需圣人,有了圣人,就说明社会出问题了;庄子讲的是有了圣人以后,社会糟糕的状况,只有圣人不存在了,才能说明社会又恢复正常了,大盗也就消失了。至于为什么老子也把圣人看做高大上,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先秦百家里,对圣人的概念还都是接受并予以认可的。至于理解的程度是不是一样,我想可能会有差别。也就是说虽然都称作圣人,但不一定你说的圣人和他说的圣人就是相同的概念。就像小高你,一直认为《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圣人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圣人,其实不是一回事儿。但有一点是应该能肯定的,那就是有关圣人的词语在当时是非常普及的。但是就向你说的,《周易》里竟然没有一个圣人的概念,这还真得好好想想。是不是真如你所说,周文王好这道菜,但不贪吃。如果真是这样,那周文王可真的太伟大了。
高文化见老耿认可了自己的观点,兴致也就更高了,接过话就说,所以,不能说圣人就是儒家的独创,但儒家确实又是把圣人这个概念推崇到极致的幕后黑手。或者说是儒家和统治阶级结合后共同把圣人的概念神圣化了。比如:把皇帝叫做“圣上”,只要面前站着的是皇帝就要毫无疑问地认为人家就是品德高尚的圣人,不容怀疑,并且要唯命是从。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强盗逻辑,甚至有强X民意之嫌。话又说回来了,不仅我们中国历史文化推崇圣人,其实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也都有自己的圣人,但是不是像儒家思想把圣人这样地极致就不好说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就不难理解了,把君子脱离人形,甚至妖魔化,再借“圣人”的名义推而广之,是儒家思想的“功劳”,而且是“大大的功劳”。这就是我对儒家思想持警惕态度的原因。高文化不无成就感地多次加以强调,又好象是专门和孔子作对。
老耿接话道,说的不错,对古籍文献持怀疑态度应该是后学者的正确观念。
高文化是半侧着身子在说话,对孔子的状态有一些查觉。想到前天在自己家里孔子的表现,高文化心理产生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位孔兄可能对儒家文化非常崇拜,要不我说到儒家思想的是非时,他怎么会是那样一种反应呢?不过今天没有发作,看来对于我的理解,他也许是莫认了吧。这是高文化的想法。
一旁开车的伺机小刘这时候冷不丁接话道,你们谈的这些都太难理解了,我都听不懂。什么圣人、贤人,老子、孙子的,整那么多没用的干啥?不管他是个什么人,只要是人,就得吃喝拉撒;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杂念。说为这为那,不如说都是为了一张嘴。这才是最实在的。不管干什么,不要走极端就好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会走的话,走成太极那才叫水平。这就叫: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走到无尽处,才是真性情。
四人一听,大为惊骇,一个伺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四人还都是要上山寻仙问太极的,不成想半道上就听到了关于太极的另类解释。虽然话粗,但接地气;虽然直白,但言简意赅。八目相对,六目含惊,唯有两目静如止水。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下回。(未完待续)
有对周公和孔子起任何疑心。有关圣人的问题解决后,他很快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只听高文化又说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庄子》里竟然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话,简直让人难以理解。老子和庄子怎么会如此相矛盾呢?看看《道德经》,全篇共有三十个地方出现过圣人的词汇,很明显,老子是把圣人当做一个参照物来讲了。换言之,在老子的眼里,圣人就是完美无瑕的人,很多都是拿圣人作比。也可以说老子也是很推崇圣人的,但庄子怎么就会说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话呢?
老耿说,这也不难理解,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基于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都是人道毁弃后,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和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出一辙。老子讲的是远古时代,社会井然有序,无需圣人,有了圣人,就说明社会出问题了;庄子讲的是有了圣人以后,社会糟糕的状况,只有圣人不存在了,才能说明社会又恢复正常了,大盗也就消失了。至于为什么老子也把圣人看做高大上,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先秦百家里,对圣人的概念还都是接受并予以认可的。至于理解的程度是不是一样,我想可能会有差别。也就是说虽然都称作圣人,但不一定你说的圣人和他说的圣人就是相同的概念。就像小高你,一直认为《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圣人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圣人,其实不是一回事儿。但有一点是应该能肯定的,那就是有关圣人的词语在当时是非常普及的。但是就向你说的,《周易》里竟然没有一个圣人的概念,这还真得好好想想。是不是真如你所说,周文王好这道菜,但不贪吃。如果真是这样,那周文王可真的太伟大了。
高文化见老耿认可了自己的观点,兴致也就更高了,接过话就说,所以,不能说圣人就是儒家的独创,但儒家确实又是把圣人这个概念推崇到极致的幕后黑手。或者说是儒家和统治阶级结合后共同把圣人的概念神圣化了。比如:把皇帝叫做“圣上”,只要面前站着的是皇帝就要毫无疑问地认为人家就是品德高尚的圣人,不容怀疑,并且要唯命是从。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强盗逻辑,甚至有强X民意之嫌。话又说回来了,不仅我们中国历史文化推崇圣人,其实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也都有自己的圣人,但是不是像儒家思想把圣人这样地极致就不好说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就不难理解了,把君子脱离人形,甚至妖魔化,再借“圣人”的名义推而广之,是儒家思想的“功劳”,而且是“大大的功劳”。这就是我对儒家思想持警惕态度的原因。高文化不无成就感地多次加以强调,又好象是专门和孔子作对。
老耿接话道,说的不错,对古籍文献持怀疑态度应该是后学者的正确观念。
高文化是半侧着身子在说话,对孔子的状态有一些查觉。想到前天在自己家里孔子的表现,高文化心理产生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位孔兄可能对儒家文化非常崇拜,要不我说到儒家思想的是非时,他怎么会是那样一种反应呢?不过今天没有发作,看来对于我的理解,他也许是莫认了吧。这是高文化的想法。
一旁开车的伺机小刘这时候冷不丁接话道,你们谈的这些都太难理解了,我都听不懂。什么圣人、贤人,老子、孙子的,整那么多没用的干啥?不管他是个什么人,只要是人,就得吃喝拉撒;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杂念。说为这为那,不如说都是为了一张嘴。这才是最实在的。不管干什么,不要走极端就好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会走的话,走成太极那才叫水平。这就叫: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走到无尽处,才是真性情。
四人一听,大为惊骇,一个伺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四人还都是要上山寻仙问太极的,不成想半道上就听到了关于太极的另类解释。虽然话粗,但接地气;虽然直白,但言简意赅。八目相对,六目含惊,唯有两目静如止水。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下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