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ac,天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变
第二卷天边
第一百六十三章群英荟萃
父亲又再三叮嘱我小心,让我不要太逞强之类的.待得周围没人时,又补了一句,我就你这么个儿子,你得给我平平安安回来。其实这话不知听说了多少回了,但是我依然不愿意将这些话归于唠叨。就如银铃几乎把这一路难题帮我疏解了好几遍,我也不会厌倦一样。
于是我笑着,儿子是平安风云侯,该能平安的。父亲点点头:该让你去的,为父为你布置其他,儿且放心前去,预祝吾儿得胜归来。
儿自领命别父,临行,父似忘前言,又重提勿逞强用狠为上。
我动身去往集合处时,银铃还在等着我。我让她照顾好自己,尤其要好好睡觉,在此静候佳音就行了。她也不知道有无听进去,只说知道了,却让我小心,还又叮咛了很长一串。我笑着摸着她的脸颊,伊人便把脸乖巧地贴在我的手中,闭着眼睛让自己的脸颊抚mo我的手,最终亲了一口掌心,我俯身轻声对她说:夫手粗,莫磨破了铃儿的俏嫩脸蛋。她笑了,说我又油嘴滑舌了。
除了拜访自己的司徒徐老爷子,与宋的叙谈却是最重要的,我把种种与他讲了,他则替我考虑种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景,还经过他天时地利士气等等一干筹算,他认为应能成功。经过与他一番商量,我信心就更足了。
去提兵器时却发现自己的长枪身上不知何时缠绕包裹上了一层两寸宽的布条,严严密密,只漏出一支枪头,一条豹尾穗。问道这是为何?银铃说这是听烈牙说的,如果天太冷,铁枪身上或手上沾了汗或血,乍一摸上便可能会粘住手,刺挪挑打之间便不得灵便,会有危险,故而如此。我笑着点头:当年去北面带了师父给我的铁胎弓,第一次见了烈牙,他便帮我在上面缠了一圈獐皮,那时就说过会粘手。端详了遍枪身,又随手刺了两下,倒真是不妨碍,还觉得暖和了许多,不似天凉时摸上去冷冰冰地冻手。提弓时却注意到在铃儿佩儿二人的纠结下面,不知何时多缠一根红绸带。问银铃这是谁系的?答曰不知,同时端详下也表示了惊讶,还在猜测是谁系的;我不想有所牵碍,况于我弓上,他人之系怎可与吾妻相并,便要摘掉;未想妻却说怎么也得图个吉利。我说那现在不摘,得胜归来时我也不好意思摘了,总不能得了吉利就忘本,还是现在摘了的好。她却摇着头,说什么都不让我摘,还说什么:出征是大事,不要做些不吉利的事情;不过是条红绸,就算此人一份心意,也不妨事,只要你心全在我这……们这里就行。
最终,铃儿送走了我,让我一切小心。还说未免让我分心,就不去找我了,晚上一个人睡别蹬了被子什么的。
我自然诺诺,还让她不要担心。当然,我觉得这不可能,我知道她肯定这几日都睡不好觉,心里肯定一天到晚都担心着我。就比如晚上我不蹬被子也不太可能一样。其实都睡着了,睡觉还来不及,谁有时间去蹬被子。但是伊人口中的“事实”就是如此,从记事开始,第二天一早醒来经常会出现某人进来教训我,说昨夜你又蹬被子了,还是我给你又盖上的之类的。尽找我肯定记不得的事情教训我,我认为这是过去我的“姐姐”现在我的平国夫人最大的缺点;可奇怪,从小,我就喜欢她气鼓鼓撅着小嘴来教训我的样子,很亲切,很温暖,而且总觉得有什么在她貌似生气的可爱面庞后面,而且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东西。至于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却说不上来,某一向不算非常善于言辞,尤其是平时。
那时她还很小,当然,我就更小了。据说有时候她话重了,我可能还会被训得哭鼻子,然后下面伊人便硬不下心肠,赶紧得来哄我。我想我性子比较随和,即被人鄙为有些妇人之仁,有时候还会耍耍赖,颇为一些正人君子所不齿,大抵都是应该与我成长起来的环境相关的。我不知道我的第一个孩子成长后会是什么性子,不过应该和我差别很大。他或者她有自己的父母守护在他们身旁,如果是男孩子,他应该能从自己父亲这里学会很多男孩子应该具有的性格和本事。而不是和他老爹那样自学成才——我的男孩子方面的性格是和子涉他们几个在襄阳街头巷尾胡闹闯祸中慢慢养成的——一是讲兄弟情谊,二是讲朋友义气,三,朋友就是兄弟。生活技能亦是如此,第一,解决事情时候的打架;第二,闯祸后回家,厚着脸皮挨骂;第三,去其它家救人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地编瞎话。总结到最后,似乎我在家的性格和在外的性格应该是两个人的,希望我的孩子不用如此。
念到此处,就感到自己再不愿去厮杀,只想拉着银铃就这么飞回家,等着孩子的降临,每日看顾着他们(她们)。我很自然地看了看背后,那里很显然地没有长翅膀;我依然还不是獬豸,这种梦想只能是梦想。
而我,仍然必须去打这一仗。
临行前,我发现*仔细观察我的背后。问他干吗?他说他看见我在看我的背后,他怕是盔甲什么地方有问题。我及时转移话题问:你叉子上的布谁包的,他很骄傲地说:我妹子。我帮他正了正盔,紧了紧胸胄上的系绳,最后锤了一下他的胸:不要给你妹子丢人。他很认真地嗯了一声。最后顺便检查了其他亲兵的武器,他们都是木质的杆或柄,倒不需要如此专门包一下了。
子实兄亲自过来将我引到今晚休息的地方,还是个熟悉的地方。其实什么地方并不重要,关键条件只有两个:一、能住上千人;二、靠近渭水。显然,上林苑里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还真不少。若真要一直保养维持如此,确实耗费太大,倒不如废弃为民田民宅为用是以更佳,反正皇上也不会经常来,当然此事亦然只适合想,不适宜说。
雪,笼罩着山,覆盖着地,包裹着上林苑的亭台楼阁。如是平时,该是文人辞赋之兴大发的时候。可惜,这天实在不是吟诗作赋的好日子,这里也相对缺乏能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不过考虑到后面几日可能更糟糕,我应该让大家如果想放点厥词什么的,可以赶紧记下来。
我似乎是为了这种场面而生的人,离出发的时辰一点一滴过去,我却开始平静起来,甚而似乎越来越平静。不过此时丢点什么进去,就不同了。如同一池静水,一颗石子丢进去,虽然终究会沉入池底,却仍会泛起层层涟漪,往来反复,连绵不绝。
不知是谁眼尖,说似乎有个女人来了,那来的便是她。
伊人在这日出现,远远看了看我,许多日不见,她可能瘦了。在风雪中蹒跚的她弱小无助,仿佛随时会变成一片雪花被吹走。可是她还是来了,不过没有靠得太近,侍卫只是拦住了她,却没有敢盘问。这就是上林苑的好处,天下大多诸侯的妻女都跟来了,看见一个生面孔,再显露出一份高雅和书卷气,这些侍卫又不认识这位是谁,只要她不执意要闯进来,即便她隐匿不报,亦绝没人敢主动招惹。
甚而她只要吓唬两句可能就能进来,但她终究没有,最后亦只是远远看着。或许我只要出去说两句,便能让她进来,但我却没有,最终也只是远远看着。我不知道她是否能分辨出我,但我希望她不要再如此把我放在心上。毕竟,我已是她人之夫,她应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从已经无福消受美人恩的我这里再分出的一方天地。一时的无情,一时的残忍,可能才是最大的善意。她应该明白爱是种私有的东西,可惜她放错了地方,而且竟还依然希望放在这里。
我总觉得男人的感情相对女人要淡漠些,女子会一直挂念着心仪的男子,男子却常将心中女子暂时遗忘。她到那里,字里行间也都是我。我对着银铃,觉得心里都是铃儿;陪着郭佩,想得也全是佩儿;可看见她,我心中竟还有她。所以世间才那么多痴情守候的弱女子,却有那么多负情薄幸的男儿郎。
而我,未尝不是这样的一个负情的人,若我如她般专一痴情,或许我娶的就是她了吧?不过结果却是自己先认定自己不能娶黄怡,便放下了这段感情;后来心中只想娶银铃,却还坚持要娶郭佩,智终究只是个庸人。貌似叱咤风云,却仍避不得被种种牵碍,般般摆布。我想起了周仓,几年前还以为不会成大器的一个傻兄弟,却如此的了不起。忽然感觉自己更敬佩他了,特别现在就想与他好好说说话。
静静地她走了,似乎最后她朝我这边挥了挥手,指间绕着一方红色的绢帕。那绢帕似乎在我眼中飞了过来,直落到我的弓上,幻化做弓上的绸带随风飘荡。我觉得女子当真了不起,银铃想见我却怕分我的心坚持不来,她想见我一面而来,却又怕分我心就走。女子着实不易,大多十四岁后便要操持家务,服侍公婆,还要生儿育女;然后便要相夫教子,数十年含辛茹苦,辛苦终老。
天下如何会如此男尊女卑了?时至今日,若有夫君不肖,竟大多会被归为妻子不贤。难道就是因为男子要去打仗么?但又有哪个男子不是自己的母亲十月怀胎,一日受难生出来的?
我没有办法理解,只能去想些其他事情,不过,却还是逃不开与她有关。
回想起来,最初我带她出山便是一个错误。如果她一直在山中陪着自己的姐姐们,虽然也许会孤独,却不用承受如此多的离别痛苦,如此深的情感暗伤。
面对这根绸带,暗自喟叹:绸带心领,还请另选佳婿。
傍晚来到北边馆舍不久,便陆续有人前来。见到了很多熟人,有些还是到现在才见到的。比如卢公和公孙伯圭大人手下,这两位,一见面我就有些呆了,赶紧说道;弟未想到两位兄长也来了。这两位,一位翼德兄,一位子龙兄。翼德兄开始蓄了胡子,该是过二十了;子龙兄倒还是那样,不过他想起往日见他的那一身晃眼的白袍白马,真不知道能不能闪耀到后天的天明时分。口中久违,寒暄之声不停,心中却已经想到一定要把你们和奉先兄分开。翼德兄很是直爽,看见我张开双臂迎来,笑着便和我“热情”拥抱。我们两个也都算莽汉那个归类的,也不客气各自手下都使上了劲,就这般僵持了一会儿,我们都没有摔对方——虽然当年我们都是毫不客气直接下绊子的——却把周围的人目光都摔了过来。很多人不认得翼德兄,却非常惊讶于我和他如此熟悉,而且发现我居然没有能轻松拿下他,还感到很惊奇。须知,若真摔,我也就三四成的胜率,若是换云长兄,可能两成不到。
子龙兄要稍微含蓄点,笑着问翼德兄:三哥,觉得如何?
子睿劲又大了,不过比老张还差点。
翼德兄自己嘴巴上毛还没有弟这般茂盛,却自称老张,怕不合适。
翼德兄大笑,捋了捋自己刺猬似的下脸盘,说自己去安顿一下住的地方,再寻些酒来喝着叙话。
子龙兄便要客气许多,让我不用见怪,说三哥就是这样的人。
呵呵,无妨,当年在乐浪和二哥三哥摔多了,今日三哥是要给我面子才没有摔我的。刘大哥,关二哥呢?
翼德本进屋子了,想是听到了,还把他那个大圆脑袋专程探了出来。一边乐一边说:两位哥哥都在驻关戍边,这次派小弟保护云中公前来,本来俺还不乐意,没想到还有仗打,甚好甚好。
子龙兄则要冷静很多,问了我很多事情,我知道他在琢磨如何去打。所以,能讲得都先给他讲了。
数了两遍,报上来的都是九百八十人,包括我自己。到戌时三刻时分,只少一家诸侯未见,不过我早觉得这家必不会来,所以至此,我就认为人到齐了。因为这家没有人,或者说,有的那个他舍不得派。我倒不认为这是私心。换作我,虽然现在还不可能,但是过十几年,若有这种事情,怕我也会和他一样的。
不过有几家居然也派了人,倒是真让我有些惊讶。比如我就拉着秦校尉到旁边问,二哥难道一个人回去?回复是还有几个亲随,还说他开始也不放心,不过二哥说人少点才好悄悄回去办事,硬把他给撵过来了。还给我带来了他的一封信,准确的说,是一份奏疏,外面加一块字条:“三弟,校尉予汝,其熟知羌人游牧之习,可助弟事。附上昔年董贼奏请,令尊抄录相赠兄于分封之时,今兄遗还弟于出征之夕,可悉昔年诸事,亦明羌人之性也。兹兄去秦,以助弟力。兄玮临别字。”
我寻了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揭开竹简,细细读来,父亲在紧要处还用小字做了注解。读毕收册,不免感慨良多,未想董贼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当然也可能是他的手下帮他写的,不过无论如何,那日若真的与他便宜,这后面事情还真不好说。考虑其中描述羌人部分,与以前传闻颇有几分契合,看来所言非虚,心下更有了几分信心。未及多想,父亲派的人也来参见我了。
但是父亲似乎有点拿我开玩笑,我见到的是一个小孩。详细点说从本地给我调来一个叫射援注1的十五岁笑容灿烂的少年,这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也给我带来了一封父亲手书的简册。
这位小兄弟说是本来我老爹让他再大些再去赵国,他是赵国上党太守射坚的弟弟,因年少,尚无表字。射家籍贯就在本地(司隶扶风),这次皇上巡狩,父亲便把他顺便叫来学着帮做些事情,好以后辟到赵国为官。就这样他过来了,还偏巧碰上这个事情。于是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主动请战,父亲自然不许,他还一再请求。他说他自小便喜欢骑马射箭,舞枪使剑,一直勤于练习,未尝有所懈怠。于是,父亲最后考较了一下他骑马射箭的工夫,认为“其足以胜任”,才“允其往投”。看得出来我这位本家小朋友还颇自得,转述话语之间,客气之余,甚居轻狂之傲。这要上战场,不比平日打熬练习,看他有些过于自信,自以为定能建功立业,真怕这位本家小兄弟会出事。心事重重之间打开这份密函,正文却只十六个字,亦无任何注解。看完收起,带着笑问他平日用什么马上兵器,他说远处弓箭,近处长枪佩剑。便让他比划几下,他也无任何羞涩,在院中雪地里便挥舞开了。倒确实好看,也惹得周围一些人的喝彩。这让少年显得更加志得意满,而且看他就提着木杆长枪比划几十下招式就喘成那样,便觉得这孩子还不适合上战场。
我很诚恳地告诉他:这上战场可是要死人的,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绝非往常。
他居然反问我:越侯大人十六岁已上战阵,何以独轻援乎?
最后这瓮声瓮气且文绉绉一句,还真让我不好说他,而且说得也有道理,我第一次上战场前也是懵懵懂懂。况且这种事情,即便言辞驳倒他,他也未必心服你。从小时候就知道,很多时候玩嘴皮子是没有太大用的,动过手,占了便宜才好说话。这是襄阳顽童界的规矩,当年,我便是这条规矩的最大收益人。估计这个规矩在很多地方都管用,凡嘴皮子不好解决或者解决不了的,都得如此。
子悦似乎总结过这个,居然还编了一个故事:狼羊共居一穴,皆言共处无犯,羊之言有心无用,狼之言有用无心。
其典用此处虽有些不当,但其理亦不远矣。
于是,我决定自己上,其实随便在这里叫个壮汉,便大抵能赢这个还没有长完全的小男孩。只是输在一个没名气的别人手里,怕会令这个心高气傲的孩子羞愧难当,甚而失去了自信,这是最要不得的;虽然这里,怕能胜过我的不少,但我名头太大,很多人把和我一较高下当作光荣,输了也不觉得丢人。
所以,我立到厅中间,踩实脚下雪。周围原本收拾屋子准备晚上睡觉地方的人都互相招呼着出来看热闹。随手荡开枪,枪尖离雪半寸而止,既不扎下,也不颤动,如若无物。周围立时更大的一声喝彩,这孩子还没有明白过来,似乎他觉得这个动作很简单;便很认真地挽开了枪花,却也不近前,看来他竟还怕伤了我。
这么多观众在旁,如果不卖弄一下,显得对不起人民群众;不过卖弄大了,又对不起自家人。
这便有些困难,思来想去,还是显摆自己的蛮力为上。毕竟一个小孩子在力气上输给一个比他大五岁,高两头的人,没人会认为丢人。于是,毅然挺枪向前,口中先替他开脱起来:来日战阵之上,敌甚众,或围千匝于外,汝欲破围,则需长力。今汝为先锋,吾为寇,看君何以当之。
自下也不客气,稍使上些力气,随手甩落,就当天狼般砸下。耳边立刻听到笑声,我知道,这是应该的,我似乎比较喜欢砸,哪怕不是用砍砸的兵器,熟手的动作依然如此。我还知道第一次带人杀入北宫,面见圣上时要兵器架上狼牙棒的故事早就成为官宦人家的饭余笑话了。
这小子倒也敏捷,还算轻巧地闪开了攻击,甚而知道躲开枪头豹尾穗。不过他依然没有进攻的意思。只是退到侧旁,等待我的下一次进攻。
于是,我速度越来越快,在自己还能控制下,慢慢也加上了力量,但却只找他突前的兵器招呼。他脑筋不坏,几招之内似乎便明白了过来,与我一同拉开一定距离,一起玩起了猫鼠游戏。不过十几招后,他居然还是硬硬地接了一枪。
我想他是想称一下自己的斤两,但是结果肯定令他有些沮丧。虽然他死死抓着枪杆,但人却被枪带着摔倒在地。倒地时,一手仍握枪不放,一手撑地,挣扎着便要站起再战。
“小心,今日下雪地滑。”我赶紧去扶起这位本家小兄弟,替他拍雪,口中依然替他说话。不过,有些小孩子就是犯浑,他嘟囔着,其实越侯枪法不过如此,只是援力气小了。
周边听到的人都不以为然,甚而有些嘘声,说小孩不知天高地厚。我笑着和旁边人说,小射将军也未用上真本事,不可乱说。
这次这小孩才又面露喜色,对我也多了一分敬意。
不过,我领他去我的屋,掩上门,让他亮出双手给我看一下,沉吟片刻。与他开诚布公:要么回去,要么打仗时必须跟着我,寸步不能离。他迟疑片刻而受命,面上表情极不痛快。
这次与他没什么客气,说一句:看手。右手便掩上其咽喉,他甚至来不及反应。
随即松下。
服不服?
不服,援未念有此,若有防备,必不如此。
看手!
这回他快了一些,手抓着我的右臂,可我右手还是抓上了他的咽喉。
服不服?
不服,可否再来一次?
心中念叨好一个顽固的小子。
好,这回看好了,看手!
他早早攥住我的右臂,可是我用左手轻轻捏住了他的喉结。
我轻轻的捏了捏,笑道:“人有双臂,莫忘。”
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有些失落。
我拍拍他肩膀,还需劝慰一下他:愚兄天生蛮力,力大则便驱全身,欲往则能... -->>
天变
第二卷天边
第一百六十三章群英荟萃
父亲又再三叮嘱我小心,让我不要太逞强之类的.待得周围没人时,又补了一句,我就你这么个儿子,你得给我平平安安回来。其实这话不知听说了多少回了,但是我依然不愿意将这些话归于唠叨。就如银铃几乎把这一路难题帮我疏解了好几遍,我也不会厌倦一样。
于是我笑着,儿子是平安风云侯,该能平安的。父亲点点头:该让你去的,为父为你布置其他,儿且放心前去,预祝吾儿得胜归来。
儿自领命别父,临行,父似忘前言,又重提勿逞强用狠为上。
我动身去往集合处时,银铃还在等着我。我让她照顾好自己,尤其要好好睡觉,在此静候佳音就行了。她也不知道有无听进去,只说知道了,却让我小心,还又叮咛了很长一串。我笑着摸着她的脸颊,伊人便把脸乖巧地贴在我的手中,闭着眼睛让自己的脸颊抚mo我的手,最终亲了一口掌心,我俯身轻声对她说:夫手粗,莫磨破了铃儿的俏嫩脸蛋。她笑了,说我又油嘴滑舌了。
除了拜访自己的司徒徐老爷子,与宋的叙谈却是最重要的,我把种种与他讲了,他则替我考虑种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景,还经过他天时地利士气等等一干筹算,他认为应能成功。经过与他一番商量,我信心就更足了。
去提兵器时却发现自己的长枪身上不知何时缠绕包裹上了一层两寸宽的布条,严严密密,只漏出一支枪头,一条豹尾穗。问道这是为何?银铃说这是听烈牙说的,如果天太冷,铁枪身上或手上沾了汗或血,乍一摸上便可能会粘住手,刺挪挑打之间便不得灵便,会有危险,故而如此。我笑着点头:当年去北面带了师父给我的铁胎弓,第一次见了烈牙,他便帮我在上面缠了一圈獐皮,那时就说过会粘手。端详了遍枪身,又随手刺了两下,倒真是不妨碍,还觉得暖和了许多,不似天凉时摸上去冷冰冰地冻手。提弓时却注意到在铃儿佩儿二人的纠结下面,不知何时多缠一根红绸带。问银铃这是谁系的?答曰不知,同时端详下也表示了惊讶,还在猜测是谁系的;我不想有所牵碍,况于我弓上,他人之系怎可与吾妻相并,便要摘掉;未想妻却说怎么也得图个吉利。我说那现在不摘,得胜归来时我也不好意思摘了,总不能得了吉利就忘本,还是现在摘了的好。她却摇着头,说什么都不让我摘,还说什么:出征是大事,不要做些不吉利的事情;不过是条红绸,就算此人一份心意,也不妨事,只要你心全在我这……们这里就行。
最终,铃儿送走了我,让我一切小心。还说未免让我分心,就不去找我了,晚上一个人睡别蹬了被子什么的。
我自然诺诺,还让她不要担心。当然,我觉得这不可能,我知道她肯定这几日都睡不好觉,心里肯定一天到晚都担心着我。就比如晚上我不蹬被子也不太可能一样。其实都睡着了,睡觉还来不及,谁有时间去蹬被子。但是伊人口中的“事实”就是如此,从记事开始,第二天一早醒来经常会出现某人进来教训我,说昨夜你又蹬被子了,还是我给你又盖上的之类的。尽找我肯定记不得的事情教训我,我认为这是过去我的“姐姐”现在我的平国夫人最大的缺点;可奇怪,从小,我就喜欢她气鼓鼓撅着小嘴来教训我的样子,很亲切,很温暖,而且总觉得有什么在她貌似生气的可爱面庞后面,而且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东西。至于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却说不上来,某一向不算非常善于言辞,尤其是平时。
那时她还很小,当然,我就更小了。据说有时候她话重了,我可能还会被训得哭鼻子,然后下面伊人便硬不下心肠,赶紧得来哄我。我想我性子比较随和,即被人鄙为有些妇人之仁,有时候还会耍耍赖,颇为一些正人君子所不齿,大抵都是应该与我成长起来的环境相关的。我不知道我的第一个孩子成长后会是什么性子,不过应该和我差别很大。他或者她有自己的父母守护在他们身旁,如果是男孩子,他应该能从自己父亲这里学会很多男孩子应该具有的性格和本事。而不是和他老爹那样自学成才——我的男孩子方面的性格是和子涉他们几个在襄阳街头巷尾胡闹闯祸中慢慢养成的——一是讲兄弟情谊,二是讲朋友义气,三,朋友就是兄弟。生活技能亦是如此,第一,解决事情时候的打架;第二,闯祸后回家,厚着脸皮挨骂;第三,去其它家救人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地编瞎话。总结到最后,似乎我在家的性格和在外的性格应该是两个人的,希望我的孩子不用如此。
念到此处,就感到自己再不愿去厮杀,只想拉着银铃就这么飞回家,等着孩子的降临,每日看顾着他们(她们)。我很自然地看了看背后,那里很显然地没有长翅膀;我依然还不是獬豸,这种梦想只能是梦想。
而我,仍然必须去打这一仗。
临行前,我发现*仔细观察我的背后。问他干吗?他说他看见我在看我的背后,他怕是盔甲什么地方有问题。我及时转移话题问:你叉子上的布谁包的,他很骄傲地说:我妹子。我帮他正了正盔,紧了紧胸胄上的系绳,最后锤了一下他的胸:不要给你妹子丢人。他很认真地嗯了一声。最后顺便检查了其他亲兵的武器,他们都是木质的杆或柄,倒不需要如此专门包一下了。
子实兄亲自过来将我引到今晚休息的地方,还是个熟悉的地方。其实什么地方并不重要,关键条件只有两个:一、能住上千人;二、靠近渭水。显然,上林苑里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还真不少。若真要一直保养维持如此,确实耗费太大,倒不如废弃为民田民宅为用是以更佳,反正皇上也不会经常来,当然此事亦然只适合想,不适宜说。
雪,笼罩着山,覆盖着地,包裹着上林苑的亭台楼阁。如是平时,该是文人辞赋之兴大发的时候。可惜,这天实在不是吟诗作赋的好日子,这里也相对缺乏能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不过考虑到后面几日可能更糟糕,我应该让大家如果想放点厥词什么的,可以赶紧记下来。
我似乎是为了这种场面而生的人,离出发的时辰一点一滴过去,我却开始平静起来,甚而似乎越来越平静。不过此时丢点什么进去,就不同了。如同一池静水,一颗石子丢进去,虽然终究会沉入池底,却仍会泛起层层涟漪,往来反复,连绵不绝。
不知是谁眼尖,说似乎有个女人来了,那来的便是她。
伊人在这日出现,远远看了看我,许多日不见,她可能瘦了。在风雪中蹒跚的她弱小无助,仿佛随时会变成一片雪花被吹走。可是她还是来了,不过没有靠得太近,侍卫只是拦住了她,却没有敢盘问。这就是上林苑的好处,天下大多诸侯的妻女都跟来了,看见一个生面孔,再显露出一份高雅和书卷气,这些侍卫又不认识这位是谁,只要她不执意要闯进来,即便她隐匿不报,亦绝没人敢主动招惹。
甚而她只要吓唬两句可能就能进来,但她终究没有,最后亦只是远远看着。或许我只要出去说两句,便能让她进来,但我却没有,最终也只是远远看着。我不知道她是否能分辨出我,但我希望她不要再如此把我放在心上。毕竟,我已是她人之夫,她应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从已经无福消受美人恩的我这里再分出的一方天地。一时的无情,一时的残忍,可能才是最大的善意。她应该明白爱是种私有的东西,可惜她放错了地方,而且竟还依然希望放在这里。
我总觉得男人的感情相对女人要淡漠些,女子会一直挂念着心仪的男子,男子却常将心中女子暂时遗忘。她到那里,字里行间也都是我。我对着银铃,觉得心里都是铃儿;陪着郭佩,想得也全是佩儿;可看见她,我心中竟还有她。所以世间才那么多痴情守候的弱女子,却有那么多负情薄幸的男儿郎。
而我,未尝不是这样的一个负情的人,若我如她般专一痴情,或许我娶的就是她了吧?不过结果却是自己先认定自己不能娶黄怡,便放下了这段感情;后来心中只想娶银铃,却还坚持要娶郭佩,智终究只是个庸人。貌似叱咤风云,却仍避不得被种种牵碍,般般摆布。我想起了周仓,几年前还以为不会成大器的一个傻兄弟,却如此的了不起。忽然感觉自己更敬佩他了,特别现在就想与他好好说说话。
静静地她走了,似乎最后她朝我这边挥了挥手,指间绕着一方红色的绢帕。那绢帕似乎在我眼中飞了过来,直落到我的弓上,幻化做弓上的绸带随风飘荡。我觉得女子当真了不起,银铃想见我却怕分我的心坚持不来,她想见我一面而来,却又怕分我心就走。女子着实不易,大多十四岁后便要操持家务,服侍公婆,还要生儿育女;然后便要相夫教子,数十年含辛茹苦,辛苦终老。
天下如何会如此男尊女卑了?时至今日,若有夫君不肖,竟大多会被归为妻子不贤。难道就是因为男子要去打仗么?但又有哪个男子不是自己的母亲十月怀胎,一日受难生出来的?
我没有办法理解,只能去想些其他事情,不过,却还是逃不开与她有关。
回想起来,最初我带她出山便是一个错误。如果她一直在山中陪着自己的姐姐们,虽然也许会孤独,却不用承受如此多的离别痛苦,如此深的情感暗伤。
面对这根绸带,暗自喟叹:绸带心领,还请另选佳婿。
傍晚来到北边馆舍不久,便陆续有人前来。见到了很多熟人,有些还是到现在才见到的。比如卢公和公孙伯圭大人手下,这两位,一见面我就有些呆了,赶紧说道;弟未想到两位兄长也来了。这两位,一位翼德兄,一位子龙兄。翼德兄开始蓄了胡子,该是过二十了;子龙兄倒还是那样,不过他想起往日见他的那一身晃眼的白袍白马,真不知道能不能闪耀到后天的天明时分。口中久违,寒暄之声不停,心中却已经想到一定要把你们和奉先兄分开。翼德兄很是直爽,看见我张开双臂迎来,笑着便和我“热情”拥抱。我们两个也都算莽汉那个归类的,也不客气各自手下都使上了劲,就这般僵持了一会儿,我们都没有摔对方——虽然当年我们都是毫不客气直接下绊子的——却把周围的人目光都摔了过来。很多人不认得翼德兄,却非常惊讶于我和他如此熟悉,而且发现我居然没有能轻松拿下他,还感到很惊奇。须知,若真摔,我也就三四成的胜率,若是换云长兄,可能两成不到。
子龙兄要稍微含蓄点,笑着问翼德兄:三哥,觉得如何?
子睿劲又大了,不过比老张还差点。
翼德兄自己嘴巴上毛还没有弟这般茂盛,却自称老张,怕不合适。
翼德兄大笑,捋了捋自己刺猬似的下脸盘,说自己去安顿一下住的地方,再寻些酒来喝着叙话。
子龙兄便要客气许多,让我不用见怪,说三哥就是这样的人。
呵呵,无妨,当年在乐浪和二哥三哥摔多了,今日三哥是要给我面子才没有摔我的。刘大哥,关二哥呢?
翼德本进屋子了,想是听到了,还把他那个大圆脑袋专程探了出来。一边乐一边说:两位哥哥都在驻关戍边,这次派小弟保护云中公前来,本来俺还不乐意,没想到还有仗打,甚好甚好。
子龙兄则要冷静很多,问了我很多事情,我知道他在琢磨如何去打。所以,能讲得都先给他讲了。
数了两遍,报上来的都是九百八十人,包括我自己。到戌时三刻时分,只少一家诸侯未见,不过我早觉得这家必不会来,所以至此,我就认为人到齐了。因为这家没有人,或者说,有的那个他舍不得派。我倒不认为这是私心。换作我,虽然现在还不可能,但是过十几年,若有这种事情,怕我也会和他一样的。
不过有几家居然也派了人,倒是真让我有些惊讶。比如我就拉着秦校尉到旁边问,二哥难道一个人回去?回复是还有几个亲随,还说他开始也不放心,不过二哥说人少点才好悄悄回去办事,硬把他给撵过来了。还给我带来了他的一封信,准确的说,是一份奏疏,外面加一块字条:“三弟,校尉予汝,其熟知羌人游牧之习,可助弟事。附上昔年董贼奏请,令尊抄录相赠兄于分封之时,今兄遗还弟于出征之夕,可悉昔年诸事,亦明羌人之性也。兹兄去秦,以助弟力。兄玮临别字。”
我寻了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揭开竹简,细细读来,父亲在紧要处还用小字做了注解。读毕收册,不免感慨良多,未想董贼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当然也可能是他的手下帮他写的,不过无论如何,那日若真的与他便宜,这后面事情还真不好说。考虑其中描述羌人部分,与以前传闻颇有几分契合,看来所言非虚,心下更有了几分信心。未及多想,父亲派的人也来参见我了。
但是父亲似乎有点拿我开玩笑,我见到的是一个小孩。详细点说从本地给我调来一个叫射援注1的十五岁笑容灿烂的少年,这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也给我带来了一封父亲手书的简册。
这位小兄弟说是本来我老爹让他再大些再去赵国,他是赵国上党太守射坚的弟弟,因年少,尚无表字。射家籍贯就在本地(司隶扶风),这次皇上巡狩,父亲便把他顺便叫来学着帮做些事情,好以后辟到赵国为官。就这样他过来了,还偏巧碰上这个事情。于是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主动请战,父亲自然不许,他还一再请求。他说他自小便喜欢骑马射箭,舞枪使剑,一直勤于练习,未尝有所懈怠。于是,父亲最后考较了一下他骑马射箭的工夫,认为“其足以胜任”,才“允其往投”。看得出来我这位本家小朋友还颇自得,转述话语之间,客气之余,甚居轻狂之傲。这要上战场,不比平日打熬练习,看他有些过于自信,自以为定能建功立业,真怕这位本家小兄弟会出事。心事重重之间打开这份密函,正文却只十六个字,亦无任何注解。看完收起,带着笑问他平日用什么马上兵器,他说远处弓箭,近处长枪佩剑。便让他比划几下,他也无任何羞涩,在院中雪地里便挥舞开了。倒确实好看,也惹得周围一些人的喝彩。这让少年显得更加志得意满,而且看他就提着木杆长枪比划几十下招式就喘成那样,便觉得这孩子还不适合上战场。
我很诚恳地告诉他:这上战场可是要死人的,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绝非往常。
他居然反问我:越侯大人十六岁已上战阵,何以独轻援乎?
最后这瓮声瓮气且文绉绉一句,还真让我不好说他,而且说得也有道理,我第一次上战场前也是懵懵懂懂。况且这种事情,即便言辞驳倒他,他也未必心服你。从小时候就知道,很多时候玩嘴皮子是没有太大用的,动过手,占了便宜才好说话。这是襄阳顽童界的规矩,当年,我便是这条规矩的最大收益人。估计这个规矩在很多地方都管用,凡嘴皮子不好解决或者解决不了的,都得如此。
子悦似乎总结过这个,居然还编了一个故事:狼羊共居一穴,皆言共处无犯,羊之言有心无用,狼之言有用无心。
其典用此处虽有些不当,但其理亦不远矣。
于是,我决定自己上,其实随便在这里叫个壮汉,便大抵能赢这个还没有长完全的小男孩。只是输在一个没名气的别人手里,怕会令这个心高气傲的孩子羞愧难当,甚而失去了自信,这是最要不得的;虽然这里,怕能胜过我的不少,但我名头太大,很多人把和我一较高下当作光荣,输了也不觉得丢人。
所以,我立到厅中间,踩实脚下雪。周围原本收拾屋子准备晚上睡觉地方的人都互相招呼着出来看热闹。随手荡开枪,枪尖离雪半寸而止,既不扎下,也不颤动,如若无物。周围立时更大的一声喝彩,这孩子还没有明白过来,似乎他觉得这个动作很简单;便很认真地挽开了枪花,却也不近前,看来他竟还怕伤了我。
这么多观众在旁,如果不卖弄一下,显得对不起人民群众;不过卖弄大了,又对不起自家人。
这便有些困难,思来想去,还是显摆自己的蛮力为上。毕竟一个小孩子在力气上输给一个比他大五岁,高两头的人,没人会认为丢人。于是,毅然挺枪向前,口中先替他开脱起来:来日战阵之上,敌甚众,或围千匝于外,汝欲破围,则需长力。今汝为先锋,吾为寇,看君何以当之。
自下也不客气,稍使上些力气,随手甩落,就当天狼般砸下。耳边立刻听到笑声,我知道,这是应该的,我似乎比较喜欢砸,哪怕不是用砍砸的兵器,熟手的动作依然如此。我还知道第一次带人杀入北宫,面见圣上时要兵器架上狼牙棒的故事早就成为官宦人家的饭余笑话了。
这小子倒也敏捷,还算轻巧地闪开了攻击,甚而知道躲开枪头豹尾穗。不过他依然没有进攻的意思。只是退到侧旁,等待我的下一次进攻。
于是,我速度越来越快,在自己还能控制下,慢慢也加上了力量,但却只找他突前的兵器招呼。他脑筋不坏,几招之内似乎便明白了过来,与我一同拉开一定距离,一起玩起了猫鼠游戏。不过十几招后,他居然还是硬硬地接了一枪。
我想他是想称一下自己的斤两,但是结果肯定令他有些沮丧。虽然他死死抓着枪杆,但人却被枪带着摔倒在地。倒地时,一手仍握枪不放,一手撑地,挣扎着便要站起再战。
“小心,今日下雪地滑。”我赶紧去扶起这位本家小兄弟,替他拍雪,口中依然替他说话。不过,有些小孩子就是犯浑,他嘟囔着,其实越侯枪法不过如此,只是援力气小了。
周边听到的人都不以为然,甚而有些嘘声,说小孩不知天高地厚。我笑着和旁边人说,小射将军也未用上真本事,不可乱说。
这次这小孩才又面露喜色,对我也多了一分敬意。
不过,我领他去我的屋,掩上门,让他亮出双手给我看一下,沉吟片刻。与他开诚布公:要么回去,要么打仗时必须跟着我,寸步不能离。他迟疑片刻而受命,面上表情极不痛快。
这次与他没什么客气,说一句:看手。右手便掩上其咽喉,他甚至来不及反应。
随即松下。
服不服?
不服,援未念有此,若有防备,必不如此。
看手!
这回他快了一些,手抓着我的右臂,可我右手还是抓上了他的咽喉。
服不服?
不服,可否再来一次?
心中念叨好一个顽固的小子。
好,这回看好了,看手!
他早早攥住我的右臂,可是我用左手轻轻捏住了他的喉结。
我轻轻的捏了捏,笑道:“人有双臂,莫忘。”
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有些失落。
我拍拍他肩膀,还需劝慰一下他:愚兄天生蛮力,力大则便驱全身,欲往则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